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19 06:09:57| 人氣2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交換,不等於了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來不覺得「嘉」是個難寫的字。不過來到日本後,才發現「嘉」原來沒那麼簡單。

剛到日本跟指導教授見面時,他問起我的名字說,對了,你那個字是喜悅的喜嗎﹖當時並不以為意,只覺得老師大概是學生收太多、研究做太累才會搞錯。不過自我介紹多了以後,每次人家問起怎麼寫時,我才發現要介紹「嘉」這個字還真難。雖說日文裡頭的確有這個漢字,但使用的頻率少之又少,解釋也不一定有人一下就通,所以要不就是放棄解釋,要不就是直接寫給他們看。

但寫出來才知道,原來他們也不一定一看就懂。

記得第一次收到美髮店寄來的會員卡,剪頭髮時填的資料明明寫的是「嘉」,但會員卡上打出來的,卻是個大大的「喜」。雖然礙眼,還是努力安慰自己,開門見喜也不錯啦。還有幾次去外面填寫資料,每當對方要重謄名字時,他們總要先看著我寫的嘉字,再皺著眉一筆一筆地依樣畫葫廬。

想起語言學家說的話:語言只是項工具,意義與價值則會隨著每個人的經驗與角度有所不同。

所以,在我心裡想著「嘉獎的嘉啊~」,並用筆詳實寫下這個字傳遞給對方的同時,對方則是看著我寫下的這個字並從他心中的語言檔案系統裡尋找出相應的字眼,但當他選擇按照他所認識的士、口、茄的腳步,一步步地拼湊出他所不熟悉的「嘉」時,我們兩人對「嘉」本身的認知出發點早已不同。

更何況,依樣畫葫蘆的拼湊過程中,有時還會畫錯。於是,除了最常見的喜字以外,原本吉與茄的組合,往往還會變成士口加、土口茄、土口加…最近拿到的一張介紹卡,則是士與茄上下疊在一起作伴。中間少了一張口卻怡然自得的模樣,一瞬間,竟讓我有些信以為真。

在符號的交換過程中,我們也許都停留在相互誤解的階段。畢竟,誰知道交換與再交換間所轉變出的意義,有多少是真正貨真價實。

別忘了,少了那張口,一樣能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哩。

台長: 亞力安魚
人氣(2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