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30 23:40:25| 人氣3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屬肉體的生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剛過去的星期四謙和組的查經,跟牧師今天的講道竟不謀而合呢﹗跟隨神的帶領確是奇妙和充滿驚喜......繼續一起學習吧。

林前3:1-8
屬肉體
「屬肉體」一字在第三章短短一至四節中出現了四次(「和世人一樣」的原文也就是「屬肉體」的意思)。有沒有「屬肉體」的基督徒﹖原來基督徒也有兩種:「屬肉體」的基督徒和「屬靈」的基督徒。保羅在第三章以「弟兄們」開頭,可見是對教會內的基督徒說的。基督徒不一定是「屬靈」的,哥林多教會就是一個例子,被保羅責備是「屬肉體」的。

我們可否又屬靈、又屬肉體呢﹖
羅8:7-9「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神為仇;因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歡。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裡,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
我們不能又屬靈、又屬肉體,因此兩者是彼此相敵。上次弟兄帶我們去看屬靈的人是讓聖靈在裡面運作,有基督的心;而「屬肉體」就是被人的本質、慾望控制,不被神的靈控制。為什麼說哥林多教會「屬肉體」呢﹖因為在他們中間有嫉妒、分爭。(正如第一章所講) 他們與基督的心仍然相距很遠。

保羅甚至形容哥林多教會是「嬰孩」。我們的肉身生命和屬靈生命都是神所創造的,所以當我們看到肉身生命是怎樣成長,便知道屬靈生命是怎樣成長。屬靈的成長與我們肉身的成長一樣,大致上可以劃分成五個階段 -- 嬰孩、兒童、少年、青年和父老。嬰孩就是指吃奶的BB,在屬靈上是最年幼的。哥林多教會的分爭,正好反映出他們仍是嬰孩。

嬰孩的特徵
嬰孩的特徵是不懂分辨、不懂得保護自己、不知道危險;是自我中心的,只知道自己的需要:他們肚子餓、不舒服便會哭;若任他們在地上爬,沒有人看管他們,他們很可能會拾地上的垃圾吃、把手指插進電制、會跌倒、後果可以是受傷,甚至是死。所以身處嬰孩階段是很危險的,我們不可停留在這個屬靈階段,要著意的成長。不單是嬰孩要成長,我們每一個,無論在何階段都需要成長。生命是需要成長的,何時沒有成長,其實就等於死。

為什麼嬰孩要吃奶呢﹖
嬰孩要吃奶,是因為他們各方面還未成熟,不能吞嚥和消化固體食物。同樣,屬靈的嬰孩在屬靈的領悟和吸能力較弱,只可以吸收容易的道理(吃奶)、不能明白較深奧和難聽的道理(吃飯)。

嬰孩是屬靈的必經階段,也是屬靈上最幼嫩的階段,是需要吃奶的。那麼哥林多教會是嬰孩,是應該吃奶的,有甚麼問題呢﹖問題在於「那時」他們是嬰孩、不能吃飯,「如今」仍是不能,仍然是嬰孩。「那時」是何時呢﹖「那時」應該是指哥林多教會剛成立的時候。哥林多教會是保羅於公元後51年成立的;「如今」應是保羅寫這一封信(哥林多前書)的時候,是公元後56-57年。即是由哥林多教會成立到「如今」,已經五至六年了,但教會仍是停留在嬰孩階段,毫無成長。而且當中經過屬靈前輩很多的栽培和教導,教會又有很多從主而來的恩賜、知識、口才,應該帶來屬靈上的進步。可惜這全都是外表,他們內裡的生命並沒有被改變,屬靈上並沒有進步。他們仍舊是屬肉體、是屬靈的嬰孩﹗保羅對哥林多教會是何等的失望﹗可見成長不是在乎外表是怎樣、信主時間的長短,而是在乎內裡的生命有沒有被神改變。

我們是處於那個屬靈階段呢﹖我們的屬靈生命有沒有成長呢﹖生命是需要成長的,何時沒有成長,其實就等於死。我們看見肉身生命的成長,應該知道屬靈生命也需要同樣的成長,而不是選擇性的。可惜很多基督徒卻無視成長的重要。受浸成為基督徒,成為了屬靈的嬰孩,是否就等於拿了「天國通行證」便「一了百了」呢﹖決不是﹗神給我們一個新的生命,其實有很多很寶貴和美麗的東西要給我們。可惜我們就如街上的乞丐,抱著一大堆紙皮和垃圾不願放手,以為是很寶貴。我們是否抱著很多「舊我」不願放下呢﹖我們的生命就如一間房子,當我們受浸時,應該將生命的主權,所有房間的鑰匙交給父神。可惜我們往往將一大串鑰匙交給父神,自己卻暗暗的保留了一把。這一把鑰匙正正就是我們一些不願意被神改變的地方。我們有沒有保留了一些「舊我」,如情緒、愛惡、限制等不願放下呢﹖神要將很美麗的生命賜給我們,但這些「舊我」卻成為攔阻。沒有「脫去舊人」,怎能「穿上新人」呢﹖讓我們每天也去到神面前,求神幫助我們去挪開這一切攔阻我們與他的關係的事情。也求神去鑑察我們的心,使我們看見一些隱而未見的罪,並幫助我們不要停下來,可以不斷的成長。

「5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 (1249),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
為何保羅對教會成長與否那麼著緊呢﹖因為他和亞波羅是執事(神的工人),要用神給他們的恩賜去帶人去認識神 (引導人相信)。他很清楚神給他的使命。這個使命不單是給他,同樣是給每一個得著新生命的人。我們是否看到神給我們的新生命是用來做甚麼的﹖神給我們一個新生命,亦帶來使命:不只是要我們得生命,重要的是生命的傳遞,帶來更多的生命。我們的身份是神的工人,與他同工。

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約4:34) 「食物」與第二節的「飯」是同一個原文(1033) – 神的工人是做甚麼的呢﹖就是作神的工,帶人去認識神 (引導人相信)。可惜嬰孩只能吃奶,不能吃飯。哥林多教會仍然是嬰孩,一切的紛爭、問題都是由自我,沒有被神的靈引導而引起。嬰孩自己也照顧不了,怎能作神的工,去承擔別人的生命呢﹖承擔別人的生命是不容易的,首先我們要被神去更新,脫離屬肉體的生命,被神的靈控制,不斷的成長,才有能力。被神改變、美麗的生命也能吸引人認識神。

我們是否將舊有的帶進教會﹖如果屬神的人行事為人也和世界的人一樣 (甚至更差),見證在那裡﹖世界就是有一套固有的運作方式,叫人脫離不了這個循環。基督徒是否可以為人帶來出路、帶來另一個選擇﹖但我們首先要成長,被神改變,才可承擔這個使命。而且屬靈生命不成長就等於死,會失去救恩。所以我們必須在意的脫離屬肉體的生命:這不單關乎自己的救恩、也關乎別人的救恩。

「6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長。7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8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1520=one) ,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 (3408)」
這裡給我們一幅耕種的圖畫:每人有不同的工作部分:如栽種、澆灌。這幅圖畫就如在教會,神給我們不同的恩賜去傳福音。為什麼每人有不同的工作部分,不可以一個人做﹖為什麼神不給我們所有的恩賜,那麼我們不就可更有效地傳福音﹖讓我們看看經文:「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1520=one)」。「一樣」是甚麼意思呢﹖最初以為「一樣」是 “the same” 的意思,即是每一個人也是「平起平坐」,不用比較。翻查原文,原來「一樣」是「一」(“one”)的意思。栽種和澆灌的不是不同的個體,而是「一」。教會不是不同的個體,而是一個身體,是合一的。若我們看我們是不同的「個體」,便會帶來比較、嫉妒、紛爭...... 若我們看大家是一個「身體」,便會以神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互相補足。

神給了我一個學習:有一次,在工作時夾傷了手指尾。尾指立時腫了一塊,痛得淚水直冒。在還沒有受傷之前,自己都不會為意尾指的存在。因為尾指總像沒有特別的用途,只是輔助其他手指去工作,是身體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當尾指受傷了,不能工作之時,才發現這小小的尾指原來足以影響整個身體:其他手指默默分擔了尾指的工作,幫它塗藥膏;眼睛為它哭了;嘴巴頻頻喊痛...... 一個身體就是這麼美麗,教會就是如此的一個身體。身體不會因尾指(身體的一部分)較為弱小而厭棄它,反在它有需要的時候去和它分擔。雖然我在這個「身體」中只是微小的一部分,是軟弱的,感謝其他肢體的不斷鼓勵和幫助。另一方面,雖然我只是「尾指」,但若我常常軟弱跌倒的話,整個身體也會被影響。所以我要快快的長大,不是局部的增生,而是學習如何與教會、弟兄姊妹整體的成長。亦求主教導我去為教會、為弟兄姊妹俾出。縱然我所有的只是很少很少,在教會裡正正學習要脫離嬰孩的自我中心,去擺上所有,參與在主的身體之中。一個人很難去成長,感謝神給了我們一個身體 – 教會,使我們可以互相扶持、彼此守望,向著同一個目標邁進。就如昨天行山一樣,一個人是攀不上「大金鐘山」的,但是一起互相扶持,就可以「一起」的做到了。感謝神讓我們有這寶貴的家。

而「一樣」 在NIV譯作 “have one purpose” ,更清楚的讓我們看到我們是有同一個目標的 – 我們是神的工人,要帶人去認識神。神給哥林多教會不同的恩賜 (e.g.口才、知識) ,使他們可以彼此服事、同工,帶人去認識神。同樣,神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不是要我們互相比較,卻是要我們去成就他的使命,將人帶到他面前。神給了我們甚麼恩賜呢﹖我們有甚麼可以俾出呢﹖縱然我們只是很微小,所付出的也像微不足道,只要我們願意為這個身體去付出,神也會使用。

「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
「賞賜」(3408) 的原文有「工價」(reward) 的意思,即做工所換來的報酬。我們要去做神的工,才會有賞賜。神的工就是將福音帶給別人,使人認識神。我們有沒有好好運用神的恩賜,將人帶到神面前 (太25:14-30 – 主人按著各僕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5000、2000、1000) 我們是忠心還是又懶又惡的僕人﹖今天我用甚麼態度去服事﹖忠心、勤勞/懶惰﹖驕傲、個人/謙卑、合一﹖

神藉著服事的機會去教導我。最初參與在服事的時候,心態是很自我的,看的也是「自己」:「自己」不喜歡唱歌和彈結他,因為「自己」那些方面都很差。我會很介意「自己」服事得怎樣,也著緊別人怎麼看「自己」。但神教導我不要老是看「自己」,因為教會不是個人的,而是一個身體,是整體的工作。而且神也教我謙卑的功課。正因為我沒有甚麼,也不能做甚麼,更要倚靠神。當中也看到是神的恩典將我們放在一起,讓我們彼此服事和同工,使我們有著一個目標,作同一個工作 – 帶領人去認識神。多麼美麗的圖畫﹗

總結
弗4:12-16「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 (1248 service),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我們在哥林多前書看過愚拙與智慧、屬肉體與屬靈。一個屬神的人是怎樣的﹖我們又是怎樣的﹖神給我們新生命和恩賜,要我們彼此服事,建立教會,使人認識神。但我們要被神改變,才可承擔神給我們的使命。被改變的生命、合一的教會才可以帶人認識神。無論我們在何階段,都不能停止成長,何時停止成長、 何時就是死。而且成長不是個人,而是整體的。願意我們都以「長大滿有基督的身量」為成長的最終目標,一生效法主耶穌的生命。

台長: 黃昏
人氣(3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你的話語 |
此分類下一篇:定死罪的囚犯
此分類上一篇:加利利 -- 完全的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