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09 12:26:27|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環境前線:問世間,安全為何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環境前線:問世間,安全為何物

  • 回應
環境前線:問世間,安全為何物
■王舜薇

2013年3月,美國三哩島事件屆滿34週年,日本福島核災屆滿2年,台灣各地超過20萬民眾走上街頭,高呼「終結核四、拒絕核電」,不論規模和群眾多元性,都立下了公民運動史的里程碑;同時間在日本,數萬民眾走上街頭,知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等人發起的「再見核電」千萬人連署行動,也累積將近8百萬人的簽名,此前,日本民眾每週五晚間在東京首相官邸旁的反核集會,更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年,參與總人數超過百萬。
這樣的公民運動不論人數和強度,對於政府都是不小的壓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去(2012)年底贏得選戰後,宣布在「不放棄核電」的前提下,於3年內逐步討論出每座核電廠的處理方式。1月底,他宣布停機中的48個核反應爐,將待新成立的獨立監督單位「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定出新安檢規範後,在確保安全無虞的前提下陸續重啟。表面上這個「減核不廢核」的說法看起來跟反核目標仍有差距,但已是自民黨政府在面對依賴核電甚深的產業界和強大廢核民意下打出的保守牌,也避免在7月的眾議院選舉前作出太具體的施政方針。
在台灣,309廢核遊行結束後,原本丟出公投震撼彈的行政院頻頻自亂陣腳、說法反覆。在公民運動的新格局之下,政治人物自知操弄政黨對立過於難看,於是手上的牌就只剩下限電、漲電價的恐嚇論,或者是打著「國際專家」名號、技術決定的保證安全論。
從兩邊的狀況看來,似乎「保證安全」都是政府在正反雙方壓力中以拖待變,進可攻、退可守的操作。日本首相說「保證安全才會重啟」,台灣的行政院說「保證安全才會公投」,聽來合理,實則曖昧。到底誰才能保證安全?誰才能精準計算風險?由政府和專家把持的安檢程序,不論多麼努力塑造獨立性,當媒體爆料或者常民觀察跟專業衝突時,誰能決定安全的標準?一般民眾有可能監督核電這樣本質上充滿機密的技術和組織嗎?
日本在福島核災之後,原本負責核安監督業務、隸屬於經濟省的「原子力委員會」,因為被批評跟核工業界勾結太深,在監督工作上無法中立而解散。2012年9月,新的「原子力規制委員會」(以下簡稱規制委)成立,隸屬於環境省,宣稱是有別以往的獨立核電監管單位。檢視規制委5位成員背景,委員長田中俊一是福島市出身、東北大學核工系畢業,曾經擔任核電研究機構原子力研究所副理事長(官網上還強調他長期熱愛登山等戶外活動,似乎是想呈現環保親民的一面);另外4位中,還有一位也曾任職原子力研究所,剩下3人則分別是地震學者、外交官和放射醫學學者。

核電並非具有經濟效益的投資
原本反核團體批評,兩位來自原子力研究所的成員根本是核電同路人,但是最近一連串新規出台卻讓人感受到規制委的魄力。2013年1月,規制委公布了新核電廠安全規範草稿,預計在今年7月日本眾議院選舉前定案。這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包括:每個反應爐需要多增加一個控制室,以應變天災或恐怖份子的突然攻擊;反應爐需要多加上一層防護罩(filtered vents),以防範核子事故一旦發生,可能釋出的大量輻射物質;另外還要加強緊急備用的電力系統,以免反應爐冷卻系統因電力不夠而失效,避免福島核災般的悲劇重演。最後,規制委也在研擬面對海嘯、地震等天災時的應變準則。
這些嚴苛的安全新標準,加上規制委明確將核電廠下方活斷層的安全年限從「過去13萬年曾錯移過的地層」提升至「40萬年內錯移過的地層」,讓電力公司哀鴻遍野。若要符合上述這些新標準以重啟電廠,日本10家營運核電廠的電力公司,必須付出1兆日元來提升安全,若要新建核電廠,也要付出比以前還多的建廠成本,間接證明了核電並非具有長遠經濟效益的投資選項。
規制委主張不計成本提高核電廠的安全措施,被部分經濟學者和電力公司抨擊是「沒有行政經驗的技術專家的暴走行為」。他們尖酸地指出,這種嚴苛的標準根本是緣木求魚,要百分百的零風險,除非停止所有核電廠,不過如此一來就要面對電價上漲的危機,還要用燃煤發電取代核電,不但會污染空氣,甚至因此受害的人將比福島核災更多!

■ 嚴重毀損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圖攝於2012年2月28日。

新安全標準看似是安倍政府「減核」的手段,但在上述這些新標準仍未定案之前,規制委到底是讓日本往非核之路跨出建設性的一步,還是只是以此凸顯日本無法擺脫對核電依賴、為懶惰不想找尋替代方案的政府解套,還有待進一步觀察,而日本的反核團體也意識到情勢變化的微妙,已經呼籲要在7月前就開始反對重啟核電的運動。

安檢程序缺乏公眾參與
回到台灣,「國際牌」似乎是政府面對核安質疑的唯一武器。3月中,原能會邀請OECD專家對核一、二、三廠進行壓力測試(stress test),自我恭維強化措施良好;從4月起,經濟部所主導的專家安檢小組開始進駐核四,進行為期半年的檢測,過去3年間台電所進行的試運轉測試結果,將全部歸零、重新來過。媒體報導指出,在核工專家的建議下,經濟部從核一、核二、核三場調度45名專業人員駐廠,也邀請世界核電廠協會(WANO)、美國核能管制委員會(NRC)的專家共同組成安檢小組,定期回報測試結果並簽字背書。
然而,這些安檢程序都未納入公眾參與,缺乏核工業從業者以外的專家與公民團體監督,客觀性令人質疑;而WANO根本是核電同業者的營運互助協會,不是獨立超然的核能監管單位,且福島核電廠在2009年才通過WANO的同業審查,卻不幸發生核災。這些國際牌和核工業的封閉社群,是否能夠完全避開特定利益,並對不確定性高的自然災害做出精確的判斷?
回到一開頭的提問,究竟誰才能決定安全與否?有日本的市民團體抨擊:談什麼新安全標準,先解決完福島核災帶來的問題(60萬噸輻射廢水、30萬人無家可歸、40年的廢爐作業,以及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估計的2,500億美金復原成本等),證明相關單位有處理核災的能力,再重啟核電廠吧!同樣的邏輯放在台灣,就是先解決核一到核三的除役問題(包括核廢料處置)、說清楚核二錨定螺栓斷裂的真相,再談是否要運轉工程與管理問題不斷的核四吧!
3、4月是多事之春。34年前的三哩島事件,27年前的車諾比核災,2年前的福島核災,以及此刻正面臨核去核從的台灣。不一樣的是,其他地方僅能書寫災難和痛苦,而台灣,還有機會可以想像未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專員)
註:本文參考資料感謝陳威志的協助。
上一則教部:公立大學新生擬漲6%(2013-04-09 06:13:39)
下一則社論:從伊拉克到北韓(2013-04-09 06:06:50)

台長: 心羽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新聞 |
此分類上一篇:韓戰一觸即發? 專家:機率是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