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26 17:34:16| 人氣8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書評】對於未來景氣的預測--2010年大崩壞(兼論當前房地產市場預測)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blog.yam.com/hihisue/article/26138617



前言:

在這2009年的最後一天,要跟各位分享一篇文章,直接說就是讀書心得,不過篇幅很長、非常長、超級長,希望各位可以耐心看完。順便要說的就是,本篇文章的內容跟評論僅具參考價值,我說的未必是正確的,我也不就文章內容負責,賠錢了別來找我要XD。


1.簡介:

本書作者是哈利‧鄧特二世(Harry.S Dent.Jr),他被譽為最準確的長期經濟趨勢預測家,曾經成功預測1990年的經濟榮景。本書出版於2008年底,作者在此簡述未來的景氣變化:

2009年下半年景氣會有一波反彈,但會於2010年跌至谷底,並持續盤整,直到2023年才會開始復甦。美國的景氣將陷入長期的冷凍,如果世界各國不自己開發內需市場而要依賴美國作為經濟產出的支柱,則勢必會跟美國一起落入谷底。



目前2009年下半年的確有景氣復甦的現象,但市場對景氣是否真的復甦仍充滿疑慮,因為美國失業率仍創新高,房貸違約率也直線上升,美國人經歷金融風暴後,儲蓄率由2%提升至4%,也導致了某種程度上的消費緊縮。而歐巴馬政府也只能靠繼續狂印美鈔來維持通貨不至於緊縮,下面這則新聞可以作為2009年下半年景氣看起來似乎復甦的典型解釋:


----------------------------------
蔡勳雄︰台灣恐陷無就業復甦

更新日期:2009/10/22 04:09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經建會主委蔡勳雄昨日應邀到三三會演講時坦承,雖然台股回溫、消費市場買氣也回升,但失業率長期偏高,我國恐將陷入無就業復甦(Jobless Recovery)隱憂。

蔡勳雄指出,過去台灣失業率約四%水準,但今年八月衝高到六.一三%,失業人口高達六十七.二萬人,不僅如此,勞動市場還出現供需失衡狀況,較上層的研發人員及較下層的三K產業勞工,竟出現供給不足狀況,凸顯國內失業問題的複雜性。

他指出,失業率偏高情形,將限制未來消費成長動能,也會影響景氣復甦力道。他說,近來企業產能利用率已有回升跡象,但投資意願仍顯保守,民間投資力道不足,會造成國內需求疲弱,影響就業機會,這是政府相關部門要去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無就業復甦」簡單來說就是市場資金並未流入生產、銷售體系,而是流向股市、房市的投機市場,這無助於勞務增加,也難創造就業機會,只是經濟數字好看,這種復甦來得快、也去得快。
----------------------------------

2.人口經濟學對於景氣預測之解說

該書對於未來景氣循環的週期預測,是根基於人口經濟學的原理

因為人口的多寡及其年齡,是最終影響商品產出跟銷售、利用、流通的因素。理由很簡單,人口越多則消費就會越多,反之亦然。

而對於人口數目影響經濟的因素,則由年齡來進行區分。學者研究統計顯示,個人消費額的高峰往往出現於45歲左右,理由是因為45歲的成年人,已有相當成熟的購屋、養育....等雜項消費,這個高峰會在47歲左右開始急速下降,進入所謂退休的階段,『退休』階段一旦開始,該成年人的消費就會開始下降(簡單說就是省錢養老)。而這樣的一個由高到低的消費週期,就是完整的經濟循環。

如果從台灣的人口數來舉例言之,就需從民國34年的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說起:

民國三十四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此時台灣人口並不多,約略是你我祖父母那一代正值壯年的時期,在當時經濟並不發達,那一代的中年人也過著刻苦的日子,並且基於農業社會的傳統因素,一對夫妻往往會生育很多子女(往往超過三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子女的生活當然是相當清苦的,此時的經濟成長率理所當然看低,畢竟30至45歲高消費力的族群(也就是你我祖父母)那一輩人數並不多。


時間來到民國70-80年代,此時你我的父母這一代,已經約30至45歲,不但消費力最高,而且這批消費力最高的族群人數還真的不少,這批高消費且人數又多的壯年族群,剛好就引發了台灣的內需,此時剛好也時值美國戰後嬰兒潮世代成長為壯年也步入高消費的時代,也讓台灣70年代的經濟成長跟隨美國的消費需求一起狂飆。如果從人口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台灣七零年代的經濟起飛並非奇蹟,而是人口成長的必然,但隨著此族群消費力的逐漸降低,民國80年代之後經濟就開始逐漸趨緩。

如果你我父母世代的下一世代(就是你我)的人口數目比不上前一個世代的話,那經濟成長率下滑、景氣不若過往是可以預期的,舉例而言,因為上一世代人數較多,壯年時買的房屋、民生消費物品,其數目一定比你我這個世代要來得多,如果本來廠商賣得多,結果之後賣得少,所顯現的產能過剩、東西賣不出去,就會是所謂的經濟成長率下降、景氣不好。


從以上的計算模型,各位可以自行檢視美國、印度、日本....等各大國家的每年出生人數,來推算該國未來經濟成長的前景,其中最屬悲觀的就是日本,日本已經歷長期的經濟蕭條,連帶影響出生率,而出生率所造成的低新增人口數,又連帶影響到國內內需市場。目前世界上的已開發國家幾乎都有未來人口成長趨緩的問題,最嚴重者為日本,而美國則較為持平,至於中國大陸也已經開始有人口下降的問題產生,目前以南美、南亞等地區之國家在未來人口成長上有足夠空間支撐長期的經濟發展。

以上的模型是單就人口統計所計算之景氣循環週期,而景氣循環還有很多小週期,諸如技術創新週期(例如電子業)....等,這些小週期會在大週期中製造一定的小起伏。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依照人口統計所推論之消費景氣循環,主要適用於內需極大且能夠自給自足之經濟體(例如美國、中國),至於高度依賴出口且內需市場小的國家(例如台灣),是否可依照自身的人口統計數據來預測景氣循環,筆者認為,這尚有待商榷。這並不是說台灣自身的人口統計數據就無法預測景氣及消費潮,而是說,台灣的消費景氣循環,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會跟最大出口之國家人口統計(例如美國、中國)具有連動關係的,故本書預測美國景氣循環的部分,對台灣而言是可以參考的。


3.台灣房價市場跟景氣循環之關係

日前有研究機構已經發布研究,台灣出生率是目前全世界最低,綜合前述的景氣循環模型,各位可以去想像一下台灣未來的內需市場如何。下面這則新聞可以作為大概的描述:

---------------------------------------------
林全:人口老化 全球經濟成長力趨緩
更新日期:2009/10/16 20:59
(中央社記者周品均、劉建邦台北16日電)前財政部長林全今天表示,受到人口老化影響,全球經濟在2040年之前將持續成長,但力道會減弱,中國也可能「在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國之前,就老掉了」。

林全下午出席台灣金融產業趨勢研討會時表示,人口、技術進步以及其他社會因素,都影響世界經濟成長,預估全球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90億人;在此之前,世界經濟仍會成長,但成長力道將比以往減弱。

林全說,中國也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可能在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國之前就老掉了」,但從印度人口分布比例來看,印度若解決社會制度問題,有機會在未來20到3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至於台灣的人口情況,林全表示,2008年台灣出生率 8.64%,是全球最低。根據行政院經建會推估,2024年台灣出生率與死亡率將會交叉,屆時台灣將發生人口自然減少,政府面臨人口老化嚴峻考驗。

林全表示,人口老化將衝擊多項產業,包含大學的經營、房地產業等,老人年金的支付也可能影響政府財政。台灣若要維持經濟成長,就必須解決人口老化問題,除了鼓勵生育之外,應思考開放移民的可能性。981016
-----------------------------------------------


在這邊要討論一下當前的台灣房價跟過去及未來人口循環的互動關係:

各位可以理解,房價向來跟世代之間的年齡有關,當你我父母結婚並且生兒育女時,台灣房價在70、80年代之間有過一批熱潮。

而現今台灣房價高到嚇人,一個合理的解釋是:現在正值你我這個世代結婚並且構築一個家庭的時代到了(但尚不足以解釋為何價格會飆漲到如此高的地步,這部分的內容多到足以另開一篇論文解釋)

而未來的房價會如何呢?如果您稍微用現今國中小學的就學人數去推算的話,您應該就會知道未來拿不動產作投資會是很不智的事情,因為在未來的數十年間已經不會有這麼多的房屋需求了。


4房價的討論:

a.成因
台灣的房價同樣有區域發展的相關因素影響,而有城鄉差距的產生,北部的情況大致上就是:台北縣市貴得要死,而桃園縣市稍高,基隆市則是逐漸升高。台北縣市之所以高漲的原因,主要在於全台有四成的工作機會工作機會集中在此,這也提供了投資客跟建商漫天喊價的空間。

但台北縣市屢屢破盤的高價尚不足以經濟學的供需原理來解釋,因為台灣不動產市場的特點在於黑箱且不透明,其他國家例如中國、香港、美國,這些國家的不動產買賣,其價格跟買賣過程都是透明且可供大眾查詢的,但在台灣,你很難去查詢屋主究竟是用多少錢買入不動產,也因此造成賣方濫行喊價的畸形市場機制。


目前北台灣的高房價,主要值基於低利率的過度信用擴張、政府高舉債、以及遺贈稅、所得稅之調降,而這樣的高房價合不合理,只需要轉頭看看你周圍同事們的收入,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明白。正常的房價是該隨著薪資所得上升而慢慢升溫的,現在的房價,大家都很清楚,人均所得退回十年前的水準,房價卻破八年來新高,人民購買力跟不上房價的漲勢,很明顯的就是泡沫化。


而泡沫這種東西就是拿來破的,只要這泡沫一破,台灣將陷入長期的經濟蕭條。原因在於在這一波的降低利率進行信用擴張(也就是央行狂印鈔票)、強迫銀行放款的過程中,資金並未依照政府所希望的方向流動,亦即製造業、中小企業....等這些真正可以創造GDP及就業機會的地方,而是全數灑入了股市、不動產,換句話說就是這些錢全被拿來炒股跟炒房,這也是為什麼房價狂漲、股市狂漲,人民平均收入卻未同步升高同時失業率會提高的原因。而當銀行寧可貸款給炒地皮的投資客,真正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製造業卻貸不到資金的情形一發生,就別指望人民生活水準跟所得會拉高,而不拉高的所得,又何以支應如此高檔的房價?而欠缺支撐力的高檔房價,自然就是會破的泡沫。


b.高房價給台灣帶來的影響:

高房價帶給台灣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台灣內需市場長期萎縮,原因在於人民於房價高點時購入實際價值顯不相當的不動產,並且背負高額房貸,薪資未提升的狀況下,薪水都拿去繳房貸了,哪有餘力去上館子、買衣服、出門遊玩?這不也是現在年輕人不敢多生小孩的原因?

而這些被侵蝕掉的消費品項,就會導致台灣內需市場萎縮,而且這萎縮會長達20年(因為要繳房貸),各位可以想見各行各業該賺的錢都被房貸吃掉的慘況,到時候可不是百業蕭條,簡直就是萬業蕭條,而且是長期的經濟蕭條。所以政府官員跟建商說『營建業是經濟的火車頭』這句話是錯誤的,在當前炒作遠多於自住的房地產市場,營建業只會是台灣經濟的毒瘤。




5.對未來的展望:

前面已經提過台灣的景氣循環除了參考未來的內需市場之外,因為台灣是出口導向,必須跟主要出口國的景氣循環合併觀察。

在此分兩部分處理:

a.中美未來的景氣循環:
依照人口統計趨勢預測,中國將於2020年進入經濟衰退期,美國則是2010年進入經濟衰退期(同時因為聯準會印鈔票印太過頭,恐將進行緊縮信用的動作,引發一次美股大震盪,進而引發全球長期大蕭條)。美國一旦進入經濟衰退期,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國的台灣,下場跟前景會怎樣,大家心裡很清楚。這時候看看隔壁的中國能給我們什麼幫助?中國似乎也會因為美國人不再消費,也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中,不過中國沒在怕,因為他們人多,內需市場或許可以撐得住,不過台灣有能力去瓜分中國的內需市場、填飽自己肚子嗎?各位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台灣都出口什麼東西給中國大陸。

b.台灣未來的內需市場:
因為目前英明的執政政府的關係,放任房地產泡沫的結果,已經在前述『高房價給台灣帶來的影響』提到過,在此不贅述。不過各位大概會想,換個執政黨是不是會改善?我只能說,阿扁執政八年好歹也放了破兆的優惠房貸還搞了個土增稅減半,說民進黨政府會有多不炒地皮,說真的我也不相信,只能說藍綠似乎都差不多,沒人敢跟財團還有建商作對,人們只能自求多福。



6.結語:

未來景氣的主要觀察點,建議放在明年第一季跟第二季。如果明年一、二季跟前年相比,美國人的消費指數下降,那就代表美國人快玩完了。因為美國除了房貸泡沫之外,目前面臨的第二個挑戰就是信用卡壞帳也是堆積如山,美國政府要如何面對這樣子的金融未爆彈,同時還要提振景氣,又要防止通膨,真的很困難。寶來證券所預測的美國政府升息降低通膨時間點,是估算在明年年中,這手術一搞個不好,美國可是會陷入長期通貨緊縮跟蕭條的惡夢之中。


至於台灣房市的觀察點,筆者建議放在明年第二季左右,如果美國沒倒,台灣房市這個大泡沫可以繼續吹,這時候就要輪到第二個觀察時間點,那就是2012年總統大選結束,理由在於,除了選舉行情結束外,2012年也是很多投資客房貸寬限期到期的日子,屆時如果手上持屋不釋出,將會面臨極大的房貸壓力,如果未來台北的房市持續維持價高量縮的情況,那這些滿手屋子的投資客預計將會有逃命潮,這也是台北房市崩崩樂的開始。


其實台灣房市何時會崩崩樂,這點真的很難預測,舉個例子,跟國泰建設公司合作合作進行房地產趨勢研究的政大教授張金鶚教授,從2002年就看空房市一路看空到現在,可是北台灣房地產硬是從2002一路漲到現在,導致張教授被很多投資人笑稱是反指標。可是我們能說張教授是錯的嗎?張教授也是從人民基本購買力的觀點來衡量房價是否合理。


只是張教授忽略掉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那就是財團、建商跟執政者本身就是利益共同體,舉上一次優惠房貸的例子來說好了,2009年年初某位號稱什麼都能的趙姓建商,就連夜跑進總統府裡跟總統哭窮,隔天馬政府就放2000億優惠房貸出來,然後營建股又都活跳跳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什麼?


那就是理論上的東西未必是不正確的,就如同這本書的作者使用人口統計模型來預估美國於2010年會陷入經濟衰退一樣,也如同我們用房價成本/所得比來衡量房價是否合理一樣。我們可以用理論跟學術研究來探知某種程度上的真實,至少你不會跟那些菜籃族、定存族一樣,會被媒體所蒙蔽,永遠當買高賣低的那一群人。此外,除了學理上的基礎外,也多多觀察自己生活周遭的細微變動,你可以更精確掌握景氣的變化。

以上的說法似乎代表我很不相信媒體

是的

我很不相信媒體


原因很簡單



舉例如下:

------------
(By wellwilling)

現在各種新聞都可以成為"看好房市"的新聞

去年第二季,貝爾史登倒閉,建商說油價拼命漲,通膨壓力大,房市保值有上漲空間
去年第三季,雷曼倒閉,建商說短期利空,房市還會大漲
去年第四季,雷曼效應引發全球股市崩盤,建商說股市資金會轉進房市避險,房市會上漲
今年第一季,史上最大出口衰退,建商跑出來喊說兩岸和平紅利,房市見底,會反彈大漲
今年第二季,全球股市開始反彈,建商說股市財富效應帶動房價上漲
今年第三季,主要企業財報虧損縮小或盈餘衰退,建商說企業營運回春,利率史上低點
今年第四季,第三季房市景氣變好,所以預期明年繼續變好(很棒的邏輯?)

台北市房價偏高 =>看好台北縣
新屋成交量下滑 =>看好中古屋
中古屋成交量下滑 =>看好都市更新商機
利率飆高,通膨壓力大 =>買房可以保值
利率創史上最低 =>租不如買,買房很划算
股市大跌 =>資金轉進房市避險
股市大漲 =>股市財富效應推動房市
豪宅價格創新高 =>比價效應帶動公寓大樓上漲
豪宅價格下滑 =>價格便宜,有錢人會進場撿便宜

我真的想不到有什麼消息讓建商坦承說是利空消息
對於建商來說,永遠都是好消息
對於記者來說,永遠都是房市看漲

-----------


在當前似乎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氛之下,提出這樣的見解似乎有點怪異


只能送大家 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話:



「別人貪婪時,我戒慎恐懼」

台長: Column
人氣(8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房市。房事。 |
此分類下一篇:IMF :持續低息 恐導致資產泡沫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房屋租金報酬率是亞洲最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