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川普2.0浪潮下的全球巨變
川普回歸白宮後,力行美國優先、強調低稅率、高關稅、管制移民、反對綠色新政與製造業復甦等各項新政策,讓全球掀起的「川普二‧○浪潮」既具高度衝擊性,且更具不確定性,不但衍生國際貿易摩擦,也對台灣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川普再點名台灣,表示台灣搶走了美國的晶片生意,直言希望回到美國,如果不把生意帶回來「我們會很不高興」。
賴總統日前召開今年首次國安高層會議,並發表敞廳談話時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並強調願意和美國等民主夥伴共同致力於打造更具韌性、多元化的半導體供應鏈,以國際合作共創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全新局面。對於台灣未來策略,有其考量及因應對策,但在具體措施上,外界則有更高的期待與憂慮。
川普對中國崛起和美國製造業的復興,目前只祭出一成的關稅,以及取消「小額豁免關稅」,但對於將會造成重創的小額豁免條款,又在七天內自行宣布暫緩實行,顯示川普新政的衝擊性及不確定性。尤其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已成為國際關注的學習對象,五十年前臺灣決定發展半導體產業,投入了龐大的預算取得美國RCA公司正式授權,引進當時仍非主流的元件與製程技術。五十年來政府、大學與研究機構、產業界在密切合作下,除了克服種種困難,也在長期的國際競爭合作中,突破各種難關,才得以達到國際受矚的地位。美國當今對半導體的態度,不免引起側目。
川普各項新政策,不論是在國際政治外交、全球經濟產業、貿易供應鏈重整等,都引起各國高度關注,尤其是美中的貿易摩擦,未來對台灣經濟勢必將造成影響,台灣除應建構多邊貿易策略,透過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和開發新市場,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外,擴大東南亞國家和歐洲市場尤為重要。
產業的多元化,將成未來不可輕忽的走向,台灣需要以多元化發展,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避免過度依賴其他產業,這也是為使其不易受到貿易戰的影響。另外,台灣雖然擁有較高的技術能力,但也應不斷增加研發投入,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推動新的技術創新,維持競爭力。
政府宜加強政策支持,加強稅收減免和補貼等政策支持,幫助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外,國際合作亦應再加強,參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國際經濟夥伴關係,以助促進貿易自由化,透過相關政策上的支持與努力,讓台灣可進一步減少受美國關稅戰的影響,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成長。
台灣新生報(2025年2月18日)
https://tw.news.yahoo.com/%E7%A4%BE%E8%AB%96-%E5%B7%9D%E6%99%AE2-0%E6%B5%AA%E6%BD%AE%E4%B8%8B%E7%9A%84%E5%85%A8%E7%90%83%E5%B7%A8%E8%AE%8A-132603534.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