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這一套三次了。
這次暖身也是如同這一兩年的習慣,有兩首曲目。
我個人覺得納悶的是:這一套下半身暖身曲目怎可短成這個樣子?如果下半身暖身動作這麼精簡,倒不如回歸到兩三年前只用一首曲目暖身的局面。
下半身暖身:
右腳四個抬膝、四個前踢、四個旋踢、四個側踢。沒有旋踢或側踢準備動作。
接著,往右邊橫跨四拍,右腳兩個抬膝;回到中間,左腳兩個抬膝(四個來回循環)。
換左腳重覆上面動作。
結束。是的,就這樣結束了。真是相當精簡。
暖身後的三首曲目,我真地完全沒印象。
沒印象的東西,就不必刻意去記了。
第六首:
我很喜歡,尤其是中間那一段的音樂與動作。
這首曲目分三個大段落。
第一個段落與第三個段落的主要動作是在「腳」。中間的段落則是直拳加側踢。
第一段落,右腳在前的戰鬥站姿:
三個右腳抬膝(四次循環),三個右腳抬膝與一個左腳前踢(八次循環),
三個右腳抬膝、一個左腳前踢、右腳後踢、左腳前踢、右腳後踢、再一個左腳前踢(八次循環)。
中間段落:
三個右直拳,停一拍,接三個左直拳,停一拍。
(幾個循環?我沒數耶。
因這一小段落的音樂與動作,我很喜歡。在打地很快樂的狀況,誰會去數有幾個循環呀?)
三個右直拳,一個右側踢;接著三個左直拳,一個左側踢。
(幾個循環?我還是沒數。理由同上。)
音樂,則是由慢至快。
第三個段落,左腳重覆第一段落右腳的動作。
第七首(recovery):
嗯,嗯,第一次打的時候,因為有新動作,覺得好玩,再加上音樂好有特色,所以沒有注意太多。
只是在打的時候,隱約覺得「冷」。
打了兩次後,我才注意到:這首曲目的動作,太靜態了吧。
連Body balance(除了最後的大休息)的動作都比這首曲目活潑。
前一首與後一首都是那種沒打多久就會滿身是汗的曲目,中間竟安插這種要久久才會流汗的動作?啊!?
覺得小可惜。個人認為,如果再多加一點手的動作,至少可讓這曲目活潑一點,也可以讓人出點汗,至少就不會讓人覺得這曲目很「冷」了。
第八首:
這首曲目,嗯,三種組合動作:
「十六個單邊抬膝」(左右兩邊加起來共有八次循環)、「五個交互直拳與一個掌」(我不確定這組合動作總共打了幾次)、「四個下打加四個單邊upper cut」(左右兩邊加起來也是八個循環)。
但是,這三個組合動作間是以怎麼樣的順序連接,就別問我了。因為我還捉不出這三種組合動作轉換間的規律性。雖然,聽音樂時,可依稀知道「這是要換動作的時候」了。
第九首:
也是分三個主要段落。
第一段落,採右腳在前的戰鬥站姿。
打沙包(八拍)加四個hook(八次循環);四個雙邊upper cut;跑步。
第二段落,則採左腳在前的戰鬥站姿,重覆上面的動作。
第三段落,平行站姿,八個雙邊直拳、四個肚子、兩個雙邊upper cut(八次循環)。
由於敝人我不喜歡打沙包的動作,所以對這首曲目沒感覺。
第十首(肌力):
仰臥起坐與伏地挺身。
有玩一點小花樣,但終究只是仰臥起坐與伏地挺身!
第十一首(緩和):
音樂好聽。
動作,嗯,我個人認為花俏但不具緩和功能的動作不算少。
不過,我們都知道,BC在緩和曲目時,就是喜歡玩這種遊戲。所以,倒也不怎麼意外。
但是,但是,怎麼給我這種姿勢結束緩和呀?真是奇怪。
個人小小評論:
後半部有幾首曲目與動作的確相當漂亮與精彩。
然而,前半部的曲目與動作,相較之下,無法讓我眼睛一亮。
像暖身之後的三首曲目與動作,老實說,就算打了三次BC37的現在,我還是沒啥印象。
如果只看後半部的曲目與動作,我想,我會給BC37一個「不錯」的評價。
但,如果加上前半部的話,嗯,那我整體評價則會降到「還可以」的地步。
第七首,我個人認為真地有點可惜。那麼漂亮的音樂,卻是那麼靜態的動作。
腳的動作不少。所以,打完之後,再次的緩和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