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16 08:51:58| 人氣2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6.11.18桃園客家開發與史蹟文化研討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九十六年「桃園客家開發與史蹟文化研討會」實施計畫
一、宗旨:桃園縣是一個客家大縣,客家人在桃園的開發遍布全縣,從許多的文獻、廟宇信仰、聚落地名、語言文化,皆可顯示客家在桃園開發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以及特殊的文化。因此早期在桃園北區也有不少客家人入墾,但經歷各種歷史因素的變遷,形成今日桃園縣北閩南客的現象,桃園北區很少見到原住客家人,總以為北區是閩南人開發的,南區才是客家的大本營,其實早期桃園不盡然如此,南區也有閩南人的拓墾,故而舉辦此次研討會。本研討會專於探討桃園客家開發與史蹟文化,可謂空前的首次舉辦,故而本研討會的實施,即是計畫嘗試探討桃園客家在桃園的開發,留存的史蹟及所呈現的文化,來看桃園閩、客族群由分立到融合現象,還原桃園客家面貌及其貢獻。又桃園縣社區大學及平鎮市民大學成立至今已滿五年,目前邁入第五年的第二學期,課程的設計一向以客家文化類為首要重點,力求學術的研究及鄉土文化的傳承,著重與在地的結合,深化課程的發展為特色。每學期成功開設近十門客家課程,每年均舉辦各項客家文化學程的成果發表活動,成績斐然,獲得在地人士的讚揚,其中「客家八音班」課程曾榮獲社區大學全國表演藝術類特優獎,「歡喜學客語」曾榮獲語言類優等獎,客語師資培訓課程曾榮獲語言類優等獎。為了強化課程,培養客家人才,帶動地方學習風氣,提升教學品質,培養師資種子人才,藉由承辦此次研討會,特邀約學者專家的研究,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與討論,所有參與者的心得分享等,以開拓視野,向下紮根,提昇整體社區大學的教學品質,期使社區大學能不斷成長,落實社區,扎根客家文化,瞭解桃園的開發史與史蹟文化,特承辦實施本計畫。
二、目的:(1)透過研討進修,瞭解桃園的開發史與史蹟文化。
(2)發揚及傳承客家文化,培養社區大學客語師資人才。
(3)藉由研討讓對客家文化有興趣者共聚一堂,分享知識,傳承經驗,掌握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能。
(4)提升社區大學水準,發展社區大學特色。
三、指導單位:客委會、教育部、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四、主辦單位:桃園縣政府、桃園縣平鎮市公所
五、承辦單位:桃園縣勞工福利協進會
六、協辦單位:桃園縣社會教育協進會-平鎮市民大學、中壢區社區大學、新楊平社區大學、平鎮市立圖書館、桃園縣老人教育學會、平鎮市民大學教師聯誼會、平鎮市民大學校務志工社、平鎮市社教文化中心
七、研討日期:96年11月18日(星期日)早上08:00至下午17:00
八、研討地點:桃園縣平鎮市社教文化中心(桃園縣平鎮市環南路三段88號)
九、研討對象:社區大學、市民大學全體老師、志工、行政人員及有興趣、關心桃園開發史及其變遷和客家文化的社會人士參加,預定參加名額壹佰位。
十、參加研討人員費用:免費,但須收保證金500元(含中餐、論文集),全程參與者退費
十一、研習證明認證:全程參與結訓後每梯次發予證書及研習時數證明8小時。
十二、研討方式:分專題演講及論文發表兩種方式進行
十三、研討內容暨課程表:如附件(一)
十四、報名方式及日期:請填妥報名表及繳交保證金,於活動前一星期(11月11日)前完成報名手續,臨時報名恕無法提供研討會論文集。
十五、報名地點:(1)親洽桃園縣勞工福利協進會:中壢市永樂路21號 03-426-6211
平鎮市民大學校本部:平鎮市振興路7號 03-458-7750
(2)網路報名:www.shedu.org.tw Email:js.edu@shedu.org.tw
(3)傳真報名:電話-03-427-6879
以上網路報名和傳真報名請將保證金於活動前一星期(11月11日)前郵政劃撥19678888 帳戶:桃園縣社會教育協進會
十五、活動分組名單及工作執掌:如附件(二)
十六、活動經費及預算:如附件(三)
十七、預期成效:藉研討活動深入探討桃園之開發史及變遷,能瞭解客家對桃園開發的歷史貢獻與其文化特質,培養及傳承客家文化,增進對客家文化的認識與瞭解,顯現客家語言文化之美。同時可培養社區大學客語師資人才,落實社區大學理念及提高社區大學水準,提升教學服務品質,分享知識,傳承經驗,宣揚社區大學辦學精神,推動終身學習教育。
研習內容暨課程表
時間
場次 主持人 論文題目/主講人 特約評論人
08:30~08:50 歡喜來報到
08:50~09:20 開幕式 張局長明文
09:20~10:10 第一階段專題演講 桃園的客家的開發與文化特色 吳家勳
10:10~10:30 茶 敘
10:30~12:00 第二階段 第一場 論文發表
桃園客家聚落開發與三官大帝信仰 邱炫煜
八德霄裡社與南桃園客家開發之研究 陳盛增
12:00~13:10 午 餐
13:10~14:40 第二場論文發表
從平鎮建安宮與褒忠亭祭祀圈解讀漳粵認同的消長 羅烈師
水稻與客家文化之關係 姜金龍
14:40~15:00 茶 敘
15:00~16:30 第三場論文發表
桃園饒平客家分佈及其語言類型 徐貴榮
從新屋的開發與多方言來源看語言文化的變遷 賴文英
16:30~17:00 綜合討論及閉幕式 張局長明文 陳市長萬得
17:00~ 皆大歡喜

活動內容:
本研討會分二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專題演講,第二階段為論文發表,分三場次進行,每場次論文發表人2人。主持人介紹5分鐘,總結3分鐘,共計8分鐘;每篇論文發表18分鍾,講評8分鐘,共同討論20分鐘,論文發表人回應每人5分鐘,共計90分鐘。
主持人、專題演講、論文發表人、特約評論人學經簡歷

☆唐春榮 元智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 平鎮市民大學主任、社區大學桃竹苗籌辦處主任、新楊平社區大學主任
☆姜金龍 中興大學農藝研究所博士 台灣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課長、平鎮市民大學講師
☆邱炫煜 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人文社會學科副教授
☆何石松 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吳家勳 台灣師範大學、 桃園縣平興國小校長退休、文化工作者
☆陳盛增 桃園文物協會創會會長、中壢文史工作室負責人
☆羅烈師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 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助理教授
☆徐貴榮 新竹教育大學台語所博士候選人 聯合大學台灣語文與傳播系兼任講師、平鎮市民大學講師
☆賴文英 新竹教育大學台語所博士生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系兼任講師
☆鄭瑞壬 文化大學理學博士、桃園縣政府勞工局副局長、大專院校助理教授
☆劉醇鑫 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台長: 平鎮市大志工社
人氣(29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