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諦:苦的止息/悟因法師
涅槃,印度梵語Nirvāṇa(巴利語nibbāna)的音譯。漢譯為滅、滅度、圓寂。意指從一切煩惱、苦惱的繫縛中解脫出來。佛教從印度發源,數傳到中國,正當漢魏晉三國的時代。思想文化的差異,使得譯經師在從事佛典翻譯時遇到了難題。印度有很多種語言,佛陀說法有時使用雅語(梵語),有時也使用各地方言(如巴利語)。後來佛經結集就有兩種語言。這些經典傳到中國,有些語言在中文沒有相應的字。沒有相應的字若勉強翻譯成中文,意義很難完整。有的可譯、有的不可譯、有的不必譯(此有五不翻)。
Nirvāṇa(涅槃)一詞是印度特有的語彙,「圓寂」是早期的翻譯。有的譯經師就音譯,漢系是以「涅槃」一詞在使用。Nirvāṇa(涅槃)是一個複合詞。Nir是離、無、不,有否定的意思。整個詞義指離繫縛、煩惱不再生,或稱為寂滅、煩惱停止噴出、現起,具體的說即是停息三毒之火的噴出狀態。現證涅槃是現世苦惱的遠離、寂滅,所以涅槃不是死亡。涅槃的性質是善的、常住的,是崇高的願望。釋迦牟尼佛在三十五歲成道證悟涅槃,他示現解脫煩惱、不再有苦,並且說法四十五年。他以親身的體驗向世人宣告:煩惱在現世即可遠離,三毒之火可以不再噴出,生命可以超越、昇華,人在活著的時候就可以達到苦的解脫!釋迦牟尼佛的一生讓我們瞭解這一點。
「涅槃」這個詞,印度人平常就在使用。例如今天吃了午飯,有人拍拍飽足的肚皮說「我涅槃了!」怎麼使用的呢?原來中午用餐時間到了,飢腸轆轆,身心受極大苦受;然後吃了午飯,肚子飽足苦受就遠離了。從某種苦受中解脫也稱為「涅槃」。又如今天碰巧刮颱風,大家仍然風雨無阻,可說是「死忠兼換帖」。我認真上課,大家認真的聽,「法」就成就了。講堂裡面也無風也無雨,溫馨的很。可窗子吹得價價響,是颱風。因為有好房子把風雨隔絕在外,颱風在我們的因緣中不構成苦惱。
佛法不離生活,就在你我的身心世界。以颱風為例,同是颱風,每個人的感受各異。沒有房子的人,就像鳥巢遭風雨掃落,鳥兒就受著風吹雨打。華人的世界習慣在家庭經濟穩定後建個好房子,當風雨來臨時可以遮風避雨。修行就像在自己的落腳處建一棟好房子。外境風雨來時可暫時得到庇護;若內心起狂風暴雨,平時修持的法門能即時提供庇護。這是從外在環境因緣來說庇護。但真正的庇護在心,一顆堅強澄明、安穩調柔又廣大的心。心門需要鑰匙才能進入,這就是道諦。
說到風雨,我要插一段話。很多人畫著一幅圖說:「種田最悠閒了,荷著鋤、戴著笠、赤著腳,漫步田野中,……。」在養生當道的今日台灣,人們更想擁有小田一畝,種幾株有機蔬果。於是有人買地耕種,有的三五好友相約,週休二日駕車到郊區野外種蔬果,享受田園的樂趣。美則美矣,買地種田的,也有人發現扛了甜美的負擔,這是「生活」中美的變化。
今天我從台北趕回嘉義,車子在風雨天的高速公路上奔馳,我想起自己以前住在台灣傳統佛寺的日子。當時我住的佛寺有近兩甲田地要耕種,(本來持有十八甲地,因實施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良政策,最後留下自耕地兩甲)。凡是住眾都要參與田產自耕。我俗家沒有田,父親是公務員,我從來沒有耕田的經驗。出家住佛寺,為免與大眾有別,也不想讓人說話:「讀書果然較好命,拿枝筆轉一轉也是領執,不需風吹日曬雨淋!」我自己就與大眾一同耕田。每逢雨來了,挽起褲管、抓把鋤頭、迎著風雨到田裡「放水」。作過田事的人都知道,風雨來時田裡不放水,秧苗會淹死、稻穗會冒芽,長期的辛勤就泡湯了。所以下雨天,一般人往屋內走,耕田的人要往屋外衝。雨越大、下越久,他往雨中去的次數就越多。這樣悠閒嗎?本來種稻需要水源充沛,水不足時要引水,偏又不能水太多去浸泡。蔬果種植也一樣。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嗎?只有不斷地改善,沒有究竟法。這是「生存」的層次。
其次是「生活」的層次。在佛陀的時代,僧侶不耕田、不煮食、不營生,以托缽為生。風雨來了,還得冒著風雨到村裡去敲信徒家的門分一缽飯,以「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的敬慎受用信施──這是一座修道的橋樑。現代台灣的僧侶不這麼作,因為信眾相當護持。生態不一樣了,僧侶自己要覺悟修道的橋樑古今中外有別:「吃飯四句偈,過堂五觀想。」(3)一方面要認真修行,警惕精勤「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珍惜光陰,時不待人。」一方面得弘揚佛法,「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
人,是活在眾多因緣變遷的的世界裡:大自然有颱風、地震、海嘯⋯⋯,人為的災禍有戰爭、金融風暴、瘟疫…⋯,生理心理方面有生老病死、三災、八難。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無論是哪一行哪一業哪個人都難以逃避,因此須時常調整自己,或依時節調節生活步調。這是必然的課題。
在無常變動之中,最終能夠肯定、打從內心對自己說:這是我願意的,這是我抉擇的。只有止息內心的紛擾才能達到真正涅槃的境界─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內心的紛擾是從何處噴出來的?人之所以為人,人生都在修行,人生是來修行的。自覺、向上、好學,修行是「生命」的層次。
------ 摘自《香光莊嚴》第 104 期〈佛陀的啟示〉
http://www.gaya.org.tw/magazine/article.php?aid=102
photo by 陳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