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薄弱的人很難快樂。
剛和一個朋友聊電話,,聊天的主題是意志與快樂。也聊到昨天所看的電影"星夢傳奇:奧森威爾斯與我"。也聊到了好像是作家陳玉慧書裡寫的一句話:
意志薄弱的人很難快樂。
而這句話我自我驗證了四五年,結論是還真他媽的準!
上述電影裡面有一段提到奧森威爾斯曾改編莎翁名劇"哈姆雷特"的舞台劇,卻被評論罵翻了。原因是他居然在戲裡刪掉了劇裡面最常被引用的名言:
to be or not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王子哈姆雷特夢到死去的國王父親的鬼魂在夢中對他說:叔叔是殺父兇手。
鬼魂要哈姆雷特殺了叔叔報仇,哈姆雷特醒來之後就決定報仇,可是真的事到臨頭,又覺得靠托夢來定叔叔的罪太過牽強,萬一夢不是真的呢?那豈不殺錯人,想想還是不行動為妙,可是萬一鬼魂真的存在,父親真的被謀害,那麼自己不去殺叔叔是不是就是大錯特錯?而且兇手永遠逍遙法外。
哈姆雷特的悲劇在於:不想要承擔做與不做都可能是錯的後果,於是處在猶豫中讓事情繼續進展,後果卻是讓人更難接受。
看完電影才知道電影刻意提到奧森威爾斯刪劇中名言的這段經歷是有原因的,因為對於奧森威爾斯而言,沒有什麼值得懷疑與猶豫,貫徹自己的意志才是王道。做了也是對,不做也是對,似乎只要自我感覺良好,普天與你同樂。
似乎奧森威爾斯若是面臨了哈姆雷特似的處境,他不會為猶豫所困。
電話裡也聊到伍子胥列傳的一個小插曲。楚王抓了伍子胥的父親,逼父親寫信給兩個兒子一起前來受死。父親說兒子伍尚是好人會願意來被你殺死,兒子伍員(就是伍子胥的名字)是狠角色,這種人能做大事,他知道來就是送死,所以伍子胥不會來。(原文是:尚為人"仁",呼必來,員為人"剛戾忍詬",能成大事,彼見來之并禽,其勢必不來)
後來楚王還是叫人通知伍家兩個兒子前來送死,威脅他們說:你們不來就會殺死你們的爸爸。
好人伍尚接到通知後決定出發去死,狠角色伍子胥阻止伍尚說:我們去只是讓父子三人一起死,不如不去,活著好替父親報仇。
好人的回應對我而言是不可思議的經典語言,所以這輩子我都會記住伍尚的這段回應:
我也知道去了還是會死,更何況你不去,只有我去了父親也會被殺,但是我害怕的是:要是我現在不去而活下來,萬一以後沒能力報仇,終究會成了大家的笑柄。所以兄弟你就逃走吧,你是個將來可以報殺父之仇的人,而我將會前去受死。
(原文是:伍尚曰:我知往終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後不能雪恥,終為天下笑耳! 謂員:可去矣!汝能報殺父之讎,我將歸死!)
結果是伍尚去見了父親後和父親一起被殺,伍子胥則是逃亡出國九年後回來報仇。
我想我可以理解伍尚的選擇,他對報仇沒信心是事實,他的意志力不夠強大到足以承受被嘲笑是貪生怕死之輩兼說話不算話的爛人而活著,所以他接受了game over的事實。
我想我也可以接受伍子胥的自我感覺良好,因為不如此的話可能人會瘋掉,他醞釀報仇的九年時間有很多時間是"進度完全沒有進展"。他不可能沒有被人質疑或是自己懷疑過可能一輩子都是卒子而報仇無望。但是他撐過去了,他意志強大到可以透過讓時間過去而讓他的心願成真。
朋友在電話裡所透露的苦惱在我聽來就是"哈姆雷特症狀"與"伍尚症狀"。我能說此話的支撐來自於我也是天生擁有這兩種症狀的人類。
人總是常走在"歧路亡羊"的道路上。(牧羊人發現他所牧的羊分走不同的路,要朝哪條路去追羊都會讓另一條路的羊走失。)朋友認為固守原則讓他的人際關係變差,可是放棄原則去討好喜歡的人,心裡卻老實不快樂。結論是:不希望失去任何一隻羊卻註定會失去很多羊。
意志強大的伍子胥接受了家破人亡的事實,接受了被人唾罵是害死父兄的冷血者,接受了壯年白頭,淪為乞丐,長時間一事無成的時運不濟。他失去了很多,可是他終究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掌控了自己的命運,這卻是意志薄弱者所無法成就的,後者往往在失意感傷抱怨逃避裡度日,然後最終還是讓他者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所以在電話的最終我還是如此與朋友互勉:
意志薄弱的人很難快樂。
最後分享我很喜歡的一段歌詞:
Walk on, through the wind,
(走吧,穿過風)
Walk on, through the rain,
(走吧,穿過雨)
Though your dreams be tossed and blown.
(儘管你的夢想已經破碎)
by 1945年的音樂劇"旋轉木馬"。
記於有點感傷卻不抱怨逃避的夜裡。
相關連結:由歌手Sissel所詮釋的:You’ll NeverWalk Alone。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