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和已經回台灣、好久不見的傑夫(請參閱「初夜是否獻給重要的人」篇)在MSN上聊了好一會,去年離開東京的他又到中國唸了一年書然後回到台灣,聽說明年又要再到美國去,因此這一年除了幫幫家裡的事業也不怎麼忙碌。
難得有這樣悠閒的時間,傑夫說他在台灣經常跑PUB、健身房,然後也認識了一些“健身房幫”的朋友。「聽說台灣的同志現在幾乎都有在健身房健身喔?」我問了這樣一個很蠢但覺得不可思議的前陣子從別的朋友那聽來的問題。「在健身的應該蠻多的,應該說同一個族群的都會喜歡找同一個族群裡的對象。」傑夫回答。
我們聊了些最近感情的話題,傑夫說他雖然回台至今也認識了不少人、嘗過不少他喜歡的菜色,但說要正經的談個戀愛,似乎並不順利。
「我覺得台灣似乎已經變了,我認識的那些人大部分都不想交往,只想要找找砲友之類的。我很怕再這樣下去,我會變得跟他們一樣對性很開放,但失去了想要找對象穩定交往的想法…」傑夫憂心的說。他說前陣子認識了一位跟他相差十四歲的男人,雖然年紀相差甚遠,但性方面卻十分投合,然而在傑夫想更進一步多認識對方、看看是否有交往的可能性時,對方卻敬而遠之。
而其他認識的健身房幫的朋友們,似乎也大多沒有固定交往的伴侶,即使有似乎雙方也都仍各自在外玩著;傑夫甚至曾認識一位以前在「熱線」當電話義工的朋友說,因為連熱線的義工大都覺得和情人以外的對象玩玩、找砲友是無所謂的這種觀念而讓他萌生退意。這事也讓傑夫大受打擊。
難道,現在已經沒有人想要好好的談一場戀愛了嗎?
在我二十初頭的年紀曾經也認識過一些三十歲左右的人,其中有一部份的人他們拒絕談戀愛、只想偶爾找找發洩的對象,我那時認為也許這些人是經歷了失敗的戀情受了傷,所以變得不相信愛情或是不想再受傷而選擇了那條路;然而現在這種觀念的人不但年齡層降低,人數還變得驚人得多,而且如果連幫助同志解決各種心裡問題的「熱線」都無法秉持著“相信愛情”的理念在接答電話時,因男友出軌而傷心打電話過去求助的人是否會聽到「算了啦!你也去找一下呀!開心就好嘛!」等之類的回答呢?!
我不是什麼衛道人士,而且我也尊重每個人選擇他們談感情的方式和想法,但是這樣的情況仍讓我感到衝擊。我相信一定還有很多抱持著想要好好談戀愛的人,也相信一定也有許多人跟自己一樣覺得同志只不過是喜歡的性向和自己一樣、其他的一切生活方式、想法都和一般異性戀也沒有什麼差別;然而,新聞媒體總愛特意炒作同志負面新聞,而許多同志團體為了為同志發聲用力過猛,雖然為同志在台灣的接受度變得比亞洲其他國家好得多,但也仍然被不少人認為是光怪陸離的族群。
新聞當然是被炒作著的,其實不見得是社會真實的情況,但是這些其實是鮮為人知的事。就像近年的偶像劇或黑澀會之類的節目,女主角通常塑造成有話直說
、作風大膽且大剌剌的個性、或是裝可愛傻笨就可以很受歡迎的形象,因此這幾年來我總感覺這種感覺的台灣女生愈來愈多,有話直說、勇於表現自我並不是不好,但價值觀若不正確或是不懂得保護自己或不會看場合說話,就會變得太孩子氣。而同志的新聞則也有可能是這個相同的道理,在新聞媒體不斷播放著負相的消息,或是有關同志的網站或一般的耳語總流傳著同志不須遵守一般男女的規範可以大肆的享受性等等消息後,不再相信愛情的人是不是會變得愈來愈多呢?但那真的是正確的觀念嗎?或者應該說,是不是該讓每個人有更公平自主的決定權呢?
「我很想要好好談戀愛的,但卻一直遇不到想安定下來的人…」傑夫說。「你覺得我現在可以暫時先玩樂嗎?我很怕玩下去之後會不會就回不到想好好談戀愛的我了…」聽到我把他當弟弟般看待的傑夫說了這樣的話,我能感受他的無奈和擔心,也明白這些日子來他真的被騙了很多回,那種暫時不想再受傷的心情。「我想你只要相信著就可以了,等到有一天你玩夠了,你自己就會告訴自己該停下來了。」「等到有天真命天子出現、或是你覺得玩玩的結果其實也不過是場空虛後,你就會想要有所轉變了。」我只能這樣告訴他;然而每個人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想法有了變動也不會人人相同;但我總希望人人可以得到幸福,至少有願意去追尋的勇氣和力氣,因此我會一直鼓勵下去,因為唯有真正的交往,才能體會那種心靈上持續性的幸福感是遠大於射精那短暫幾秒的快感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