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26 19:13:41| 人氣1,09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看《死亡筆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看了《死亡筆記》第一集後,一直都想寫一篇關於《死亡筆記》的文章。等了差不多兩年,加上電影版上映,終於也有動力去寫了。

目錄︰
1. 討論筆記本身
2. 內容上的不合理
3. 電影版評論
4. 策略上的問題
5. 讀後感



討論筆記本身

1.在筆記寫上別人的名字時,筆記如何分辨名字呢﹖

如果我寫得很「撩」,如何呢﹖
e.g.自己本來想在筆記寫上 田大文,亦記得田大文的樣子,但你所寫的「田」字中間那橫突了出來變得好像一個「由」字。那筆記會不會令到田大文死呢﹖

如果會,那要再突出幾多才不會令 田大文 死呢﹖

究竟是什麼決定那個字是「田」還是「由」?

2.什麼才叫「真名」﹖

在猶太集中營中出生不久而父母立即身亡的BB無人給他改名字,如果死神看他,死神會看到他的名字是什麼﹖

說點自己的經歷吧。我一出生,父母就給我改名做XX傑。但陰差陽錯,在填寫出生証明書時,親屬寫錯了我的名字,寫了XX杰。結果XX杰就成了我身份証和其他証件的名字了。要是阿月真的要殺我,那他應該要寫上XX傑,還是XX杰?

如果我在北韓出生不久就給父親起名叫「陳大文」,但我父親在我還沒有身份証明文件時,就把我送到中國。然後,我取得了中國的身份証明文件----而名字叫「陳小文」。十年過去了,身邊的人也一直叫我做「陳小文」的。那我的真名是「陳大文」還是「陳小文」﹖

3.筆記決定論?

在電影版中,月的女友的死亡是因為月在死亡筆記寫上某種條件而令到月的女友死亡。
而漫畫版中,N能勝過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在筆記上寫了夜神月/魅上照死前的活動,令到夜神月根本不可能勝出。

這表示筆記的能力可以令到筆記擁有者操控事件的發生。

那要勝L就容易了。
只要我在筆記上寫︰

「夜神月 自然死亡
夜神月和夜神月認為的宿敵在2001年8月20日上午9時12分被困在同一個密室。密室只有他們兩人,而且密室在2001年8月20日上午10時12分被十二枚火箭炮擊個粉碎。
在2001年8月20日上午9時12分 到 2001年8月20日上午10時12分 之間,只有夜神月一人獨自離開密室。2046年11月17日在睡夢中自然死亡。」

(但有二十三天的規則就不行了,但用下面的這個就行了 ^^”)


「夜神總一郎 自殺

夜神總一郎在2001年8月20日上午9時12分40秒開槍走火而打穿了他在調查組中他認為最聰明的人的心臟。在証實該明人仕死亡後,在2001年8月21日上午9時21分3秒,因內咎而吞槍自殺。」


討論內容上的不合理地方。

1. 薯片內置電視?

在被懷疑的情況下,阿月需要在被監視的同時令到最近新聞有播放的犯人死亡。而阿月想出在薯片內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上犯人名字。

但在電影中,都沒解釋為何一包沒有開封的薯片,竟然可以有一部LCD電視、鉛筆和筆記紙!

在電影中阿月是親手將一包沒開封的薯片打開的。在監視時,他沒可能有空位把電視放到薯片中。阿月想到這個計劃也是要從他發現自己被監視開始的,所以不太可能在被監視前放電視在薯片。但在漫畫中,則說阿月是在事先將電視機放在薯片的。這是不合理的,要在未監察的情況事先將電視機放在薯片,便要把新的薯片先打開。問題是調查的人會去到阿月家中調查的,那有可能放過了那包打開了但又用某些物質黏合的薯片包?(拿上手的感覺也明顯不同吧) 又因有人跟縱,縱使阿月是在外面放電視進薯片也不行。

2. 電影版中的「大數定律」

在第一部電影中,L說用大數定律分析殺人時間知道奇拿在某段時間不能殺人,從而推斷出他是學生。但到底什麼是大數定律?
In statistics, this means that the more units of something that are measured, the closer that sample’s average will be to the true average of all of the units—including those that were not measured. (from維基百科)

看不明不要緊,舉例吧。 ^_^

例如,你擲一顆骰子N次。只要N的數目夠大,那麼擲N次骰子的和會接近3.5 X N。
而average mean就是3.5。

e.g. 擲了100次,那麼100次的和就是350 左右。 N的數目越大,和(sum)就越接近3.5 X N,而average mean亦會越接近true average (expectation value)。

而這也是賭場之所以賺錢的原因。賭大細中,圍骰是通殺的。別以為機率只是1/36很少,可以不理。只要當很多人去賭的話,根據大數定律,average mean 會趨向true average。而賭場就是賺入場人仕的那1/36。

何鴻燊在這方面就說得很好:「唔怕你精, 唔怕你呆, 最怕你唔來。」

但到底這和L的推論有什麼關係﹖就電影的片段來看,L只不過是把這麼多天的殺人時間組合起來看看那個時間奇拿沒殺到人而已。那根據大數定律的什麼呢?

而且沒殺人的那兩個時間,難道就不可以是奇拿處心積慮故意用來令L懷疑奇拿是學生的嗎﹖




電影版評論

電影版比漫畫的合理程度更低……特別是第二部。
(濃縮漫畫再加上趕工也不至這樣吧…)

E.g.
1.雷姆沒真的殺死L,雷姆自己也會死﹖
2. L不是說死後筆記會自動燒毀嗎﹖為什麼阿月還在筆記寫上叫爸爸帶回筆記?
……

要是我是導演,我會順住奇拿死後犯罪率急升,最後paradoxically加一場夜神總一郎與夜神粧裕車站劫殺案。 ^+++++^
討論策略上的問題。

1. 阿月的目的是什麼﹖

假L在電視現身時,阿月寫上假L的名字,令到他死亡。但同時暴露了自己的所在地和殺手方法。在之後,阿月還想盡辦法去找出L來殺。

我認為這些行為與阿月的目的有矛盾。阿月的目的是要改造世界,令壞人消失。除了直接殺死壞人外,最重要的方法是以神的形象來審判世人。所以阿月根本不用找出L來幹掉,只要安在家定時寫上犯人的名字就行了。好處就是調查者根本無從入手去調查,而且久而久之他們會認為這是神所做的審判,而不是人。漸漸他們就會失去士氣,因為他們不認為自己能查出是人做。在神的面前,人是抬不起頭的。誰知道神像之所以特別顯得高大,原來只因大家都俯伏在地上。

而阿月選擇和調查者對決就失去了這種神的形象。越是接近調查者,調查者就越明白自己不是和神對抗,從而更有決心要捉到奇拿。
在殺人時間方面,阿月的表現更是白痴。
在警方從殺人時間方面著手,開始懷疑奇拿是學生時,阿月竟然變了一小時殺一個人。這是不理性的做法。第一,警方得到奇拿可以操控時間殺人的情報。第二,L得知奇拿可以拿到警方資料。這是明顯的一步錯棋。(如果真的可以由此肯定)

雖然,可以令到L和警方亙不信任,減少調查人數。但相對令對方知道兩個重要情報。這是得不嘗失。

(事實上我覺得L這兩個結論是推論失效的。詳見計中計)


2.科學方法與計中計

在《死亡筆記-最後的名字》中,失去記憶的夜神月單憑數據就認定了第三個奇拿的存在,而且估計是女主播清美。但那些數據不外是一些微少的改變。比方說,奇拿被監禁前殺強姦犯的百份比為20%,而清美殺強姦犯的百份比則為25%。你總不能單單因為這樣而判斷第三奇拿(假設存在)是比較討厭強姦犯並且認為他是女性吧。百份比的上升有可以有很多的原因,不能單從這點判斷出殺人者的特性和殺人者前後不是同一人。觀乎電影中的圖表,也應屬這類的推論 (電影中在這方面沒解釋很多,所以也不能較肯定地批判^^)。很多時這類結論只是為了乎合自己主觀願望而產生。

有一部份社會/經濟學家(我已經說得比較客氣),在做分析的時候也常有這類錯誤。E.g.政府在5213年做了對市場政策的調整後,十年的經濟也是有高增長,那些學者就下結論政府的市場政策調整成功。這樣草草下結論就是沒考慮到其他可能性(例如那十年全球/全宇宙經濟的高速成長覆蓋了市場政策調整失敗帶來的負增長 等等)

有關科學方法與統計的問題可以到
http://philosophy.hku.hk/think/chi/
看看H20和H21

說回死亡筆記,縱使那一些的數據真的有強力的支持,難道就不可以是奇拿故意用來令你們懷疑其他人,從而使自己安全多點嗎﹖

這類的計中計在漫畫和電影中出現了很多,如「L確定第二奇拿的存在」、「L發現奇拿可操控殺人時間」、「L認為奇拿是學生」等等。就拿「L發現奇拿可以操控殺人時間」來分析︰

L估計︰奇拿可以操控殺人時間

但L也可以估計︰阿月以為我會以為奇拿可以操控殺人時間
(用來避免我懷疑月有同黨!)

L也可以估計︰阿月以為我會以為︰阿月以為我會以為奇拿可以操控殺人時間(用來令我懷疑月有同黨,用來避免我懷疑奇拿真的可以操控殺人時間)

……(下略一千字 ^^”)

頭腦有點亂吧 XD

這和小時候的猜「包剪揼」想法是相同的︰

假設你和同學猜「包剪揼」。當你出了兩次「揼」,對方出了兩次「包」後,

你就在想︰「死肥仔……勝了我兩把以後一定會繼續出「包」吧。我出「剪」!剪死你!」

然後又想︰「慢著……你一定是以為我會以為你繼續出「包」吧。那我出「包」!」

然後又想︰「不對……你一定想到我會想到這步……你萬萬想不到我想到這步吧。哈哈哈~~我出「揼」就勝啦。」

結果人家仍舊出「包」,你輸了。
然後你問他︰「為什麼啊!我可是機關算盡的!你是如何想到我想到那步的﹖」

對方答︰「什麼想來想去? 我亂出的。」

然後一陣秋風吹過,吹起了數片黃葉,但卻帶不走半點無奈 XD
讀後感︰

別看我不斷在批評,事實上我覺得《死亡筆記》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有很多不同的元素也包含了。

你要是喜歡game theory,可以從L和月的智力激鬥去看,研究他們的策略好不好。你要是好政治哲學,也可以從「理想國」、「烏托邦」到「權力的腐化」、「法律與正義」。你要是好權術和厚黑學,也可以研究人性的弱點,看看如何操控群眾。你要是好形而上學,也可以從「決定論」到「人可否成為神﹖」。你要是好倫理學,也可以從「公義與公利之爭」到「殺親人成大事對與錯」。你要是想得較生活化,也可以想想擁有死亡筆記是否幸福﹖你有這本筆記會如何用? 海砂是否幸福﹖


四大名著為什麼到今天我們還在讀﹖就是因為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可以看出不同的東西來。這也是它們有永恆價值的原因。

阿月和L的對決中,你支持哪一方﹖你的理由是什麼﹖在看這部漫畫/電影時,我們也會偶爾想想自己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腳。



「人類就是這樣的生物,流克。舉例來說,在全級週會中,不會出現「可以殺死壞人嗎﹖」的議題。即使它成為了議題,大家一定也會裝好孩子,說不可以那樣做的。」《死亡筆記》第一期的P.66

沒有學識只是無知,拙於思考卻是愚蠢。

無論你是支持還是反對,你是有想過才得出的嗎?
還只是在人云亦人,跟社會的主流看法隨波逐流?

在這裏我把李天命的這段再貼一次︰

「教育家的理想在於啟發人的思考,野心家的夢想是要取代人的思考。愚人只知接受思想的灌輸,智者則重視掌握思維的方法。胡亂思索問題,彷彿用蛛網去捕捉風的顏貌一樣,終是毫無所得的。

正確的思維方法,就像荒夜裏的一盞風燈。提著自己的風燈,照亮未知的旅途,這就叫做獨立思考。」

台長: 愚傑
人氣(1,09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我手寫我口 |
此分類上一篇:通往人生幸福之路---莊子與達賴喇

Kitty
很精彩的一篇論述
2006-09-02 23:09:31
版主回應
謝謝 ^^
2006-09-20 01:32:04
櫻吹雪
剛才再台灣看完電影第二部,很多疑惑跟您一樣,不過看了您的論述,我真是深切的佩服不已。
2006-12-20 21:38: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