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3 09:29:22| 人氣2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品味生活~養生茶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課程名稱:品味生活~養生茶道
授課老師:范增平老師 http://www.fans-tea.com/tportal/fans_intro.aspx
課程時間:每週四晚上19:00~21:30
課程內容:介紹茶文化、茶葉分類簡介、保健功能認識、茶具介紹、選購茶具、了解泡茶基本三要素、如何選購茶葉、介紹台灣十大名茶、品茶實習
費用:社大優惠收1800元
有茶的家庭多美妙

泡茶應注意的三要素:

1.茶量
2.水溫
3.時間



茶藝評審四要項

1.技藝
2.整潔
3.儀態
4.茶湯
茶具介紹&功夫茶的泡法

1.準備:整容、洗手、茶具之準備與就位
2.姿勢:人體功學的運用、韻律與美感的把握
3.備水
4.溫壼
5.賞茶與置茶:識茶、茶量、賞茶、置茶(茶荷、茶匙、茶漏)
6.溫潤泡:因茶而定(倒掉問題、去沫、聞香)
7.第一泡:沖水、澆水
8.燙杯
9.提壼:(關公巡城)
10.倒茶:平均入杯(茶杯、茶海、公道杯)
直接入杯(韓信點兵)
11.奉茶:送茶、敬茶次序、取杯 自取、杯托之應用
12.第二泡:置杯
13.茶食
14.第三泡
15.去渣、清理(水泴之應用)
16.還原:收杯、歸位
品茶實習
品茶實習

茶文化之所以能成為一門雅俗共賞的生活藝術,實在是因為品茶的全部過程,包括挑選茶葉、茶壺、尋求好水,到泡茶的連續動作與技術,品茶、奉茶的儀態與禮節,乃至久久之後的細細回味,無一不是學問、無一不是美。所以有人說,中國的學問有三難,一是文章、二是風水、三是茶。尤其是茶,看起來無甚學問,不管懂不懂,人人都能喝茶;然而不入堂奧,不能窺其宮室之美;它對中國的影響更是無不在。

茶文化值得推廣,正確的喝茶方法,更是應該推廣。
范增平很感慨的說,台灣現在是有茶而無道,各種促銷手段只知道鼓勵大家喝茶,肯下功夫研究發展、教育民眾的並不多。事實上,盲目喝茶也會喝出問題來;因為每一種茶的茶性不同,要跟體質、飲食習慣搭配才行。

生活茶藝館 作者: 范增平 出版社: 麥田 書系: 生活新主張

出版日期: 20011226 ISBN: 9574697738 城邦書號: RD4003

本書結集作者在中國時報「生活茶藝館」專欄的文章八十餘篇,旨在建立科學飲茶的客觀標準,教您正確的飲茶方式,品茶的藝術享受,讓茶真正成為有利於身心平和的「國飲」。
本堂品的茗茶有:日本綠茶二種、武夷山大紅袍、宜蘭素馨茶


大紅袍茶樹名稱的由來,民間傳說很多。有人說是天心寺的方丈用生長在九龍窠的神茶為一位進京趕考的秀才治好了病,使得這位秀才考中了狀元。為了報答天心寺方丈用神茶的救命之恩,秀才回到武夷山後直奔這神茶的產地九龍窠,脫下皇上恩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這就是大紅袍的由來。


大紅袍母樹,生長在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
兩旁巖壁聳立,日照較短,氣候穩定,
巖上終年有涓涓細泉從巖頂滴落,滋潤茶樹,
隨水而落的還有枯葉、苔蘚等植物腐爛形成的有機物,
不斷為大紅袍補充養分,
使大紅袍在得天獨厚的優越自然環境中生長,
品質卓越。加上傳統精湛的加工技術,更使大紅袍巖茶韻味獨特,馳名中外。
中壢社區大學

http://www.shedu.org.tw/kcd/

D961104 美化生活 品味生活~養生茶道 范增平 社會教育協進會 二 晚上

台長: 平鎮市大志工社
人氣(2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