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09 10:25:42|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客說客話:內埔碾米廠的返鄉夫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09-09╱台灣立報╱第06版╱族群╱本報訊  
  客說客話:內埔碾米廠的返鄉夫婦

   ■洪馨蘭

  今年結束擔任公糧業者(公糧指定工廠)的屏東縣內埔碾米廠,曾有過收購範圍擴及周圍6個鄉鎮的大事業。該碾米廠由出生於大正5年(1916)的傅文財先生,在昭和18年(1943)接下一間舊碾米間後所創設。他的長子長媳傅繼雍先生夫婦,因1982年碾米廠成為公糧指定工廠後,結束在高雄市經營汽車保養廠的事業,返鄉回到內埔幫忙父親,這一年傅先生27歲。

  夫妻倆剛回來時正好是糧食局提供「服務到家」收購的時期,從外地回來的返鄉青年便接下去村子裡收購公糧的工作,同時跟著回來的傅太太也負責整理各戶的稻穀檢驗回條,由傅太太整理單據,之後開單給農民,讓農民可以去領錢。

  傅太太邱賢英女士在碾米廠協助文書,但他的丈夫笑著說道,作為客家媳婦,曾在城市裡待過的她,跟婆婆學會了製作農家粄食的技術。邱女士是內埔鄉東勢村客家人,在文書工作外,遇上收割季節一樣也要下鄉包穀。邱女士自己回憶,回到碾米廠工作也是從頭開始學起,包含煮菜、做粄等等家事,每天非常的忙碌。

  婆婆傅李望娣女士在民國90年過世,享壽81歲,是位受過高等教育且在高等科任教的客籍女性菁英。婚後成為農家媳婦,開始學習下田種稻,但初期因為不會做農事,據聞都是鄰田的人慢慢教出來的。除了田事與家務,還要幫助先生處理碾米廠的雜事,包括料理工人三餐與漿洗衣褲。邱女士曾在訪談時這樣說到:「我跟你說,這間碾米廠若沒有女人的支持,是無法做到如此的啊。」

  碾米工廠是一項事業,但若是自家要吃的米,則是要再使用精米機,才能碾到晶瑩剔透的白米。從長輩口中得知,以前內埔碾米廠還在鄉公所對面舊址時,所使用的礱穀機是石礱,動力是電動馬達,之後都使用木製的礱穀機,更為細緻但佔空間。要維修時分大修或小修,通常特別聘請台中豐原的師傅;一些很小的部分,為節省成本也可自己修理。機械維修師傅特別從台中來,所以從他出發到維修完成返回這整個過程的花費,都算入工資,在屏東時碾米廠全程提供飲食住宿,對師傅是非常地尊重。

  傅先生表示,由於從台中請維修師傅的成本頗高,因此內埔碾米廠也培養了屏東在地的維修師傅,一位講閩南話、潮州來的師傅。另外一位嘉義來的師傅,工夫也可以。其實,傅先生在返鄉前曾在高雄市開設修配廠,機械原理往往相通,有些機器甚至是傅先生自己更換即可。

  內埔過去是南部客家人重要的大米倉,客家文化在內埔都是累積在稻作、米食、伙房勞力交換之上。傅先生說,內埔過去碾米廠也有近30間,媽祖廟後面有4間,碾米廠現址附近也有好幾間,國王廟前面正對面賣小火鍋的過去也是米廠。

  傅先生感嘆地問:內埔鄉過去種稻有5千多甲,現在可能連2甲地不到,這樣規模的稻米產量,能存活幾間碾米間? (高師大客家文化所助理教授)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1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