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川是日本百大賞櫻名所之一
不過,我並不是要說這個
那麼,是楓紅豔麗之地
嗯,也不是要說這個
我只是想親自去走走,
感覺一下空氣的味道、風吹的方向、陽光與雨……,就像去眉山、去錢塘江畔,心裡想的是東坡在杭州時寫的「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夙川和香櫨園、甲子園,都屬於兵庫縣西宮市,旁邊則是蘆屋市,再往西則是灘區。這是我這一天(7月13日)的行程。去看棒球聖地、去看村上春樹生長的地方、谷崎潤一郎終老之處,以及安藤忠雄設計的兵庫美術館。
春樹先生生於京都,生下來不久家裡就遷居夙川,之後又搬到蘆屋,後來他到東京讀書(早稻田)、工作,父母仍住在蘆屋,一直到1995年阪神大地震,父母才又搬回京都。
在阪神電車西宮站下車,穿過商店街,來到西宮神社。
西宮神社也叫「西宮戎神社」,當地人有時簡稱「戎神社」。戎是財神的意思,奉祀著福神惠比壽,是惠比壽總本社。同時本殿右邊第一殿奉祀蛭兒大神,中央第二殿奉祀天照大神,左邊第三殿奉祀須佐之男(就是素戔鳴尊),三位神祇正是《日本書紀》所載的日本開國最重要的三位兄弟姊妹。殿後的森林,是兵庫縣指定天然紀念物。
神社當然會有各種祭典,最動人神魄的,應該是「夏祭」7月20日的萬燈籠會吧。屆時除了儀式及舞樂,境內三百三十座石燈籠,和大約五千個御神火(燈籠)都會點亮,加上置於地上奉獻的燭光,可以想見是何等如幻的氣氛,而且為了消除暑氣,還會在神社境內到處掛起風鈴,丁丁作響,帶來涼意……。
*
*
*
(做成惠比壽形象的燈籠)
*
*
(我並沒遇上祭典,上PO祭典相片*,引自神社官網,並稍作更動。以下的神社相片才是我拍的)
「這是非常大的神社。境內有深深的森林。小時候,這對我和玩伴們來說是個非常棒的遊戲場所。」春樹先生在《邊境‧近境》裡這樣說,本文以下「」中引文,皆為春樹先生該書文字。據說,《海邊的卡夫卡》裡的神社,就是以此為粉本改寫的。
經過震災,村上1997年5月再訪時,石燈籠和水池小橋都傾圯頹落,「彷彿出現在夢中的象徵性形象般,無言而沈重排列在那裡」,「到處可以看見激烈破壞後的痕跡還活生生地殘留著,附近一帶看起來甚至像是某種遺跡似的。只有境內的深深森林,還和我記憶中昔日的樣子沒有改變,超越時間仍靜靜地、暗暗地在那裡。」我這次去參拜時,都已修復了。
鳥居
震災後,參道上已修復的常夜燈石燈籠
燈籠祭會點亮的燈籠(此僅其中一處的部分燈籠)
震災後修復的水塘和石橋
無法到伊勢的人,可在此遙拜
朝海的方向往前走,穿過香櫨園這一區。香櫨園是美麗安靜的地方,
街道上竟然種著整排百子蓮,
那不是莫內的畫裡才會出現的嗎
銀杏樹下茂密的小苗
街上人家的朝顏
(好多人家種著各色朝顏,還有,番茄!)
小學的校史館裡,據說掛著一張老照片,一群孩子和兩隻山羊的合照,而那時,正是村上在香櫨園小學的時候呢。童年的記憶裡,就有了山羊的影子。
香櫨園小學
夙川的景致漂亮到讓人真真嚇一大跳,
雖然村上說「雖然河裡的水還是和以前一樣澄清美麗,但看到河水被太整齊的水泥底固定住,也總覺得怪怪的。」
難得見到如此清亮澄澈的河川,沿著翠色逼人而來的夙川徘徊躑躅時,我不斷想起沈從文的《邊城》,看著這樣的水與樹與四季風物長大,除了心明眼亮,那究竟是甚麼樣子的一種經驗與記憶呢。
夙川入海口
走到堤防上,村上說如果是以前的話,「眼前立刻展現寬闊的大海。沒有任何遮攔。」他小時候「每天帶著狗去散步。喜歡只是一直安靜地坐在那裡。」「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海了」,「人們把山砍下來」、「把海填起來」,在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蓋起一排排雅致的住宅」,海已經變成小巧的入海口。
我越過提防,在沙灘上走走、坐坐,跟村上一樣「一直凝視著過去曾經有過真正的海的那一帶」。
沙灘上的草花
「一旦已經逝去的風景,就不會再復原回來了。因為經由人的手一旦解放出去的暴力裝置,是絕對不會倒行回頭的。」
(圖片引自《邊境‧近境》)
行走觀看的,是「沒有選擇餘地的一些事物」
春樹先生這麼說
「在某種意義上,所謂我們的人生只不過是為了習慣孤獨的一個連續過程而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