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23 10:48:28| 人氣2,5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胎兒體重正確解讀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媽媽寶寶雜誌|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文郁| 2008年11月20日| 點閱數(16496)
懷孕期間,孕媽咪除了對本身的體重數字會斤斤計較之外,胎兒的體重也是孕媽咪最在乎的事,特別是當醫師告知胎兒的體重比妊娠週數小一週或胎兒體重過大時,孕媽咪難免擔心,有些媽咪則發現最後一次產檢時胎兒的體重與出生後的體重有很大的落差,究竟胎兒的體重是如何測量的?請婦產科醫師說分明。
測量方法

身長VS.體重
胎兒的體重是評估胎兒成長的重要依據,但是胎兒還在媽媽的子宮裡,究竟醫學上是如何測量胎兒體重的呢?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黃文郁表示,妊娠的前3個月,主要是透過測量胎兒頭部至臀部的距離來計算胎兒的身長(公分)。而隨著胎兒漸漸發育之後,從妊娠第15週開始則分別測量胎兒的頭圍(Head Circumference)或兩頂骨間之直徑(Biparietal Diameter)、腹圍(Abdominal Circumference)及大腿骨(Femur Length)的長度來判定胎兒的大小,再以此來推估胎兒的體重(公克)。由於測量胎兒的身長結果誤差較大,例如胎兒捲曲的姿勢、骨架的大小都可能造成結果的誤判,因此,醫學上會以體重而非身長作為評估胎兒成長的依據。


準媽咪


子宮底高度VS.腹圍
準媽咪以仰臥的姿勢,讓醫師利用量尺來測量準媽咪子宮底(靠近準媽咪胸骨下方的位置)到恥骨聯合上緣的長度(FSD, Fundus to Symphysis pubis Distance),藉以推估胎兒的成長情況,在懷孕達20週以上時,妊娠週數通常會與此距離相當。有些醫師也會測量媽媽的腹圍:以橫向的方式測量腹部最高的部位,但是因為每位準媽咪的腹圍差異大,因此,比較建議準媽咪在家定期自我測量即可。此外,準媽咪的體重變化也是重要的參考數據之一,特別是當胎兒的體重出現異常情況時,可以透過準媽咪的體重變化找出可能原因。 妊娠的前3個月,主要是透過超音波測量胎兒頭部至臀部的距離來計算胎兒的身長(公分)。


個別差異大
黃文郁醫師指出,如果孕媽咪將產檢時醫師告知的胎兒體重及身長結果對照《準媽媽健康手冊》的內容,就會發現自己的胎兒體重不一定符合手冊的說明,甚至可能有較大的落差。他說,這是因為胎兒的體重差異範圍本來就非常大,其實只要誤差在前後兩週內的預估體重內(至多不超過10~90%的成長區間),都是可接受的範圍。舉例來說,同樣是懷孕29週,女寶寶的體重範圍可能介於1,042~1,695公克之間。而男寶寶的體重則介於1,121~1,888公克之間。


Q&A


當醫師告知胎兒比懷孕週數小一週時,需要增加飲食攝取嗎?
胎兒體重比懷孕週數小一週時,準媽媽別太緊張,也不需要額外增加飲食的攝取,只要不是其他病理性的原因,胎兒體重小一週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建議準媽媽維持正常均衡飲食,如有其他疑問,可進一步詢問醫師。另外,素食準媽咪因為肉類蛋白質攝取不足,也有可能造成胎兒體重較輕。


醫師說我的胎兒體重太大了,我需要少吃一些讓胎兒不要長得太快嗎?
胎兒的體重較大時,可能會造成分娩困難,但只要不是其他病理性的原因,例如妊娠糖尿病,準媽媽並不需要刻意節食來控制胎兒的體重,反而應該檢視日常的食物清單,是否攝取了太多的高熱量、高澱粉類、高糖分食物?建議調整日常飲食即可。


判讀標準


影響判讀的5大因素
黃文郁醫師表示,醫師一般上是利用超音波來估測胎兒的體重,再將結果與過去的統計資料(胎兒妊娠齡與體重估測表)做比對,由於選擇使用比對的資料庫不同,再加上胎兒的姿勢、先天遺傳的因素,以及所使用的超音波儀器的精確度,都會影響醫師對胎兒體重的判讀。也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天到不同的醫療院所做產檢,測量出來的胎兒體重也不會完全相同。


Reason 1 胎兒體重成長曲線表 
不說不知,其實胎兒也有體重成長曲線表,這就是各大醫療院所用以評估胎兒妊娠週數與體重成長的參考資料,黃文郁醫師表示,該成長曲線表是根據過去數十萬筆的胎兒體重資料統計分析出來的結果。醫師根據這份資料比對胎兒的成長情況,確認胎兒的體重是落在哪個成長區間,如果胎兒的體重是落在10%以下(過小)或90%以上(過大)的成長區間時,多有異常病因所致,務必特別留意並做進一步檢查找出原因。每家醫療院所所選擇參考的資料庫來源不同,例如若使用的是西方的統計資料,則國內胎兒的體重在相同妊娠週數時的評估就有可能偏低,而選用部分日本的統計資料,則國內胎兒的體重則有可能偏高,即使使用國內各醫學中心所統計的資料庫,也有相當的落差,因此不同醫療院所判讀的結果也會有個別差異。此外,當胎兒體重落在10%以下或90%以上的成長區間時,根據統計學上常態分佈的緣故,因為統計數據相對較少,評估結果誤差率也較高。


Reason 2 & 3 操作技巧VS.使用儀器
‧超音波是測量胎兒體重的必備工具,因此儀器的精密度也會影響判讀的結果,另外則是醫師操作儀器的技巧,對測量結果也會有一些影響。


Reason 4 & 5 胎兒姿勢VS.先天因素
不論是測量身長或是頭圍、腹圍及大腿骨的長度,胎兒的姿勢都會影響測量的結果。 ‧ 因為是測量頭圍、腹圍及大腿骨的長度來評估胎兒的成長,如果是矮胖型或是瘦長型的胎兒,其體重的評估誤差率會比一般寶寶來得高。


異常狀況


體重過重影響分娩
胎兒的體重對於產程會有決定性的影響,頭圍大的寶寶容易造成產程遲滯;而腹圍大的寶寶則需要擔心「肩難產」;足月胎兒體重超過3,500公克以上的寶寶,則可能造成生產困難,體重低於2,500公克則屬於體重過輕,需要擔心寶寶的健康狀況。出生時體重在2,500~3,500公克,是最理想的範圍。


正常標準
黃文郁醫師指出,一般來說,胎兒的頭圍與懷孕週數會較一致,而大腿長度的測量結果常會比實際妊娠週數略小;腹圍的測量結果則通常比懷孕週數大一點,利用這三項結果所在的成長區間,就能推估出胎兒的體重,只要體重區間落在10~90%以內,都屬正常可接受的範圍。但是,造成頭圍與大腿骨比較大或比較小的原因常與先天遺傳因素有關,例如父母都是高個子時,胎兒的骨架也會隨之比較大,反之亦同。因此若排除此先天遺傳因素後,如果胎兒的體重落在10%以下或90%以上,則必須進一步確認胎兒是屬於「對稱性」或「不對稱性」的異常。


對稱性VS.不對稱性 
對稱性:
當測量胎兒的頭圍、大腿骨及腹圍的結果一致性地皆比週數來得過小時,雖然胎兒整體生長平均,但是,可能孕婦本身體重並無增加、有先天性異常、或子宮內感染,另外與父母本身體型的遺傳因素也有相關,此類影響多於懷孕初期就已造成。
不對稱性:
指胎兒的頭圍、大腿骨及腹圍的測量結果並不一致,產生如頭大肚子小的特殊情況。造成腹圍較小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後天的影響,像是胎盤功能、孕婦貧血、多胞胎、異常的飲食習慣、長期使用藥物、抽菸喝酒等,可能發現胎兒過於“苗條”,生長遲滯的胎兒經常可見,這類情形多在懷孕中後期時對胎兒漸表現出明顯影響。


體重過輕或過重
如果胎兒的體重落在合理的成長曲線內,但醫師卻告知準媽咪胎兒的體重比妊娠週數小1週或大1週時,其實準媽咪還不需要太擔心。黃文郁醫師表示,胎兒的體重比妊娠週數相差 ±2週,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胎兒體重的成長情況「一直都是」維持平均較大或較小1~2週的情況,則有可能是月經週期估算錯誤,但是如果胎兒的體重與妊娠週數之間差距呈現越來越大的情況,就要進一步檢查確認原因。


體重越來越小原因
多胞胎、胎盤功能不全、高危險妊娠(妊娠糖尿病、子前癇症等)都可能造成胎兒生長遲滯,以致體重比妊娠週數越來越小(如第26週小1週,第30週小2週…)。另外,準媽媽有抽菸、服用藥物、喝酒、過量攝取咖啡因等生活飲食習慣,也可能造成胎兒體重過小。


體重越來越大原因
妊娠糖尿病、母親的飲食習慣可能造成胎兒體重過大,這時候準媽咪必須嚴格控制血糖,並且調整飲食習慣,避免攝取高熱量、高脂肪、高鹽飲食。此外,在沒有病理性原因的情況下,糖分攝取過量也可能導致胎兒體重較大。


Q&A


生產前一週產檢時,醫師告知胎兒體重有2,800公克,但是出生後寶寶卻有3,100公克,請問這個結果合理嗎?
在妊娠中、後期之後(約懷孕7個月之後),胎兒的體重平均每週增加100~200公克,最後一次產檢至生產時相差1週,平均體重在200~300公克以內是合理的誤差範圍。但是如果胎兒的體重是落在10%以下及90%以上時,因為進行比對的統計資料較少,因此誤差值也就相對來得高。


~原文刊載於2008年7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台長: Column
人氣(2,5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Baby |
此分類下一篇:鼓勵生育 內政部研議發放幼兒津貼 0~3歲 每月補助5000元
此分類上一篇:王建民 挑戰超級奶爸任務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