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周依禪
莫拉克風災將於明天滿4週年,這時候大家又再度回想起當時的災情,政府及民間單位又開始發布重建成果訊息。其中特別引起我注意的是,行政院重建會近日決定在台21線上興建12座「半永久性橋梁」,來替代脆弱的溪底涵管便橋,預計在今年底前全數完成;距離災後每年雨季都要面臨道路不時斷絕的那瑪夏區,已經4年,現在重建會才想出了這個方法。
走入重建故事
重建到底什麼時候會完成?對我而言,如果連最基本的交通、生活都沒辦法安心、沒辦法選擇,重建不可能完成。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重建這個詞已經不是重點,因為他們就是很努力生活,居住在原居地的人,且大部分已經回歸生活常軌,只是雨季時可能要隨時準備撤離,永久屋許多居民的果園、農地在原鄉,必須時常山上山下跑,但至少可以溫飽。有人還在適應新的生活、開創新的人生方向,有人則失望離開,也有人回鄉貢獻,這些故事串起了重建的過程,有的感動人心,有的引人反思。
八八風災那幾天,我守著電視,看著災區的新聞流淚,我為那些失去親友的人們悲傷,也震懾於那些曾經在我記憶中如此美好的山水、風土,被大水沖刷殆盡,甚至已經無法再靠近。對這些留下足跡的地方,有一份情感,它曾經帶給我許多珍貴的生命經驗,當時因為工作無法實際進入災區協助,但總掛念著是否有可以貢獻一己之力的地方。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2年半前,我進入旗美社大莫拉克社區重建站工作,重建站承接社會局「八八風災社區重建在地組織人才培育計畫」專案,協助高雄重建區的社區方案與人力培養工作。開始這份工作之後,我與這些地方的聯繫,不再只是脆弱的柏油道路,而是對這個地方的人,多了一份牽掛和情感。
永久屋的挑戰
我被分配到的工作區域是完全陌生的杉林區,更挑戰的是,要面對前所未見的永久屋重建模式──大愛永久屋(大愛園區)。面對7個社區組織(後來又加入旗山4個組織),新成立的社區組織,議題五花八門,還有不斷湧入的公私部門的資源,令人眼花撩亂。
為了能回應社區的需求,並找到自己可以協助的區塊,我花很多時間進入社區互動、了解,和重建工作者一起學習成長,建立夥伴關係。但以陪伴的方式進入,也會遇到冷漠或質疑的反應,因為各單位捧著資金進入,我們的角色顯得微不足道,而過程中,我也發現許多永久屋特有的問題。
去年,我們協助杉林大愛園區八八重建協會申請銀髮族老人繪畫課程,讓園區的長輩獲得更多元的照顧。這堂課特別的是,是由六龜重建關懷協會培訓出的社區婦女,來帶動大愛的長輩,達到社區協力、資源共享的目地,但也因為六龜夥伴的反應,更讓我感受到園區內社區經營的困境和工作者的無奈。
第1次申請方案的重建人力到處奔忙,一下準備文具,一下回應長輩的需求,六龜的夥伴很自然地問:「你們的志工咧?可以請志工幫忙啊……。」沒想到協會的志工就是繪畫課的學員,也都是65歲以上的阿公阿媽,他們上午來幫忙,為老人共食洗菜、切菜,2位志工媽媽則擔任廚工。事實上,大愛園區內的組織一直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公部門不願面對的糾結
搬到大愛的住民,找工作謀生都來不及了,哪有時間當志工、協助方案推動?加上原本的聚落被打散,明明有1千戶住宅,卻找不到志工,不像傳統社區,只有一兩百戶。但大家世居於此,全村就像一家人,互相幫忙是很自然的事,而大愛園區內,原漢族群生活方式不同、政策不對等,以及資源缺乏整合、生活機能不足,再加上政府追求短期成效的結果,就又是一場災難。
但公部門看不見,或是選擇不看,這些微小卻掙扎的糾結。重建會去年已完成全台36處3,213間永久屋。永久屋的發展一直是判定重建成果的指標,而大愛園區因其規模、族群複雜度(閩、客、原)、戶數(1千多戶)都是全台之最,也衍生許多問題,三天三夜都講不完,相較於其他永久屋具有就地重建、族群單一的特性,大愛園區將各區災民集中的做法顯得便宜行事。
公部門只想看到短期成果和漂亮的結案報告,反而無法實際了解並反映居民的需求,讓社區無法朝向真正自主發展的方向,導致許多重建計畫淪為經費消耗。像這樣新型態的居住模式、族群組成,對於整體資源分配和社區經營的方式,都應該要有更詳盡的調查和新的因應方式。
工作1年多之後,時常質疑自己,也質疑這個工作,到底重建是什麼?公部門第一個做的是道路、橋梁等硬體建設,再來是災民的生計和產業重建,還有一小部分才是心理、生活的重建。而重建站1.5線人員的角色有些尷尬,花很多時間在傾聽、討論,促進不同社區工作者的互動交流,做了很多卻不一定看得見成果;但我們是如此認真地經營「人」,去陪伴社區夥伴成長,而不管是社區工作還是重建議題,真正的關鍵不就在於人嗎?人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開放的視野,再多的資源、再好的政策,仍得不到妥善的運用與發揮。勿忘災難 反思學習
去年8月,旗美社大重建站與立報合作開啟這個專欄,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場小革命。試圖開啟一個重建工作者發聲的平台,鼓勵第一線的工作者分享故事或提出質疑,也為這場災難和災後重建的工作,留下不同於公部門、媒體或任何外部組織的紀錄。社會大眾習慣遺忘,但在這個災難社會,我們不能遺忘,因為很有可能下一個面對重建工作的就是我們。
為什麼人們要忘記災難?是恐懼還是疏離?在災難頻仍,氣候失控的時代,台灣幾乎每年都受到暴雨、颱風、土石流侵襲,誰還敢說災難離我們很遠?災難應該每一年都要被記起並且反省,因應災難的教育也應該被重視。理解可以減少恐懼,提早防範可以減少傷害,除了遺忘與恐懼,我們應該用更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災難帶來的考驗和改變。災難也促使人類反思: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對待土地的方式是否應該調整?也激發人們對於過往傳統文化、集體記憶的追尋,這些「轉機」現在都持續在重建區發生。
重建站已於今年6月底結束專案工作,「再見莫拉克系列」專欄也於今日畫下句點,累積了51篇文章,感謝這段時間願意無私分享的供稿夥伴,包括重建工作者、社區夥伴、教育工作者、以及莫拉克新聞網的夥伴,我們一起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最後,莫拉克重建條例於去年通過延長2年,至民國103年,重建會當時統計未及執行計畫與工作預計共有46項,總計47億元,占特別預算3年累計分配數1,029.76億元的4.6%,大家仍可持續關注,這些重建預算是如何被運用。
(旗美社大重建站專員)
|編按:「再見莫拉克系列」專欄到此告一段落,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莫拉克風災4週年,大愛永久屋愈來愈有家的感覺,可以開商店、增建設施,居民互動也愈來愈多。
與居民互動是重建方案回應在地需求的關鍵,作者在杉林集來社區貴菊阿媽的帶領下走訪花生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