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mozart造就了現在的mozart;還是社會環境造就了我喜歡的mozart‧
喜歡mozart的音樂的人一定是熱中於他音樂上的完整結構與嚴謹度,雖然我也是如此,但對我而言mozart音樂呈現的方式更是我偏愛他的原因,因為他在譜上的記號簡略,或近乎空白的原因使得一方面學者為了不同彈法而傷腦筋,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者mozart不會限制了mozart,而這種近似於後現代的表現方式也才是我真正熱愛mozart的原因‧
也許有的人會懷疑那我在本質上是不是真的是喜歡mozart的,畢竟造成mozart會有如此可能性的原因並非來自於他音樂的本質,如此,又要回到我喜歡他的原因來論述,也就是後現代主義的表現方式,在後現代主義中強調內爆的過程及體驗性,但內爆的可能性除了在於內容與內容間的互文性外,還有著結構與結構間的互動性,甚而是結構與內容間的複雜的交錯性的存在,以及最重要的便是讀者的詮釋權的重視了‧
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說我欣賞著,各種可能性的mozart的音樂表現,由於每個人對於感動的表現方式與擅長表現的方式有著差異性的存在,而這也意味者我能在同一首mozart的曲子中得到情感的呼應,也有可能是得到一種我沒體會過,或是我沒想過能如此表達的情感,不論是何者都豐富了我對mozart音樂的感受性,相對的也增加了mozart音樂本身的多元性,像是我在情緒激昂時愛聽k.525的第一樂章,但我也能在需要有精準的集中力時聆聽,他的曲調本身能帶給我持續性、強烈的感受,讓我不知究竟是因為情緒激昂所以選擇聆聽k.525第一樂章,還是因為聽了k.525第一樂章而情緒能持續激昂;而且強烈的拍子也讓我在確認聽覺的運作時,更能明確的感受到其他五感的運作,先排除現在我當下正在聆聽的目的究竟為何的假設性、這不知所云似的問題,從這論述中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互文性的存在,不論是演奏者的內文與我這詮釋者的內文,或是這位演奏者的內文會去影響到我聽另一位演奏者的內文,更甚者是我聽慣了的內文又是如何去影響到我新接觸的內文,這再再都重現了後現代主義的內容間的互文性‧
由於mozart譜上記號的簡略,使得後現代主義的精神能在演奏mozart的音樂時現身,但是當初mozart究竟只時因為貪圖一時方便而簡略的寫了譜,還是他也許了解了詮釋多元化的可愛性,而不願對他喜愛的音樂加以限制,不論為何者,都只是我們的猜測,但這猜測本身卻構成了結構間的互動性,簡單的來說,當一位假設mozart是因為匆促而來不即將樂譜的草稿完整的創作下來,那麼他也許就會從歷史上的記載去體驗當時mozart在創作的心情,進而能表達出最貼近於他心中存在的mozart的所謂的真實的一面;而後者,則不斷從自己的感受中去猜測mozart的心情,藉由一種對於情感表現的逼近的呼應性,他表演出了他心中的mozart,甚至在結構與結構間的影響中,前者的思考背景,也許會有後著的推論可能,反之亦然,如此情況下的mozart又不等同於前者假設情況下的mozart,也不等同於後著的mozart,因而產生了更多可能的mozart,更甚者,這些情況都不是假設,這些都只是反射出現實生活中每位mozart的產生過程的論述,而且除此之外,由於我本深對於mozart的喜愛及選擇的觀察角度也造成或侷限了我對於描述mozart對我的影響的,在結構上所存在的偏頗及定見‧
接者就要來討論在本質上我是不是真的喜歡mozart,固然在以上的論述中我所喜歡的mozart似乎都不是由他本身主動積極所形成的結果,甚至可以說我是喜歡著我造就的mozart,沒錯,這種懷疑也點出了後現代精神中最主要的關鍵,也就是┌作者已死┘,因此不論是文學、音樂、電影或傳播過程結構本身的文本,都不能忽略了讀者的詮釋權,當讀者決定了文本解讀的取向之時,他本身其實也參與了創作的過程,也就是說讀者本身是有權力決定文本應該如何在讀者的世界中來存在,或作為何種象徵及象徴的存在,在這種尊重中才能作為更為貼近溝通真實的表達,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也並不是意味著作者在傳達理念、意見或感情的過程中式微了,或不再重要,只是不再那麼重要,因為作為一個理念、意見、感情的純粹存在,也就是將其視為先驗的知識,存在於任何的實體存在之前,消失於最後的實體消失之後,也許都還存在,只是我們在也感知不到,而這也道出了後現代主義的重心所在,若感知不到,則實體本身是如何存在都將無意義,所以我們尊重感知本身在認知過程中所應佔有的地位,無庸置疑的我們尊重了作者的感知及作者的作品,但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若是將作者本身的感知視為純粹的存在,存在於任何的解讀存在之前,消失於最後的解讀消失之後,這樣的存在本身也將無任何意義,我們當然也應該無庸置疑的尊重讀者的感知,所以我必須說,我知道的mozart是如上述的存在,而因為以上的論述,他是我最喜歡的音樂家,無庸置疑的‧
如此,那你會以什麼方式來了解我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