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2-12 17:36:07| 人氣820| 回應2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明月何幽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村越英裕著,蕭志強譯,《喝茶吃飯好修行》。台北市:圓神,1997年。

 

典座,是指在佛門中負責備辦大眾飲食職務的人。道元禪師入宋習法期間,幾度得到典座的啟發。

 

最初,是道元隨師明全及師兄等人搭商船抵達明州(浙江會稽道鄞縣),因掛錫手續問題,師父明全先前往天童山代為處理,道元留守船上三個月,並偶而到附近山寺參觀。五月初某日,阿育王山廣利寺擔任典座的老僧,來船上採買香菇,與道元相遇。道元邀請老僧住下,受其供養,請教佛法。老僧表示必須趕回山寺,備辦齋粥。道元說「座尊年,何不坐禪辦道,看古人話頭?煩充典座,只管作務,有甚好事」。典座笑回:「外國好人未了得辦道,未知得文字在」。道元聞言「發慚驚心」,老僧表示能司典座之職即是修行福緣,留下「照顧腳下」的話語(道元將此一語雙關的話語帶回日本普及傳播,後來日本僧院或一般所在,都可常見「照顧腳下」或「小心足元」的警醒木牌),並約好改日相會,再談辦道與修行。七月初,當時道元已掛錫天童山,老典座將離開廣利寺返鄉,兩人再度會面,問答間,典座回答道元,文字是「一二三四五」,辦道是「遍界不曾藏」,道元深有體會。兩次會面、談話經過,俱載道元《典座教訓》書中。(電影《禪 ZEN》也依書中所載呈現,不過將兩人初識改為路途中偶然相值)道元初到中土,即受益於無名老僧,開展他修證一如、行持道環、祇管打坐等等獨特的禪學觀點。而遍界既不曾藏,則處處是道場,砍柴搬水,無非妙道。

 

另一樁與典座有關的,也記載在《典座教訓》中:

「山僧(道元自稱)在天童時……典座在佛殿前曬苔(或謂即今之乾木耳)。手携竹杖。頭無片笠。天日熱。地磚熱。汗流徘徊。勵力曬苔。稍見苦辛。背骨如弓。龍眉似鶴。山僧近前。便問典座法壽。座云。六十八歲。山僧云。如何不使行者人工。座云。他不是吾。」道元再問「老人家如法,天日且恁熱,如何恁地?」典座答云「更待何時?」(這是另一位典座,電影裡可能要將戲集中在同一演員身上,把此段也歸為前段之無名老僧)

 

「別人不是我」的觀點,就是從此而來,別人做了甚麼,都不是我,修行是自己的事,只能親力親為,自力辦道;而「無常迅速,生死事大」,更應修行及時。六祖以來強調日日生活實踐即是修行辦道的古風禪燈,竟在兩位無名的老典座身上體現不墜,令道元著實驚訝與感動。

 

道元回日本後,撰寫了《典座教訓》,明示典座為佛道重要修行之一,須以辦道之心備辦飲食供眾,日本僧團叢林無不以此書為典座依歸。

 

回到《喝茶吃飯好修行》。作者村越先生,是沼津臨濟宗龍雲寺住持之子,雖然從小就感嘆「一出生就被認定得死守這間寺院,實在有點無奈啊」,

 

(日本神道信仰毀佛之際,僧侶被迫還俗,他們為保持佛教信仰延續,採取折衷之法,雖「回」家娶妻生子,仍主持寺院、代代延續,所以日本佛教中,和尚是可以結婚生子或吃葷的,雖然叢林寺院或近代日本有些出家人回歸力行不婚及吃素,但大多數仍屬「在家和尚」,村上春樹的父親,就是和尚,村上稱之為「兼職和尚」,因為他父親的另一項工作是國(日)文老師,而村上並未承寺院)。

 

村越也和一般人一樣長大,心裡卻有「既然身為住持之子,理當出家」的信念。在他24歲那年三月,研究所畢業後,覺得也該是時候了,於是落髮出家,到臨濟宗中興之祖白隱禪師開山的龍澤寺修行(我小時也讀了一些白隱禪師的著作及相關紀錄,影響至今猶在)。龍澤寺是戒規嚴明的禪寺,在此修行當然得益多,同時也極辛苦,本書就是紀錄作者19821986修行的部分過程,從入門開始到後來擔任典座的時期。入寺後,他拜鈴木宗忠為師,法名玄龍,通稱為「龍師」;宗忠師父的老師是宋淵,村越入寺時,宋淵師還在,與作者也有許多互動。

 

寫到這,忽然想到那年去高野山聽除夜鐘時,投宿在無量光院,招呼、照顧我們飲食起居的侍子中,有一位正是群馬附近長野某寺院的住持之子,他到高野山修行,一方面,在高野山大學研習佛理,一方面在無量光院「工作」(不知該稱甚麼,印象中好像擔任侍子可免除學費和食宿),同時學習將來繼承住持時,如何與檀越信眾互動。因他曾短期來過高雄佛光山,所以會說一些中文,人非常的聰明穩重大器,將來想必是家鄉很好的住持。不知他是否完成學業,回家鄉去了。(上次日本地震時,群馬、長也受輻射影響甚劇,我還頗為記掛,特別為他祈禱祝福)

 

本書作者在入寺修行前,一直過著一般年輕人的生活,忽然接受嚴峻的訓練,不免會考慮到要不要堅持下去;僧團是集體生活,有時也想「自己一個人」在哪裡安安靜靜喝一杯熱熱的咖啡;這些,他都如實寫下來。因為書名是「喝茶吃飯」,主要還是寫他在龍澤寺擔任典座的過程,也就一再提起、以及引用道元禪師的《典座教訓》,包括道元禪師提到的「三種技巧」和「六種持心」。

    三種典座技巧:

1.自己動手

2.即使是一滴水,也要當做是自己生命般地重視

3.一切以無心為之

   

    六種持心

1.道心、2.供養心、3.功夫心、4喜心

5.老心(指體貼對方之心)6、大心(無差別之心)

 

至於種種做飯菜的過程,都非常有意思,不管是傳統料理,或他發明的油炸UFO、人造衛星「栗子號」、「銀杏號」等等,都可看到他努力實踐道元法師的提醒。從典座寮子到寮長(廚師長),以及結束典座階段,進入另一階段修行,還有和幾位師父、長輩的相處,歷經宋淵禪師的過世,及離寺回到龍雲寺後,得知宗忠師父涅槃的訊息……,是雲水僧堂生活素樸又精彩的描述。

 

宋淵師父自號「如月之自在翁」,有徘句曰:

明月何幽遠,曾照無數古人身,我亦愛清輝

 

借以為題。

 

台長: 惟願
人氣(820) | 回應(2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縱橫書卷 |
此分類下一篇:Savor of Living
此分類上一篇:平常日用

書生
謝謝您這篇文章
最近台灣選舉的一些操作讓我氣憤不已
我是在科技業的,知道願意這樣出錢出力不只是「天使」而已,而是佛心來著,竟然被攻擊成這樣
不過主帥本人還是如往常一樣
所以我再次確認到自己和她的天差地別
自己修行的路還很遠
您這篇文章也讓我多少平靜的下來,感謝
2011-12-13 06:45:33
F
那天去大稻埕看戲
和貓頭去了昌吉街和豆花店
當然想起您……

###
雖然學生時期,甚至到前些年
我都算熱血份子
現在則幾乎不看選舉新聞
(因為無所不在
偶爾也會恍恍惚惚知道)

不管哪一陣營
都有各自的權謀和不堪聞問的恐怖
臺灣長年選舉帶來的攻訐、貪嗔癡
真的不斷傷害人心的純淨

當然放進歷史中來看
各類聰明的人
各自努力做著頑愚的事
恐怕也是由來已久吧

愚癡的自己
只能一點一點做自己能做的
(包括修行自己
以及在小小的地方盡一點小小的力
——如:盡心盡力陪學生成長)

我上文沒說,本書的序提到:
每一種身份
都有他必須遵守的內涵
選擇某一種身分
就是決定過那樣的一種生活
或說是成為那樣的一種人生
2011-12-13 09:08:57
mauto
連一滴水也要珍惜......


我剛剛煮咖啡
才丟掉了一點多盛了的水

謹記在心

最近的選舉新聞以及談話節目已經到了讓我寧可請家人(如果非要看電視不可)轉韓劇的程度了
若真有看政治談話節目那樣的時間
不如好好讀一段薩依德
2011-12-13 10:35:03
書生
我不看政論節目的
以往連新聞也很少看
但這幾個月有看一些選舉新聞及兩次?論(因為我個人不覺得各打五十大板是妥當的作法)
這次的操作是最令我氣憤的一次
P.S. 抱歉打問號,我一時想不起來那個字怎麼寫
我是在iPhone上用手寫輸入
2011-12-13 12:15:06
F
最近比較警醒
發現自己每天不知浪費多少水
真是慚愧

正在小心調整中
2011-12-13 12:15:30
書生
辯論
2011-12-13 12:17:16
小風
以小風的個性,是不會在這篇討論這個,因為大家都聊到了選舉,那我也來聊一點點好了。先說喔,要投藍或綠,都好,都是個人值得被尊重的選擇。


 很多事情,如果真要幹,事前要緘口、事發當時要扮無辜、事後要喊冤或歸咎於對方。這才是真正想使壞時的王道--小學生大概還不懂,但不管藍綠,現在看起來都很嫻熟了。


 選舉到了,政客們又開始的忙著開選舉支票,就像「543」呀!「N年政綱」呀!信不信由你。因為對政客而言,凡事都是不愁沒理由好說的。又因為選舉支票真的未必兌現,所以實際意義也更薄弱。更何況三組都是政客,換誰上台都一樣,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而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大家仍會繼續靠自己的想法或利益來反應、過日子。


 我是認為,雖然各種意識型態都理應受到尊重。但有各種普遍性的原則與理性,仍然根植於台灣人心中。選舉,讓人最不能忍受的是,誰將愛台灣或反貪腐這原本不必掛在嘴上的高尚情操,搞得如此荒謬呢?這就像問繼承父命,拿中華民國護照的王貞治:他是中國人或台灣人,會不會有點過份?大家學不會的,是尊重。這也是是台灣的政客和政論節目,越來越讓人厭惡的原因吧!


 是非是什麼?姑且不論歷史的軌跡,往往不是照是非標準來走,而台灣藍綠各半,代表兩極化的評價也約略各半,哪一方的標準,才能正確的評斷人物或論斷是非呢?莊子所說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大致上就是這個道理。


 不必管這次選舉結果,就假設藍綠比例是一半對一半好了。有沒有道理是你的想法絕對比台灣一半人口正確?又或台灣有一半人口是不愛台灣,或一半人口是支持貪腐的道理?硬要講理性的標準與評斷,或許也不是沒有。只不過安危他日須共仗;如此一來,「T台」或「三」台或藍綠政客,形如譏訕各千萬或藍或綠同胞,是支持貪腐或不愛台灣──這太傷感情了!


 民主、人權、尊重,都該是好堅持。但好堅持是否能帶來好結果呢?差別在於手段與包容吧。咱們自豪的民主自由、容忍多元化聲音……那個「多元」,也存在著必須咱們聽著舒服才行的尺度嗎?藍與綠之間,正如人與人之間一樣,有貧有富。即使不扶助貧弱,起碼也要互相尊重。心裡沒有「尊重」的人,也不會有「尊重」掉到頭上來。
2011-12-15 16:57:06
小風
這次選舉誰會選上?我不關心,涵養自己最重要。我比較想看的是,開票時的政論節目,為什麼呢?因為可以看到台灣的民主是否成熟和深化?


 還記得,每次選舉開票時或藍或綠的政論節目,節目支持的顏色輸了,主持人或是名嘴,不是出現眩然欲泣的畫面,就是怪天怪地,可就是沒一句話怪到自己身上。因為反正,弄不成政權也沒關係,用來維繫節目生存或個人生計,其實還是綽綽有餘。


 話說回來最應該反省的人,應該是主持人們和名嘴們吧!起碼在各位再繼續為台灣民主或反貪腐奮戰之前,為自己身為斷送藍色或綠色執政元凶一員,要致上最高歉意啊!


 起碼也要將尊重台灣民意,這些話講得誠懇些。支持的對象會輸,是列位夥同主持人們和眾名嘴……等等等,都造成有到的啊!


 那為什麼說看開票時的政論或談話節目,可以見證台灣民主是否成熟和深化呢?因為,如果我們見到了開票時,證論或談話節目演的是,「T台」的李小姐給了「三力」鄭先生一巴掌後(男女主角也可依個人喜好,換成掏哥或三明治台女主播),反倒瑟縮到攝影棚的一隅掩面飲泣;切勿認為李小姐打人還哭,真莫名其妙。這個呀,實在來說,正象徵藍綠和解,已有了轉圜的跡象。


 掏哥(鄭先生)只要適時上前拍她的肩,感受那女主播(李小姐)說我不聽、我不聽的情緒……(也可以用別的話──別告訴我,我不想知道),再夢囈般說些「其實我也有不對的地方呀……」之類的話--就是見證藍綠和解,台灣民主成熟或深化的時刻……


 善哉!
2011-12-15 17:04:06
觀如月
我也要學貓頭和F
去看書或是保護自己境純淨的心

嗯,要去看月亮了

(上兩篇留言,煩請F刪除,感恩)
2011-12-16 17:45:37
F
不用刪啊

我覺得很好
如果您堅持要刪再告訴我

竟然有月亮可看
山上又是風又是雨加上冷
2011-12-16 21:03:45
mauto
竟然有月亮可看兩票。

我這裡也好冷(沒有要跟F家比冷的意思:P)
已經沒看見天空本色很久了

小風能看到月亮真是太好了
2011-12-17 14:44:29
觀如月
觀如月自在,自在如月觀。


 老僧提到能司典座即是修行福緣,此話不虛。佛,教給我們福慧雙修,修福怎麼修法?就是道場裡面服務。六祖在黃梅八個月,分派的工作是槽房。槽房等於是廚房的下院,他的工作是舂米,舂米破柴,換句話說,他的工作是廚房裡面的工作,這是修福。


 修慧,禪宗的方法是用參究,用觀心,用這兩種方法。換句話說,就是在生活當中,在起心動念之處用功夫,用什麼功夫?就是求一心不亂,修清淨心,用這功夫。六祖一入黃梅八個月功夫一天沒中斷,綿綿密密也在那裡用功,那是真實功夫。六組用這個功夫成就戒定慧三學。


 古人傳記中,寒山、拾得在寺廟裡頭瘋瘋癲癲的,廚房裡面燒火的兩個小工,到後來才曉得是文殊、普賢兩大菩薩,他們在天台山國清寺,碓房舂米的豐干,那是阿彌陀佛,都做苦工,都在伺候大家。


 佛菩薩在這裡做長工伺候大眾,大家不願意做的事情,佛菩薩來做。六祖大師在黃梅那個時候已經大徹大悟,還在裡頭做苦工,還去修福報。「遍界不曾藏,處處是道場;砍材搬水,無非妙道」,功夫用得力,不妨礙工作,行住坐臥都在參。


 禪宗裡面,禪和子天天在工作,挑水的、砍柴的,都在做這些苦工,這個參究決定不中斷。既悟之後,乃名悟道;尚須歷諸境緣,鍛煉習氣,直得煩惱淨盡,方名證道。故祖師之悟,從迷至悟,一悟永悟。佛菩薩祖師都給我門做了明證。
2011-12-17 18:04:28
觀如月
佛說法,原則是依二諦,真俗二諦。什麼叫俗諦?我們凡夫的思想、見解,是俗諦;如來親證的境界,就是諸法實相,這是真諦,真諦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真實的境界,凡是能夠說得出來的,不是真實的,凡是能夠思惟想像的也不是真實的。


 佛說法,用什麼方法來講?這講方便法,方便法就是講俗諦。經論上告訴我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實是什麼?真實。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義。真實義在哪裡?在言外,意在言外。


 如果說得再白一點,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沒有說一句真話,全是假話。從這個假的去體會真的,認識真的。這就是要會聽,要會觀察、會體會,真正體會契入了,那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句句都是真話。


 但是不會體會的,著了相,著了文字相,著了言說相,那佛對你也無可奈何,沒法子。這樣的學佛,愈學愈迷,愈迷愈深,開悟就很難了。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迦葉尊者。他得到佛的心傳,這就是佛的道。能說出來嗎?最後只是不可說、不可說,但是要去悟入。


 專主參究本來,以期徹悟,是宗。宗名教外別傳,言別傳者,是要人於言外見本體。達摩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宗為佛心,意在言外,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


 禪宗的手段很特別,禪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教是教學,他不從教學下手,換句話說,不從經典、不從講經說法這裡下手。他從哪裡下手?直接叫你修定。


 早期達摩祖師來的時候,教給人的方法:觀心,用這個方法。到後來,眾生業障習氣重,用這方法功夫不得力,所以祖師才換一個方法叫「參話頭」,目的是要得清淨心。


 典座留下的「照顧腳下」是其酬機之語,可以說是「機鋒」,或是「轉語」,欲令人參而自得,故無義路。問在答處,答在問處。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叩己而參,參叩自心之方便。道元何等根器,自然「得機」。


 一般人若會得,固屬大幸,若會不得,但當將此一句話,不敢稍有間斷放縱:一年不悟兩年參,十年不悟二十年參;一生不悟,即生生參。果能以此深心參者,決無不悟之理。


  世尊拈花 迦葉微笑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惑盡真現 證涅槃妙心

  見本來面目 直下便是
2011-12-17 18:11:08
觀如月
道元禪師和典座的機緣,跟中國香巖禪師開悟的機緣很類似。


 香巖在百丈會中,機鋒敏捷,香巖是百丈大師的學生,這是唐朝時候,這個人非常聰明,智慧很高,在禪堂裡面對答如流。後參溈山,後來到溈山祖師那個地方去參學。山問曰:汝在百丈,能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是否?可見得當時香巖的知名度已經很高,溈山禪師曉得香巖很聰明。

 
 香巖云是,不錯,確實是這樣的。山云:我不要汝答十答百,但將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道一句來,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說一句來我聽聽,我不要你答十答百。巖不能答,這一下真的把他難倒了。


 香巖的機緣不在百丈,在溈山法師這個地方。「香巖求溈山為說。山云:我若為汝說破,汝後來罵我,且去,不為汝說。」這是真的,為什麼不能說?說出來之後,你不會開悟。就像在禪宗裡面來講,六祖法緣最為殊勝,當年親近六祖大師多少人?最起碼也有幾十萬人。幾個開悟的?四十三個。


 溈山說出來了,香巖會悟嗎?人家悟了,他說出來,你不會開悟,這個事情一定是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悟入之後,你再找他做印證,他會告訴你。你一旦沒有開悟,他決定不能告訴你;告訴你,把你的悟門堵死了,那你將來怎麼不恨他?當然會恨透他。


 香巖這一下真的是遇到難關,溈山和尚不告訴他,不跟他講。「巖發憤云:我拌一生,做個常行粥飯僧,決要參破」,這他發憤,也不天天去跟人辯論鬥機鋒了,老實修行,才曉得什麼?從前那些聰明一點用處都沒有,被人家一句話就難倒了。在常住修苦行。


 人有才華,他就有傲慢,他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香巖在百丈有值得驕傲的地方,跑到溈山這個地方來,碰了釘子,不敢再驕傲,老老實實去做苦工。香巖從此以後把這些名聞利養、好高騖遠全部放下了。


 香巖這一句「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老是放在心裡,也是放久了沒有妄念,天天就這「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妄想執著都沒有了。有一天,也是很偶然,種地的時候,鋤頭碰到一塊石頭,他就撿起來隨便一丟,旁邊是竹林,正好石頭打到竹子,一聽那個聲音,他開悟了。
2011-12-19 14:28:13
觀如月
湛者不染,寂者不搖。湛是不染污,寂是不動心。此時,香巖湛寂靈明,心地清淨,豁然開朗。「乃向溈山作禮曰:若溈山早為我說,焉得有今日事,一擊忘所知」,如果老和尚先給他說了,他今天這個境界就沒有了,香巖得不到,那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


 過去香巖是聞一知十、聞十答百,那都是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這個時候真智慧現前了,以前種種分別妄想到這個時候全都消除了,全都沒有了,沒有大小、沒有真妄、沒有是非,什麼都沒有,如淨琉璃,內外瑩徹瑩淨,寸絲不挂,纖塵不立。


 真心裡頭沒妄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就像經論裡常說「體露真常」,這是佛心,這是真心現前。正如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溈山要香巖自己悟入,香巖老實苦行修福慧是他開悟的因,也就是佛法裡面的精進,精進個什麼?精進是放下。不但把世間五欲六塵要放下,就是佛法也得要放下。世間五欲六塵是病,佛法是藥,藥拿來治病的,病好了,藥也不要了,正是所謂「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香巖太聰明了,但不是真智慧,香巖的聰明不但不能開智慧,反而天天增長所知障。香巖不能開悟的問題,就像《華嚴》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香巖能老實、能精進有如是因,才有香巖後來一擊忘所知,破所知障開悟的如是果。如此實契妙心,正如《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的祕訣「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香巖這才明心見性。


 六祖在《壇經》裡說得好,學佛之人要自悟、自修、自證;不是別人幫你成就的,這才說十方三世佛,佛不度眾生。佛要是能度眾生,我們何必修行?佛大慈大悲幫我們修行就好了。


 真的,佛不度眾生,因為是你自度的,你自悟、自修、自證,自度的,佛哪有度你?所以說佛不度眾生,佛有什麼東西給我們?沒有,佛教我們恢復自己的本能。佛只是給我們做一個增上緣而已,提醒我們自己,這樣自己才能自度。
2011-12-19 14:32:58
F
謝謝小風

這兩天特忙
過兩天再來細回
2011-12-19 22:25:47
觀如月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這是香巖開悟時所說的一首偈。,他這個悟是證悟,是明心見性。在功夫成熟的時候,遇著機緣,這是大徹大悟。從香巖開悟時所說的一首偈,我們也明白了,必須破二障才是真正的徹悟。


 如果他所知障還在,他就沒有法子悟,換句話說,他在沒有悟之前,就是因為有所知障。煩惱障與所知障兩種都是大障礙,必須把這兩樣都要捨棄。


 要怎樣破所知障?祕訣就是一個「忘」,你能把所知的忘掉,正是《般若經》所說的「無知」。無知,所知障破了;無得,煩惱障破了。正如《心經》到最後說「無智亦無得」,這二障都破了,所以圓滿的般若波羅蜜就證得了。


 我們今天怎麼用功也不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就是二障沒破。不但沒破,這二障與時俱增,這個事情麻煩大了,這是要修行的人應當注意的。


 更不假修持,從外表上看,香巖他有修;內裡面講,清淨,一塵不染,正是本來無一物。動容揚古路,沒有開悟以前的生活很苦惱,悟了以後生活不一樣。


 「動」是動作,「容」是容貌,這是表現在生活之間。「揚」就是展開,現代話講開放。「古路」是比喻,所謂古道,古道是什麼?過去無量劫來,諸佛菩薩所走的這條路,也就是諸佛菩薩的生活方式。香巖他也得到了。


 這也就是說香巖 在沒有悟之前是業報之身,跟我們一樣的。被溈山大師問了一句話,始終答不出來,這是凡夫。他的善根福德深厚,因緣又好,遇到真正的善知識,他也真肯發憤,真正肯依教奉行,他才有徹悟的一天。


 這些理論方法我們不少人都知道,現在所欠缺的是功夫。譬如蘇東坡那個悟他是解悟,沒見性,東坡他到廬山後做了一首詩:「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蘇東坡這個悟是解悟,就是說這個理他明白了,他沒入這個境界。


 所以悟有解悟跟證悟兩種不同,證悟才有用,才是了生死出三界,解悟不行。說得天花亂墜,煩惱未斷,信願不堅,那還是要六道輪迴。


 所以一定要證入這個境界,證入那是要真正的功夫。香巖苦行這段功夫,就是他開悟的因素,我們今天就差這一段功夫。這個功夫是真正做,做到忘我、做到忘境,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這個不是說叫你不要身體了、不要世界了,不是這個;心理上不要再牽掛身心世界。到你絲毫牽掛都沒有了,恢復到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這就對了,那就是香巖的境界。
2011-12-20 18:05:36
觀如月
本來無一物,煩惱障沒有了,所知障也沒有了,煩惱障也是一物,所知障也是一物。是非人我、一切境界都在心裡頭,都是一物,把這個統統放下,然後你處事待人接物就是法喜充滿,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喜悅。


 不墮悄然機。不會修行的,執著在佛說的這些名相,墮落在名相裡頭。不墮悄然機。這是真正的契入,也就是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面講的「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心緣相就是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聽得清清楚楚,神聽,這樣聽法會開悟;聽不懂,我想一下應該會懂,愈想愈糟糕,想就落在第六意識,落在妄想裡面。


 妄想怎麼會開悟?妄想障礙你的悟門,不會開悟。悟是一接觸就豁然明瞭,這叫悟。通過思考就落到心意識去了,那個開悟是世智辯聰,不是真正的開悟,真正的開悟不用心意識。心地真正得到清淨,與一切萬法合而為一。像河川的水流入大海,與百川之水合而為一,這才是真正的契入。


 我們今天學佛,最大的障礙就是界限。本來沒有界限,界限是自己的妄想、執著,自己一定在那裡分別是非、分別人我,畫了許許多多的界限,作繭自縛。沒有人繫縛你,是你自己製造的,自己不把這個界限打破,任何人沒有法子幫你忙。


 諸佛菩薩不能幫助我們斷煩惱,不能幫助我們破執著。破一切分別、妄想、執著,這是自己分內的事情。會用功的人,他在這上用功夫;不會用功的人,在名相上用功夫,在教條上用功夫,那個沒用處的,那是不會有成就的。真正有成就,是要用心地功夫。


 心地功夫裡面,就是清淨心。正如您常說的要「保護自己的心繼續清朗明亮」。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順境、逆境,如何能保持自己心地清淨,這就對了。

 心地一年比一年清淨,一月比一月清淨,這是叫漸修,逐漸逐漸的往明心見性這個方向、這個道路上去走。自己有沒有修,自己有沒有進步,從這個地方自己也可以知道。假如我們心不清淨,自己要認真反省。


 我原本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喜歡您這地方,現在有點知道明瞭--在這可修清淨心。
2011-12-20 18:10:10
觀如月
真正發心學佛,古人不學蘇東坡,今人不學梁啟超。兩位都是佛教裡很有名的大人物,這兩人都是搞佛學,不是學佛,沒有成就。不能搞佛學,要學佛。


 一經通一切經通,一般人能相信嗎?因為不相信,懷疑,所以才去涉獵許許多多的經論。其實古人有最好的榜樣給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沒有聞過法,他憑的什麼?心清淨。


 六祖在賣柴的時候,柴賣了,回家走到一個旅店窗口,有人在裡面念《金剛經》。他一聽,愈聽愈有味道,聽出味道出來,站在那裡聽。念的人還沒有懂,他聽懂了。


 於是乎六祖請教他:你在念什麼東西?念得這麼好!他就告訴他是《金剛經》,從五祖那裡傳過來的,他才曉得有這麼一回事情。他把他自己聽的心得感想,說給念經的人聽,念經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你這種人才應當去見五祖,應當到那邊求法去!


 他就動了這個心。到了黃梅,五祖給他沒講幾句話,就把他打發到槽房裡去做苦工。直到第八個月,五祖才出了一個題目,叫大家作幾首偈來看看,他要傳法。第八個月,他跟五祖八個月沒見過面。


 雖沒有見過面,那是心照不宣,五祖也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他也曉得五祖的意思。傳法的時候,半夜三更跟他講《金剛經》,六祖不識字,不用經本,還不是講大意,哪裡是細講?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不要講了,全都明瞭通達了。
 
 
 六祖沒有學過《法華經》,沒有聽過《法華經》,他能夠跟法達禪師講《法華經》,法達念《法華經》念了十年,念三千多遍。一天念一遍,三千多遍要十年。十年不通,到那個地方,因為禮拜的時候被六祖看到了,他見六祖禮拜,頭沒有著地。


 大概心裡想六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我受持十年的《法華經》,很了不起,值得驕傲,頭沒有著地。
所以起來的時候,六祖就問他: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他就問他。他就說出來:《法華經》念過三千遍。六祖就問他《法華》的大意,答不出來,這個才服了。於是才請六祖開示,真是開示了,不是假的開示。


 六祖跟他說:「我沒聽過《法華經》,我不認識字,沒聽過《法華經》,你念給我聽。」他《法華經》從頭念起,念到第二品「方便品」,《法華經》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六祖說:不要念了,這個經我全知道了。給他一講,法達就開悟了。這個時候再拜,頭著地了,佩服得五體投地。
2011-12-21 22:27:33
觀如月
《法華》沒有念過,他懂!他不是不懂,不但連經懂,論也懂了。《壇經》裡面講的八識,那個講得多好!真叫言簡意賅,講的話那麼簡單幾句,可是法相宗的東西被他講盡了。沒有一樣不通!


 佛學跟學佛是兩回事情。我們往往都把它混成一樁事情。佛學是把佛教當作一門學問來看,研究它的理論,它的教義、學術,而沒有辦法去做到,就是清涼大師在《華嚴》裡面所說的「有解無行」,這就是佛學。


 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面所說的,他老人家講「有解無行,增長邪見」,行是什麼?就是斷煩惱。你煩惱沒有斷,你對佛法懂得很多,不過是增長邪知邪見而已。


 他老人家又說「有行無解,增長無明」,真正用功修行,對於理論、方法都不懂,叫盲修瞎練,增長無明。這個兩種修學都是錯誤的,必須要解行相應,要懂得理論方法,認真去斷煩惱。


 修行會不得受用,不外二病。一不得扼要,二道理不明。離修說性則空談。離性而修則盲進。我們修行,必須知道自己毛病之所在。


 修行最要緊的,「清淨心第一」。我們的心有沒有清淨?如果然妄念少了,煩惱少了,憂慮牽掛少了,就得受用。心清淨,智慧一定增長。煩惱輕、智慧長就得受用。


 「不得扼要」,即是說修行不如法,不懂得方法;「道理不明」,理論不清楚。就是平常講的,修行不如法、不如理。如理如法的修行,一定得受用,而且非常快,非常明顯。


 「離修說性則空談。離性而修則盲進」。「性」是指理,「修」是指事。用本經世尊的話來說,性就是不著,修是從事上講的。「離修」是不肯在事上做,空談理論。即是所謂「談玄說妙」,無濟於事,講得再好,自己不得受用。換言之,你的業障消不了,煩惱斷不了,生死不能解決,空洞的理論,沒有用處。


 「離性而修」,是在事相上肯修,然不明道理,即是著相而修。「進」是進步,著相修,盲進,盲目的走,雖有進步,依舊迷惑顛倒,所修的只是福報而已。所謂六道裡的福報,修有漏的福報,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是故稱為「盲進」。由此可知,理一定要明瞭,事上一定要認真做,如是才能解決問題。


 唯有煩惱、欲望捨離了,我們這個心才會清淨,清淨心就是禪定。只要你有煩惱、有欲望,你想修定是決定修不成功的。學佛,要解行相應,那就真的學佛;要把所學到的東西統統變成自己的生活,在工作上用得上,在處事待人接物用得上,這才是真正學佛。
2011-12-21 22:30: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