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29 12:30:14| 人氣4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形意拳之創拳哲理探討 左一《李志明》文大國術系教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形意拳之創拳哲理探討

   何以形意拳為格物致知之學
                李志明   文大體育系國術組副教授
  中國武術稟承了中國「氣」的文化,所以習武也講究練氣。武術家練氣,分為「練氣」

與「養氣」,其中「練氣」是指身體的鍛鍊,而「養氣」則是指心性的修養。學習武術以修

養心性是許多人習武的目的之一,但是為什麼習武能夠修養心性,以及如何以武術來修養心

性,卻很少有習武者能夠提出詳盡的說明,因此本文擬就武術「養氣」--修養心性的部分來

加以探討。在中國武術裏比較講究養氣的拳術是內家三大名拳:形意、太極、八卦,在此本

文選擇「形意拳」(註一)這種拳術為對象來說明何以習武能夠修養心性。

形意拳的創拳哲理為「格物致知」


  形意拳所以成為一種修養心性之學,與其拳術的創作哲理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本文先就

形意拳的創拳哲理加以探討,來說明形意拳作為修養心性之學的精神內涵。 近代形意拳因其

動作大多模仿動物,一般被列為象形拳,因此現代的形意拳學習者皆認為形意拳的創作不過

是模仿動物而已,其中並無其它深意。然而根據民初形意拳家孫祿堂在《拳意述真》一書中

所提到的民初十四位形意拳家有關形意拳的言論中,論及修養心性的有八人,提到宇宙變化

之道的有五人,明顯地提到格物致知的有兩人。由此看來,民初的形意拳家大多數認為形意

拳不只是模仿動物的動作而已,形意拳的創作還與修養心性有關,可以說是為修身養性而創

作的拳術。以下本文就根據這些形意拳家的言論來說明何以形意拳的創作與修養心性有關。

  在諸家言論之中,以郭雲深講得最為明白,孫氏在《拳意述真》一書中引郭氏的言論曰

:「拳意之道,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數理兼該,順其人動作之自然,制成法

則,而人身體力行之。」本文根據郭氏之言論內容,將其歸納為下列幾點:

(一)、 形意拳的創作是根據《易經》之理而來。


(二)、 形意拳的動作名稱是依照《易經》之理,取其動作所象者而命名之。


(三)、 形意拳的拳術法則是順著人類動作之自然本性而制作。


(四)、 形意拳的創作目的是為了讓學習者有身體力行的方法,透過形意拳的練習以明白《 易經》之理。


  從郭氏的言論看來,形意拳的創作與《易經》之理有密切的關係,然而此處《易經》之

理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呢?郭氏曾經提到「拳意之道,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

由此看來,郭氏所謂的《易》理應該與「象」有關。《易經.繫辭傳》曰:「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又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

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由

此看來,郭氏所謂的《易經》之理應該就是指「格物致知」之理,即形意拳的創拳哲理為「

格物致知」,故形意拳乃是為了通達宇宙活動之理,以了解萬物的本性而創作的拳術。

  從以上的討論可知,形意拳創拳的基本哲理為「格物致知」,換句話說,在形意拳的拳

術動作之中即蘊含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因此本文接著要探討形意拳的拳術動作與「格物

致知」的關係,以及如何由形意拳的拳術動作來達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形意拳動作與「格物致知」的關係


  形意拳的拳術動作以「三體式」為根,以「五行拳」、「十二形拳」為本,再發展出「

五行連環」、「八式拳」、「雜式捶」、「十二橫拳」等單練拳套,與「五行生剋」、「挨

身炮」對練拳術。其中「三體式」的拳術內涵即是源自於《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萬物」的思想,為形意拳動作的開始,形意拳家認為形意拳所有的動作皆由「三體

式」而產生,所以「三體式」是根。在這個初始的階段裏,武術家主要是從心性上去體會「

致中和」的道理,因此這時候是「格己身之理」。其次,依五行哲理所創的「五行拳」,以

及取象於十二種動物所創的「十二形拳」,兩者可概括萬物的性理;而連環、生剋、八式、

雜式捶等動作變化,可以代表萬物活動變化的道理。因此在練習「五行拳」與「十二形拳」

時,武術家主要是從拳術動作裏去效法宇宙萬物活動之性理,進而去體會宇宙萬物變化之道

,這是「格萬物之理」。以下本文就分為「格己身之理」與「格萬物之理」這兩部分來說明

形意拳之拳術動作與「格物致知」的關係。

(一)、格己身之理:三體式


  活動是人的本性,然而人一但活動,未必能夠「致中和」,因此形意拳創造者效法宇宙

萬物活動之本性,編定形意拳,並制定拳術動作之規則,使形意拳學習者之動作能夠「致中

和」。《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說道靜即是無極,但道

是動的,故道動即是太極,即一也。道動則有太極,則有陰陽,即兩儀,即天地,即二也。

兩儀之動有其規律,即道之規律,合起來是三,稱為三才。有其規律,才能由陰陽來生化萬

物,所以有了三才,天地萬物都出現了。內丹家改《老子》這個說法為「道自虛無生一氣,

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並為形意拳家所採用(註二)。這

是說:道自虛無中產生氣,氣的活動產生陰陽,陰陽之動有其規律,即道,合起來是三體,

若能從人體再產生三體,就能使人像道產生天地萬 物一樣生生不息。形意拳動作的哲學,即

是以仿照《老子》的說法而來。

  形意拳的基本姿式為「三體式」,又名「三才式」。形意拳家認為由立定不動開始,至

形意拳三體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過程,因此所有的動作皆由三體式產生。是以

形意拳家將「由立定不動開始,至三體式的活動過程」,以中國哲學數理符號取象命名,其

動作過程與名稱如下(註三):

1、無極式:立正,面對正前方;兩手下垂,兩足打開九十度。


2、虛無含一氣式:頭依然面對正前方,右足不動,軀幹右轉大約四十五度;左足微前移,

  靠在右足內側脛骨,兩足開大約四十五度。


3、太極式:由靜而動。雙腿彎屈;雙手上舉,右上左下,置於胸前。


4、兩儀式:右足不動,左足向前一小步;雙手分開,左手向前,右手向後。


5、三體式:同兩儀式(因兩儀已具三體)。


  形意拳家認為天地萬物由三才而生,形意拳術動作亦由三體式而生,故三體式為形意拳

基礎。形意拳之「無極式」、「虛無含一氣式」、「太極式」、「兩儀式」、「三體式」等

名稱是效法《易經》之理,依其動作型態而取象命名,使形意拳的學習者在練 習之中,能夠

效法宇宙活動之性理,進而明白宇宙之道。是以形意拳的三體式除了利用中國哲學數理符號

以取象命名之外,尚有其哲學內涵。孫祿堂在《形意拳學》一書中提到:「兩儀者,拳中動

靜起落伸縮往來之理也。吾人具有四肢百骸,伸之而為陽,縮之而為陰也」;《易傳》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莊子》曰:「通天下一氣耳」;由 此可知,形意拳以肢體動作為陰

陽活動的媒介,即氣,來體會宇宙萬有的活動變化,以 達到明心見性之境。

(二)、格萬物之理:五行拳、十二形拳


  因為「三生萬物」,因此由三體式起可順著習武者法道之心意,產生萬般自然動作。但

是人心若不法道,如何能夠法道而產生自然的動作呢?正因如此,形意拳創造者模仿宇宙萬

物的活動,創造拳術動作以「格物致知」,通達宇宙萬物之理。

  依中國「五行」哲理,萬物活動之本性不離五行之屬性,故形意拳家將武術動作歸納整

理,依五行之理,分析動作,採其象五行者,創造「五行拳」。又因所有動物活動之本性,

不離五行之屬性,故以五行拳為本,取象於動物的活動,創造「十二形拳」。形意拳家認為

萬物皆受天地之氣而成形,存有天理,十二形拳中之十二種動物之形,可以概括萬物之理,

所以習十二形拳者,可以求全天地萬物之理。創五行連環、五行生剋,以象五行屬性中相生

相剋之理;創八式、雜式捶、安身砲,以象萬物活動變化之理。

  形意拳家創立這些動作,乃是希望形意拳學習者,經過形意拳的鍛鍊之後,能夠「格物

致知」。在「格物致知」之後,能夠「致中和」,而有合乎本性的自然動作,並非要求要刻

意模仿動物動作。動作的變化,是依練習者在「致中和」後之心意變化,是以形意拳又叫心

意拳或意拳。形意拳的「形」,是指「象形」,「意」是指「會意」,希望藉取象萬物之形

,能會其意,得萬物之本性,進而得回人之本性。《中庸》曰:「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

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這是說能夠完全了解宇宙萬物之本性,

就可以了解宇宙的變化;可以了解宇宙的變化,就可以與宇宙一體了。《易傳》曰:「窮理

盡性以至於命」,這是說能夠完全了解宇宙萬物之道理與本性,就可以了解宇宙的本性。形

意拳乃象宇宙萬物之性理而作。若能力行之,以窮究形意拳之理,則亦能窮究宇宙萬物之性

理,而參贊天地造化。

從動靜之處體察萬物之性理


  由以上的討論可知形意拳之拳術動作與「格物致知」的關係。形意拳之拳術動作是模仿

宇宙萬物活動之本性而作,是以習形意拳可以體會宇宙萬物活動之理,能夠「致中和」,能

夠明心見性。形意拳的動作雖然蘊含著宇宙萬物之理,然而武術家必須在身體一動一靜的情

況下來體會宇宙萬物變化的道理,從「動靜」之處來體會道之變化,因此「動靜」與如何「

格物致知」有很大的關係。「靜為本體,動為作用」是《形意拳經》在〈十六練習法〉第十

五處「動靜」的注解,為了瞭解形意拳如何「格物致知」,必須從「動靜」的「靜」講起。

  在《拳意述真》一書中曾提到形意拳家宋世榮之言:「形意拳術有武藝、道藝之分」;

《形意拳經》亦曰:「養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養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靈根」

一詞在內丹術之意是指養形補精之意,在這裏是指習形意拳而言,因練形意拳可以養形補精

。這句話是說:習形意拳時而能靜心,是修道,是道藝;而習形意時動心,只能成武術家,

是武藝。形意拳家都強調形意拳為「格物致知」之學,為修養心性而作,故「修道」(不論

是修養心性或煉內丹術)才是習形意拳之本。因此,習形意拳時能夠靜心,才能修道,才能

得形意拳之本。若練拳之時心隨身動,只能成為武者而已,而且只得形意拳習拳之作用罷了

。為何說習形意拳時能靜心,才能修道呢?儘管形意拳為一「格物致知」之學,學習者若不

能靜下心來體察動作之中所蘊含的萬物性理,又如何能夠「格物致知」呢?程子曰:「萬物

靜觀皆自得」,是以靜心對於形意拳學習者的最大作用,乃是在於體察拳術動作之中的萬物

性理,以「格物致知」,進而「明心見性」,臻於道藝之境。

  由以上討論可知,「動、靜」是形意拳哲學的一大特點,特別是「靜為本體,動為作用

」,更是整個形意拳拳理的中心,而其關鍵在乎一心之變化。特別是「靜」,唯有靜心才能

體察宇宙萬有的變化,才能在練形意拳時體察五行、十二形之性理,而得人之性理。是以練

形意拳,徹頭徹尾都是在練心,故曰形意拳為一修身養性之學,能夠改變人之氣質。

◎註解:


註一:形意拳,又名意拳、心意拳,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拳種。依其所傳內容之不同,主要分

三大派:山西派、河北派、河南派。其中山西,河北兩派皆為李洛能所傳,其內容較為相近

,而河南派為馬學禮所傳,與李洛能所傳有極大的差異,本論文所討論之形意拳創拳原理,

以李洛能所傳為依據。


註二:請參見孫祿堂:《拳意述真》(臺北:中華武術,1971),頁四十五。


註三:請參考孫祿堂:《形意拳學》(臺北:中華武術,1971)上編,頁一到頁九;並依作

者所學詳述之。


◎主要參考文獻
王弼:《老子註》(臺北:藝文,1975)
孔穎達:《周易正義》,收錄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1965)
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藝文,1980)
郭慶藩:《校正莊子集釋》(臺北:世界,1981)
孫祿堂:《形意拳學》(臺北:中華武術,1971)
孫祿堂:《拳意述真》(臺北:中華武術,1971)
寶顯廷:《形意拳譜》(臺北:中華武術,1972)
周劍南:《形意拳之研究》,收錄於《中國武術史料集刊》第二冊(臺北:教育部,1975)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1988)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1990)




台長: 黃連順會長
人氣(4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