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13 11:38:53|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子癲前症,您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子癲前症,您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醫藥疾病
相較於大家熟知的胎兒染色體異常,孕期相關產科併發症發生的機率是胎兒染色體異常的好幾倍。篩檢出胎兒染色體異常,可以在適當的時機中止妊娠,但如果發生產科的併發症,不管對胎兒、對孕婦本身、甚至是整個家庭,所產生的影響可能就很長遠。所謂的產科併發症,輕者可能是孕產期的不適,重者包括早產、子癲前症的發生、胎盤剝離、產後大出血等,是會危及胎兒與孕婦生命的,不可不小心提防。大多數的醫師及孕婦觀念還停留在「產科併發症」只有碰到了才會知道,沒有辦法預防,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許多的產科併發症透過良好的篩檢與評估,是可以被預防的,然而這個領域,確鮮少在國內引起注意。
1.子癲前症發生的原因在胎盤雖然子癲前症發生的時間點通常都在第三孕期,但子癲前症最根本的原因是來自於胎盤,而且是在胚胎著床時就已經出現變化。胚胎著床後,必須依賴滋養層細胞(Trophoblast)侵入子宮蛻膜細胞(DecidualCell)的能力,引起與母體進行血液交流的螺旋動脈(Spiral Artery)的內膜平滑肌層退化,讓子宮螺旋動脈擴張,阻力下降,以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供應;而子癲前症患者的滋養層細胞則因為某種原因的影響使侵入母體蛻膜細胞的能力較差,使子宮螺旋動脈內的內膜平滑肌層在懷孕第8~17周時沒有退化,因而維持高張力,阻力提高,因此產生血管內皮受傷、血栓、血小板聚集,胎盤功能降低等一系列反應。
1.在懷孕初期可能因為胎兒的血液供應需求還不大,而沒有影響,但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血管的管徑大小若相差1倍,所產生的血流量差異卻是高達16倍,高阻抗的血管不足以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大量血液供應,因而容易產生胎兒在子宮內生長遲滯的情形,此時有些孕婦會有保護性的血壓上升來增加血液的供輸給胎兒,就是子癲前症發生的高血壓現象。
2.早期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可有效降低子癲前症的發生一項疾病能夠治療、甚至預防,才有進行篩檢的意義與必要!!
子癲前症是不是真的能夠被預防呢?許多的研究顯示,低劑量的阿斯匹靈能有效降低子宮動脈血流脈動係數(PI Index),改善子宮動脈的血流的狀況,但之前大規模的研究都顯示低劑量的阿斯匹靈都沒有辦法降低子癲前症的發生率,追究其原因其實有兩點:
1.並沒有篩檢出高危險的孕婦給予治療
2.給予阿斯匹靈的時間太晚,並沒有在早期(16周之前)給予治療正因為如此,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對於子癲前症的預防就變得相當的重要,英國的NICE臨床指引與世界衛生組織2都強烈建議,對於子癲前症高危險群,在12周之前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預防子癲前症是有必要的。世界著名的英國胎兒醫學專家Kypros Nicolaides教授,也在2013年發表了最新的統合分析3,整合了過去10年42篇報告共計27,222位孕婦,證實了將子癲前症的治療提早到16週之前,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能夠減少80%以上早發型子癲前症的發生以及約60%的胎兒死亡機會。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大部分的早發型子癲前症給予低劑量的阿斯匹靈治療其實是很有效的,重點是要及早給予,也就是說,如何早期篩檢子癲前症,把高危險的族群篩檢出來,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3.檢驗「PlGF」,實現了早期篩檢子癲前症的可能性在台灣,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已經漸漸的普及化,如果將篩檢的項目增加一項胎盤成長因子(Placenta Growth Factor, PlGF),就可以將懷孕最危險的子癲前症做很有效率的篩檢。子癲前症篩檢模式,是由英國胎兒基金會Nicolaides教授團隊經過超過10年的研究發展而成,篩檢的時機是在第一孕期,配合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或頸部透明帶檢查同時進行3。檢查項目包含臨床病史、母體平均血壓(MAP)、懷孕相關蛋白質A (PAPP-A)、PlGF、子宮動脈血流脈動係數(Uterine ArteryPI),綜合判斷而成。若以5%偽陽性為基準,早發型子癲前症的篩檢率約為79.4%,但由於篩檢陽性的治療是使用低劑量阿斯匹靈,對於孕婦來說是相當安全的,Nicolaides教授認為寧可放寬篩檢的偽陽性率來提高早發型子癲前症的篩檢率,所以若把偽陽性率改以10%為基準,對於早發型子癲前症的篩檢率就可達96.3%4,5。若不進行子宮動脈檢查,單純以臨床病史、母體平均血壓(MAP)、PAPP-A、PlGF來進行篩檢,篩檢率亦可達74.3~80.1%。
參考資料1.Cuckle, H., P. von Dadelszen, and A. Ghidini, 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prenatal diagnosis 4: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due to placental vascular disease (pre-eclampsia,FGR): are we ready for prevention? Prenat Diagn,2013. 33(1): p. 17-20.2.WHO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eclampsia and eclampsia, 2011.http://whqlibdoc.who.int/publications/2011/9789241548335_eng.pdf3.Roberge, S., et al., Prevention of perinatal death and adverse perinatal outcome using low-dose aspirin: a meta-analysis.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3.4. Poon, L.C., et al., Combined screening for preeclampsia and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at 11-13 weeks. Fetal Diagn Ther, 2013. 33(1): p. 16-27.5. Akolekar, R., et al., Competing risks model in early screening for preeclampsia by bio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Fetal Diagn Ther, 2013. 33(1): p. 8-15

台長: 心羽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幼兒學習與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幼兒落實勤洗手 春末夏初遠離腸病毒
此分類上一篇:國語週刊誠徵宜蘭縣~專職業務人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