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淑旂的宇宙健康法 5
經痛真是女性的魔咒,是女性無法抗拒的宿命嗎?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並非如此。然而,平日為經痛所苦的女性,的確要比想像中多出很多,即使每個人疼痛症狀都不一樣,但經痛總是像每月來報到的魔鬼,困擾女性大半輩子,讓人對它又氣又恨、卻也無可奈何。
經痛時不只下半身、骨盤和腹部會不舒服,還可能牽動造成頭痛、噁心、畏寒等症狀;有時候因為神經的反射,腿部、腰部和腹部也會受到牽連,雖然是可以忍耐的疼痛,卻總是令人坐立不安,靜躺也不是、活動也不是,進而影響工作效率,產生情緒低潮,無端引發愁緒,最後只好服用止痛藥,以求渡過難關。
經痛的程度究竟要如何形容,這恐怕是親身經驗的女性才能深刻體會的感受,就像是生產一樣,來的時候很恐懼,卻也很輕易地就忘記。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女性要如何承受每個月如此的折騰呢?因此,男性應該要貼心地體諒、包容女性在生理期間的身心反應。
經痛到底是不是疾病?需要看醫生吃藥嗎?很多女性一定會問我這個問題。其實經痛大部分都是未婚女性才會發生的原發性經痛;若是已婚生子、年紀較長的女性還會發生嚴重的經痛,可能是罹患了婦科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子宮發炎或子宮腺瘤等,必須要找醫生診察。
●初潮剛到時的經痛
一般初潮剛到的女孩,有的人一開始常會經痛;有的人卻能很輕鬆地度過,這其中有一部分應該可以算是做媽媽的責任吧。母親如果能在女兒初潮的前一年,就為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告訴她應該瞭解的一切知識,而且不讓她吃生冷食物、指導她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日後就可以避免掉許多經期時會遭遇的生理煩惱。大家都以為會發生經痛,是因為孩子還未完全發育成長的關係,這實在是錯誤的觀念。
容易經痛的人,可能在孩提時代常會有下痢、嘔吐等胃疾反應,所以平常要讓這樣的孩子多做「湯匙刮刮樂」運動(作法請參上期),以消除脹氣,才能獲得改善。平時媽媽也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陪伴她一起為迎接初潮做準備,如此一來孩子有了信心與安全感,性格會較趨於穩定;即使是先天體弱的孩子,在母親的支持、鼓勵之下,也會有「我變大人了!」的驕傲與自信。這種身心合一的家教將會奠定孩子一生健康基礎,沒有什麼會比這個關鍵時刻更重要,這是身為母親責無旁貸的使命。
●因血塊引起的經痛
大部分經痛的發生並非是身體有異狀,而只是由血塊所引起。當沒有精子著床的子宮內膜脫落,變成血液經子宮口流出體外時,由於子宮口如針尖般細小,若是血液就能順利流出,但要是凝結成血塊就麻煩了。
血塊是由體內被汰換的老舊細胞所形成,當它連同經血要一起排出體外時,若是將出口堵住了,就會產生所謂的「經痛」,有時會讓經血逆流,而使內膜組織累積附著於腹腔、卵巢或子宮肌層之上,久而久之將形成「子宮內膜異位」(這些內膜組織會累積成囊腫,位於卵巢的稱為巧克力囊腫;位於子宮的稱為子宮肌瘤;若是跑到腸胃附近,則會在經期中導致腹瀉、胃腸疼痛等問題),不可不慎。而血塊堵塞引發的疼痛經過神經反射,就會使腰部以下部位產生難以忍受又無法形容的嚴重疼痛。
不過,我們的健康必須仰賴新陳代謝來加以調節,所以老舊的組織就如同廢物,一定不能滯留在體內。而女性與生俱來的生理期,能把滯留的舊組織變成血液,經過狹窄的子宮口驅除至體外,這是多麼完美而奧妙的身體機制啊。如果我們懂得了這些知識與原理,應該就會覺得暫時承受這樣的疼痛,也是值得的吧。
●經痛的預防方法
經痛在生理期的第一、二天最為嚴重,當血塊逐漸溶解,終於可以流出子宮口,疼痛也就能獲得紓解了。於是有人就會問我了:那經痛可以預防嗎?我的答案是:當然可以,只要不讓血液凝結成血塊就可以了。
至於血液為什麼會變成血塊呢?這主要是由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致,如經期中洗頭、吃生冷食物、吹冷氣等。在月經來的前一週,也要維持生活規律,如不提重物、不熬夜、不做激烈運動等。若能確實遵守這些簡單的生活規則,根據我的臨床研究,即便是再嚴重的經痛,也能很快痊癒。
對於生理期不能洗頭的說法,有些人會不以為然,而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明:從前婦女若是子宮大量出血時,家人只要準備一桶冷水,將她的頭髮散開浸水,子宮遇冷立刻收縮,出血量馬上會明顯減少,這也就證明了頭皮受冷和子宮收縮的關係。
而我所收集的問卷資料也顯示,很多子宮肌瘤的患者,都是因為生理期間不懂得如何保養身體而造成的。因此我總是苦口婆心地告訴婦女們,在每次的經期之中,應該要用小紅豆和老薑來燉湯,燉到豆子裂開,再加入黑糖,這道甜點具有排除穢物和促進新陳代謝的功用,又可以幫助子宮恢復收縮,一舉數得。
跟經痛說拜拜!
文章定位:
人氣(153)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身體密碼 |
此分類下一篇:
護肝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