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01 15:28:19| 人氣2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鐵道新浪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撰文/黃怡蒨
攝影/林諭志

為趕回外婆家過節,擠在擁塞的火車廂內,是屬於我童年的慘痛記憶。
時間再往前推,火車站可能是許多人北上求學、出外工作,和家人、情
人離別的場景。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則是三五好友到阿里山、平溪、內灣搭小火車出遊
的愉快回憶。
隨著公路系統的發達,火車運輸功能漸趨沒落,興起新一波的鐵路觀光熱潮。
近年來在文建會鐵道藝術網路計畫的推動之下,把陳舊的貨運倉庫轉變為藝
術創作空間,賦予它傳遞藝術文化的功能,預料將再為台灣掀起了一股鐵道
新浪潮。

走一回鐵道倉庫 搭火車,看藝術

英國都市學者侯莫(R.Hommer)說:「每個車站和它前面的那一條街,告訴我們那個城市心臟跳
動的速度」。這放諸四海皆準的定律,讓車站不但成為串連旅遊的中繼站,也是有趣的觀光點。

在台灣公路系統還不發達前,火車站是大多數旅客對所屬城鎮的第一印象,走出車站不靠地圖,
循著人潮,要找到當地的旅遊精髓,並不困難。

大多數有歐洲自助旅遊經驗的TO’GO族,都體驗過歐洲鐵路的便利性。長途的舟車勞頓之後,車
站內有收費便宜、乾淨簡單的淋浴間,讓旅人洗去疲憊;青年旅館的訂房中心、免費的旅遊資訊
也在車站內;行李太重,有夠大的寄物箱,甚至可事前運送到下一站。歐鐵系統提供的服務,
讓背包族能突破山海屏障,輕鬆的勇闖歐陸。
想過在台灣搭火車去旅遊嗎?明年高鐵上路之後,大量運輸的功能被取代,台鐵的角色勢必做相
當程度的調整及轉換。但,很抱歉,和前述的歐鐵相較,台鐵旅遊資訊的服務,可說是天差地別
,連基本的寄物及旅遊資訊的服務都不盡完整,更遑論其他。顯然,此一環節並不在觀光局觀光
倍增計畫之內,否則真要搭火車遊台灣,一定讓遊客覺得綁手綁腳。

但值得一提的是,台鐵舊火車站閒置空間再利用,已悄悄的進行換妝。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的推動下,串連新竹、台中、嘉義、枋寮、台東全省五個廢棄鐵道倉庫,在卸除運貨儲物的功能
後,打造成富有當地色彩的藝文活動空間,以「傳遞藝術文化」的面貌開創新局,形成台灣獨特
的旅遊文化景象。
其實,閒置空間再利用的例子,在國外已行之多年,如90年代巴黎由火車站改建的奧塞美術館;
千禧年倫敦對外開放的泰德畫廊,則是原來的火力發電廠。
前者就設在地鐵站上方,便捷且容易親近,閒置了47年後,1986年於塞納河畔再展新姿,不同於
昔日送往迎來的角色,現今成為巴黎向世人展現十九世紀藝術成果的殿堂,其中,梵谷的自畫像
、雷諾瓦的「煎餅磨坊」、卡玉伯特的「刨地板工人」等鎮館之寶,不論是市民或遊客,只要輕
鬆搭乘地鐵就能欣賞到這些印象派大師作品的風采。
旅遊的面貌確實是千變萬化,巴掌大的台灣,如今也發展出「搭火車,看藝術」的另類旅遊。
五個站中台中、嘉義、枋寮三站已正式營運,從起步最早的枋寮自發性社區型態,其次是,
台中20號倉庫專業團隊管理的藝文展示空間,到市府推動的嘉義鐵道藝術村,都能給予造訪遊客
不同的感受。新竹與台東二站則仍處於起步階段,最遲今年底前應可全部完工。
但就順暢的旅遊動線而言,這幾個站仍侷限於單點的發展,車站與倉庫間的交通接駁、行李寄放
,是到訪遊客立即面臨的問題;長遠來看,若想由單點發展成具觀光吸引力的鐵道藝術觀光網絡
,順遊景點、食宿安排、周遊券等配套措施,都必須逐一建構完成,才能讓遊客體驗搭火車旅遊
,暢行無阻的樂趣。

台長: 平鎮市大志工社
人氣(2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好文章你不能不看! |
此分類下一篇:我在法國的日子裡 小紀事惠真
此分類上一篇:『我在法國的日子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