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8-04 07:19:24|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創意投入社造 打破農村悲情印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4-08-04╱中國時報╱第A8版╱新故鄉動員令第128站/苗栗南庄╱(執筆:陳怡靜)策畫:謝錦芳、陳怡靜  
  《新故鄉願景》打工換宿 揪都青進鄉玩 邱星崴用創意投入社造 打破農村悲情印象
 

  每個人都有故鄉,但你對故鄉了解多少?27歲的苗栗青年邱星崴畢業於台大社會系、清大人類所,大三時回鄉進行田野調查,卻發現自己幾乎不認識家鄉,「當時覺得很羞愧,原來我知道得太少太少。」他開始投入社區營造工作,想打破農村的悲情印象,號召都市年輕人「進鄉」。

  苗栗縣南庄鄉南富村是邱星崴的故鄉,俗稱「大南埔」,是個有翠綠稻田、傍著河谷的客家庄,過去曾有「南庄榖倉」之稱。再往山裡走,就是近年因桂花巷爆紅的觀光勝地南庄老街。但遊客離開後,難掩的事實則是人口外流,如今南庄鄉僅剩約1萬名鄉民,較全盛時期減少6成多。

  人口外流剩老小

  在《中國時報》和正聲廣播電台合作「新故鄉動員令」節目中,邱星崴向主持人、《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瑞昌娓娓道來兒時記憶:「我小時候在河裡玩水、山上抓鳥,過著貼近自然的生活。但如今農村只剩老人和小孩,我的童年玩伴一個個離開農村,童年回憶也慢慢消失。」

  即便青壯人口外移嚴重,老人家深知務農辛苦,仍不忍喚兒孫回鄉,邱星崴的阿婆就曾對他說:「你讀書人,出去就不要回來了。」但邱星崴沒聽話,他不但回來了,3年前還與志同道合的好友成立「大南埔農村辦公室」,他們記錄村莊歷史、輔導農民產銷並廣邀青年參與農村活動。

  外公的房子變成年輕人的農村基地,就連種田緣起都脫離不了農村文化。84歲的土礱師林裕祥就住在大南埔,他踏遍南庄一帶的水田,就地取材製作可將稻榖碾成糙米的土礱。大南埔農村辦公室成員賴華其實不是苗栗人,他卻著迷於土礱技藝,決心學習古老的農耕文化技藝。

  無毒農法拒除草劑

  為了復刻土礱文化,阿華種起「阿華田」,辦公室向休耕老農承租3分地,前年春天種下第一畝水田,邱星崴打趣說:「好像為喝牛奶而養一頭牛。」但要做就要做到底,他們堅持採用無毒農法,連除草劑都不用,雖一度被鄰人調侃:「啊你們是種草,還是種稻?」但收割成果卻很不錯。

  推動農村體驗、礱米產銷、文史記錄等工作後,邱星崴今年積極整修南庄老街附近的「老寮」,旅客可用勞力或專長「打工換宿」。驚人的是,4月起先在大南埔試辦,預約者竟一路爆滿到8月,不只台灣人來了,連馬來西亞、香港、中國、美國等海外客都來了。

  用生活認識土地

  邱星崴坦言,辦公室長期努力社區再造,但久了仍有瓶頸,「社造難免會談農村困境,需要哪些人力投入,但這太沉重。」他想起自己海外旅行時的青年旅社經驗,「或許可輕鬆些,不是為了拯救什麼,而是為了體驗生活。」結果確實如此,講社造,沒人要來,換宿卻讓大家搶著來。

  「我們相信,認識土地最好的方法,是生活。」邱星崴舉例,有一名美國中學教師退休來到南庄,在大南埔住了兩周,「他覺得這裡太吸引人,半小時內可以到古廟、走古道、巡稻田,還有客家與原住民文化。」離開的時候,美國老師還主動允諾將為老寮撰寫英文推廣簡介。

  推農村人力銀行

  年輕人與土地也激盪出「農村人力銀行」的美好種子,換宿計畫試辦4個月,鄰近鄉村需要人手時也往老寮找人,徵求美術編輯、農事活動等換宿生。異地換宿專案一推出,名額同樣迅速秒殺,這讓團隊信心大振,未來還計畫與鄰近的峨眉、後龍、蓬萊等處合作推動「換宿護照」。

  老寮只是個開始,是年輕人從都市到農村的孵化器。下一步,他們計畫往社會企業發展,推動農創市集、提高農產價值、在地人引路小旅行等。「農村不該那麼悲情,他有苦難的一面,但也有美好的一面,也是這些美好持續滋養大地,吸引年輕人進入農村。」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