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30 13:12:00| 人氣5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西南氣流實驗計畫 吸引各國氣象專家來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即將在今年梅雨季節進行的「西南氣流實驗計畫」吸引了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及韓國的氣象專家來台參與,也成為國際級的示範實驗計畫,主要原因是台灣特殊的地理及天候條件,成為最佳的豪雨觀測地點。如果能夠解讀劇烈降水形成的原因,將有助於未來對於豪雨的預報,甚至進一步在地球暖化趨勢下,如何在乾旱地區,改變雲的結構,誘發降雨的條件,減輕暖化可能帶來的災害。(彭群弼報導)


主導西南氣流實驗計畫的台大教授周仲島表示:台灣地區春夏之際,受到西南氣流影響,常常出現豪雨,現有的觀測設備,包括雷達及衛星,其實無法精確分辨出降雨的類型,特別是豪雨,通常是由多個劇烈的雷暴凝聚而成,高空中先有大冰塊形成,在掉落的過程中,形成很大的雨滴,不過,也有研究認為,不見得一定要有很大的雨滴,如果是非常綿密的暖雲,也有可能。換言之,每天都會下雨,下雨的雨滴有大有小,但產生降雨的完整物理機制,目前氣象學界的瞭解仍然有限,特別是豪雨!


因此,分析高空「雲」當中,「水象粒子」的組成,究竟是:冰,雪花,冰晶,還是雨滴,冰雹等等,就可以決定雲的成分,進而推估模擬降雨的型態,多寡,以台灣地區西南氣流所誘發的豪大雨為例,目前看法認為應該是在三四百公里的「中尺度」範圍內,大氣出現劇烈的對流:有極大的上衝,以及下衝氣流,以南台灣為例,就曾經發現高度達到18公里的對流系統,因此,透過高解析度的特殊雷達,分析組成雲的水象粒子的成分,就有機會解開整個降雨的過程。周仲島說:未來就有機會透過模擬的方式,找到豪雨發生的可能性,甚至進一步,藉由對降雨過程的瞭解,在全球暖化,引發嚴重乾旱的地區,開發人工增雨技術,增加下雨的可能性。


周仲島表示:以及美加兩國的氣象機構,與我方的科學家一起工作,透過在南台灣所張起的「科技攔截網」,捕捉西南氣流的樣貌。所有的資料將彙整到氣象局,成為下一個十年內,有關豪大雨最重要的觀測資料。二十年前在北台灣曾經進行過一次類似研究,結果一共產生了將近兩百篇研究論文,被氣象界譽為最有價值的實驗計畫,今年的西南氣流觀測,也被賦予同樣的使命,希望解開降雨的基因圖譜。

台長: Column
人氣(5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