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1╱工商時報╱第A15版╱文創產業╱彭淵燦
《在地文創》玫瑰石、地瓜 擦出文創火花
新竹世博台灣館內有一塊玫瑰石,吸引無數參觀者目光;而地瓜也能製作霜淇淋?究竟這兩項看似稀鬆平常的產物,如何開拓在地特色的文創商機?
玫瑰石孕生於大自然
藝術價值多元化
「玫瑰石不應該只是被珍藏,它是台灣文化的一環,而且更應該是文創產業重要的質材」台灣半寶石文化藝術館(逸境石訪)館主夫婦歐賢忠、張睿涵夫婦,經常和來參訪的玫瑰石愛好者,分享這樣經驗。
新竹市的世博台灣館在二月間營運,迄今已吸引不少人參觀,其中位在點燈平台上的玫瑰祈福石,係由逸境石訪無償提供給市府展示。許多人看了玫瑰石的肌理紋路,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奧妙偉大,好奇地問這對夫婦怎麼捨得提供出來?他們總是笑著說,玫瑰石是台灣特有的寶石,他們只是暫時的保有者,應該讓更多人認識玫瑰石,替它們找到更好的出路。
張睿涵說,玫瑰石的學名是薔薇輝石,化學成分為矽酸錳,摩氏硬度為5.5至6.5度,它是由原生富錳的深海沉積物或海底錳核,經造山運動後,產生以薔薇輝石為主的岩石。然後再經退化變質作用,形成次生的菱錳礦、白雲石、綠泥石、石榴子石、石英等,進而取代或充填於薔薇輝石中,另碳酸錳經過氧化作用,產生黑色氧化錳賦存於薔薇輝石中,或附著在表面上。
台灣玫瑰石的發現應該推至西元1931年,當時日本總督府殖產局礦物課技師小乏原美津雄,在東澳附近做地質調查,發現富錳岩石的分布,這是台灣最早錳礦床發現的報導。於是日本人開始對玫瑰石裡的「錳」元素展開研究,想利用於工業發展,並運回日本,後來發現存在於薔薇輝石中的錳礦太堅硬,不易取得其中的「錳」元素,但是因富藏十多種礦物,相互充填擠壓後,反而形成曼妙的自然圖畫景致,藝術的價值已高於礦物元素。
台灣的玫瑰石主要集中在花蓮境內的海岸風景區,例如立霧溪、三棧溪、木瓜溪流域以及奇萊山、二子山、天長山等,在七十、八十年間,一度開採達到頂峰,但極品的玫瑰石可遇不可求,加上開採難免對環境生態造成破壞,目前政府已明令禁採,相對地玫瑰石的藝術價值也隨著水漲船高。
歐賢忠、張睿涵夫婦擁有各種意境造型不同的玫瑰石,每顆重量從數噸到小巧地成為案上的擺飾品,玫瑰石所展現出的天然山水藝術,絲毫沒有人工雕琢的匠氣。這對夫婦說:「這是大自然最珍貴的資產,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欣賞玫瑰石,可以試著採取多面向的觀察,因角度的不同,自然呈現多樣的風情景致,無論是山泉潺流、遠山近樹,或是飛瀑雲煙、垂釣江雪,欣賞者心中的風景不同,當然就有高低的層次和樂趣。由於玫瑰石具有如此的特色,因此玫瑰石大體上仍以藝術欣賞為主,不過也有人用來切片後裱框,成為最自然的藝術作品。
不過歐賢忠和張睿涵都認為,玫瑰石應跳脫純然欣賞的局限,應該和各種不同的藝術、文化相融合,才能更彰顯特色。例如,可以結合公部門和私人企業的力量,共同規畫一處玫瑰石藝術園區,展現多元的藝術創作和相融美感。目前已有人將玫瑰石和台灣的茶文化相結合,透過品茗和玫瑰石串連,發揮彼此的加成效果,不僅有創意也有巧思。他們也主張,可以透過戶外教學來認識玫瑰石,讓下一代瞭解台灣的地質變化和大自然的蘊藏之美。如果能朝這些方向努力,相信可以興起另一股玫瑰石文創產業的生機與商機。
掌握地瓜品種特性
創造高經濟效益
今年台灣燈會會場有數百個各式美食攤位,竹北市農會的「地瓜霜淇淋」賣得嚇嚇叫,一天就可以賣出1,300多枝,農會人員樂得忘了腰痠背痛,沒想到市場反映如此熱烈。不過許多人很好奇,地瓜怎麼會變出如此夯的食品?
一般人對地瓜的食用印象,大都是以煮蒸為主,竹北市農會人員發想將地瓜做成其它的副食品,例如地瓜燕麥、地瓜麵、地瓜麵線、地瓜冰棒等,其中以地瓜霜淇淋銷售最好。看似不起眼的地瓜,融入創意和巧思,除了提高附加價值,也成為在地的文創產業,可說是小兵立了大功。
早期竹北地區農民栽種的地瓜以台農57號和台農66號為主,這兩種地瓜的品質已經很不錯,但隨著養身風潮興起,2年前,竹北市農會以16萬元,向桃園農改場購買「金寶桃園3號」地瓜的品種權,奠下地瓜產業商機的基礎。
竹北市農會推廣股長黃正鐘說,「金寶桃園3號地瓜」最大的特色是含有相當高的Β胡蘿蔔素,比一般地瓜高出一倍至兩倍。由於Β胡蘿蔔素對眼睛和皮膚相當有幫助,因此除了單純的煮食用途,必須開發新的副產品,才能開創新的產業價值。於是農會和食品研究所、食品廠商等單位合作,陸續研發出地瓜燕麥、地瓜麵、地瓜麵線、地瓜冰棒、地瓜霜淇淋等商品,最有趣的是地瓜霜淇淋完全由農會人員一手包辦。
地瓜怎能做出這麼好吃的霜淇淋,究竟有什麼秘訣?「其實說穿了就是善用金寶桃園3號地瓜的特性 。」黃正鐘說,每種地瓜都有不同的特性,口感當然就不同。例如金寶桃園3號地瓜最適合用來烤,鬆軟又Q彈,製做地瓜霜淇淋就是將烤過的地瓜再搭配其它材料混合製成,而且沒有色素、香精、防腐劑,符合養生觀念。
但是地瓜要烤多久,這就是竅門,如果沒有拿捏好,烤太乾或熟度不夠,地瓜霜淇淋的品質就大受影響。
目前,「金寶桃園3號地瓜」的種植面積約20公頃,產量還不大,為了有效拓展地瓜產業版圖,農會人員曾試著將其它品種的地瓜也用來製做霜淇淋,但是在口感上差了一截。農會不願砸毀品牌,他們堅持只有抓住地瓜品種的特性,才能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產出創意的商品,帶出最高產值。
透過多元的開發和行銷,竹北市農會讓傳統的地瓜,搖身變成養身又具創意和高產值的產業,不僅農友受惠,消費者也有更多的選擇。農會看準這個趨勢,除了協助農友推廣栽種面積,目前也陸續研發新的地瓜商品,例如具有顆粒的地瓜冰棒、有助腸胃蠕動的地瓜牛奶等,都相當受歡迎,但是受限於行銷通路和保存技術,目前產量無法提升,不過農會人員相信,只要逐步推動,逐一克服這些問題,地瓜產業的文創商機,可以樂觀期待。
文章定位: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