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03 15:47:07| 人氣3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警惕!團購裡那些美麗的“陷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目前,國內的團購網站已逾千家,由於行業門檻低以致魚龍混雜,所以消費者要警惕網絡團購存在的欺詐、售後服務等風險,要理性參團,選擇信譽良好的網站進行交易,要貨比三家,細看細問慢出手。

  案例

  商品、服務質量齊縮水

劉小姐與幾個朋友在網上團購了一家餐廳的自助餐券,58元團購價格可享受到88元價位的自助餐。週末劉小姐跟朋友去消費時發現,服務人員態度很差,提供的食物與網上所說的不同,團購餐內的檸檬可樂也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果粉兌水的飲料”。

不久前,孫小姐在網上團購一款蛋糕,當時訂購的是8寸,拿到手一看,還沒平時買的6寸大,而且蛋糕做工粗糙,與照片上的差別很大。孫小姐有些疑惑,詢問店員,店員說是攝影師的問題與他們店裡沒關係。孫小姐有些生氣,她認為團購的根本目的是吸引顧客而不是一錘子買賣,商品質量縮水了還理直氣壯的。

消費者林先生在一家網站參加了團購,訂了一款門。先行付了100元的定金,並且經營者現場承諾參加團購活動可以在原來價格上省180元。門送到了之後,沒有仔細看,就付了全款,優惠的180元忘記兌現,之後才發現門有裂縫。林先生來到店裡,發現這個品牌的門與他所買的雖然是一個牌子,但是質量好像不一樣。林先生感到很鬱悶,找到店主協商,要求提供這種品牌的商標、合格證等相關資料,如果相關質量證明無法提供,就換一扇門,還要退回原先承諾節省的180元。但店方沒有答應林先生的要求。

點評:質量和服務縮水是網絡團購中比較普遍的消費糾紛。個別團購網站為了追求有力度的優惠折扣,往往省略了對商家必要的考證,甚至願意接受沒有資質的經營者的合作,其中潛藏著巨大的資金、產品、服務風險,由此引發的糾紛屢見不鮮。一些團購網站的服務職能缺失,團購商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網站百般推卸責任,要求用戶自己找商家解決。而有的商家會對團購用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不能給予同樣的服務,甚至歧視。其實,商家刁難消費者的做法,不僅使自身品牌形像大打折扣,也制約了網絡團購行業的發展。

  低價“餡餅”變“陷阱”

張小姐打算去美髮店燙一下頭髮,同事介紹說有團購燙頭髮的,於是就訂了某店價值950元的燙髮套餐。店員說第二天都預訂滿了,於是她當天冒著大雪過去了,但消費過程卻讓張小姐感覺很不舒服。所謂價值390元的護理,還要另加150元。價值30元的抵值卡要花15元錢換購。總之,只要做點什麼就要加錢。無奈之下,張小姐花了280元錢才把頭燙完。張小姐說一算下來比單獨去美髮店做頭髮還要貴,萬般後悔的她表示,“我再也不信天上會掉餡餅了。”

點評:消費者在團購價格低於原價一半以上的商品時,一定要慎重考慮。很多團購網站往往用低價來吸引用戶,其“瘋狂讓利”是有很多條件限制的。有的對消費對像有要求,有的局限於一定的消費時間,有的還必須綁定其它的“消費套餐”才可以享受團購來的優惠卡,有變相強制消費之嫌。有的網絡團購是由隱藏在背後的商家發起的,其實就是促銷。有些商家先抬高價格,再打出“讓利”的牌子,用虛假折扣欺騙消費者。

  網絡團購八注意

團購折扣迎合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團購產品的低價,它通過人數、時間的限制,營造的一種消費緊張感,它減少了在購物網站挑選產品的紛繁複雜感,都讓熱衷網上淘寶的網民擁有更強的參與動機,使這一領域擁有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隨之而來的,團購網站主體誠信問題,參團商品質量認知差異問題,團購網站與線下商戶協同問題,解決團購糾紛的調處機制欠缺問題,團購交易支付的信任及法律保障問題等,也成為網購市場出現的新問題。

由於法律法規、技術條件、經營者信譽、異地經營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網絡團購存在潛在的風險,一旦出現問題,究竟誰來承擔相關責任,是提供平台的網站,還是提供商品的商家,尚存在爭議。

網絡團購的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不當“團奴”,尤其要注意以下八個方面:

在選擇團購網站時,應關注其資質和口碑,查看網站是否留下了聯繫電話、地址和備案號等。核實團購網站的詳細聯繫方式。一般來說,越是信息比較全的網站,信譽度越高。

查看團購網站的團購成功率和團購時間間隔。成功率越高,說明信譽度越高。組團間隔時間越短,說明該網站的組團能力和與商家的談判能力越強。團購前,查清團購網站開辦者資質及資信能力,對個人發起的協議型團購網站要注意加強風險防範。

了解付款方式,盡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介付款及貨到驗收付款,不要選擇直接向網站提供的個人賬戶直接付款。

參加團購前要充分了解自己要買的商品的品牌、產地、價格及性能等商品要素,做到心中有數,切莫貪圖便宜而忽略產品質量及售後服務問題。

在簽訂團購協議時要明確雙方是居間委託關係還是買賣委託關係,以及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是由網站負責處理還是協助處理等問題。

在進行團購時,仔細閱讀服務描述、消費規則、支付頁面截圖、消費時限,並做好電子信息的備份,保留好確認短信、確認頁面,一旦發生消費糾紛,這些備份便可成為維護自己權益的證據。

為了確保購物安全,盡量不留個人信息,需要填寫的,只填寫必填項目,以免個人資料外流。

一旦在網絡團購活動中發生權益受損的情形,主張維權要求時,要在專業機構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理清法律關係,選擇正確的維權路徑,盡可能少走彎路,降低維權成本。 (編選:麻吉小站/文章來源:承德晚報文/張麗)

台長: 西武
人氣(3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戰略觀察 |
此分類下一篇:網站定位是關鍵如何根據定位來進行推廣
此分類上一篇:幻影CEO:網絡營銷成本低廉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