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樂克颱風留下了「慶幸」與「錯愕」,民眾對部分電視台的誇張演出嗤之以鼻,對於電視台動輒標榜獨家、專業的氣象主播更是一大重擊與警惕。小心求證、大膽預測理應視為氣象預報的基本態度,但過去慣用「說風就是雨」的電視播報手法,實應謹慎為要,以免鬧出笑話後,還必須忙著為自已解危。
國際至今誰也不敢打包票,說自已預測的氣象絕對百分百、零誤差,這是眾所周知的事,相對在容許範圍內,預報氣象出現誤差現象,充其量只能說是「正常」,而非「奇蹟」。
氣象局仰賴科技數據及經驗,必須做到最小的誤差,預防最大的「風險」;電視台預測颱風,除了藉由氣象局發布的資料為依據,還必須做到「快、狠、準」,以最小的誤差,搶最高的收視率。兩者預報同樣以「專業」自居,但心態與任務及目的不同,其呈現出來的微妙現「象」,自然也就耐人尋味。
預測颱風爭個「準」字,是氣象專業的一大挑戰,更是所有氣象人員追求的目標,相對各電視台標榜「專業」、「快速」,除了「準」字形象必爭外,還有一個「面子」問題。
過去電視台與氣象局一度爆發口水戰,爭誰報得「準」而爭論不休,氣象局要求電視台應調整腳步,以官方資料為準,以免擅加揣測,甚至以經驗法則小題「大」作出現預報不實,使氣象局揹上黑鍋;電視台氣象主播則頗不以為然,除強調數據外「經驗」的重要,甚至反譏氣象局的官方資料太過保守。
雙方爭「準」,爭得面紅耳赤,辛苦的是民眾霧裡看花,氣隨心生、「象」由心轉,究竟該相信誰,恐怕也沒個「準」兒,還是民眾乾脆靠自已,用中國老祖先的方式自己預測碰碰運氣?
「辛樂克」詭譎多變的行徑,或許可為所有氣象專業人員再次省思的機會,衛星雲圖隨時間變化,圖像不會表明何時起風、何時降雨、何時成災,甚至何時颱風會一秒不差的轉向;除了專業人員的精算判斷,將誤差減至最低外,在科技還無法輕易破壞颱風結構之前,除了做好防災準備,一切只有聽天由命,由她決定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向吹。
一個角度,多種看法,用在辛樂克颱風身上,或許得到了印證。不論民眾質疑是老天開了一場玩笑,還是天氣預報精準度不夠,抑或是電視台為搶攻收視率擺了一場誇張烏龍的演出;當真「象」大白後,由結果看過程,誰「準」或「不準」,民眾是瞎子吃湯圓,心裡有數,即使大歎「人算不如天算」,必須自求多福外,對電視台搶短線的預報亂「象」,似也只有徒呼奈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