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疫情降、通膨起 逆轉勝的務實經濟
疫情下的全球無一不設法力求「逆轉勝」,除了逆轉疫情,更求逆轉經濟。全球通膨壓力逐漸升高,未來疫情下的經濟發展仍存諸多變數,加上近期阿富汗衝突可能引發的國際政經變化,除了是台灣必須密切關注的一大焦點,更應有「逆轉勝」的突破性作為與政策。
國發會最新發布的今年七月份景氣概況中,顯示燈號續呈紅燈,受疫情干擾,必須密切注意後續的發展。這項景氣指標一如各界評估結果,七月在疫情影響下,內需消費及勞動市場需求較去年同期下滑;外需部分則受惠全球經濟穩定回溫,終端需求持續成長,帶動科技應用產品及傳產貨品的強勁需求,因此七月貿易、生產及金融面指標,呈現持續擴增態勢。
若就整體面來看,台灣的內外需迄今仍處於失衡狀況,這也是大多經濟以出口為主的國家普遍現象,但也正因為內外需失衡,致使在統計數據中,往往忽略了內需市場所面臨的實際慘況。
三級警戒數次延長下,國內零售、餐飲、旅遊業在無法回歸正常營運下,對於今年景氣表現普遍看壞,儘管現行措施逐漸鬆綁,但對許多已歇業、停業者來說,已是生計難存下,不敵疫情的最後選擇,二○二一對他們來說,可謂是個難以渡過的難關。
民間消費受疫情影響,已迫使成長動能趨弱,但外需表現卻優於預期,有助於帶動二○二一全年經濟成長表現,儘管研究數據表現如此,但回過頭來看,產業的不同,自難相提並論。
全球疫苗接種進度加快,民眾生活可望逐漸恢復正常,相對將會帶動經濟復甦,若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來說,要說整體景氣將擺脫谷底似言之過早,但也不無可能將出現重大變化。只是全國失業人口壓力仍在,部分企業依舊在放無薪假,加上部分企業歇業,失業人口增加所衍生的社會問題,還必須獲得適當紓解。
全球經濟活動在疫情下近乎停頓,更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常運作,許多企業試圖集中資源挽回經濟損失,甚至暫停以往的社會責任加以避險,這些動能的減少,對企業及投資者長遠的收益及布局,自然也受到相對影響。
疫情下的台灣,民眾應感受到「務實經濟」的重要,行政院推出紓困四.○方案,儘管及時協助部分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及國人,並降低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但對部分條件不符,但實際也有紓困必要者來說,如何能「逆轉勝」自已的經濟,恐怕才是當今的務實問題。
(2021年8月30日台灣新生報)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7%A4%BE%E8%AB%96-%E7%96%AB%E6%83%85%E9%99%8D-%E9%80%9A%E8%86%A8%E8%B5%B7-%E9%80%86%E8%BD%89%E5%8B%9D%E7%9A%84%E5%8B%99%E5%AF%A6%E7%B6%93%E6%BF%9F-133049175.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