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02 08:31:45|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大教授:莫拉克災害 非瞬間溪水暴漲溢堤所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08-02╱台灣時報╱第11版╱高雄都綜合╱呂珮琍  
  高大教授:莫拉克災害 非瞬間溪水暴漲溢堤所致

   〔記者呂佩琍高雄報導〕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翁孟嘉歷時三年,分析莫拉克颱風造成荖濃溪下游、屏東高樹鄉四千公尺堤防滑動毀壞主因,發現是堤內滲流及河岸側嚴重淘刷、進而淹沒週遭五十公頃土地及近三十棟民房,非瞬間溪水暴漲溢堤所致,呼籲未來堤防改採「深基礎」施工外,翁孟嘉提醒,台灣已進入汛期,隨時注意堤防安全。

   莫拉克風災後,高大土環系副教授翁孟嘉、中央大學土木系助理教授黃文昭聯手前進災區,花費三年分析荖濃溪沿岸包括舊寮一號、龜山、東振新幾十公里長堤防的破壞機制,發現當瞬間大雨使堤防內外出現中間水位或滿水位,一旦堤外水位開始降低,就形成「滲流」及「淘刷」現象,以「邊坡滑動」或「基礎滑動」形式破壞堤防,也就是由內而外的破壞。

   翁孟嘉分析,傳統淺基礎(無基樁)堤防在無淘刷狀況下,堤內滿堤、堤外水位洩降約三公尺時,基礎滑動安全係數已近臨界值;當淘刷零點五公尺,堤內外接近滿堤,加上堤外水位洩降約三公尺時,就出現破壞機制。

   「深基礎式堤防可改善破壞情形!」翁孟嘉強調,基樁深入達二十公尺,不只對基礎穩定,也可抵擋河床掏刷,尤其是因應台灣河川眾多短促湍急的型態。

   翁孟嘉表示,修築堤防最大目的是限制河川流水在固定河道內流動,防止氾濫及危害民眾生命財產。

   但隨著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愈加劇烈,堤防破壞型態,不再是單純的線形或面,單點破堤就可能造成全面崩毀。二00九年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便是典型極端氣候例子,四天內在荖濃溪流域、高樹鄉降下二千五百毫米驚人雨量,明顯破壞沿岸堤防及護岸,且洪水摧毀週遭五十公頃土地及近三十棟民房,災情慘重。

 

台長: 客家達人
人氣(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