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治紛爭難解 經濟腳步恐難同向同行
最新公布的我二月外銷訂單金額為三七七.三億美元,同期年減一○.四%,再度呈現下滑趨勢。經濟部分析,未來歐美升息遞延效應將持續影響終端需求,加上美中科技戰、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恐仍干擾全球景氣及貿易擴張的力道,但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加速擴展,對我國的伺服器、半導體等供應鏈需求熱絡,將有助於維繫外銷接單動能。面對經濟寒冬未退,以經貿出口為主的台灣來說,國人除了期盼經濟加溫,更期待全球政經局勢能逐步趨穩,迎向下一個春天。
今年全球性經濟寒冬可能益加明顯,包括國際戰事未歇、中美較勁、全球通膨等不確定因素未退,都將形成全球經貿發展上的一大阻力,其中兩岸政治關係的不穩定性,將加深中國投資環境的不確定,對台商來說,雖不致完全放棄中國市場,但行事上可以預見將更為低調,對於行使商業相關決策時,也將會考量更多因素。
產業界曾提到,兩岸緊張局勢的加劇,恐將成為台灣製造業者開拓海外產線的一項催化劑,主要即著眼於一旦發生衝擊,將影響整個供應鏈,甚至有可能出現中斷的風險,對產業來說,創利潤、避風險是經營上的基本考量,政經不穩定,除了升高風險,更是全球商業布局上的一大阻礙。
全球經濟自疫情後即開始產生巨大影響,迄今雖旅遊、餐飲、娛樂等服務業從重創中逐漸復甦,過去一度受到中斷的供應鏈也逐步恢復,惟振興經濟及保護就業目前已成為全球的重要任務。近年部分國家之間爆發的貿易衝突及關稅對峙,已導致全球貿易環境呈現不穩定狀態。貿易戰限制了貿易自由化,影響全球供應鏈,更增加企業對前景的不確定性。
全球氣候變化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未來將更為明顯,除將增加資源和能源的需求外,未來貧富不均問題恐將更為嚴重,以台灣普遍低薪的情況來說,收入與財富的不平等現象,將使社會的穩定受到威脅,消費能力和市場需求受到擠壓,進一步限制了經濟成長。
全球近年正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經濟倡議,這需要全球各國的合作,透過政策和行動力來解決,並尋求貿易和解的途徑,甚至實施更加公平及包容性的經濟政策等。只是有時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果全球政治紛爭難解,經濟腳步恐難同向同行。
(2024年3月21日 台灣新生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