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因為X看到身邊,有一個不太美麗的戀情正在發生,所以寫下這篇文章。
在X的定義裡,人與人有了情感交流後,其呈現在世人面前的畫面大抵可以分為兩種─即美麗與醜陋。
而醜陋不在本文討論的範圍,X想討論的是”美麗”。而美麗又可以分為兩種─即真美麗與假美麗。
雖然美麗與否,是人主觀下的產物﹔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在某些領域,還是有所謂的”水平標準”存在。也因為有了”水平標準”,才會出現”真”與”假”之分別。
比如說:男性瀟灑是種美,但瀟灑也有分”真瀟灑”,與故作瀟灑的”假瀟灑”。雖然假瀟灑的”等級”未必是低於真瀟灑,但兩者不同就是不同,決不能混為一談。
換句話說:美麗自然也會有”自然美”的真美麗與”人工美”的假美麗之分別。以歷史典故來講:西施捧心就是真美麗,而東施效顰即是假美麗。
話說回來,發生在現在社會上的戀情,無論形式上是澎湃激烈或是平靜如水。在X看來都應該是美麗的吧!但其實不然!醜陋遠比美麗多矣!真美麗像是周公般,只能夢中相見而現實上幾乎不存在。所以這社會似乎只剩下著假美麗與醜陋。而假美麗在X看來又可以分為兩種─即善的假美麗與惡的假美麗。
善的假美麗是X所欽佩敬仰的,因為”真”的不容易存在,所以善的假美麗就更顯得彌足珍貴。那何謂X口中的”善的假美麗”呢?由於很難用簡單幾句話來定義,所以X還是用舉例的方式來說明:
像耶穌為愛殉道,由於他心中有愛,殉的是毫不猶豫,所以可謂:真。
而之後的基督徒可能只是追尋前人的步伐,他們可能對基督之愛不甚了解,也可能對死亡還存有恐懼,但是為了追求某種神聖的感覺,他們還是選擇義無反顧的投入下去。而這畫面在X看來就是種”善的假美麗”。
再舉一例來說,歷史上許多人為了投身革命運動而被當權者逮捕入獄,結果這些人的老婆或是革命同志可能選擇再嫁和離開。而許多年過後了,當革命者出獄後,一幅幅清算且不寬容的畫面就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些畫面無疑是醜陋的,因為它暴露出人性的自私與殘忍。但也會有例外者,像X在讀李敖回憶錄時,有一段就令X忍不住掩卷而心酸長歎。X就特別節錄於下:
在第五房(指的是軍法看守所內的第五房)近一年,是我一生中最陰暗的日子....歷經了國民黨特務們的凌辱刑求,歷經了好朋友的陷害出賣,歷經了親弟弟的趁火打劫,歷經了小情人的黯然離去....當小蕾終於寫信來,說她不再等我了,我捧信淒然,畢竟為之淚下....小蕾是最善良的少女....留下的只有懷念與美感。(摘自李敖回憶錄284~285頁)
X是不認為李敖當時的念頭真的只有”懷念與美感”而已,如果是一般人遇到這種情形,可能只會有”妒恨交加”的念頭,而不太可能會對離去的情人”懷念與感謝”。所以X認為李敖只是強迫自己─變成自己想變成的人那樣。就像是李敖自己說的,他很喜歡電影美麗人生─把悲劇演成喜劇。而把悲劇演成喜劇,在X看來,就是種值得欽佩的─”善的假美麗”。
反之,惡的假美麗就是令X深惡痛絕的。何謂”惡的假美麗”,一言以蔽之,就是那些把愛當作要脅工具的人,X必須這麼說─
愛情,多少罪惡假汝之名進行!
這些畫面幾乎都有公式可循,像是:因為我愛你,所以我可以如何如何﹔或是我是為你好,所以我可以如何如何﹔還是說我想要照顧你..教導你.. 匡正你..保護你..所以可以如何如何。
在上述的例子裡,X完全感受不到”愛”的存在,愛只是藉口而已,而在這些畫面的主角,是順裡成章的”支配慾”,是順理成章的”可以”。
看多了這些”惡的假美麗”的畫面後,X難免會對愛情失望而且覺得很不舒服。看了許多人將”我愛你”這句話”發揚光大”後的情形,更是覺得嚴重的辱沒了愛情的神聖性。還有朋友對X說:
事實就是這樣子,事實上就是這樣醜陋,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現在X就很想反問他:
那麼你目前熱烈在追求的是什麼?(此公目前正在追求親戀情)
也是醜陋的愛情嗎?
還是只要外表是神聖的,私底下如何醜陋都沒關係嗎?
........
在X看來,惡的假美麗,比醜陋還要令人覺得噁心。
註:插圖取自電影教會(The Mission)。影片中的印地安女孩,X覺得她的眼神中有”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