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都會區,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就好像水泥森林一般,上班的地方也在樓高二十幾層樓,辦公室在一樓,萬一樓垮壓下來,真不知道要往哪裡逃?我看只有聽天由命了。
大樓層之中什麼地方比較安全呢?我想是樓梯間吧?問題是別讓大樓整個插入地底,八樓變成一樓,那一樓豈不室就變成地下八樓?覆巢之下可有完卵?人類在面對天災地變的同時,顯得多麼渺小,多麼無助!人生在世,還有什麼可爭的?
昨晚10/23發生的地震,台北市消防局連夜請教中央氣象局、經濟部地質調查所學者專家,初步了解發生地震的震央在「四獸山」山腳,不在台北斷層上,又與宜蘭、日本的地震無關,為何會地震,學者專家還在研究。
地震會造成重大死傷,主要是被倒塌的建築物壓死,但災難並不會就此結束;因為還會有更多的民眾因逃生無門,被二次災害如倒塌的房屋引起的瓦斯氣爆、住宅火災等危害生命。
根據中央氣象局今天下午五時三十分發布最新颱風消息,全台灣及澎湖都已進入颱風陸上警戒區,提醒民眾嚴防強風豪雨。氣象局說,「納坦颱風」下午五時中心位置在台東的東南東方三百三十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二十五公里轉十七公里速度,向西北轉北行進,颱風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台灣東南部及東部近海,北部及東半部地區風雨將逐漸增大。
真是所謂的「天災地變」交相夾擊,台灣依然是個可以住人的地方嗎?依然適合人類生存嗎?我持懷疑的態度,尤其選戰又起,倒數五十幾天,各地不管是「真堅定」或是「Lucky Seven」助選團,在各地聚眾造勢,撕裂族群,讓分裂的傷痕更是無限擴張,在傷口上不斷的灑下鹽巴,社會秩序紛亂,民心更加不安,更加鬱卒。
下午為了一親「四獸山」的芳澤,沿著松山路往內山而行,上次已經騎過機車走了一趟,只是從「松山商職」旁的小徑並無法上山。後來又轉到永春高中、松山奉天宮旁路徑才可上山,在台北市區這麼近距離的山區,也可以這麼風景優美,也可以這麼富有自然生態,真是不可多得的地方,竟然會是這次地震震央的所在。
雖然颱風雨受阻於無法下車去,沿著登山步道往前,卻也幽徑蜿蜒,就算是遊車河也罷,總是跨出了第一步,以後應該會有更多的機會再來。今天從虎山到了往象山的入口,只是豹山、獅山不知道在哪裡?要湊足「虎豹獅象」才能叫做「四獸山」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