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ers From Iwo Jima
--
首先先剪去本片中日本兵以手榴彈自殺的那一段劇情
--
同樣的,我也一直聽聞這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讓我鼓起勇氣去拿我很少看的戰爭片
實際上它真的還蠻好看的,麵包師傅西鄉大概算是主角之一,他是一個被征召上前線的士兵,他有一個懷孕的妻子,在他在Iwo Jima的這一段時間裡,他的妻子為他生下了一個孩子
他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他想要活著回去!
但是現實卻不准許他這麼做,他的長官告訴他"來到這裡,就要放棄活著回去的念頭"
當時美軍要攻打日本,硫磺島大概就像是台灣的金門馬祖,是戰爭的前線,美軍要前進日本島前必須先拿下硫磺島才能繼續前進,而這些士兵的任務就是盡一切可能的阻止美軍前進,即使日本政府沒有辦法提供他們更多的軍備以及更多的人力支援,更艱辛的是日本在海上的後援已經全軍覆沒,在這樣的多重壓力下,被分派到硫磺島上的作戰指揮官栗林忠道將軍必須要努力完成日本政府交派的使命"拖延美軍登陸日本本島"的任務
這部片的開頭是一群美軍在慶祝勝利,美軍說"我們不覺得自己是英雄"
我想這部片裡的英雄應該是栗林將軍了吧,當他到島上時先救了西鄉一命,不過那是因為西鄉說著他想回家,希望日本投降的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想當然是換來一陣毒打啊,而栗林當時說了"你們有足夠的兵力可以對抗美軍嗎?既然沒有就不要再殘害我的士兵!"
很有魄力的話但是同樣的也導致很多人不服他,即使栗林很用心的研究硫磺島的地形,研究美軍可能登陸的地點,但是卻被一些人認為他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指揮官,許多人對他的不服導致後來退守至山中的隧道時出現了因為信息傳遞問題而出現的叛變
說是叛變好像太over了,其實應該說是栗林覺得要證明自己效忠國家並不是用自殺來表現,日本軍很常見的自殺式攻擊或者是切腹自殺以示謝罪,這一套對栗林來說實在只是浪費兵力的表現,我想再他的觀念裏應該是要奮戰到最後一刻,戰死沙場才是真正效忠的表現,不過後來美軍攻佔最後一個山頭時栗林已經身負重傷於是選擇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
栗林下令要前方的軍隊撤隊到後方以聚集兵力,但是卻有不服他的是官無視於栗林的命令,要自己手中握有的剩餘兵力已自殺取代逃向後方,變成有部分的日本軍並不是戰死沙場而是死於自殺
西鄉是個很有趣的角色,算是裡面的娛樂性角色,但是在後來卻變成很有智慧以及很有勇氣的人,從他第一次被栗林救了之後他就對栗林無限的崇拜,栗林對他說"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也許是因為西鄉沒有選擇自殺而努力的逃到後方讓栗林對他很有好感,在栗林決定率領剩餘的軍隊誓死抗敵時,他要西鄉留下來將那些軍事文件燒毀,救了西鄉一命,但是西鄉將部分的信件埋了起來,也才會有後來信被發現以及被拍成電影~
這一部片是真的不錯,但是真的要扣掉日本軍以手榴彈自殺的那一段,我真的沒有辦法忍受這麼血腥的劇情,所以一直都不是很敢看戰爭片,搶救雷恩大兵可能是我比較能接受的劇情,至少沒有這麼血腥,而且還有笑點
西鄉後來怎麼了呢?劇情只交代到西鄉是整個島上最後一個兵,後來被美軍移送到救護站,至於之後,也不知道到底西鄉有沒有完成他回家的夢想
不過劇裡面美軍為了省事而把前去投降的日本兵殺了的這一段,我覺得在戰場上什麼事都有可能會發生,只是這樣的劇情看在美國人的眼裡會是什麼感受?
片頭的美軍說"我覺得我們不是英雄"
栗林在美國出使的時候對他的朋友說"如果真的在戰場上遇見,我會選擇效忠自己的國家"
朋友的太太於是對著自己的老公說"那就是說你死定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三世界的戰爭,人民都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你們這些爭權奪利的人問過老百姓願不願意打仗沒?你們這些愛爭名奪利愛出風頭的人問過繳稅的這些老百姓願不願意讓你們把錢丟到毫無意義的戰爭裡沒?
呼~不管台灣要不要獨立,和平最重要
不談政治不談政治,但是人民會被這些愛玩政治的人給整死
World Peace~ 我也可以選世界小姐,因為我會這一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