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新聞網 】玻璃娃娃判決 學童:不影響助人
中小學陸續開學,日前的玻璃娃娃判決,在不少校園裡產生寒蟬效應。不過,一群台北市長春國小的小朋友認為,他們覺得法官的判決實在太離譜了,幫助同學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要小心安全。兒福聯盟則提醒孩子,幫助人的同時也要注意用對方法,才不會對彼此造成傷害。(藍孝威報導)
熱心幫助玻璃娃娃不慎將他摔死,被法官判決有罪,一群長春國小的小朋友紛紛為被告打抱不平:「這個案子判得有些離譜,這樣會讓人都不想幫助別人了!我覺得陳同學很無辜,因為天雨路滑,他滑倒是不小心的,畢竟不是故意的。」
這群小朋友說,幫助同學是件好事,他們不會因為玻璃娃娃事件而退縮:「盡自己所能啦,不能幫助的話也不要勉強,不然把別人弄傷了也不好。」
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提醒師長別忘了教育孩子正確的助人方式:「像是遇到有人溺水,你可以打電話報警,或是請旁邊的大人救人,而不是自己一下子就跳下水去。」
兒盟表示,大人還是應該繼續培養孩子助人的觀念,不要因為一個玻璃娃娃的判決,而影響兒童的價值觀。
~~~~~~~~~~*我的小小想法*~~~~~~~~~~
這個確定判決一出就引起社會大眾人的譁然,那天初看到電視新聞報導的我心裡也是有些微的納悶,不過即使旁人的批評聲音不絕於耳,我依然還是默默看完新聞的報導。後來針對這個判決的後續發展我就特別地注意,就新聞報導的發展來看是依然可以上訴的,不過卻引發了一些所謂的寒蟬效應,也讓立委很不滿判決的結果,突然之間社會開始檢討起校園中的無障礙設施。不意外地,結果當然是令人很失望的。這表示許多小地方還是值得執政者更積極地檢討與改進,然而,從新聞簡短的報導中一路觀察下來,我倒是有幾點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因為結果的爭議性,我看到承審法官也出面做些解釋,不過似乎是不被人接受的。先姑且不論他的思考重點所在,我想先釐清的一點是一般人對法律人的認知不外是冷血和無情的,從這個案子一出現時新聞報導就是抓著這點開始攻擊和批評的,雖不能說是誤導但是我想或多或少都讓人對法律人有不好的觀感。然而,我想我們都不是當事人,也不知道承辦的法官到底是看到了多少證據後才做下這個判決的。同時在此之前,我必須說些實話,據我所知當法官的壓力都很大,因為法官也是人,不是神,他無法知道案發當時的真實情境究竟是怎樣,而所謂的真相其實也是用許多的証據去還原的,不見得就是真的。但是,身為仲裁糾紛的法官卻必須依據雙方當事人所提出的證據多寡做出一個適法的裁判。
然而,適法就一定是合乎所謂的正義嗎?或者可以說就是合乎法理情的結果嗎?這個論點,答案當然是不一定的。因為法律的世界裡不外是思考論辯的競爭結果,弱勢的一方若是受害者當然會受到社會大眾的同情,但若不然時事情就棘手了,因為要制裁弱勢者是跟我們的直觀有違的,我想這件事情會有這麼大的爭議大概就是出在這裡。因此,承審的法官在做出這個判決時我想一定或多或少也想到這點了,如果他依舊做出這樣的決定,那麼我想應該是被告目前所提出的證據不能使他自己能夠充分免責。
另外,我不知道法官究竟是看到多少對被告不利的證據,不過我想若是要質疑法官的決定應該要從證據力去著手才是比較可行的做法。簡單地說,法律的世界是訴諸正義的法理,然而正義有時不免冷峻些,因為身為法律人就是必須去除自身情緒的干擾才能做出較公正的裁判,可是弔詭的是對身為"人"的法官來說,去除自身情感卻也是件異常困難的事情,所以,我認為不應該把爭議的矛頭指向法官,我們應該充分檢討的是社會環境中既存的現象是否不利於助人者和被助者。
同時,助人確實是應該量力而為的,但是今天的問題是若是認為自己可以,但是結果卻是不行的時候,法律是否應該對其不自量力的行為苛責呢?(意思就是說,完全出於善意的動機,行為卻造成他人重大損害的過失時,該如何處理呢?)現在我們應該要好好討論的是這點才對。誠如醫生對病人的醫療行為,在正當程序下給病人的開刀縱使是傷害行為,但在法律上醫生卻享有免責性可以阻卻違法,但是為什麼醫療糾紛卻時有所聞呢?問題就出在對彼此行為的認知和事後對簿公堂的舉證多寡。從這點去著手,可以思考的是法律是否不鼓勵人從事善行,還是根本就不鼓勵人去從事事前就已經知道會有過高風險的善事呢?從這點來看,我想倒是可以讓我們也好好想想行為背後所具備的風險性的問題。
總之,我認為這件判決結果要強調的不是不可以助人的問題,而是該如何正確地助人。因為我們助人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對方可以得到對其有利的幫助嗎?所以,在助人之前想想怎樣才是對其有利,又不會是不自量力的行為才是正確地助人態度,只是消極地避免助人並不能真正解決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不公義。想想要是因此而冷漠對人,社會就越冷漠,不是嗎?我想一直消極下去的結果就很可能是,哪天換成自己需要人幫忙時,不會有人肯幫忙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