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蕭條比經濟蕭條更令人恐慌。2005年日本人口開始減少,預估50年後剩9000萬人,老人比率將達到四成。
目前,日本2600萬老人的照護、十年不足400萬勞動力,及年輕人退休日益困難的問題,已讓日本全國上下緊張。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今的日本,將是十年後的台灣。當未來台灣面臨1名老人只剩1.5人扶養時,將會是年輕人無法承受之重。
《遠見》雜誌走訪日本,發現從政府、企業、民間組織、媒體到個人,日本把人口老化與減少的議題當成國家第一要務。這裡面有深層隱憂,也有無限機會,例如光銀髮族就有15兆日圓的大商機。
不老革命,讓人口與競爭力都不老
為挽救人口減少的逆勢,日本政府正進行一場「不老革命」。在2001年創亞洲先例,推出介護保險,40歲以上民眾強制投保,到了65歲,需要照護時,利用日間托老、失智中心或養護機構,只需繳交十分之一的費用,其餘花費由政府負擔。
而為了鼓勵生育,日本推動「天使計畫」,提供托育服務;設立「家庭友善獎」,鼓勵企業協助員工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今年,日本政府更打算以1.7兆日圓(約6000億台幣),鼓勵日本人生育,不僅補助幼兒每個月5000到1萬日圓,到12歲為止,孕婦免費產檢也從兩次增加到四次,生產時的費用,政府也補助35萬日圓。
勞動力下降也是人口蕭條問題之一。厚生勞動省預估,到2015年,勞動人口將減少405萬人,因此,從2005年到2015年,日本政府預計從婦女、尼特族、飛特族、退休族找回3百萬名人力,彌補不足的缺口。
退休期待:政府應加強醫療保健
在老人商機興起的現在,安養機構在台灣因應而生,不過,只有1.5%的受訪上班族願意住進老人院,希望住在家裡者,高達86%,至於五星級的老人公寓,僅受到9.9%上班族青睞。
對於政府的退休相關公共政策方面,有41%退休族認為,政府應加強醫療保健,其次有31.3%受訪者希望加強發放津貼,27.7%認為應該加強安養照護機構。相同問題,上班族所期待的依序是:醫療保健62.1%、安養照護機構36.2%、發放津貼32.9%。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和日本一樣,未來也將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一半的受訪上班族贊成延後退休年齡,其中,55到59歲的上班族,贊成比率更將近七成,顯然延後退休的社會共識偏高,年紀越大者越不想退休。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2月號) 2007/02/05
文章出處:
http://learning.udn.com/mag/learning/storypage.jsp?f_ART_ID=5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