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4-26 13:31:51| 人氣1,2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51、512、520 。倡議一個NEET community救援,聯盟陣線,聯合協會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嗯,現在是五月。不過,我們都是「黑九月」。先前(當總統大選還沒占盡頻道)法國的黑色星期二大罷工,還是航管人員的罷工意義最大!
復興航空後來怎樣了呢?又和諧了事了嗎.....此外,澎湖公車司機大罷工,本島還還未發生這樣的事情!甚至司機本身還不是澎湖人呢。
宅配員血書立遺囑事件也不該就這樣受到遺忘。

我稱之為「台塑祖靈地」台塑發跡的電廠,就坐落在彰化市區.....關於食物受到戴奧辛汙染,今天還不想多談~~~
反正要依賴專家們的資訊做抉擇,在此重複就沒多大意義。


 再來是國際上的〈米国離脫運動〉,我稱之為「州獨」的美國各州反唐納川普運動。島民也不太搭理~~~~很奇怪的,那些喜歡島國、島嶼自我定位的人,幾乎都反古巴。為了要救車商、打倒委內瑞拉,我現在才有低油價可以享受
但如果委內瑞拉真的倒台,恐怕我們後半生將永遠懷念2017年...
油價曾經低過。

 世界上是島國,但是與台灣相反的太多太多了....古巴、印尼、斯里蘭卡!所謂的亞洲四小龍比其他後進國還早起飛,然而始終都不打算飛向終點

砍七天曾經熱極一時,然而在接近五一的現在已然消失無蹤。總之,被砍的不只是七天.......隨時這個「正向表列」都會新增的。


成長率,永遠只公佈成長率。

 全然被收入....僅限於勞動所得、雇傭所得,給勒住脖子是對的嗎......如果說生存完全靠wage,那麼工時的Max將會是income的Max,
難怪台灣人總是傾向於加班
完全不會感到受騙,哪有不變成Waged slave的?

 因為教育失敗,世世代代都把焦點放在工資而非減少工時=〉因為總工時被設為一項「常數」。凡是有在工作,一定要連續八小時.....這個規定是誰給予我們的我相信不是法律規定的,還沒有法典化(codeification)。

  有些在在PTT中已經說了,見在勞工版我的文章:誰是休日小偷?勞工的 工作量守恆定律一文。這裡在順著那個思路再補充一些:

穩定,本身就具備著矛盾。每次提到低薪,我們就順著一個「憲章」開始照著劇本(無形的)談論起來.....所以普羅大眾就會說,一班就待著八小時=穩定。沒什麼不穩定啊!只要上班有超時到,就是很穩定

反之,只要有有一天沒一天、斷斷續續─ 〉那叫做「不穩定」。由於我們要的穩定生活是這樣,所以德國人所指的Kurzarbeit的一一到了台灣就全扭曲了:變成了「意圖使人不上班」的惡法、惡政了.....
 這在另一篇文章工作的未來唯一進路善說也提過了,也是發布在勞工版之上。


  在"古代"我說去打工,指的是去做個小時、賺幾個小時的錢。然而現在輪班至高無上,雇主也能裝可憐:本來一班就是八小時
如果人類全體不能脫離對於薪資(wage)的依賴,怎麼能真正解決工時問題呢?馬克思的時代,社會整體生產力還很低....當近這個時代卻是被「自願」束縛的.........工作的不安全感備有陰謀的簡化成薪資的不安全感,

這樣子就不能解釋,為何有尼特族。他們認為只要持續加壓,人人遲早都會自己屈服的,他們不考慮一個最基本的數學:工作本來就沒比人多,而工作的門檻都很高。

  巴黎人不肯做個吃苦耐勞的人,為什麼呢?不合理的就該拒絕,而在台灣更常見的是「無奈」一詞,這暗示要去接受:不合理的但也只能去做。

我們想像一下,如果台南變成巴黎......反台鐵東移自救會燒車、設置街壘打起巷戰,那麼全國人民都應該要體諒!




今年初熱吵....不,是熱戰一例一休。我去查了那份名單,堪稱工運界「鋼鐵的八人」(多了一個人XD)
根據署名的先後
修復工廠工會 劉先生
竹縣產總工會 范女士
....
桃市產總工會 毛振飛先生
桃市電子產業工會  黃先生

 一例一休伊利丹....我忘了這梗是怎麼回事。

 台灣是不缺自救會....歐洲大陸很可能沒有這麼多的自救會。因為存在有共識,成立這些組織都是多餘了....我們不可以忘了隱形委員會(Commitee invisble)的話:
人們如果可以自我組織,那麼組織就是多餘的了

這些自救會串聯「異業結盟」的傾向仍然不大,多半只針對個別訴求,這樣子要分話就容易多了。



    雖然不是完全自外於國際勞工運動上,然而接觸點很少。就網路上可查找的(某個程度上就不算地下的?),台灣有參與過"世界社會論壇"World Social forum (Forum Social Mundial)

台灣似乎只有參與2006年的Asian tour而已,那也包括了India與japan的場次。那之後,台灣又成了亞細亞孤島了嗎???

國際檯面上最活躍的都是托派團體?還沒有得窺全貌.........

 其實小眾,未成為全民關注的零星案例還有許多世界青年佛教僧伽會,其2014年的年會就在本島桃園舉行。然而這分部仍然很不均勻。

台灣上座部的資源不是在歸仁就是在桃園,農業縣市夾在中間反而很少....啊,嘉義還有法雨道場不是嗎。





  尼特族比任何有在上班的人,更加熱心(不是外在的行為量)為勞工鬥爭!

沒在工作的人反而不會自外於世,而更加敏感於時時刻刻被工作壓力的迫害-----可以說如救頭燃。其中就有認為自己做錯的人、以及並沒有這樣想的人;後者就是具有這種能動性(Agency)的人。



我們絕對不是做要怎樣威逼、利誘「幫助」尼特族去就業,反而我們要想辦法在他們的肉體被消滅之前將其拯救出來。
 要怎麼做??
我想到的是各種小冊子的出版合作社。如果有資本,來創辦一份本來就會虧錢的台灣罷工時報》....


 insurgent 可能成為cooperative嗎....至於google 「Revolutionary cooperative」出現一間出版社,也有維基網頁: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_Internationalist

或許這些想法,其他國家的人早已經提出.......台灣所需要的是與他們串聯。然而右派會干擾這麼做。

革命書籍合作社的想法,目前的獨立書店模式不是只提供Alternative的書籍。「造反著作」至少在十五年以內,可以在社內流傳吧。在書店的狀況,大概七八年一本書還存在(在架上)就是極限了....

 所有的社員都是尼特族嗎?都是會閱讀特殊冷門書籍的阿宅.....


素人之亂告訴我們,印刷機永遠都是個問題.......然而,現今的問題正在於,所有的素人都在為就職累積資本--履歷,對於製造壓迫自身也壓迫他人的機械,不遺餘力。
 你在學校參加過一些社團、可能印過刊物,然而出了社會就不再是你發聲的工具了。

 即使打工發傳單,也只是為了那少少的薪水....而那就是你在這就業市場之上唯一做得來的事情!

你或許到今天還在做同人誌,但你會去印製論戰小冊嗎?你的所作所為難道不是去週轉、循環更多資本主義嗎.....你真真正正會發展出有異於主流意見、真正的異議份子嗎?
同人誌作者也不可能建議去網路看,不要紙本了吧。

 徹底的BOD(Book on Demend),所需要的資金會更加大啊。或許合作社也必須要像營利企業一樣,要用下三濫的手法來取得起始資本才行....只是,與營利事業不同。合作社事業並不可能合法的從政府手上讓渡到任何資源。

也不可能由任何「合法的」管道來取得原始資本,要記得。


  這些非主流的書籍就不該是商品.....該回歸於「小冊子」的身分。曾經非法地下的油印書、刊、報,禁書更是故意要印....然而他們並不計能夠回收多少成本。

 該讓它們就像天然資源一樣隨手可得.....這樣才有可能發揮它該有的影響力不是嗎?但這可能要等待哪個尼特族中了大樂透才可能實現;

因為不是拿去投資,而是就拿來「丟進大海」(這很有《有閒階級論》炫燿XX的意味)。

合作社,不只是出版社。
不過台灣的歷史,老鼠會三個字與黑道的「武力介入」這兩道陰影始終籠罩在合作社之上。然而,沒人會去強調,營利事業照樣會有老鼠會變成吸金工具與黑社會暴力討債。

 或許要使出"Squad"(再說這個字出自於英語的「蹲」會被婊爆),或者真有樂透得主來與我們合作,才會有飛躍性的進展吧。
把所有非Waged System所動員的一切都聚集起來,天光才會降臨吧




 右派。認同就是一個民族?那個全世界的尼特族就算是一個「民族」了辜寬敏講的那些,美國人早就懂了。
第二任總統一定會跛腳,他一個資政會看不懂?一個政府在資本主義中一定要無能,外國人三兩下也能想到....但看願不願意承認而已。

獨派「基督教民主黨」們在台灣地位宛如神主牌,不得挑戰啊。

 想像的共同體....要怎樣不讓公社墮落成法西斯?信某一種宗教的人相當於一個「民族」嗎?

一個物資並不缺乏的國家,竟然為了物資是否自己賺來的吵的面紅耳赤....台灣不是敘利亞



 民族議會這個詞(在原民界)的竄起,或許與獨派勢力的推行有關。有空中英語教室,但是沒有空中族語教室呢~~~廣播界收回的兩個頻道,將可以實現這個目的。



 馬克思的的那句話,把「無產階級」給置換成尼特族,就變成:
尼特族再這種異化中則感到自己是被毀滅的,並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無力、和非人的生存現實.....

若能了解人們對於工作賺錢=唯一模式的過分重視,那麼馬克思過分重視政治經濟學又怎能有錯?

NEETs已然變成第二個無產階級,又或者是法文中所謂的sous-proletariat


 怎麼消滅輪班制????
《血田》這本書指出在歷史上,農業國家、農業政權一律都是奴隸制國家。而各大宗教最初的大問題都在處理它們與農業國家的關係。

然而讓我們思考一下,農業在今日的特殊性----在怎樣自動化、在怎麼機械化、在怎麼服務業化,農人都不可能24小時輪班。還是中國的三面紅旗大躍進真的搞到農夫日夜輪班?

法條化並非解決之道,實際上台灣機器仍是由道德(美德)所推動的,法律的唯一價值是它提供了規訊與懲罰


一個自然不會想到要去加班的國家是怎樣的?那就是你在怎麼肯加班,也不會得到更多。
 而目前加班費的遊戲規則就是說:你多做一小時,當然就會多領一小時的錢。所以一例一休的法律文字當然是沒有用的!

加班費與工時的分配,愈繁複則給小資種姓者更大的樂趣、以及成就感。也只是給企業管理者一個題目去「最佳化」:給他們的「客戶」們出一個最佳方案.....並沒有動搖人們願意加班的固有傾向


  修法、立法,都向小學生的公民與道德課考試,是非選擇題。只不過是階段性任務的正確:進入職場後看的是組織文化、看的是內規、內法!
肯吃苦加班,仍然是「勞工自己的意志」。應該說,是「勞工自己為了要在工作場所活下去該有的」意志!


 最後能給予雇傭體系正當性的,只剩下國家考試了

最近因為前瞻計畫,人們開始吵凱因斯主義。這個不好在今天這篇文章詳提。然而由國家負擔起企業的任務而擔任火車頭可以與凱因斯主義畫上等號。

但我要說的是台灣軍公教扮演這個角色,遠遠不及於老羅斯福時代的美國和後泡沫經濟的日本

 因為考國考的門檻,很高。台灣人有排斥凱因斯主義的傾向,也有對社會民主主義排斥的傾向,這就是我的發現。但是Welfare一定就得貼上凱因斯的標籤嗎?

曾經是社會中堅(自稱中產階級),現在都會建議年輕人去考國考。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私部門所提供的工作機會已經沒救了。
但他們並不是去否定工作;

所以他們就轉而出路為公部門所提供的工作機會.......而這必須要考試:考公職。

 全世界都像這樣對於國家考試重視嗎?甚至可以去問這樣的問題:是否有國家可能他的公務員並不由「科舉」產生.....我在想這個能不能叫做「比較教育」......



 他們說:覺醒最終來講也不過是幻想:只是一場遊戲罷了,所以繼續沉淪吧。然而我們卻就恰好是拒絕了這種宿命論。「競爭」,但會被exclusion的可是你喔

總之,這不會是解決之進路。然而,在公民辯論上我們卻不可能會贏。因為多數人的思考路徑是「憲章式的」:
 借用Burno Latour的術語。
憲章的左半邊和憲章右半邊,分別是兩套固定的修辭術。

 當然,在他的原來用法中,「憲章」的兩端是「社會」與「自然」。

 我們(跳脫憲章式思維的人)指出:工作職缺其實大部分都對社會沒有貢獻。他們就會切換到受人雇傭是對自己有利。反之如果我們從個體先出發:
先證明,在這樣的系統之下,找工作並不可能養活自己。他們就立即切換到集體主義


 這就是一邊為「個體」、一邊為「集體」的"憲章"只要在這兩端切換,就可以保證對話不會成立。所謂的總統大選辯論,就只是爭奪誰比較套套邏輯而已!


 對話,像Paulo Freire所鼓吹的,有兩個障礙。

1. 有一些 Dialogue Terminator,它是理所當然的,一出來就全部打死。譬如:債留子孫、全民買單、要吃就得雙手拼、欠前本來就該還、好吃懶做、好逸惡勞、........、「竟」、「扯!...」。

2.藉由「憲章」兩端游移,有效使對話不成立、永永遠遠在這個理所當然之上,原地踏步。這是最有效的空轉,完美的Tautology。

 我們也無法像Leninist那樣,認為群眾不必覺醒...凡是由Vanguard Party來操持就好。然而,切入的相位總是不對。

スパロボV 好像很有趣呢。

台長: M-I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