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0 18:23:19| 人氣3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顧曲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Friedrich, Otto著,魏柯玲、劉莉譯,《顧爾德的生活變奏》,臺北市:世界文物,1997年。

 

冊二的內容,包括:電視明星、浪漫唱片、電影、指揮家、私生活、郭德堡變奏曲Ⅱ、尾聲,以及關於資料來源的說明,和篇幅相當多的顧爾德的音樂會、唱片目錄、CBS廣播及電視節目、顧爾德發表過的文章目錄,是非常豐富且詳盡的目錄,可以供有興趣的讀者按圖索驥。(補充說明,諸多資料是Nancy Canning整理的,和作者無關)

 

至於書的內容和筆法,一如我冊一說的,「距離」是很大的問題,冊二中,距離的問題更加「嚴重」,作者和傳主的「關係」非常詭異,無法感受到溫暖或動人之處。閱讀時,讀者(當然包括我)大概都有不舒服的感覺,我並不是指作者必須「愛」傳主,或必須正面評價傳主,根本完全談不上這個,而是作者極其「冷漠」(冷漠和中性或中立、客觀,是完全不一樣的),筆鋒並無感情。也許這可以說明,這本傳記發行之後,有不同的作者打算以及從事重新書寫(之後我會紀錄、推薦最適合一讀的)。

 

整體說來,我覺得非常可惜,既是顧爾得遺囑執行委員會委託,又可參閱各種第一手資料、訪問各種人,但成果顯然是有許多可待填補的空間,甚至有些地方如另一本顧爾德傳記作者巴札納說的,未免草率。

 

書後的諸多資料,是可供參考的相當珍貴收集,但若有人要讀顧爾德傳記,我應該會推薦其他版本。

 

###

講幾點和本書無關的

 

雖然顧爾德的確有慮病症傾向,但他的「實際」病痛,的確帶給他非常辛苦的歲月,從他日記中所記,他和病痛的交戰,特別是和彈琴有關的背部、肩膀、手等的病痛,他孤獨的苦鬥,讓我悵然久之。那樣沈重辛苦的身心困頓,只有自己理解、自己承擔的痛苦,絕不是不知病痛為何物的人,所可說三道四、隨便恣意書寫批評的,那些書寫,我都覺得太輕率、太輕浮了。而他竟然可以苦撐,發瘋似的全神貫注投入工作(彈琴、錄音、剪輯、寫作),除了敬重和心痛,說不出其他的話。

 

另外,我一向不會在意左撇子的音樂家,在演奏時和慣用右手者有甚麼不同,但看顧爾德彈琴影片(如精彩的郭德堡二),卻一直被他的左手吸引,總會注意他左手的動作(彈琴動作,我不是指他經常一邊彈一邊以左手指揮的動作)。與他同時的一些評論家,常批評他過於賣弄左手、賣弄低音,是否和他是左撇子「脫不了關係」(這是有點左撇子的我,無法不思考到的)。

 

他的郭德堡二影片,真是讓我震動。

台長: 惟願
人氣(3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縱橫書卷 |
此分類下一篇:一杯の紅茶の世界史
此分類上一篇:豔如石榴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