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1 10:11:52| 人氣238|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趣文共賞

有趣文章共欣賞

這是一篇於去年年底刊登在雪梨前鋒報週末文藝版上的一篇有趣文章,我個人頗喜歡,因此就簡單摘譯一下,以饗本冷門版的讀友。本文是在講一個自視認識很多英文字彙的作者,在遇到一些連他都不認識的字彙後,開始省思「為什麼會有人喜歡使用英文冷僻字」的現象,作者舉了很多例子;為了讓讀友能夠一享乍遇到這些冷僻字的狀況,關於這些有趣(或匪夷所思)例子部份,我以英文表示:

附註:
本想全文翻譯的,但因為這作者還是在文中用來很多我不認識的字,難度太高,所以偷懶改成摘譯。請見諒。
另外,圓形括號內的內容,是我個人淺薄的粗淺看法,與原文無關。

--------------------------------
我一直認為我自己認識很多字彙,我也很以此為豪。在2003年時,當我欲前往巴勒斯坦時,我閱讀著一本由A先生與B先生撰寫的旅遊書。當我正津津有味地讀著這本詳細描述巴勒斯坦人情風土的旅遊書時,我遇到一個令我相當困惑的字:

The albedo of Gilgit’s brown, barren hills is high, and the heat from the sun just seems to bounce around the bowl that the town sits in.

我不認識albedo這個字;我印象中,我之前沒有見過這個字;我甚至大膽地猜測,我以後也不太可能會見到這個字。為了這個字,我停下了我的閱讀,緊緊地盯著這個字,並試著從上下文去揣測這個字的可能意義。幾秒鐘過去,我放棄了;起身,從客廳走到我的書房,從書架上抽出字典。

在這樣的狀況下,我開始思索,為什麼這本介紹巴基斯坦的旅遊書作者會這麼輕易地使用這個字?難道,對這兩個作者而言,這個我不認識的字,albedo,其實反而像「咖啡」一般,是個常常出現在他們生活中的字嗎?如果這是個在他們生活中這麼常出現的字,那麼對很多人而言,這也應該是個常使用的字囉!因為,作者畢竟是在一本給大眾閱讀的旅遊書中使用這個字;這意味著,此書的用字遣詞應該符合一般大眾的水準。那麼,我不認識這個字,豈不在某種程度反應,我所擁有的英文字彙還不到一般大眾的水準;我真地對英文,我的母語,有很熟稔的瞭解嗎?這真是一個令我汗顏的現象。

當然,沒有人應該有這樣的能力認識所有在英文世界中出現過的字彙,所以我也不必這麼地強求自己。如果真地有這樣的人存在的話,請讓我知道,我會深深對這一句失禮的話向那個如此博學的人致歉。好吧!如果是以「一般生活中常用的字彙」作為標準的話,那麼我上面這句陳述則是真正地失禮了。

如果以一般生活中常用字彙作為標準的話,我個人私自認為albedo算是一個艱澀的字。當我查著字典的時候,我腦中開始浮現這旅遊書作者A與作者B在面對使用albedo這個字的狀況時,可能有著的互動與對話:

作者A正絞盡腦汁地思索該如何描述Gilgit此城鎮地形與地勢時,他腦筋中靈光一閃地出現albedo這個字。我很好奇,他怎會知道這個字,以讓他可以用這個字?於是,他問作者B,使用albedo這個字,對於旅遊書而言,是否合適;大概作者B也正在絞盡腦汁地撰寫其他章節,所以他頭也不抬地回答說:「就用吧!反正這個字蠻適合的呀!」

更令我想不通的是:這本書的作者、甚至是編輯委員中,竟然沒有人說:「等一下,在一本介紹巴基斯坦的旅遊書中,我們有必要使用albedo這個字嗎?有讀者會知道albedo是在描述『一大片被地球表面所反射的陽光』嗎?我們會不會用了一個太過於冷僻的字?」

(插一句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我隨口問了我男人,他是否知道albedo這個字,甚至也把文章放在他面前;他愣了一會,搖搖頭說,他不知道。但是,讀了這篇文章之後,至少我們現在知道albedo是什麼意思了。不過,真地就像作者所說,我很懷疑,我以後還會遇到或使用這個字。嗯,翻譯這篇文章時,不可以算數。)

不過,世界真地是以一種我們無法預料的方式發展著。albedo這個我在2003年時以為我絕不會再用到的字,卻因為全球暖化現象,而開始在相關文章中偶爾可以被見到。例如albedo flip。這個片語是用來形容icecap melting that signifies climatic apocalypse(冰層融化所反應的氣候啟示???)。

於是,我開始留意與記下一些乍看之下我不認識的字,例如banausic, threnody。在我查了字典之後,我納悶,為什麼作者在原文中不使用一些較平易近人的字?例如以practical來取代banausic;以及以dirge來取代threnody(輓歌)呢?

當然,我能理解使用某些特定字彙,在特定狀況下的確有其功用,因為它可以精確地表達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例如在一本小說中,我發現了一個子句:a woman with an aigrette,雖然在查了字典之後,我承認這表達法的確可精確地表達出a woman with a tall, upright tuft of feathers pinned to her hair的狀況。在後者陳述中,我們用了十三個字,但意思不一定清楚明確;但前者中,則清楚扼要地交代了「一個頭上插著白鷺鷥羽毛裝飾品的婦女」這狀況。不過,在看完了整本小說之後,我還是搞不懂,那個「白鷺鷥羽毛裝飾品」在文中到底有怎樣的重要性,重要到作者得用一個不常見的專有名詞。aigerette,白鷺鷥羽毛裝飾品。

一個知名的文學評論家就曾提到一個他認為合適的用字原則:「當作者在面對兩個以上有相類似意義的字彙時,如果其中一個字簡短而常用,另一個字冗複且不常見;那麼,請選用簡短而常用的那個字。畢竟,寫作主要是在用於溝通思想,並讓閱讀者能輕易地瞭解作者的想法與概念。然而,反過來說,如果那個冗複且不常見的字,可以較精確地表達作者的所思所想,那麼,在這種不得以的狀況,也許我們就只好用那個冗複且不常見的字。」albedo是一個可以較精確表達『一大片被地球表面所反射的陽光』的字彙嗎?在那本出現aigerette字彙的小說中,我被迫使用字典九次,為了下述這些字:facer(為什麼不用unexpected difficulty?)、moue(knit the brows不是也有相同的意思?)、matutinal(為什麼不用分詞形容詞來形容這個在黎明出現的某種事物呢?)、boiserie(狂歡般的吵鬧?)及finial, ogee, ormolu, narthex,這些都是一些建築學上的用詞,嗯,好吧,畢竟是與建築有關的用詞,我也不能多說些什麼。

(下面是作者的小小結論)
A rich vocabulary is like a scalpel,
充沛的字彙知識像是一個解剖刀,

which can dice the world into tiny components with exquisite precision;
細膩、準確的分析,可讓整個世界在人類眼前成為無數小巧可愛的不同面貌,

but you don’t want to end up with a mess of mince.
但請別成了過度的矯揉造作。

Sometimes, when you look at a building through the eyes of a writer,
有時候,藉由作家之眼看一棟建築時,

it is right to see the caryatids, the loggia, the narthex, the parterre, the pilasters, the squinches;
我們當然可藉由作家對於 caryatids, loggia, narthex, parterre, pilasters, squinches等建築元素的描繪以讚嘆此建築的精美或華麗;

sometimes it is better to read “house” or “cathedral”, and be left to construct the rest yourself.
但也許,直接稱其為房屋或教堂會更為合適,至於其餘瑰麗想像則由讀者心領神會即可。


原文出處:
Meek, J. (2007). The search for meaning from albedo to zugunru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07, 12, 29-30, S22-23.

台長: 蘭花楹
人氣(238)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好文共賞】無聲的接觸

光點
非常同意!

為這篇文章作者鼓掌(啪啪啪啪啪啪)

當然也要謝謝你的翻譯,不然我一點都看不懂吧!
2008-01-15 09:46:36
蘭花楹
謝謝光點的掌聲。

我當初會想要翻譯這篇文章,是因為覺得這篇文章真是有趣,而且也深刻地問了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要怎麼用字遣詞以進行溝通。有些人一直號稱自己英文字彙很多,到處調書袋,但是,這樣子真地能達到溝通的效果嗎?

另外,其實就如我原先所說,有很多地方,我老實說不知道該怎麼翻譯,所以就只有摘譯而已。

因此,如果光點妳真地喜歡這文章的話,可以去看看。妳英文應該算是不錯:如果妳連去北領地都能聽懂那導遊兼司機的種種關於花草植物介紹的話,妳讀這篇文章,除了作者在舉例時必須用的艱澀單字之外,應該不會有什麼困難才對。
2008-01-15 13:37:20
光.點.
啃。

我就是去看過了

才會覺得有你翻譯真好啊!
2008-01-17 21:44: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