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子商務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近年來雲南電子商務的發展雖有長足進步,但其發展程度卻非常緩慢,一系列較為嚴峻的現實問題,嚴重製約了雲南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制約了雲南經濟、社會的發展。據此,本文提出解決上述問題的四條對策和建議,從而使雲南在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電子商務的過程中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1.引言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是在Internet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於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1 。1997年在巴黎的世界電子商務會議上專家和代表對電子商務的概念進行了最有權威的闡述:電子商務是指實現整個貿易過程中各個階段的貿易活動的電子化2。我們可以更通俗地把電子商務理解為:電子商務是一種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建立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高度發展的基礎之上的,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與傳統的商務模式比較具有高效、便捷、開放、低成本以及廣泛等特點。
從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來看,存在著明顯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性,其表現為東部沿海大部分地區的快速發展,和西部地區的發展滯後。以雲南省為例,其地處邊疆,信息化意識不強,全省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仍落後於國內經濟發達省市。而發展電子商務則是雲南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補充,其有利於加速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因此對雲南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的對策就尤為重要,對進一步加速雲南電子商務進程和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分析雲南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而為雲南省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2.雲南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首先,就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意識來說,雲南省與我國中東部地區相比仍處於落後水平,因此,雲南電子商務呈現出起步晚、層次低、規模小的現狀。具體表現在雲南各行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還普遍缺乏支撐點,銷售額普遍較低,網民規模、支付方式和配送系統不健全等。但是,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和交通設施得到不斷改善的基礎之上,以雲南部分花卉和旅遊為首的部分企業也逐漸步入了以電子商務發展帶動新的業績增長的行列。現在雲南湧現出了一大批信息發布型網站,甚至出現了花農自建的網站,到目前為止雲南省有40%的大型企業運用電子商務進行原料或零件採購及產品銷售;雲南煙草、旅遊、醫藥、冶金、花卉、電力、石化等重點行業和大宗農產品交易基本實現信息化3。當地也湧現出了不少發展迅猛的互聯網企業,如:雲南網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三七之家網站在“2007年全國第三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發展大會”上進入了全國電子商務百強網站。所以不難看出,雖然雲南電子商務的現狀不容樂觀,但是發展趨勢卻呈現良好的勢頭。
3.雲南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問題
3.1政府宏觀調控不足
雲南省政府對電子商務活動只出台了一個《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全省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卻沒有一些具體的、實質的引導和扶持,存在著對電子商務的宣傳力度不夠,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支持力度不夠,對電子商務活動的配合不夠等問題。
3.2雲南電子商務發展基礎不牢固
3.2.1雲南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
電子商務是以Internet為基礎的,其發展要求有快速、安全的網絡系統和大量的網民。據中國互聯網中心2009年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雲南互聯網發展水平較為滯後,網絡普及率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雲南網民有844萬人,普及率為18.6%,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27位;雲南省有域名71979個佔全國的0.4%,有網站13700個佔全國的0.4%,雲南的IP地址數也只佔全國的0.85%4。
3.2.2電子商務在各個行業的發展不平衡
電子商務在雲南的發展存在嚴重的行業不平衡問題。在支柱產業中的發展較快,如雲南煙草行業的VSAT衛星通信系統全國領先,2000多個衛星小站遍布全國,信息化和網絡化程度普遍較高,開展電子商務的基礎條件比較好。但其他的行業如礦業、農副產品業卻很少涉及到電子商務,大多還在走傳統的商業道路。
3.2.3物流體係不健全
電子商務交易達成之後,如何快速、準確、安全地把貨物交到消費者手中,是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和消費者切實關注的問題,這樣就需要有健全的物流體係為支撐。西部地區物流基礎設施只佔全國的16%,並且地形以山地為主,交通方式仍以汽車為主。所以使得云南的電子商務僅限於幾個交通便利,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而沒能在全省範圍內得以發展。物流問題已成為製約雲南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3.3雲南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教育水平偏低,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有待轉變
從很多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出GDP前十位的省份大部分也是互聯網最發達的前十個省份。 2009年雲南省經濟在全國經濟排名第25位,雲南的年人均GDP才有12850元,雲南省4450萬人口中就有1050萬的貧困人口,其中特困人口有286萬人,全省還有60餘萬人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5,所以雲南落後的經濟發展水平嚴重製約了雲南電子商務的發展。
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加之雲南經濟落後,大多數人的父母也是低教育水平人群。雲南省人均受教育年限為6.32年,排全國的第27為;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總人口的11.39%,遠遠高於6.72%的全國平均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子商務的普及和發展。
電子商務在交易時交易雙方當事人不見面,交易具有很強的虛擬性,這就對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有很高的要求。但在雲南人們的信用消費意識還很薄弱。在調查中大部分人認為他們還是比較喜歡傳統的購物方式,認為網上購物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因此缺乏安全感。所以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要得到轉變還要長時間的適應。
3.4雲南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雲南省經貿委的調查顯示,在對雲南企業電子商務行為的調查中有76.7%的被調查企業信息技術人員均在5人以下,而全國的平均水平是62人,可見差距十分的明顯。雲南大部分的企業缺乏利用信息技術來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戰略眼光和緊迫感,始終在走傳統的營銷道路,對全球電子商務正在經歷的轉型和其它省市在利用互聯網擴展生存空間以及由此產生的激烈競爭中缺乏緊迫感和危機感,以致造成很多的雲南企業仍處於等待和觀望的狀態。
4.解決雲南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4.1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雲南省應當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分階段發展,不斷完善與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法規。使電子商務立法更具科學性、遠見性和可操作性,從電子商務安全、知識產權保護、電子支付等方面完善電子商務立法以促進云南電子商務得到又快又好的發展。
雲南省的花卉、煙草、醫藥等支柱產業,發展具有速度快、前景好、收益高等特點,因此,雲南省政府應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從實際情況出發,完善管理體制,優化政策環境,加大對這些行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這些行業為龍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同時帶動中小企業的發展,形成一個具有特色、發展前景良好的經濟體。也只有這樣,雲南才能為今後電子商務的健康和長遠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2加大投入、夯實發展基礎,完善雲南電子商務物流
互聯網的普及和運用是電子商務的基礎,雲南省政府應該抓住西部大開發這一難得的機會,優先保障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使網絡在雲南的普及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構建一個值得信賴並且能夠保證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層次的網絡體系,提高上網速度,改善雲南網民的網絡環境。
針對雲南省物流發展的現狀,應該明確管理部門,制定規範的物流產業發展政策,以政府為主導引導企業共同加大對物流的投資力度。加大對高速公路、航空、鐵路、信息網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證交通流和信息流的暢通,為電子商務物流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有一定條件的企業應該建立屬於自己的物流體系,同時引進和培養物流人才,滿足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需要。
4.3轉變消費觀念、加大教育投入以促進云南電子商務的發展
雲南省應大力宣傳、普及計算機網絡和電子商務知識,引導廣大消費者改變過去眼見為實的傳統購物方式和習慣,使網民在心理上接受電子商務。強化守法、誠信、自律觀念,通過多種方式,引導企業和消費者充分認識開展電子商務的重要意義,提高企業和公民的電子商務應用意識、信息安全意識,在全社會形成有利於電子商務發展的輿論氛圍。針對雲南落後的教育現狀,政府和地方各界人士應該竭盡所能對教育給予資金和師資的支持,著力緩解和解決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山區教育資源嚴重匱乏的問題。
4.4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和競爭意識,提升企業競爭力
人才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電子商務人才缺乏是阻礙雲南電子商務順利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雲南應該積極引進電子商務人才,同時盡快制定電子商務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計劃。同時企業還應不斷提高員工的素質,注重多渠道強化電子商務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提高各行業不同層次人員的電子商務技術運用能力,以適應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經營和管理。
在信息化和競爭不斷加強的現代市場中,企業如果沒有緊迫感和危機意識,再不積極創新,那麼遲早要被淘汰。所以,雲南企業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應該時刻關注時事,提高警惕,由傳統商務模式向電子商務模式轉變。
5.結論
雲南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宏觀、微觀上都還存在著諸如政府的宏觀調控不足、基礎不牢固、消費者和企業自身發展緩慢等問題,這些因素制約了雲南社會經濟的發展。雲南要想趕上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的潮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經歷很多的困難和險阻。雲南全省人民、政府和各界人士應該積極吸收新思想、新觀念,從而尋求更多、更大的突破。全省應該走上電子商務的發展道路,以使雲南真正成為經濟大省,文化強省,在雲南發展電子商務是雲南人民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 (來源:管理觀察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