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0 02:15:35| 人氣2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兩岸應解除政治上的經貿障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濟整合影響經貿發展,更牽動著權力版圖,大陸、美、日、韓近年相繼提出東亞經濟整合的構想,包括美國在APEC亞太區經濟主導力量,大陸的BFA逐漸發展以中國大陸為中心的亞洲經濟整合,以及日本經濟成長愈趨依賴亞洲,甚至有可能主導亞洲的經濟整合。亞洲這塊經濟舞台,美國、中國、東協、日本四股重要力量,已成經濟學界視為主導亞洲經濟發展的主要變數。

 目前日本與東協各國領袖已共同簽署「東京宣言」,將共創東亞共同體,以提昇相互間的政治與安全等合作關係,日本與東協也計劃在明(二○○五)年初針對自由貿易區的問題進行談判,並期望能在二○一二年成立自由貿易區。此外,日本已和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三國確立簽訂自由貿易區談判的時程表,並從今年初進行自由貿易的協定談判。

學界認為,亞洲經濟版圖的變化,可以從去(二○○三)年十月推算,當年亞洲逐步轉入區域經濟整合的型態,包括十月東南亞國協(ASEAN)高峰會在印尼舉行,並宣佈ASEAN要在二○二○年前成為第二個歐盟,同月APEC領袖會議在泰國召開,中國大陸主導的「博鰲亞洲論壇」(BFA)則在十一月跟進,這些一連串的演變,顯示亞洲經濟整合正迅速加溫。

台灣近年貿易成長,帶動了亞太地區經濟,在全球國際分工已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相對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分工網絡,若說台灣是東南亞各國重要的貿易夥伴與投資者,並不為過。但兩岸政治的紛歧,引人憂心,面對兩岸經貿的發展,深怕出現一記難以化解的鴻溝,使台灣未來面臨經貿的緊縮,甚至出現政治危機。

國內產官學界心裡其實了解大中華經濟整合的正面效益,在多項公開場合中也強調結合大陸發展經濟的價值。爭取加入亞太經濟整合的構想,成了經濟指標,至於手段,則是以東亞自由貿易區為腹地,使台灣成為一個重要的區域製造業運儲中心及技術研發中心。

 自大陸與港、澳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後,由於有部分排除條款,使台商很難藉由港、澳進入中國取得較好的經貿條件,雖然台商初期多持觀望態度,但面對數年後台商與港、澳在大陸的競爭壓力,業者其實仍有諸多憂慮。

 兩岸走向歐盟型態的經濟共同體,是台灣必須考量的路,只是政治的難題是否能對經濟不造成阻礙。陳水扁總統近期提到「區域整合」是台灣未來的趨勢,並以歐盟為例,暗示未來兩岸關係可能朝向「區域整合的方向」前進,企業對此多表樂觀其成,並期待兩岸暫棄政治歧異儘速凝聚競爭力,以力挽其他區域經濟實體快速延伸的競爭壓力。

兩岸經濟優勢未來難保不被世界其他國家取代,業者認為,英、德、法等在歷史上曾視為敵人的國家都可組成歐盟,兩岸也應考量如法泡製,解除政治上造成的經貿障礙。    

台長: 主撥陳
人氣(2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