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2-02 21:22:34| 人氣2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北市客協 新竹客雅采風 大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北市客協 新竹客雅采風 大荒 作者按:陳石山理事長六年任內最後一次文化之旅,走訪他的故鄉新竹縣山地和平地六鄉鎮。這些地方他都十分熟悉,他也都在這次行程定點參訪前後做了一些導覽和解說。聽他講述母校芎林國小、親自推動的鄧雨賢公園和義民爺的故事;闡釋陸豐國小傳奇、徐木珍現象,就知道大家這一次參訪是踩著他走過的足跡行進。 台北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03年度11月新竹客家泰雅文化之旅一行40人,於2日晨7點40分在金甌女中校門外啟程。成員除了協會理監事、會員暨家眷外,還有5位高鐵局員工暨家眷。車子啟動後經市區朝國道三號進發。理事長陳石山律師和往常一樣,用兩三句話點出個人特質或經歷的方式對全車同遊「點名」,加強同車的溫馨和同遊彼此間的印象。接著他也針對這兩天的行程做了一點簡單的行前報告,尤其是最先參訪的關西兩景點。於是大家在車上對關西金勇DIY休閒農場引進國外繁多品種的番茄,並採溫室有機栽培,企業化經營的方式有了粗略的印象,同樣在關西的臺紅茶業文化館,同遊也有「參觀一館可了解臺灣茶業發展百年史」的概念。前理事長羅能平直言每年一直期待這兩天的到臨,大家難得下鄉,期望大家買一些便宜的水果回去,畢竟臺北的水果太貴。 導遊談史地 車抵金勇農場 這次出遊和去年一樣,依舊由鴻友旅遊的power導遊范姜鳳友擔任車掌兼導遊。為了把同遊的身心靈坐標帶進新竹,車還沒到新竹時,她就灌輸大家一些新竹的史地概念: 「新竹縣面積1428平方公里,人口48.3萬。『新竹風,基隆雨』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本土俗諺。新竹剛好是丘陵地的下風坡,九月起東北季風從宜蘭、基隆那兒吹來時,雨都降落在基宜一帶的迎風坡,吹到新竹逆風坡時水氣已盡,變成乾風-九降風,把秋收後的農產品柿子、龍眼烘乾後變得很好吃,這種風加上日曬,也有助於米粉的產製。新竹因為在下風口,全年最高可有46天大風,風速每秒四公尺。再來說歷史,1723年臺灣知府設淡水廳治,廳治設於竹塹,管轄大甲溪以北,噶瑪蘭以南的地域,1733年,淡水同知從彰化城移駐竹塹。漢人,包括客家人大量湧入竹塹平埔道卡斯族人的地盤。為了防範原住民出草,環植莿竹為城,故名竹塹城。這是新竹市的由來。至於新竹縣的開發,北埔、峨眉、寶山三鄉舊稱「大隘」地區,1831年,淡水同知李嗣業主導客家領袖姜秀鑾、周邦正組織金廣福墾號,入墾泰雅、賽夏族領地,是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民間合法向番社武裝推進的案例,立下漢人在新竹縣的基業。」 車子好像從兩三百年前客原糾葛的歷史拋物線中拋出,下了關西交流道後,很快就到達金勇農場。農場老闆彭金勇曾榮獲全國十大傑出農民神農獎,10多年前投入番茄種植行列,引進日本、韓國、荷蘭、義大利、以色列、印度等國多種番茄品種,讓園區變成番茄聯合國。大家進入園區,八個人一小桌坐定,宣傳影片開播後,園區導覽小姐隨著播出的畫面加以解說,荷蘭奇異果、芝麻綠、丁骨肉、櫻桃、檸檬番茄;日本黃金、桃佳、波霸、桃寶番茄;南美洲芝麻紅、白玉番茄等等像檸檬、奇異果、小南瓜、葡萄、青椒的各式番茄一一映入眼簾。吃過園區提供的番茄拼盤後,有人開始採買,有人逛番茄園。基本上,番茄園一望綠油油一片,茄果的特殊樣貌看不太出來,倒是花卉展示區還有各式美麗的仙人掌盆栽可供觀賞或採買呢。 臺紅茶業館 化身歷史教室 離開金勇後,參訪團緊接著前往關西另一參訪點-臺紅茶業文化館時,臺灣紅茶公司總經理羅慶士已經在公司一樓門口等候多時,看到我們,劈頭就說: 「日治時代關西最多有30幾家紅茶工廠,產品幾乎全部外銷。茶業本不是客家人的產業,北部坪林、木柵都產茶,但日本政府鼓勵種茶後,客家人開始邁力產茶。客家茶生產穩定後,臺灣外銷茶葉60-70%都產自桃竹苗,此為客家人對臺灣的貢獻。昭和15年報紙還做過臺灣名產民調,結果關西紅茶奪冠,不久還被指定為獻上(大皇)茶。日治時代臺灣三寶-茶、樟腦、糖,客家佔了兩寶:茶、樟腦。臺灣紅茶公司一直用臺灣走向世界,世界看見臺灣的理念經營。我們那個時代,臺灣茶一年就外銷四萬噸,光復後年產量都不到三萬噸,去年世界產茶400萬噸,臺灣才一萬多噸,臺灣紅茶公司約年產五六萬斤。臺灣茶技術好,沒話講,但政策轉變,茶園多變成工業區,產量大減,沒辦法,以前新竹金山面6000甲茶園現在都變成科園區了。」 可謂臺灣茶業活字典的羅慶士總經理說完一段客家茶業發展史後,輕鬆地表示,以目前的技術製茶僅需70分鐘,且可食用。 進入滿牆舊照的展覽室,羅總繼續解說: 「公司民國26年成立以來,廠內設有乒乓球桌,每年都舉辦全鎮的乒乓球賽,我們廠辦的自強活動,也很受小朋友歡迎。當時的老闆雅好詩文,昭和五年(1930年)關西陶社成立後,有人用客語入詩。這個詩社目前還在。」羅總說著帶大家走到牆邊仰望其父羅享彩在全國詩人大會上掄元的詩文筆墨條幅。展覽室裡頭陳列的照片太多,不知從何看起,他帶大家觀看從拆除的舊廠房取出的臺灣煉瓦株式會社生產的磚塊、舊倉庫的屋瓦,和當年桌球比賽得冠的獎盃。當時的桌球賽,要贏十次才可以把獎盃帶回家,從中可見當時茶廠的桌球水準。牆上出現臺灣紅茶株式會社時代的釘箱和箱子搬上車出貨的照片,時光再倒流,我們看到了羅氏家族1928年成立的第一家茶廠「馬武督茶業組合」,1933年於赤柯山上成立擁有250甲茶園的「赤柯山茶業組合」,和1934年關西地方人士組成關西茶業組合的一些圖文。這些圖文的文字顯示,關西茶業組合雖為地方人士組成,但以羅家人擔任組合長,且與羅家的馬武督、赤柯山組合策略聯盟,羅家當時執關西茶業牛耳,可想而知。 二樓倉庫外牆貼滿歷年外銷茶箱的噴漆鐵板模。這些鐵板模顯示,臺灣紅茶公司的茶葉銷往80多個國家的港口。這些噴漆字模,外國港口的名稱沒多大變化,但「臺灣」這兒,倒是三年一小變 ,十年一大變。羅慶士表示,日據時代外銷木箱上的字為Made in Formosa,光復初期改為Taiwan Free China,後改為Republic of China,退出聯合國後,包裝上不能出現China,但依據規定必須印上產地名稱,戒嚴時期乾脆就以「中華民國臺灣製」的中文字樣裝箱,蒙混不懂中文的外國人,活生生一頁臺灣國際地位未定論的寫照。 看過一人高,掛在牆上,放置粄食的大竹篩後,陳理事長有感而發地謂: 「羅慶士先生說過一句話:『量大福大。』他們祖上兄弟分家,他們這一系的分到最差的土地,結果經營有成,有了現在的局面。」接著遙指著對面那道牆的畫作。「那兩幅是羅慶士先生公子的畫。昨天下午隔了一牆的簡易舞台還舉行音樂會,大提琴家張正傑的茶廠音樂饗宴讓人難忘。宏碁集團的施振榮來了。羅總的三行詩詩友陳秋濤醫生、陳秋鴻教授也來了。」 有感於臺紅茶業文化館對茶業文物保存的用心,和難以言喻的藝術氛圍,陳理事長遂召集大家在鍾肇政大老所書「發揚客家精神 傳揚台茶文化」的墨寶條幅前擺好姿勢合照一張,並贈會旗給羅慶士總經理。 大夥隨後觀看品茶室、舊日滿載茶箱的車隊巨幅照,一張卡車茶箱上面坐了兩個人。陳律師指著左邊的那位。 「這張照片很珍貴。這邊這位就是郭春林。關西旅北同鄉會老理事長。」 「他會拉小提琴,年輕時教我們唱歌。」羅總也不免感嘆幾聲。 看過了這麼多古舊的黑白照後,牆上一隅一張美麗的彩色照讓人驚艷。近看,原來不是照片,而是舊日手繪海報的翻拍。羅總針對海報右上角「綠茶一杯興亞の力」八個字,解釋道: 「興亞是指日本二戰時東亞共榮圈的企圖,斜掛著的三面旗分別是日本、滿洲國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汪精衛政權)的國旗,而海報上的三名女子,就是有名的「興亞三人娘」,由右至左為分別為:日本的奧山彩子、汪政權的白光和滿洲國的李香蘭。」(按:「興亞三人娘」原指由古賀政男作曲,佐藤八郎作詞,奧山彩子、李香蘭和白光主唱,日本コロムビア株式會社1940年11月發行的日滿支親善歌曲〈興亞三人娘〉) 三美當中,李香蘭最亮麗。看,她穿著黃底藍龍花紋的旗袍。黃底藍龍正是大清國旗-黃龍旗的基本圖案。這種安排,或許是故意給滿洲國皇帝溥儀一個面子吧。 轉個門出去,看見老舊中英文打字機各一台,腳步輕鬆了起來。因為這是展出動線的末端。接著大家到場地的中間,落座後一邊品茗,一邊觀賞這家公司的歷史影片,始知臺紅茶業館要留住遊客還真有一套。 看過青蛙石 渡假村泡湯樂 車子走120縣道經內灣轉往尖石,和去年一樣,power導遊范姜鳳友開始傳授她的食療課程:如山藥、馬鈴薯、地瓜一類的薯類,下肚後可吸收水份,促進大腸蠕動;豆漿內有5種抗癌物質,能預防乳腺癌;茶葉含微量氟化物,可預防蛀牙,《紅樓夢》賈府的人都深諳此道;每天睡前喝50-100cc葡萄酒,可強心減胖……不一而足。 遊覽車行經尖石大橋,這兒是頭前溪上游油羅溪和支流那羅溪匯流處,一塊高約50公尺的三角狀岩石駝著一身綠樹切向天空,讓全車驚鴻一瞥。導遊范姜鳳友表示,這塊尖岩是尖石鄉名的由來。車子不久到達天然谷休閒農場。大家彷彿來到了鱒魚的故鄉,用完鱒魚大餐飯後在鱒魚養殖場流連,觀賞肥碩的鱒魚、長達一米的鱘龍,學習魚兒的悠閒,亦一樂也。 隨後在陳理事長的帶領下,沿著那羅溪往上爬。那羅溪溪小谷深,溪底巨石嶙峋,許是經過千萬年的切割、風蝕雨化,小溪才有這般景致。終於看到了蹲伏在溪流中的青蛙巨石。有人兩眼被青蛙石褐色的頭部和身體框住了,直覺它像蝌蚪,不免調侃一番。再細看,形成身軀的那塊巨石的下半呈灰白色,看起來像肥肚,肥肚兩邊都有裂痕,形成彎曲的前腳,青蛙的樣狀於焉拼成。 劉興欽漫畫發明展覽館位於內灣車站旁的小山坡上,原本是三間閒置的鐵路局員工舊宿舍,2004年,九讚頭文化協會取得文建會的補助後,即開始進行改造,原有破敗不堪的房舍搖身一變成為山中傳奇的漫畫王國。 一行人穿過九讚頭布袋、包包販售區,通過兩旁綠蔭的木棧步道進入展館後,看見幾具劉興欽漫畫人物的塑像,感受不到人們觀展的氣氛,進入館內踅進劉興欽的時光走廊,在窄小的空間看這位漫畫大師一生的簡歷,牆上也貼著許多劉興欽的經典手稿和生動有趣的漫畫,往二樓展區走去,這裡除了漫畫介紹外,還展示著劉興欽發明的機器人。一陣走馬看花後,到了一樓後方的漫畫閱覽室。這兒有不少小朋友。 大概是離開童稚的年代太久了,大夥多提不太起觀覽的興致,坐在展館外面的休閒椅上,眺望內灣車站,看著街道上的人群。 內灣老街果然名不虛傳,櫛比鱗次的店面都很亮麗,人潮如過江鯽,讓人想起南庄老街。 這一晚夜宿尖石鄉魚之鄉森林溫泉渡假村。入住前,陳理事長強調:「日本有一泊二食三泡的說法。一泊住一晚也。二食,吃晚、早兩餐也。三泡,晚飯前,睡前和次日早餐前各泡一次,我和內人到日本時都做到了。」 這個渡假村的自然火山湯泉屬於碳酸氫鈉泉,無臭無味,是所謂的「美人湯泉」。住這兒,想泡湯不假外求,同遊多在住房附設的湯池浸泡。只是住房在下坡,渡假村附設的古代魚餐廳在高崗上,要吃五道鱘龍魚的晚餐,還得爬一段路。 爬坡精神爽 泰雅餐好滋味 第二天一早用過早餐,泡完湯後,九點左右,同遊在停車場集合。隨後在陳石山理事長的帶領下,開始渡假村後面的谷漢森林步道健行。事實上,早餐前陳理事長已先爬過一段,是暖身也算勘查地形。 大夥三兩結伴走成一條長龍越過谷漢橋,一路上林木離離蔚蔚,十分蓊鬱。「看!這是野薑花……這是山芙蓉。山芙蓉是新竹縣代表性的花卉,尖石、五峰和橫山山裡面很多。開起花來很好看。……」 陳理事長對家鄉的動植生態十分熟悉,也不吝於做一些解說。 走到三叉路口,渡假村導覽高建國指著連原住民保留區都畫在內的煤源自然生態區路線圖,指引大夥登上木梯,木梯爬完後緊接著是水泥梯,一共300餘階,大概有十幾層樓的高度。大夥頗費了一番氣力爬到制高點後,高導覽特地介紹眼前高大的多株肖楠,表示,這種樹樹皮紅褐色,材質珍貴,可做家具,是雕刻的好材料。下山時,大家走忘憂谷,針葉林、闊葉林變成一片竹林。竹海下方清幽,上頭濛著一層光幻,走在其中,確實使人忘憂。竹林消失後,又見參天喬木,不過樹下芋葉田田,間雜一些芭蕉闊葉,置身其中,精神舒爽。景觀恢復尋常見的茂林相後,坡路漸陡,下得山來,陳理事長感知大夥經過一番自然的洗禮,士氣大振,決定大家來一張合照。照後有人意猶未盡,決定折回剛剛的登山口再爬一次。 回到渡假村的房間後,時間還有餘裕,不少人意猶未盡,再次泡過湯後才上車準備離去。提到不老居農園,車行途中,老饕陳理事長還一口道出:「位於尖石鄉120縣道39公里處」的幽靜處。不久大家下車,置身在山巒起伏的幽谷中。 不老居是典型的泰雅竹屋,門口招牌以古雅的漢字「不老屋」落款,大夥在對聯「未出土時先有節 到淩雲處總無心」的迎訝下進去竹屋落座。這句對聯,陳理事長要我們體會其意。原來它的出處是宋代詩人徐庭筠的〈詠竹〉。時下,葉公超等人在竹畫落款時,常將「便淩雲去也無心」改為「到淩雲處總無心」。竹屋餐廳的第一道菜是泰雅族的竹筒飯。這道菜多少是門口對聯的寫照。所謂無心,虛心也,才能容下一盅飯供大家食用。陳理事長表示,店主是泰雅族人,女主人是雲南人,所以餐廳提供的佳餚,泰雅和雲南口味兼具,「原住民脫困要靠教育,現在他們三個子女分別就讀金門大學、竹中、竹女,非常客家,不可限量」。店內匾牌特多,「羊之最」表示,這兒的羊肉烹調高妙,必要時可提供烤全羊。 餐後,陳理事長有感於族群融合的美善,又召集大家合照一張留念。隨後車子沿著120縣道西下,由於到下一站新埔義民廟車行一個小時,陳理事長乃提供在長榮客機上買的兩個音樂帶助興,於是同遊在長榮交響樂演奏的〈黃昏的故鄉〉、〈桃花過渡〉等名曲的樂音下補眠,或探望車窗外的近樹遠山,再次感受山芙蓉點點白花含笑的盛情。車過橫山時,不少店招祭出「天然谷」的名號,而路旁候選人的旗幟列隊飄揚,采風之旅意外吹到選風,拉回了一點現實。 參拜義民塚 聽徐木珍說唱 義民廟牌樓高聳、壯麗,大家進去前,陳石山理事長表示:921大震後,這座牌樓有裂痕,溫送珍捐了300萬重修,個人和今天同遊的魏錦芳、范姜瑞等人領養牌樓下的石獅。 義民廟不尚崇樓高閣,外觀平實,前擁寬庭,後倚後山。同遊在執事林邦雄的帶領下先祭拜天,走進廟門在正殿前的天井下排成數後,也在執事林邦雄的帶領下上香三拜,義民廟董事長徐德馨全程陪同並致詞感謝。 參拜廟後附塚,並了解其緣由,是此次出遊的教育重點。大夥穿過觀光大花園,到達廟後的正塚前排成聽講隊形。每到一個景點,陳石山理事長總會蜻蜓點水講幾句,但這回他要正式開講。 「這裡是風水寶地,埋了200多具骨骸。乾隆51年,也就是1786年11月,林爽文起事。事變後,林部從台中大里出發北進,攻下竹塹後,揚言進兵客家庄。這個事件多少有閩客械鬥的意涵。客家人為了保鄉衛土,林先坤率子弟兵起義,並聯合陳資雲、劉朝珍、王廷昌等粵人,大家出錢出力。林先坤是前縣長林光華的先祖,在六家擁有大批土地,養了很多長工,因械鬥頻仍,故長工平常也練武。林先坤既決定起兵,便在金山面、關東橋那邊團練。練兵有成時,清廷福康安大將軍適時從鹿港登陸,於是官民兩軍分別從南北合擊,形成戰略優勢。亂了兩年多,乾隆53年,林爽文終於潰敗。義民軍出征時,沒有軍服,在手臂綁黑布旗作記號,義民祭常擺出的黑令旗,我們家供奉義民爺也插黑旗,都是源於黑布旗。亂事平定後,地方人士以牛車沿途撿拾手臂綁著黑布旗的義民骨骸,準備運到湖口安葬,但牛車來到現在義民廟這兒時不肯再走,再鞕笞牛隻,也一樣,擲茭請示這些罹難的義勇軍,才知道他們想在此落戶。隨後信眾在此建廟,已閱226寒暑,200週年出了專刊,220週年除了專刊外,學術研討會,我和范姜瑞理事都提出文章參加討論。」 范姜瑞見事件的經緯架構好了,趕忙補充: 「主戰場在頭前溪岸,考據的結果,這個河岸現在正在河床中央。日據以前頭前溪沒有河堤,河床時常隨水勢竄流故也。」 「那地方叫九甲埔,是新光老董吳火獅的出生地。」 陳理事長補充完,范姜瑞接著表示: 「林爽文部將王作所率的烏和之眾佔領竹塹城後,天天蹂躪居民,橫徵暴斂,居民苦不堪言。王作搜刮完後瞄準六家。林先坤家族本在彰化墾拓,一人跑到竹塹後發現芎林到六家一帶荒蕪,沒人開墾,回去後要求家人來開墾,在此地立足不到20年,剛穩住腳步,驚聞匪眾發兵,乃奮起抵抗。至於義民軍忠骸的的收葬,頭份以北的200多人葬在這兒,頭份以南的64人葬在北苗義民廟那兒。新埔義民廟朝南,苗栗義民廟北,有種兄弟互相照應的意涵。至於在彰化死難的就在當地就葬,原葬於彰化褒忠祠,日據時期大正9年(西元1920年)街莊改正,彰化褒忠祠拆除遷移,彰化人見該等牌位所載盡為東勢鎮寮下客莊人士,便將該等神牌移至東勢鎮巧聖仙師廟內奉祀至今,至於忠骸則改葬在仙師廟附近。 義民廟後埋有義士的就屬新埔、北苗和東勢三座。每年臺北義民祭眾義民廟繞境時,這三間廟一定走在前頭,其他分廟排在後面。至於崇祀義民爺希望得到保庇,是一般信眾的心理。比起赤裸裸地祈這求那,以義民爺為榜樣提升自身的情境,也就是說,在行事間發揮忠義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祈福。」 針對有人提問,陳理事長解釋道: 「埋在義塚裡頭的,大部份是客家人,也有道卡斯族人、泉州人,新竹都是泉州人,林爽文是漳州人,所以也有點漳泉鬥的意味。基本上,客家人居多,聯合平埔和泉州人共同作戰。」 隨後在林邦雄執事的主持下,大家向義民塚行三鞠躬禮。 到副塚後,陳理事長又開始解釋整個事件。 「清同治元年(1862年),潮州人戴潮春在彰化起事,同時揮軍北上,新竹仕紳林占梅恐林爽文攻陷竹塹事件重演,於是散盡家財招兵買馬添武器,在大甲溪將戴部攔截下來。臺灣兵備道丁日健率軍自淡水登陸,與新竹林占梅所率鄉勇會師南下,如此滿清軍隊才敢進兵彰化。事件鬧了三年才平息,也犧牲了100多位義民,其中有有平埔族,也有泉州人,最後歸葬這兒。」 范姜瑞藉此機會把義民祭的挑擔奉飯還原為實際作戰時婦女所做的後勤支援後,陳石山理事長也表示,家裡拜義民爺,每逢初二、16,小孩最高興後,大夥又列隊向義民上香、鞠躬。 下得山來,同遊立刻轉往義民廟會議室。 徐木珍大師的命相館在廟旁。他在女外傭的攙扶下進入會議室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陳律師介紹徐木珍時,指徐得過薪傳師獎、首屆客家傑出貢獻獎,是國寶級客家藝人。 「大師33年出生,時值二戰末期,新竹被炸得很慘,醫生都躲到山上。徐一歲出麻疹發高燒時找不到醫生,自療的結果,眼睛全瞎,右耳失聰。上帝給他關兩扇門但給他開一扇更大的窗。他看不見,但能從『聽』中學,弦拉得得很好,記憶力超強,唱親子歌、童子歌,歌詞很長,他都記得住。」 他用自拉自唱的方式先針對旁坐的陳石山理事長和魏錦芳、范姜瑞、羅能平諸理事的名字詠成韻文,接著他也邊拉邊唱地把大夥出遊的過程說唱出來,歡迎大家來義民廟,並祝大家身體健康,快快樂樂回家。 他離去時還贈送每人一片自錄的《東山再起》光碟。半個鐘頭熱鬧過後,徐大師在外傭的攙扶下踽踽回家時依舊是寂寞的身影。稍後在車上,范姜瑞不禁談起他的軼事,加深大家對他的印象。 「大師十幾歲就在碾米店旁邊擺攤子幫人算命,聽到人家唱山歌拉胡琴,他也找一支琴來拉,天賦異秉一拉就會,他還拜師學會鑼鼓、簫仔、嗩吶等八種樂器,他拜的老師當中范姜家族的范姜新喜也是國寶級的人物。大師雖然出了很多唱片,但收入的版稅微薄,雖然人盲被人欺,但政治人物多少還十分疼惜他。新北市義民祭期間,客家局長彭惠圓來義民廟參拜會順道來看他。以前宋省長來時,都由鄭永金縣長陪著來見他。各縣市長到義民廟參拜時都會順道來看他,唯獨不見當今縣太爺邱鏡淳。」 每一人都來,唯獨不見此人,大師玩味著心中的這種對比,才不經意說出「唯獨不見當今縣太爺」吧,對照他一生的坎坷路,這當然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訪芎林國小 聆鄧雨賢遺事 芎林國小是陳理事長的母校,創校至今已117年。大家剛剛踏入校門時,陳理事長:「鄧雨賢在此任教時的日式宿舍就在校園旁,可惜因為擴建操場數年前被拆了。不然紀念館現成就有,也就不假外求了。」 「很多政治人物不懂保留文化,會造成文化浩劫。」腦中響著理事長的警語進入芎林國小校史室,只見教室大小的空間擺滿了日治時期歷屆學生的畢業照、創校至今的歷任校長玉照、早期的沿革志和與鄧雨賢相關的一些文物。年輕的李孟印校長親自給我們導覽。陳理事長看著上百年前的畢業照,如數家珍似地指著照中某公是某熟人的祖父或父親。看著這些老舊的畢業照,大家尋尋覓覓,找不到陳理事長的。原來空間有限,光復後的畢業照還藏在櫃裡尚未放大陳列出來。看完60週年慶的校友合照後,校長領著我們看創校90週年慶的校友大合照。陳理事看著自己也在座,指著27年前春秋鼎盛的自己接受大家的驗證。 校史室特闢一隅擺放鄧雨賢文物,除了他誕辰百年紀念音樂會的海報、族譜、年表、紀念性的文章、辭世時學生寫的感恩信和他彈過的老風琴外,芎林國小老校長古慶瑞撰述的〈鄧家與芎林之因緣〉一文,更直指他曾祖父在芎林創設文林閣,教育家鄉子弟,乃至雨賢晚年,妻終身在芎林國小任教,四子在此就學,將鄧家在芎林根深蒂固的實情點了出來。 在鄧雨賢資料旁,陳理事長和書法家葉寬雨喜相逢,他們兩代世交,相談甚歡,葉的夫婿也在裡頭攝影、照相,一副夫唱婦隨的情狀。有感於學校對文物保管的用心,陳理事長乃贈會旗給母校,由李校長代表接受。 在李校長的帶領下,一行人穿過校園從後門走到鄧雨賢紀念公園。鄧雨賢紀念公園的原址為「陸軍807野戰醫院」,醫院遷撤,部隊撤走後,原址荒蕪,地方政府於是爭取將原址闢建為「鄧雨賢音樂文化紀念園區」,以紀念曾在附近芎林國小任教,有「臺灣歌謠之父」的音樂家鄧雨賢。陳理事長表示: 「個人一直努力催生鄧雨賢公園,紀念館雖然還沒影子,但基本上完成了一半。」 大夥在有點像鋼琴曲線造型的木造平臺上走動時,上面的遮陽板好像鋼琴蓋。走下平臺從貼有鄧雨賢基本文圖的舊營區標語牆後,走過兩旁松樹聳峙的鋪石道,瞻仰奇美老董許文龍捐贈的鄧雨賢塑像和鄧雨賢紀念公園落成誌的碑銘。雖然暮色翩至,景物朦朧,但有感於偉人精神的感召,在理事長的號召下,大家又快樂合照一番。 大家隨後快步趕往芎林的文廟-文林閣。陳律師早先在車上說過,「芎林文風因文林閣而鼎盛,前刑事警察局長鄭青松、名醫劉正典都是芎林國小畢業。「很多年輕學子高普考及格,或考上理想的大學,都把榜單留在文林閣,貼滿牆上,蔚為壯觀。再來文林閣前面有兩棵300多年的九芎樹,從深山移植過來,比廟還多百歲」。 大夥走到文林閣時,宏偉廟下的兩座大鐵門已然關閉。陳理事長決定不上樓參觀並參拜,由文林閣90高齡的老董事長劉阿鍊在廟前階梯處給我們做解說。 劉董事長表示,清同治末期,當地舉人鄧兆熊,也就是鄧雨賢的曾祖父邀集賢士在此創立「文林社」,後來將學堂改為廟,稱「文林閣」,積極培育地方人才,影響所及,芎林地區因而文風蔚盛。 「這以後,這座廟宇改建了兩次。民國21年(昭和7年),將土牆廟宇打掉改為紅磚琉璃瓦建築。民國80年,由於樑木腐朽,有崩塌之虞,乃將廟宇拆毀改建成現在看起來金碧輝煌的新廟。」 再次仰望大廟,紅簷黃瓦、金欄赤柱,還濛著些許夕陽的餘輝,大殿入口斜梯上,象徵文昌帝君庇佑學子,龍飛九天,學業有成的「九龍白玉石」石雕,依舊白氣蒸騰,特別顯眼。 歸程多感言 難忘陸豐國小 隨後車子往最後一站陸豐國小邁進。提到陸豐國小,不由得想起陳理事長,理事長是芎林人,但每年客家雜誌舉辦夏令營時,理事長親自招募的三、四十位學員,大部份是陸豐國小的學童和家長。而陸豐國小是陸豐里的特殊地理環境形成後才有的里民專屬的國小,兩者形成一體兩面的關係。且聽陳理事長道來: 「陸豐里昔稱荳仔埔,原是竹東五豐里的一部分,與芎林隔著頭前溪,60年前一場颱風吹過後,與芎林相隔的頭前溪變成細流,頭前溪另闢的寬廣主河道把荳仔埔和竹東鎮截然分開,感覺上那颱風把荳子埔吹到芎林了。由於那時竹東富芎林窮,住戶還是選擇留在竹東,不願改隸芎林。由於頭前溪常鬧水患,跨河木橋又不堅固,家長只好將子弟轉到芎林國小就讀。但長期寄人籬下也不是辦法,經商議在里內建一所小學,民國44年,一位大戶人家捐出兩間平房做為教室開始招生授課,取名大同國小陸豐分班,教過我的鍾明浪從芎林國小轉過去教,聲譽卓著,後來轉過去教的鄭書豪老師也博得好名聲。分班47年正式獨立為陸豐國小後,就職的校長或教職員難免良莠不齊,但家長委員會適時給予針砭,漸漸導正。但學生畢竟太少,一度減到50多位,差點被廢校,98年起,在郭碧玄校長的領導下,積極參與教育部特色學校計畫,連續兩年獲得優等及特優後,轉型為特色學校,提昇學校能見度和附加、生存價值,後來也得到教育部100年閱讀磐石學校獎、第7屆全國客語生活學校成果觀摩賽中區初賽高年級戲劇類特優。現在學生增至70多人,外地的佔了一半。」 每年夏令營舉辦期間或寶島客家電台舉辦客語演講比賽時,陸豐國小的大名總是如雷貫耳,那知它竟是這麼迷你的小學。陳理事長和陸豐國小彷彿有著血濃於水的感情,「我老家就在它的學區內,如早一點成立,我就該讀這所學校。」 陸豐國小終於到了。一樓一間教室燈光燦亮地歡迎大夥的到訪。美麗的王富美校長,腳雖然受了傷,但拄著拐杖在教室門口迎賓,客家名師范純燕老師向每一位訪客奉茶。卓越小畫家、稻秧美學等文化走廊貼滿了由李玉華、范純燕等老師指導,王富美校長引以自豪的諸多學生的畫作。中間組桌也擺滿了小農夫日記、植物觀察日記等小朋友的文字作品。大家邊吃水果,邊看學生作品,或與老師聊天。末了,感謝校長的盛情招待-奉茶、水果、學生作品,外加外帶的花生粢粑一包,理事長特贈會旗給王校長,然後大家合照一張誌念。 回到車上,陳理事長還是念念不忘陸豐國小。 「每年寶溫盃客語演講比賽,陸豐國小都是大贏家。此無他,老師認真也。王富美校長雖然是泰雅人,但入境隨俗,我們到芎林國小時,她也坐著輪椅來迎接我們。奉茶、送粢粑,都是客家民俗。她做得比客家還客家。至於范純燕老師,也非常認真,每天很晚才下班,帶著自己教的學生參加客語演講比賽,得獎無數,剛剛大家也看到了,她除教客家畫外,也教學生綿紙撕畫。她更把這種認真傳給下一代。她在東海大學讀研究所的女兒要寫義民爺和祭典的論文,我把所有相關書籍借她,其女也不負所望,大甲媽繞境七天、臺北市、新北義民祭各兩三天,她都全程參與,其做學問的認真執著可見一斑,和現今官場常見的抄襲風,實在是高下立判。陸豐國小一方面也廣結善緣,得以從附近的台積電、聯電獲取一些資源加以善用。這學校還辦過外國名畫展,由學生用客語擔任導覽解說,還真是一所特色學校哩。」 兩天的旅遊到了尾聲,前理事長羅能平接下麥克風,感謝陳理事長兩屆六年任內的貢獻,對於陳理事長用心安排這次遊程和食宿,尤其是參訪芎林、陸豐兩國小表示感動, 「陸豐國小不到100人,竟然拿出這麼多作品,讓人驚艷。現在的小朋友不得了,像新客家舉辦的演講比賽,每次前五名的都會說、會唱、會跳,今年九月辦的兒童演講比賽,陸豐國小六、七位小朋友想報名,但因為參賽熱烈,名額滿了,報名截止,以致錯失機會。希望他們明年再來。」 高速鐵路工程局五位同仁和家眷受邀參加這次旅遊,算是貴賓。末了,由何舜昌組長和陳森開副組長代表發表感言。何組長發言感謝客協成員,也是我們同仁蔡正棕的牽線,得以和大家結緣,陳森開以一則關心失智的笑話當開場白,盼大家提防、延緩自己和親人的失智。語重心長的談話給這次旅遊畫下難忘的句點。 北市客協新竹采風之旅同遊在臺紅茶業文化館二樓鍾肇政墨寶前合照留念。 北市客協新竹采風之旅同遊在臺紅茶業文化館二樓鍾肇政墨寶前合照留念。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2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