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2 01:23:36| 人氣1,48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他是為了錢才娶了母親,而母親卻以為他娶她是為了愛。--《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 2007)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從未真正看過珍‧奧斯汀的作品,較為有印象的是經常被改編為電影的《傲慢與偏見》,不過腦海中也只剩下零星的模糊片段,反而在《珍奧斯汀的戀愛教室》(The Jane Austen Book Club)中,藉著人物細讀珍‧奧斯汀作品的情節,讓我對珍‧奧斯汀的作品有了相當多的好感。

 在《珍奧斯汀的戀愛教室》中由Grigg作為《諾桑覺寺》讀書會的負責人,記得他為了表現出諾桑覺寺的詭異氛圍,還細心佈置了一番,給我很深的印象,也因此引發了我對電影《諾桑覺寺》的好奇。

 電影一開始是那時代慣常的場景,白色純潔的棉紗連身衣裙、濃厚純正的英國腔調、以跳舞作為男女接觸來往的社交活動,女主角凱薩琳單純與富幻想,喜歡閱讀歌德小說,並經常通過文字所堆砌而成的管道,生出一些刺激的夢境。

芳齡十八的凱薩琳與蒂爾尼先生在一個社交場合邂逅,同時伊莎貝兒的哥哥約翰對她頻頻示好,伊莎貝兒則與凱薩琳的哥哥交往,電影在交代鋪排故事背景的行進中,竟也漸漸誘引了原來並不特別感興趣的我。

那個時代的門戶之見,真的能生出像蒂爾尼先生這樣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男人嗎?但我可以想像約翰為了得到凱薩琳的愛可以如何狡猾胡說;伊莎貝兒如何能在接受與訂婚後又被金錢(和花花公子,或花花公子的背景)誘惑;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之下,蒂爾尼將軍的勢利行徑--畢竟先前他亦是為了錢才娶了蒂爾尼兄妹的母親。電影的情節在充滿秘密的諾桑覺寺中進行,更增添了一種反差,而事實上真正可怕的或許並非幽居的鬼魂,各式人性的樣貌或許才是最需要被關注的。

電影最後急轉直下的步調,以及Happy Ending,是我覺得一次咀嚼容易無味的地方(難怪需要讀書會!)。另外我特別喜歡凱薩琳把哥德小說燒掉的部分,這富含了象徵:

一、小女孩在一次戀愛的挫折經驗中成長了,不需要依賴小說中的幻覺,而試圖自己主導回歸現實生活。

二、哥德小說對女性的誤導與傷害--尤其是電影曾述及的片段:凱薩琳閱讀的小說中,男主角因為被賦與穿牆能力,而得以偷香,這鮮美的花朵不僅不加以抗拒突來的外人,反而相當期待,小說情節成功使得凱薩琳春心蕩漾,當晚並作了個夢--這部分的著墨強調了女性受到歌德小說的影響甚深。

除了這個象徵,《諾桑覺寺》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蒂爾尼先生對凱薩琳描述父親蒂爾尼將軍的一段話:「他是為了錢才娶了母親,而母親卻以為他娶她是為了愛。」(大意如此)在一段婚姻中,最悲哀的莫過於男人與女人的價值觀不同,最後只得寂寞地死去。

 

台長: 阿染
人氣(1,488)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另一種眼光 |
此分類上一篇:最後剩下什麼?--「記得我」

micro
好像...
對大多數的女人而言
"愛情"是生命中最大的罩門 -.-
2010-04-24 09:14:28
版主回應
這倒是真的,不過我覺得女性要活出自己,真的要對自己的優缺點有一番了解,因為命運自自己造成的。(講得好嚴肅喔~)
2010-04-27 16:37: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