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噶舉自生遍在佛學中心的窗外,多年來我一直很喜歡的小公園。位在台中世貿旁。
修行真的不容易,尤其是你要把修行放到生活中,那就更不容易。
一開始,如果從學理路線接觸佛法,我們都知道無我是什麼,然而一旦別人侵犯到你的底線,我這個概念很快就會顯現而且強烈作用。
我們隨時都想著我。對著自己,時而哀怨,時而驕傲,時而有種時不我予,時而對外在有更多期望。我們從一開始,從無始以來的輪迴中,大部分的時候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但自己真有這麼重要嗎?自己真有這麼與眾不同嗎?細想著無我的理論,再想想自己到底在哪裡。
完全體驗無我,非常不容易。所以我挑我能做到的層面來努力。至少,我把他(或她)放置在我的前面。
在我尚未有修行以平等的大悲心、無二慧來看待一切眾生時,我盡量地把他置於前。
這不是一蹴可及。
扣除上班時間,我盡量地去努力嘗試。應該說,即便上班時間裡,我都應該盡可能地把他擺在我的前面。
為了自己,和不是為了自己的付出,相較,回饋的部分,我自己的經驗是,後者會讓人多高興一些些。
讓自己開心,但開心之後還想要更多的開心,更上一層的開心。於是同樣的狀態,下一次或許你就不是這麼開心。
但奇怪的是,讓別人開心,自己看著這種開心,會有一種成就他人的快樂。讓別人開心,有時比讓自己開心還要開心。
你想要的,或許我可以滿足的部分,我都不該吝嗇。
因為,我有什麼好重要的呢?以佛法的角度來看,我有什麼可以永久保存的價值與狀態呢?我真的是只是一個我嗎?我為什麼最終只在乎我自己呢?
只在乎自己的需求達成與否,把自己當成唯一,當成無可取代的重要,就是陷入輪迴苦難的開端。
理論上瞭解無我並不會太困難,但實修上體驗無我,卻是非常非常困難。我還是會不斷珍愛我、保護我,不讓我陷入困境。
但如果我們有能力,為什麼不對別人好一點,為什麼不讓別人也能得到我們的幫助。想想我們需要多少人的幫助才能成就自己的快樂與生命呢?
人生已經有太多苦惱,太多苦果要承受。不管是未相遇或已成熟的,既然如此,給別人一些善意的、小小的、無所求的幫助,甚至,僅僅單純地祈願對方能有種下解脫的善因生起,都是一種善緣。
只要能想著,希望別人不要受太多苦,都是放大別人且放下自己貪欲的善緣。
把他置於己前並不容易,但至少,我們可以嘗試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