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樂為國父紀念歌/ 可惜一時找不到兒童樂團版) 找到國中同學好比尋著失散的親人般, 我還會抽時間去找梁老師, 也許還看看鄭校長吧! 因為當年的班導師許淑娥已離開多年了…其實當年她好年輕的模樣很清晰,國中畢業六年後在屏東巧遇她正帶著孩子們畢旅的身影,卻已模糊。 臺灣的教育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很多年前其實已燒到加拿大高等學府去了。這幾天特別憂心,就如同公務人員的冰冷或官僚化(話),醫師低頭寫診斷(或開藥),眼睛就是不看著患者,何來望、聞、問呢?!可惡至極! 【大陸不敢播的完整版 國父原音】中山先生病逝前關于三民主義的演說與叮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34ksLl1oDA&feature=related 或者上Youtube看看CCTV製播的”走向共和”被大陸中共刪掉的一段演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BJIkkA1Nk8&feature=related 何謂俯仰無愧天地 作息盡其在我 又何謂仰之彌高 望(鑽)之彌堅 登之小天下 http://www.chinayouth.org.hk/China/Father/ 國父遺囑(國事版)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筆記者:汪精衛 證明者:宋子文 邵元沖 戴恩賽 孫 科 吳敬恒 何香凝 孔祥熙 戴季陶 鄒 魯國父遺囑(家事版)余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中華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孫文 三月十一補簽國父遺囑(國事版)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筆記者:汪精衛 證明者:宋子文 邵元沖 戴恩賽 孫 科 吳敬恒 何香凝 孔祥熙 戴季陶 鄒 魯國父遺囑(家事版)余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中華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孫文 三月十一補簽國父遺囑(海外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時轉向於你們,轉向於我黨及我國的將 來。你們是自由的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於被 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借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上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 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與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俾中國可免帝國主義 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達到此專案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 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 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 進以取得勝利。 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孫逸仙(簽字) 國父生平簡介清同治五年十月六日(1866年11月12日),於廣東省香山縣(即中山縣)永寧鄉翠亨村,一戶尋常的農家誕生了一位對近代中國及全世界有著深遠影響的人物。他就是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辛亥革命前,世人常以逸仙先生稱呼,等到民國成立後,國人一般習慣以孫中山先生稱呼。清光緒九年(1883年)冬天,中山先生進入香港拔萃書院學習英文,認識了喜嘉理牧師,並受洗為基督徒;一年後中山先生轉學至香港中央書院(後改稱皇仁書院)。此時德彰先生因為中山先生信仰基督教及打壞佛像兩事而氣憤不已,便要他不可妄為,否則要把原本分給他的一半財產收回。中山先生因不願放棄理念及信仰,於是到檀香山辦理歸還財產的手續。 事後德彰先生覺得自己似乎太過嚴厲,便寄了一大筆款項給父親,作為中山先生的學費。之後,中山先生接到父親來信,要他回鄉成婚,十九歲的中山先生便回鄉迎娶小他三歲的盧慕貞女士。三個月後,中山先生回到香港,完成中央書院的學業,並立志成為醫生;他認為這是最易獲得大眾信任,且可走入各個階層的行業;於是決定以醫生身份做為宣傳革命的掩護。 二十一歲時,中山先生在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科學校習醫,也開始暗中宣傳革命,當時許多同學都認為中山先生的論調很古怪,但同學鄭士良卻很支持他。一年後,中山先生轉到香港新設的西醫書院就讀,教務長是英國人康德黎先生;其後中山先生於倫敦蒙難時,就是康德黎傾全力營救而脫險。 在西醫書院五年多的求學時光,中山先生經常高談闊論,批評滿清朝政。當時與中山先生非常要好的同學有陳少白、尢列、楊鶴齡,因為四人常聚在一起談論中國的前途,暢言革命,這在當時是不被政府允許的,所以有人就以「四大寇」來稱呼他們! 整體而言,孫中山先生的求學過程算是相當多采多姿的,除了傳統中國的私塾教育外,也留學英美,充分體認了西方教育的優點,這在當時是相當不容易的,但也因此,讓孫中山先生有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四週發生的事情,同時也深切了解中國的未來,一定要走民主、自由的道路。 這一段學習過程,對孫中山先生後來積極投入革命救國的志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中華民國的成立中山先生早年行醫,因目睹滿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家一再遭受外國侵略,情勢危急,民生凋敝,決心從事革命運動,推翻滿清帝制,重建民國;於是在甲午(一八九四)年十月創立興中會,揭示振興中華的宗旨,開始革命救國大業,並在一九○五年八月,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運動,經過了十次失敗,最後在辛亥(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一舉成功,歷經五千年的帝制終於宣告結束。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集會,選舉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且決定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也就是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為中華民國開元之日,定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誕生。中山先生就任以後,首先通電各省選派參議員前往南京,組成國家最高民意機關-參議院,隨後訂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國家基本大法;民國八年中山先生完成「建國方略」一書,提出以三民主義建設一個極和平、極自由、極平等的國家。民國十年,中山先生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並在民國十二年發布宣言,聲明以三民主義為立國的根本,以五權憲法為制度的綱領。 民國十三年由於軍閥戰事不斷,中山先生秉持和平奮鬥救中國的信念,在十一月十日發表北上宣言,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主張之後,在十三日抱病從廣州啟程前往北京準備共商國事,民國十四(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不幸病逝北京,享壽六十歲。 國父逝世後,政府發布國葬令,並令全國各機關下半旗三日誌哀;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以先生終生為民主奮鬥,永以國民一份子自居,決議接受民眾哀悼而拒絕政府國葬,改以國民禮制行之。於三月十九日由中國國民黨黨員舁挽移靈,二十四日在中央公園接受民眾致祭,四月二日安厝於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以待全國統一後安葬於南京紫金山。 五月十六日,中國國民黨舉行第一屆第三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隆重決議接受先生遺囑並發表宣言昭告全黨。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蔣中正總司令繼承先生遺志完全北伐,於七月六日代表黨與政府,率各集團軍總司令恭詣碧雲寺先生靈前,祭告軍事任務完成,即依遺教實行國家建設。翌年(一九二九)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正式奉安先生之靈於南京紫金山麓,建中山陵為中國歷史永久聖地。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四月一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對很多中小學生甚至成年人而言, 國歌只是兩個字, 對為母則強的媽媽來說, 不只! 【中華民國 國歌】 作詞:孫中山 作曲:程懋銘 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 以進大同 咨爾多士 為民先鋒 夙夜匪懈 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 貫徹始終 ........................ 網路有各種新解或Kuso版, 很高興以繁體版寫成著居多。
(背景音樂為國父紀念歌/ 可惜一時找不到兒童樂團版)
找到國中同學好比尋著失散的親人般, 我還會抽時間去找梁老師, 也許還看看鄭校長吧! 因為當年的班導師許淑娥已離開多年了…其實當年她好年輕的模樣很清晰,國中畢業六年後在屏東巧遇她正帶著孩子們畢旅的身影,卻已模糊。
臺灣的教育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很多年前其實已燒到加拿大高等學府去了。這幾天特別憂心,就如同公務人員的冰冷或官僚化(話),醫師低頭寫診斷(或開藥),眼睛就是不看著患者,何來望、聞、問呢?!可惡至極!
【大陸不敢播的完整版 國父原音】中山先生病逝前關于三民主義的演說與叮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34ksLl1oDA&feature=related
或者上Youtube看看CCTV製播的”走向共和”被大陸中共刪掉的一段演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BJIkkA1Nk8&feature=related
何謂俯仰無愧天地 作息盡其在我 又何謂仰之彌高 望(鑽)之彌堅 登之小天下
http://www.chinayouth.org.hk/China/Father/
國父遺囑(國事版)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筆記者:汪精衛 證明者:宋子文 邵元沖 戴恩賽 孫 科 吳敬恒 何香凝 孔祥熙 戴季陶 鄒 魯國父遺囑(家事版)余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中華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孫文 三月十一補簽國父遺囑(國事版)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筆記者:汪精衛 證明者:宋子文 邵元沖 戴恩賽 孫 科 吳敬恒 何香凝 孔祥熙 戴季陶 鄒 魯國父遺囑(家事版)余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中華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孫文 三月十一補簽國父遺囑(海外版)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時轉向於你們,轉向於我黨及我國的將 來。你們是自由的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於被 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借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上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 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與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俾中國可免帝國主義 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達到此專案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 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 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 進以取得勝利。 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孫逸仙(簽字)
國父生平簡介
清同治五年十月六日(1866年11月12日),於廣東省香山縣(即中山縣)永寧鄉翠亨村,一戶尋常的農家誕生了一位對近代中國及全世界有著深遠影響的人物。他就是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辛亥革命前,世人常以逸仙先生稱呼,等到民國成立後,國人一般習慣以孫中山先生稱呼。
清光緒九年(1883年)冬天,中山先生進入香港拔萃書院學習英文,認識了喜嘉理牧師,並受洗為基督徒;一年後中山先生轉學至香港中央書院(後改稱皇仁書院)。此時德彰先生因為中山先生信仰基督教及打壞佛像兩事而氣憤不已,便要他不可妄為,否則要把原本分給他的一半財產收回。中山先生因不願放棄理念及信仰,於是到檀香山辦理歸還財產的手續。 事後德彰先生覺得自己似乎太過嚴厲,便寄了一大筆款項給父親,作為中山先生的學費。之後,中山先生接到父親來信,要他回鄉成婚,十九歲的中山先生便回鄉迎娶小他三歲的盧慕貞女士。三個月後,中山先生回到香港,完成中央書院的學業,並立志成為醫生;他認為這是最易獲得大眾信任,且可走入各個階層的行業;於是決定以醫生身份做為宣傳革命的掩護。 二十一歲時,中山先生在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科學校習醫,也開始暗中宣傳革命,當時許多同學都認為中山先生的論調很古怪,但同學鄭士良卻很支持他。一年後,中山先生轉到香港新設的西醫書院就讀,教務長是英國人康德黎先生;其後中山先生於倫敦蒙難時,就是康德黎傾全力營救而脫險。 在西醫書院五年多的求學時光,中山先生經常高談闊論,批評滿清朝政。當時與中山先生非常要好的同學有陳少白、尢列、楊鶴齡,因為四人常聚在一起談論中國的前途,暢言革命,這在當時是不被政府允許的,所以有人就以「四大寇」來稱呼他們! 整體而言,孫中山先生的求學過程算是相當多采多姿的,除了傳統中國的私塾教育外,也留學英美,充分體認了西方教育的優點,這在當時是相當不容易的,但也因此,讓孫中山先生有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四週發生的事情,同時也深切了解中國的未來,一定要走民主、自由的道路。 這一段學習過程,對孫中山先生後來積極投入革命救國的志業,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中華民國的成立中山先生早年行醫,因目睹滿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家一再遭受外國侵略,情勢危急,民生凋敝,決心從事革命運動,推翻滿清帝制,重建民國;於是在甲午(一八九四)年十月創立興中會,揭示振興中華的宗旨,開始革命救國大業,並在一九○五年八月,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運動,經過了十次失敗,最後在辛亥(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一舉成功,歷經五千年的帝制終於宣告結束。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集會,選舉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且決定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也就是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為中華民國開元之日,定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誕生。中山先生就任以後,首先通電各省選派參議員前往南京,組成國家最高民意機關-參議院,隨後訂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國家基本大法;民國八年中山先生完成「建國方略」一書,提出以三民主義建設一個極和平、極自由、極平等的國家。民國十年,中山先生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並在民國十二年發布宣言,聲明以三民主義為立國的根本,以五權憲法為制度的綱領。 民國十三年由於軍閥戰事不斷,中山先生秉持和平奮鬥救中國的信念,在十一月十日發表北上宣言,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主張之後,在十三日抱病從廣州啟程前往北京準備共商國事,民國十四(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不幸病逝北京,享壽六十歲。 國父逝世後,政府發布國葬令,並令全國各機關下半旗三日誌哀;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以先生終生為民主奮鬥,永以國民一份子自居,決議接受民眾哀悼而拒絕政府國葬,改以國民禮制行之。於三月十九日由中國國民黨黨員舁挽移靈,二十四日在中央公園接受民眾致祭,四月二日安厝於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以待全國統一後安葬於南京紫金山。 五月十六日,中國國民黨舉行第一屆第三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隆重決議接受先生遺囑並發表宣言昭告全黨。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蔣中正總司令繼承先生遺志完全北伐,於七月六日代表黨與政府,率各集團軍總司令恭詣碧雲寺先生靈前,祭告軍事任務完成,即依遺教實行國家建設。翌年(一九二九)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正式奉安先生之靈於南京紫金山麓,建中山陵為中國歷史永久聖地。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四月一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中華民國的成立
中山先生早年行醫,因目睹滿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家一再遭受外國侵略,情勢危急,民生凋敝,決心從事革命運動,推翻滿清帝制,重建民國;於是在甲午(一八九四)年十月創立興中會,揭示振興中華的宗旨,開始革命救國大業,並在一九○五年八月,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運動,經過了十次失敗,最後在辛亥(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一舉成功,歷經五千年的帝制終於宣告結束。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集會,選舉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且決定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也就是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為中華民國開元之日,定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誕生。中山先生就任以後,首先通電各省選派參議員前往南京,組成國家最高民意機關-參議院,隨後訂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及「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國家基本大法;民國八年中山先生完成「建國方略」一書,提出以三民主義建設一個極和平、極自由、極平等的國家。民國十年,中山先生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並在民國十二年發布宣言,聲明以三民主義為立國的根本,以五權憲法為制度的綱領。 民國十三年由於軍閥戰事不斷,中山先生秉持和平奮鬥救中國的信念,在十一月十日發表北上宣言,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的主張之後,在十三日抱病從廣州啟程前往北京準備共商國事,民國十四(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不幸病逝北京,享壽六十歲。
國父逝世後,政府發布國葬令,並令全國各機關下半旗三日誌哀;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以先生終生為民主奮鬥,永以國民一份子自居,決議接受民眾哀悼而拒絕政府國葬,改以國民禮制行之。於三月十九日由中國國民黨黨員舁挽移靈,二十四日在中央公園接受民眾致祭,四月二日安厝於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以待全國統一後安葬於南京紫金山。 五月十六日,中國國民黨舉行第一屆第三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隆重決議接受先生遺囑並發表宣言昭告全黨。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蔣中正總司令繼承先生遺志完全北伐,於七月六日代表黨與政府,率各集團軍總司令恭詣碧雲寺先生靈前,祭告軍事任務完成,即依遺教實行國家建設。翌年(一九二九)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正式奉安先生之靈於南京紫金山麓,建中山陵為中國歷史永久聖地。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四月一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對很多中小學生甚至成年人而言, 國歌只是兩個字, 對為母則強的媽媽來說, 不只!
【中華民國 國歌】 作詞:孫中山 作曲:程懋銘 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 以建民國 以進大同 咨爾多士 為民先鋒 夙夜匪懈 主義是從 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 貫徹始終
...
網路有各種新解或Kuso版, 很高興以繁體版寫成著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