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一),弟弟出生後的第18天。
早上十點半,從容餵完弟弟奶,到樓下上媽媽教室,
這是我住進惠生後,第一次參加媽媽教室,
上課的主題是:零歲教育-全腦開發講座,
講師是台灣麥克的張瓊月小姐,我覺得講得還不錯。
她說,寶寶大概可以依其表現分為下面三型:
方型寶寶:腳很有力、精力旺盛、活動力強、非常怕熱
圓型寶寶:吃飽睡、睡飽吃,很好帶
長型寶寶:吃東西很慢、吃很少、有定性、很敏感
我自己評估了一下,我們家弟弟應該是方形寶寶,
因為他現在腳已經超有力,
多踢個擠下就可以把蓋他的大浴巾給踢到嬰兒床下去。
她說,方形寶寶會比較早學會四肢的動作,
五個半月就可以讓他坐小餐椅,在固定的位置吃副食品,
七月半月可能他就已經想走路。
不管哪一型的小孩,在照顧上,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則,
老師講了很多,我大概記了下面幾個有意思的:
(1)吸奶嘴
0到6個月,是口慾期,小朋友的嘴巴會一直動,但未必餓;
6個月到一歲半是口腔期,小朋友拿了東西就會往嘴巴塞。
老師建議我們讓小朋友在0個月到1.5歲之間吸安撫奶嘴,
因為,0到6個月吸奶嘴,可滿足他的口慾,避免吃太多;
6個月到1.5歲讓他吸奶嘴,可以避免他拿東西往嘴裡塞。
至於怕小孩子嘴巴翹的媽媽,可以在1.5歲時幫他對奶嘴,
斷的方法就是用剪刀將奶嘴剪個大十字,
小孩子吸奶嘴時吸到刺刺的,下次就不會想吸了,
這是老師講的,不知道有沒效?
如果有人試驗了,麻煩再告訴我結果如何。
(2)分離焦慮
6個月到1.5歲的期間,小朋友會有分離焦慮,
所以,媽媽如果要離開小朋友的視線,
一定要先清楚跟小朋友交代清楚自己將去的位置,
例如:我去廚房幫你拿ㄋㄟ ㄋㄟ喔!
以免孩子一次、兩次找不到,安全感降低,也不信任你。
(3)習慣養成
由於「命好不如習慣好」,所以,要幫小朋友養習慣,
6個月以後就可以幫小朋友準備小餐椅、小湯匙,
從吃副食品開始,就要讓他養成固定位置吃東西的習慣,
這樣,以後才不用到處追著孩子餵吃飯。
吃東西的時候,寧願讓孩子穿著圍兜兜自己練習吃,
吃得髒兮兮、東西掉滿地都沒關係,千萬不要餵他,
因為,孩子需要學習獨立,學習練習使用肢體。
家裡的玩具箱最多不要超過五個,
比較恰當是兩個,一大、一小,
大的放暫時不玩的玩具,小的放最近要玩的玩具,
玩具箱建議放在客廳,讓孩子在客廳玩玩具,
一來大人可以一邊留意孩子,一邊看電視,
另一方面則可以避免小孩一天到晚都在看電視。
收玩具的時候,可以幫忙,但不要獨自幫他收,
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玩的玩具得自己收,
爸爸媽媽只是幫忙,下次他得自己來。
四歲以前,可以幫小孩刷牙,但不要叫他自己刷,
因為四歲以前,小朋友的大、小肌肉都還沒長好,
不管你怎麼教,他都不可能做得很好,
弄得不好,他以後還可能因此恐懼和排斥刷牙,
所以,四歲以前,當他刷,
假使他不願意讓你用牙刷、牙膏幫他刷牙,
那就先用鹽水或茶水讓他漱漱口吧!
如果孩子走路不小心跌倒撞到桌子哭了,
你千萬不要在他面前打桌子,說都是桌子的錯,
因為這樣會讓他以後做錯事都只會怪罪別人。
你應該告訴他,以後走路要小心。
(4)感覺統合
3個月後,每次喝奶的前10分鐘,
媽媽可以訓練小朋友做仰臥起坐,
媽媽只要將兩手的手指與小朋友的十指相扣,
然後輕輕一拉,小朋友就可以被拉起,
這樣的運動可以訓練手指神經、腦幹、跟骨盆肌肉。
盡量不要讓小朋友戴手套,
因為手指神經連接到腦幹,
手指越有機會撫觸世界,小朋友的感覺會越敏銳。
可以儘早讓小朋友學爬行,但爬行至少要爬足四個月,
因為爬行可以練習前庭平衡,
很多人會暈車、不敢爬高、無法做精細的手工藝、
還有說話舌根不靈活等等,
都是因為爬行不夠久、前庭不平衡的緣故。
小朋友出生後28天就會開始認環境,
10個月開始,圖像直覺和觀察能力就會變得很強,
當小朋友在路上發現什麼新奇的事物跟你做分享時,
你要記得讚賞他的注意力和觀察力,不要不理他。
多帶小朋友接觸大自然,可以培養小朋友的胸襟氣度;
多帶小朋友看畫展,可以培養小朋友的美感,
不要管小朋友看懂看不懂,多看,久了,
當他一歲以後開始塗鴉時,你會看到成效的。
不要跟小朋友講兒語,例如:蟲蟲、鞋鞋......
因為,人是透過辭彙和句子在作思考的,
老是記一些簡單的辭彙,會阻礙小朋友的思考,
儘可能跟小朋友講明確的字彙,讓他聽清楚、想明白。
從嬰兒出生開始,就可以一邊做事一邊說給他聽,
不用擔心他聽懂聽不懂,
因為,他雖然不會說話,但他的右腦已經在發育。
以上就是我做的筆記,我應該算是認真的媽媽吧!
下午,系上十位同事來看我和寶寶,頗令我訝異,
大家透過視訊看弟弟,弟弟賞臉張了眼,
大家都說弟弟的眼睛水汪汪,像「電眼寶寶」,
呵呵~其實弟弟的眼睛沒有真的那麼水汪汪,
那是攝影機和液晶螢幕造就的效果啦!
不過,還是謝謝大家對弟弟的誇獎與祝福囉!
大家給的禮都有點太重了,
我得好好想想滿月的時候給大家吃什麼好......
今天一整天,我依照老公的意思,
擠奶、瓶餵,餵完奶就讓弟弟回嬰兒室,
不過,我的打嗝技術顯然還不行,
弟弟到晚上就肚子脹氣哭起來了,
護士阿姨上來用「大拇哥」藥膏幫他擦肚子,
又幫他拍了一下背,他嗝出很大一口氣,
然後才開始乖乖安靜下來,
於是,我們也去買了「大拇哥」藥膏,
不過,我會好好練習拍打嗝的,我一定要成功......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