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黑寶&偷偷跑到鏡頭裡的小君~
12月10日 內在的情操
12月10日出生的人感情內斂,相信自己的價值。如果他們想辦法要引人注意,最大的原因可能也是因為想強化他們所傳達的訊息,提倡自己的主張。他們有時候對自滿、驕傲、傲慢、自我中心全然不知,最大的希望就是服務他人。然而,大部分的人都不瞭解12月10日出生的人感情的深刻,這是因為情感是極端個人的事物,他們不輕易和他人分享。這一天出生的人可以送人的禮物當中,最獨特的就是 坦誠,因為這代表極大的信任 。
信仰是12月10日出生的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課題。他們是虔誠的典型,在品格、智慧、道德的聖壇上祈禱,只尊敬人性最精良的特質。然而,他們最大的興趣往往不在人身上,因為他們本能地知道血肉之軀畢竟無法活出最高的理想。不論是動物、植物等大自然,人煙未至的地方特別令他們著迷。他們思想很有深度,大部分用來思考生命的問題。他們信仰上旁、大自然、宗教、科學法則,乃至於萬事萬物背後的「神」,不過他們通常又把信仰放在別的東西上面。對他們而言,這一切信仰可以並行不悖、互不排斥。
12月10日出生的人常給人一種「出世」的印象。他們確實像是活在另一個天地裡,遠離日常生活的瑣碎、苦惱。就是國庫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一來可能比較難在社會佔一席之地,二來連找一個伴來分享他們的理想都有困難。就算找到了,這個人可能也只是他們的防禦、護衛和支持者。
他們如果擔任領導的職務,對任何層面來說都是好事,因為他們往往是具有同情心又頗具才華的老闆,不但和同事維持良好的關係,而且又能巧妙地超脫於紛爭之上,避免沒有結局的衝突。另外,如果這一天出生的人伴侶積極分擔為人父母的責任的話,這一天出生的人德高望重同時也是愛護孩子、關心孩子的父母。遺憾的是,他們敏感的本性阻礙了掌控權力的能力。此外,他們顯然不善於處理壓力,除百能夠鎮靜地處理壓力,最後又能獲得舒適的生活和保有隱私,否則他們不應該擔任位高權重的角色。
幸運數字和守護星
12月10日出生的人會受到數字1(1+0=1)和太陽的影響。受數字1影響的人作事情喜歡當第一,所以在12月10日出生的人會把個人的需要擺在第一位。太陽賦予的是溫暖、充分發展的自我,對生命有一種人性、積極的態度,這種態度在此又因為木星(射手座的主宰行星)的樂觀和理想主義而更加強化。受數字1影響的人對大部分事情觀點都很明確,因此12月10日出生的人會很頑固。抱負遠大是被數字1影響的人的特質,但是對12月10日出生的人而言,他們的目標往往不在世谷,而是個人與宇宙萬物。
健康
12月10日出生的人必須小心,不要沉湎在感情當中。他們應該永遠對外面的社會敞開胸懷,如果太畏縮,就會產生一些情緒問題,變得越來越難以啟口,或和他人分享內心情感。擁有一個朋友圈,或是擁有一個能瞭解他們的朋友,對他們會很有幫助。可是另一方面,這一天出生的人也不該太依賴任何人,不論對方多麼可以信賴,對他們多麼有所助益。今天出生的人願意付出,所以對於烹飪、照顧孩子、創造舒適的家,這一類「滋育型」的活動,都對他們的健康有幫助。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尤其是與他人分享新鮮的食物、可口的菜餚來創造健康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應該多進行露天健行、園藝等溫和的運動,若能不時地享受一下鄉村生活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建議
克制自己避世的傾向,和他人保持聯繫。相信上旁或大自然,也要相信別人。不要怕排斥。要讓別人聽到你的建言,必要時奮力以戰。
名人
艾蜜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9世紀詩人,為隱者,有詩作上千首,但只匿名出版一些而已。
20世紀法國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也是管風琴演奏家,所作樂曲帶有宗教神秘色彩,表現出對鳥鳴的濃厚興趣。
艾達拜倫9Ada Byron)。為文人拜倫(Lord Byron)之女,也是羅鞭倫斯伯爵夫人,有數字及科學的天賦。也是機械計算器的共同發明人。
美國廢奴主義蓋瑞森(William Lloyd Garri Garrison),為改革者、文字記者、演說家,他認為奴隸制度是一種罪惡,應盡早實行奴隸解放,並把被解放的奴隸吸收到社會中。
比利時裔法籍浪漫時期作曲家西撒法蘭克9Cesar Franck),也擅長演奏管風琴。
18世紀英國劇作家及翻譯家湯姆斯霍爾克羅夫特(Thomas Holcroft),曾翻譯博馬捨的劇本《費加洛的婚禮》,並扮演費加洛 。
塔羅牌
大秘儀塔羅牌的第10張是「命運之輪」,象徵時運的逆轉,除了變動本身,世上並沒有真正恆常不變的趔。這張牌顯示了喜歡賭博的傾向,它會使生命因此起伏不定。事實上,人生不管成功或失敗都與命運之輪緊緊相系;所以,生命中的成敗輸贏都不會是永久固定的。
靜思語
在萬事萬物中尋覓上帝的蹤跡。
優點
內心祥和、有欣賞力、有靈性。
缺點
莫測高深、遺世獨立。
今天在學校聽梅仔&修說的~
自己也跑來看看啦~
真的還蠻準的~
大家也去玩玩看吧~
http://birth.pohe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