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18 06:26:16| 人氣1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給壓力的期待,是愛的實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不給壓力的期待,是愛的實現

不給壓力的期待,是愛的實現

適度的期望,能激勵孩子,但過高或過低的期望,則會讓孩子產生壓力,無法安心。李老師提供三個步驟,檢視兩個角度,幫助幼兒穩定情緒,學會安心的期待。

三歲的奧麗薇是今年的新生,聰明伶俐,對新事物不僅有很強的警戒心,主見也很強。這是她第一次上學,所以我建議她媽媽在教室陪她幾天,讓她了解這個新環境的人和事物是安全的。我請媽媽坐在教室一角陪奧麗薇,但別催促她「去玩這個、做那個」,讓奧麗薇自己去探索環境的一切,這樣她才能安心的留在教室裡。因為奧麗薇個性很強,要讓她自己做主,以確定這個環境是安全的。

但媽媽怕奧麗薇錯失學習機會,人雖坐在一角,卻一直催促她趕快去玩這個、做那個,也不斷對她說:「你去做這個,我會很高興,」等等類似的話。結果弄得奧麗薇一直想讓媽媽開心、又怕媽媽會離開。開學快兩個星期了,她還是無法適應環境。

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期望。適度的期望,能激勵孩子,但過高或過低的期望,則會讓孩子產生壓力,無法安心。奧麗薇媽媽很愛孩子,她認為奧麗薇這麼聰明,在情緒適應上「應該」也很快,但這樣的期待是過高的。媽媽的期待,高過孩子的能力,不僅媽媽挫折,也讓孩子焦慮。

眼見媽媽的期待和陪伴成了奧麗薇的壓力,我決定向媽媽提出:早上一帶孩子入園後,就說再見,讓老師來安撫她。這個孩子個性強,要安撫她的時間比較長,但持續、一致的策略,才會讓孩子知道該期待什麼,並安心期待,因為一切都會在她掌握中

三步驟,讓孩子能安心期待

1. 先同理孩子的感受

幼兒年紀小,當他們傷心時,就像世界末日來臨,所以我們第一步,是同理他的感受:「我知道你傷心。來,你要我抱著你嗎?」

以同理為基礎的談話,能讓孩子知道「你」了解他。對話的內容,要儘量簡短、重複、直敘感受,少用長篇大論來評斷或論述。比如說,「跟媽媽說再見,你好難過」要比「別再哭了,你是大孩子了,這樣哭,別人會笑你的」來得好。

2. 鼓勵孩子用語言訴說

以同理為基礎的指認情緒後,經過幾分鐘,平靜的向孩子說:「你用哭的,我聽不懂。用說的,告訴我,該怎麼幫你忙,我等你用說的。」

在這個過程裡,成人的態度要保持平靜。成人平靜的心態,不但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耐心,也顯示出成人決心要等孩子「用說的」,而「不用哭的」。一旦孩子不哭、用語言說明他想要什麼時,成人馬上就說:「你是說你想要媽媽來,是嗎?你用說的,我懂了。」

以這樣的過程,反覆向孩子印證,「哭,不能解決問題」;用語言,才能找到辦法。

3. 以「事件順序」替代時間概念

幼兒沒有時間概念,所以一旦孩子以語言來溝通,成人就要告知孩子事件的順序,讓孩子心中有個盤算,來印證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以循序漸進的事件,讓孩子驗證大人果然會守信用,所以不用再擔心。

檢視兩角度,建立適當的期待

成人可從兩個角度,來建立孩子適度的期待。

一、期待的內容

首先,我們得先檢視期待的內容。一個孩子,可能在智力學習上很快,但他天生的氣質讓他進入陌生環境時,卻需要比較長的暖身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成人就要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去熟悉環境,自己也要多點引導、多點等待,別急著要孩子進入情況。因為成人的焦急,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反倒會增加孩子的焦慮。

至於如何做呢?有效的方式,就是「鏡子式的聆聽」,以及「一再愛和陪伴的保證」。

四歲的新生安娜,去年被震耳的防火演習鈴聲嚇著了。所以安娜的媽媽寫電子郵件告訴我,希望學校若有防火演習時,先告知她,她可以讓安娜留在家裡,不用上學。我跟安娜媽媽說,「躲避」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所以我提出了「面對」的步驟:

1. 告知:從第一天安娜與我見面起,每天她一早進教室,我就蹲下來拉著她的手,告訴她:「我知道你害怕鈴聲,別擔心,鈴聲一響,我就會緊緊抱住你,帶你離開教室,我絕不會離開你。」

2. 確保:除了我每天早上的保證,安娜也常常來到我面前問:「今天會有演習嗎?」我則一再、也一致的說:「一有演習,我會馬上到你旁邊,這樣的把你抱起來,帶你一起離開教室。」幾次之後,她還自己想出方法,說:「那我可以用手遮住耳朵嗎?」我則稱讚了她的好點子

3. 面對:有一天早上十點鐘,鈴聲大作,我馬上走到安娜身邊。就像我們之前已討論過兩個星期的做法──我抱起她,帶著所有的孩子走到戶外。一到戶外,我放下她,拉著她的手,她則高興的說:「我做到了。」

二、期待的態度

今年七月,我先生希望我和他一起去佛羅里達,參加他好友兒子的受洗,因為他將擔任那位新生兒的「教父」。這是一件大事,所以我欣然的安排好行程,與他同行。

受洗那天,我們一早就梳裝打扮,在先生好友約翰和伊莉莎白家中,等待他們的親朋好友。不久,伊莉莎白的媽媽手捧著一個白色大盒子,步履蹣跚的走進來。

她一邊打開盒子,一邊說:「我可是很仔細的收藏,一點兒都沒有變黃喲!」我問她為什麼這樣說,她回答:「這件受洗用的白色小禮服,我在八年前就已經買好,但一直沒有交給我女兒伊莉莎白。因為我知道他們很想有個孩子,但一直沒有好消息。假如我早早交給她,她就知道我們也在期待,那會給她壓力。」就這樣,一個祖母等孫子,等了八年;一個母親,不願意給女兒壓力,自己暗暗著急了八年!

我常常想起這個小故事,它讓我好感動。期待,但不造成孩子的壓力,是多大的智慧和愛呀!

愛,是唯一的語言

我一直很喜歡「給」這個字。對它,我有個非正式、但很浪漫的解釋:「像絲線般(左邊的部首),把兩個人繫合在一塊兒(右邊)。」

女兒寧寧那年,花了一個星期,畫了又畫,在我生日那天,遞給我一個一公分大小的「媽媽畫像」項鍊。她說:「送給媽媽,祝你生日快樂。」那條項鍊,像條絲線,緊緊纏繞著女兒對媽媽的愛。

那年,我爸爸去桃園機場送機,在我臨上飛機前,他拿下戴了多年的磁石手鐲,套在我手腕上。他說:「這個給你,希望它會改變你的磁場,保護你。」那只手鐲,像條絲線,天上人間,永遠繫合著爸爸對女兒的愛。

丹尼爾三歲的那年,坐在教室一角,費力的串著一個個小圓珠子,然後很害羞的走到我面前,仰著頭,把那條項鍊交到我手上,說:「送給你,希望你會喜歡它。」那條項鍊,像條絲線,密密繫合著一個孩子對老師的愛。而這個孩子,讓我等了兩年,才在他人面前開口說話、開始唱歌。

在期待裡,不論大人或小孩,「愛」,是唯一的語言;而不給孩子壓力的期待,是愛的實現……





 

台長: 心羽
人氣(1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最前線 |
此分類下一篇:給生命一個最好的開始
此分類上一篇:父母是最重要的情緒老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