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2-07 22:06:42| 人氣1,2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頂[上]北投 十八丁地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北投十八丁 地

                                               Aher 收集資料將長輩口述傳承整理

十八丁

是我祖先將土地

分18份男丁耕作

十八份地名由來

末句記載

附近  土匪

 

這裡記錄了

金包里 西方海岸

沙崙 小雞籠 大屯社 下圭柔山 

土著人類盡去滅亡

稗海紀遊所見之記錄

荷蘭人的滅平埔族人

北投十八份的開墾,引進草山柑種植,說不定是清廷對毛少翁社的利益交換,讓毛少翁社擁有開墾的特權,而毛紹翁社在出租給漢人移民開墾

"十八份的開發在清乾隆初年,古地契上記著二百四十年前就有十八份庄,由泉州府安溪、同安縣詹、吳、王、高、顏及陳等姓氏,集資合投開墾,墾後土地分成十八份,按股抽籤均分,漢人聚集成庄,因稱「十八份庄」,相沿至今。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同安縣的移民沿淡水河入內港,往山區開發。十八份山林原係北投社平埔族狩獵場,今登山路吳姓居民所在地,直至日據時,期尚「鹿場埔」的稱呼。"

 上面這段敘述是以漢人中心所寫,當中並沒有提到當時漢人必須交租給毛少翁社,也就是交番大租。大約1770年前後,漢人向平埔族毛少翁社人租地繳交番大租,然後1789年引進桶柑種植,這應該是合理的推斷。

當時清廷是委託當時居住在基隆河中下游的平埔族毛少翁社代理管理整個北投山區的硫磺礦不要被人盜採,根據學者溫振華得研究《毛少翁社史》第五章「毛少翁社與守磺」當中,寫到1855年(咸豐五年)該社通事發給朝廷的陳情公文寫到,這些人私挖硫磺的人躲在山中,有從金包里或北投個港澳出口,抓不勝抓。後來更在咸豐九年1859年通事林振豐上書,說去距社有二十多里遠的冬瓜湖山抓私掘磺灰的人,不過,現場遇到數百人都手持兇械,根本無法取締,「弱番難敵棍惡之橫」。毛少翁社對於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由於硫磺黑市走私價值很高,私挖硫磺者防不勝防,毛少翁社一直向清廷吐苦水,人力物力耗費費很大,要求清廷乾脆自己派兵來管,清廷當然不肯。

清廷為了安撫毛少翁社的監管硫磺的勞苦功高,很有可能其補償對價就是讓漢人進入草山地區開墾,然後讓毛少翁社人當地主收地租,就是當番頭家,收番大租,這可能就是漢人進入開墾同時1789年引進草山柑的由來。

1887年,劉銘傳來開正式開設硫磺總局,等於是正式解禁草山的硫磺,1889年毛少翁社的生員翁文卿(翁煥章)上書清廷,認為過去毛少翁社幫你辛苦守住磺礦,結果你現在要成立一個開挖的硫磺總局,卻連一官半職的缺給我們毛˙少翁社的人,這也太鴨霸了吧,講白了就是求官啦,最起碼給我一個總工首,讓我可以統管這些工人吧。

 "祖父自歸化以來疊次奉公,經數世守顧北投、大湖山、七星墩等處磺洞,不准奸民私煎偷漏,屢奉淡水廳張錢、薛嚴諸憲恩諭嚴禁在案,歷歷可查.........至今礦務需人,曾未得稍沾餘惠賜一總工......."

 不過,清廷當然是高高在上拒絕給他毛少翁社人任官職,翁文卿後來再度上書,說以前很簡單,隨便挖就有,現在要越挖越深才會有,要很有技巧,這其中的眉角只有我這種在地人才會知道啦,不過,只得到「靜候錄用」的回覆。最後,翁煥章搞出當地礦工集體挺他連署上書爭取總工首的施壓手段,並抬出老祖宗認為這本來就是我家的地,你要給我官職本來就是應該的,不是你的恩惠。

 "....況產磺之地是其祖上所遺留,今即封煮歸官,而賜一總工之首不特恩師所應及,亦理法所宜然....。

 不過,顯然清廷是鐵了心,依舊回絕了翁煥章的請求,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惹怒了朝廷,毛少翁社收大租的特權在不久之後,連地權也全部被取消。

 從很多日治時期的照片,例如北投的丹鳳山大師岩、大砲岩等等北投低海拔山脈的照片,可以看出,這些岩石周圍都是沒有半棵樹,完全裸露在山頭,這絕對是人為因素造成,即使有人認為,七星山與大屯山因為靠海又海拔高達1100公尺,在東北季風強烈的天氣因素造成植物難以生存,而形成芒草遍山,不過者只能解釋接近山頂的箭竹林與芒草,對於低海拔的丹鳳山,就無法解釋了。

 即使漢人在1790年前後開始進入十八份、平等里等地屯墾,也是在比較平緩的有限之處建立梯田種稻與草山柑,對於在目前大小油坑、龍鳳谷、硫磺谷與地熱谷周邊,還是禁令採磺,也就是焚山的範圍可能從1790年之後因為有漢人進入山區屯墾,也負擔了一些看守的功能(或許也增加監守自盜的可能)後,開始限縮到硫磺礦周圍才要定期焚山。無論如何,當1895年日本人來台,看到被人為定期焚燒的大屯七星山系,光禿禿長滿芒草,沒半顆樹,不叫做草山也很奇怪吧!

陽明山為何叫做草山?可能與清廷委任毛少翁社監管硫磺有關 @ 南洲山房----張烽益筆耕部落格 :: 痞客邦 :: (pixnet.net)

北投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投街
七星郡的街
1920年-1945年

北投庄管內略圖
面積  
• 1934年
54.8平方公里(21.2平方英里)
人口  
• 1934年
16179
政府
庄長(1920-1940年)
街長(1940-1945年)
 
• 1920年-1927年
潘光楷
• 1940年-1945年
室園武
歷史  
• 成立
1920年
• 廢除
1945年
行政分區 6大字
繼承
北投鎮
今屬於 臺北市北投區

北投庄(日語:北投庄ほくとしょう Hokuto shō */?)為臺灣日治時期1920至1940年間存在之行政區,屬台北州七星郡管轄,在1940年升格為「北投街」。約為現今臺北市北投區

行政區劃

北投之地名首度出現於18世紀,為漢人開墾於台灣台北北部;今台北市北投地區的聚落,其中北投即為平埔族語女巫之意。北投地區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初期屬芝蘭二堡的庄,在1895年6月隸屬「臺北縣直轄」,在1897年7月1日隸屬「士林辨務署」。1898年6月28日,士林辨務署被併為「臺北辨務署士林支署」。1901年11月11日,臺灣的行政區劃改為二十廳,北投地區隸屬「臺北廳士林支廳」。1901年12月17日,臺北廳劃分為39個區,北投地區劃為「第13區」[1]。1904年4月1日,芝蘭二堡實施街庄整併[2]。1906年1月1日,臺北廳改設置以地名稱呼的28個區,北投地區劃為「北投區」[3]。此時的街庄如下:

  • 芝蘭二堡:北投庄、唭里岸庄、石牌庄、嗄嘮別庄、頂北投、竹仔湖庄[4]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之行政區廢除,街庄改為大字;前述6庄合併為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轄域內分為石牌唭里岸北投頂北投竹子湖嗄嘮別等6個大字。1940年6月17日,北投庄升格為「北投」。

  • 頂北投大字下,有「紗帽山」、「山腳」、「十八分小字
  • 嗄嘮別大字下,有「嗄嘮別」、「關渡」小字名[5]

二戰後,北投街在1946年1月16日改為「北投鎮」,隸屬臺北縣七星區,1947年1月改隸淡水區。1949年8月26日,成為臺北縣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1968年7月1日,成為臺北市「北投區」[6]。1990年3月12日,原屬士林區洲尾改劃入北投區。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頂北投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頂北投庄」,隸屬於芝蘭二堡。該庄北與水梘頭庄竹仔湖庄為鄰,東與草山庄為鄰,南邊為三角埔庄唭里岸庄北投庄嘎嘮別庄,西邊為小坪頂庄興福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臺北廳,編入第十三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十三區改名「北投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頂北投」大字,隸屬於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大字下有「紗帽山」、「山腳」、「十八分」小字名[2][3]。1940年北投庄升格為北投街。

戰後北投街改制為北投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49年,北投鎮與士林鎮一併改隸屬新成立的草山管理局。1950年隨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草山管理局亦改名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仍隸屬之。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北投鎮併入成為北投區。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該地區仍屬北投區。

昔日七星郡(1920年-1945年)                                                                                                      

 · 竹子湖

頂北投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頂北投,是臺北市北投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中北部,範圍大致為大屯里、秀山里不含西南端及最南端、智仁里東部、文化里東北端、中庸里北半部、中和里、開明里、泉源里、湖山里不含西北角、湖田里西南端及東南部。

草山行館隨扈宿舍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頂北投地區為一街庄,稱為「頂北投庄」,隸屬於芝蘭二堡。該庄北與水梘頭庄竹仔湖庄為鄰,東與草山庄為鄰,南邊為三角埔庄唭里岸庄北投庄嘎嘮別庄,西邊為小坪頂庄興福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臺北廳,編入第十三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十三區改名「北投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頂北投」大字,隸屬於臺北州七星郡北投庄,大字下有「紗帽山」、「山腳」、「十八分」小字名[2][3]。1940年北投庄升格為北投街。

戰後北投街改制為北投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49年,北投鎮與士林鎮一併改隸屬新成立的草山管理局。1950年隨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草山管理局亦改名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鎮仍隸屬之。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北投鎮併入成為北投區。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該地區仍屬北投區。

草山 (臺北市)


草山,是臺北市士林區的一個地名,位於該區北部偏西,範圍大致為菁山里西南部、陽明里不含最西端文化大學西半部、公館里小草山以北部分。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草山地區為一街庄,稱為「草山庄」,隸屬於芝蘭一堡。該庄北與竹仔湖庄七股庄為鄰,東與菁礐庄為鄰,南邊為公館地庄東勢庄三角埔庄,西邊為頂北投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該庄隸屬於臺北廳,編入第九區。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1月,第九改名「士林區」。1920年(大正九年),該庄改制為「草山」大字,隸屬於臺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大字下有「草山」、「山子後」、「山豬湖」、「冷水坑」、「磺溪內」小字名[2]

戰後士林街改制為士林鎮,隸屬於臺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49年,士林鎮與北投鎮一併改隸屬新成立的草山管理局。1950年隨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草山管理局亦改名為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仍隸屬之。1968年7月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士林鎮併入成為士林區。1990年3月,臺北市各區重劃,該地區仍屬於士林區。

紗帽山位於台灣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屬於台北市北投區海拔高度643公尺,其為七星山寄生火山,因其形似於烏紗帽,故有此名。其火山溫泉吸引遊人。此外紗帽山擁有副熱帶熱帶的生態景觀。

台灣日治時期在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會場上展出草山(陽明山)十二景,而紗帽山就是七月景的草山莽毒展。紗帽山和北方的尖山之間的峽谷名為「尖帽峽」,在日治時代是別墅區。

紗帽山的遠處看起還中間有個山凹,看起來有兩個山頭,所以被稱為紗帽山,不過也有人覺得像屁股而被戲稱為屁股山,平埔族稱《屁股山》。

今日的北投區,是位於內北投社的社址而得名,昔日北投社的範圍大致是今日北投區的長安里、溫泉里、大同里、中心里、林泉里、清江里、奇岩里、八仙里等地方行政區(洪敏麟 1980:102),也就是在磺港溪與嗄嘮別山之間的地帶。北投社與周遭番社的地理界分上,北投社西臨嗄嘮別社、小八里坌社(今新北市淡水區竹圍里、民生里、福德里、吳仔厝),東以磺港溪與唭哩岸社為界。今北投、淡水行政區上的界線,部分當為當時內北投社與外北投社之交界(溫振華 1998:34),即西北以嗄嘮別山、坪頂、大屯山與外北投社(今淡水區北投里)、圭柔社(又稱林仔社,今淡水區義山、忠山里)、大屯社(北投區大屯里到淡水區高厝坑、竹圍一帶)為界,北至竹子湖、馬槽一帶的鹿角坑溪,根據文獻記載,1854年(咸豐4年),北投社通事與金包里社業主曾簽下契約,議定二社的勢力範圍以大溪(鹿角坑溪)為界,溪北歸金包里社掌管,溪南歸北投社掌管。東北至丹鳳山與硫磺谷、紗帽山的山稜,與士林、天母一帶的毛少翁社為鄰,南抵基隆河一帶的八仙埔(圖1)。

圖1 根據目前研究考證所繪製清治初期內北投社與鄰近聚落之概略位置圖。

圖2 「康熙臺灣輿圖」中的內北投社

 西班牙人雖然在1626年即領有雞籠,卻到1628年才進入淡水地區。當時因西班牙人的進入,附近的部分原住民舉族遷移到關渡、北投、嘎嘮別等處。在荷蘭人的評價中,西班牙在北臺灣只和雞籠地區的原住民村落關係較好(翁佳音 2007:10)。根據西班牙宣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在1632年〈關於艾爾摩莎島情況的報告〉的記載,北投社位於丘陵下,包括八、九個村社,並且蘊藏大量的硫礦,使得當地住民較其他地區富有,並擁有大片的平原土地(轉引自劉還月 1998:118)。當時漢人和原住民間已有買賣硫磺的行為(伊能嘉矩 1999[1906]:43-44)。硫磺的開採者,主要是Taparri社與北投社原住民,以原住民的船隻(艋舺)運出硫磺土,賣與華商,交換花布、飾品、錢幣等物。華商在雞籠、淡水等地收購,加油提煉後,賣回福建。西班牙人在1633年之後開始進入臺北盆地,但是西班牙神父常遭滅殺,乃止。這種情形一直到1641年,仍無進展(連橫 1955[1920]:11-14)。

  接著在1656年左右,在淡水地區的原住民反抗,戰火蔓延至淡水河口沿岸數個番社。1657年1月,北投社出兵攻擊安東尼城(今日淡水紅毛城),在夜裡從城下荷蘭東印度公司保護下的漢人住區放火,「漢人住區」遭到圭柔社、北投社等社的族人燒殺,造成荷蘭東印度公司嚴重的損失(潘江衛 2007)。而在荷治時期,東印度公司以贌社制度向平埔族群各社收取社餉等稅目,並將各社貿易權標售給社商包辦(尹章義 1989:15),荷蘭人不並無直接與番社進行經濟活動,而是透過從事與番社貿易的漢人贌社,作為仲介進行交易。推測族群之間的接觸並不深。

{北投大磺嘴西班牙年代採硫}
山水人文學會 吳智慶2024探查研究
北投大磺嘴硫磺谷的開發過程, 明萬曆年間 (1573~1620) 已有漢人抵達台灣北部淡水河海口討生活,以硫磺的採集為主。明末崇禎年間 (1628~1644) 來自馬尼拉艦隊,佔領北台灣的西班牙軍建立淡水省。發現此處的硫磺礦池,便與台北平埔族人進行採集硫磺,搬運下山和漢人商船交易。
位於大屯火山群南端,為一爆裂口地形,呈東西向延伸之盆谷,谷地長約1公里,寬約80至200公尺,有豐富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積岩地質地形及人文景觀。其西端隔一狹窄鞍部(分水嶺)與東側之龍鳳谷(雙重溪爆裂口)相鄰,鞍部附近即為惇敘工商及遊客服務站所在。
{北投大磺嘴---硫磺谷龍鳳谷}
硫磺谷位在行義路底,惇敘高中附近,在石壇路與泉源路間,中正山南麓的一片草原邊,穀長1公里,寬150公尺,穀內熱氣滾滾,白煙繚繞,一縷縷自谷地升起。這是一處人工溫泉池,由人工鑿氣井160公尺深,引出地底熱氣,再引用陽明山泉水注入加熱而成,屬於酸性硫酸鹽泉,PH值3-4,俗稱「白磺」,水質呈黃灰色,有濃濃的硫氣味,每日出水量6,000立方公尺,水溫約50-90℃,供應新北投地區旅館及居民使用。
這裡也曾是清朝康熙年間,鬱永河採硫的地方,在旅客休憩中心入口路邊,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立有一石碑記述這段史實。日治時代也曾在此處採硫,設有硫磺採集及煉製工廠,年產值達一萬五千圓。德記礦業公司曾在第二、三泉源開採硫磺,經營硫磺貿易。由於當時開採硫磺砂提煉硫磺,該處硫磺氣因而大量流失,破壞溫泉泉源,影響極大。
早期硫磺業者曾在北投地區開採硫磺砂、硫磺土,提煉成硫磺後,裝入桶中出售。另外,北投地區亦出產硫化鐵,是由德記公司所主持,光復後移交給台灣肥料公司接管。由於開採硫化鐵方法不當,嚴重破壞北投溫泉泉源(大磺嘴區),使得溫泉溫度降低,影響溫泉品質。
台肥公司經過多次改進後,至民國五十年代中期,則改採插井法開採硫化鐵,即先探測是否含有溫泉後,再開採硫化鐵,這是採溫泉和硫化鐵分開之方式開採,避免破壞溫泉泉源。大磺嘴(硫磺谷)的人工溫泉井。每天溫泉量為六千公噸。據陳鳴鐘先生回憶:「北投溫泉和其他溫泉最大不同,在於北投地區溫泉所蘊藏的是溫泉氣而非溫泉水。
例如北投主要泉源大磺嘴(又稱媽祖窟),位於十八分山頭附近,此處溫泉是引用猴洞的清水加熱而成,溫度大約為60度。目前由台北市自來水事業營業處接管。」硫磺谷的地質景觀十分壯觀,南側是一陡立峻峭崖壁,裸露出五指山層的石英砂岩,區內岩石受熱液換質作用,造成矽化、白化,顏色呈暗綠、灰、白色,在噴氣孔附近常可見到冷凝的硫磺結晶─「磺花」析出,非常美麗奇特。

若在觀景臺鳥瞰全區,就可聞到特殊的硫氣味道,並聽到噴氣孔的「咻–咻」聲,真是大自然的獨特饗宴;遠眺遠方,北投關渡平原盡在眼底,觀音山秀麗的「觀音朝天」,夕陽晚照,天邊彩霞,淡水河河麵點點金光,點綴帆影數片,應是人間最上美景。

將麻少翁社人視為土匪

《臺海使槎錄》多著重在臺灣各地的攻守條件、海道風信等軍事記述,然而有趣的是,身經百戰的黃叔璥麻少翁社(約今日社子島一帶)考察時,卻有一個小插曲。由於該處長處於漫天的磺氣裡,讓身經百戰的他不敵「昏悶」的噁心感,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後才勉強復原,也讓他在《臺海使槎錄》記下「毒氣蒸鬱」的感嘆。

靠土匪發現的溫泉,如何從醫療用途變成放鬆身心的全民享受? (storystudio.tw)

 同年,清政府下令熟番歸化,學習漢人風俗。隔年1759年(乾隆24年)賜漢姓,推測此時的北投社人已開始有林姓、陳姓、潘姓、翁姓等姓氏與漢名。到了1760年(乾隆25年)的《續修臺灣府志》中,番社已經與漢人村莊並存,已有漢人來山腳(大屯山南麓)開墾。同年由楊廷璋劃定的土牛界線,亦奏請繪製的「臺灣民番界址圖」中(施添福在考證「民番界址圖」時,將其稱為「清乾隆25年臺灣番界圖」,參施添福 1991:49)。隔年1761年開始大規模修建土牛溝,南起下苦溪(今屏東縣士文溪)北迄三貂社(今新北市三貂角),北投社等北投、士林、大龍洞、內湖一帶的番社都在這條土牛界外。約在1765年(乾隆30年)左右,北投社下社一帶(番仔厝)已有漢人於此耕作(陳允芳 2003:44)。1767年(乾隆32年)清政府設「理番同知」專管平埔族群事務,分為南、北二路,北投地區平埔族群歸北路理番分府管理。1771年(乾隆36年)十八份(今泉源里)又有陳、吳姓人氏,向北投社承租土地開墾(洪敏麟 1980:227)。泉源里的中埔也有吳元開、吳元回、吳便、顏补四股合夥人向北投社人成墾之埔地。1772年(乾隆37年)已有漢人來湖底(湖山里)開墾。1782年(乾隆47年)漢人陳茂伯向北投社白番己卯好禮等買粗坑(今大屯國小附近)之地耕墾。

1786年(清乾隆51年)之後禁止開採硫磺,並派麻少翁社、北投社等屯番守硫,以杜絕私採。然而硫磺只是平埔族群與漢人間的交易物品,對其生活影響不大,更非主要之經濟來源(陳允芳 2003:16)。不過因為私採磺礦本身難以禁止,鄰近的麻少翁社人甚至頻遭漢人威脅毆打,告知官府亦未見嚇阻,因此推測擔任守硫工作的族人,其勞役負擔較重,經年累月之下可能會影響到社內的庶務。接著1788年(乾隆53年),清廷平定林爽文事變之後,督辦軍務的將軍福康安以平埔族人隨同官兵出力打仗有功,而建議「就番社挑選屯丁,分撥未墾巟埔以資養贍」,設置「番屯制度」。當時,淡水廳屬轄下的地區,經丈量界外埔地以及未墾荒埔地,約有1,892甲,而其中一部份,係分撥給北部的武朥灣小屯(翁佳音 2007:42)。總共由19個番社、名額300名的番丁分配土地,北投社共計8人。北投社與毛少翁社、大雞籠社、金包裡社、三貂社等共有的土地,多集中在基隆河中上游的汐止、七堵到基隆港一帶。汐止、七堵、基隆的土地離北投社較遠,屯番的勞役問題也可能使番社的勢力減弱。

圖3 光緒年間「臺北堡莊圖」,內北投社與麻少翁社已經夾雜在漢庄之中。

    1895年,日本殖民臺灣。1896年,根據當時根據伊能嘉矩的調查,北投社共有30戶,男64人,女53人,人口117人,這人數還包括混居於社內的漢人(伊能嘉矩 1996[1925]:73)。此時「內北投社,已被漢人的北投庄奪去了一大半的土地,番社只剩山邊的大社」(伊能嘉矩 1996[1925]:163)。而北投社人的住家多為土角厝、茅草為屋頂的漢式農家。穿著也已經是漢式衣服,食用漢式飲食,也已經使用閩南語。1905年(明治38年)臺灣總督府承接清帝國的人群分類,以熟番作為戶籍登記的人群類屬,卻沒有恢復官方對於熟番、番社的保護措施,而是將熟番視為與人民一樣,編入街庄、保甲的行政系統(詹素娟 2005:121)。此舉不僅加速番社組織的崩落,也很難再次有效凝聚番人與番社(鄭螢憶 2017:198)。而殖民政府同樣在1905年取消大租戶的政策,才是真正造成北投社與土地關係完全脫節之關鍵。北投社的土地,就在缺乏費用的狀態下,一塊塊地於漢人間轉手(陳允芳 2003:39-40)。至日治初期,1905年,北投庄內有登記為「熟」的族人共120人。除了嗄嘮別、頂北投與北投的頂社、中社、下社等地尚有少數平埔族人外,其他地方已無平埔族人居住。

  此處值得深究的是,番社的地理因素,是否影響族人註記為「熟」的意識,1632年西班牙神父 Jacinto Esquival 到北投社宣教的記錄提到:「北投社是由8、9個小村落組合而成的北投社(Quipatao)是一個大社」(翁佳音 1998),而1896年伊能嘉矩的調查則記述:「內北投社,已被漢人的北投庄奪去了一大半的土地,番社只剩山邊的大社」(伊能嘉矩 1996[1925]:163)。兩者並列起來看,前者的記述,根據翁佳音的考證,指的是內北投社和外北投社這兩個靠近山區、位於河流上游的聚落。外北投社兩旁的坑溪,南邊應為「內竿蓁林坑(溪)」,北邊為「貴仔坑(溪)」。貴子坑溪位於內北投社的頂社,今北投、淡水行政區上的界線,部分當為當時內北投社與外北投社之交界。兩社以嗄嘮別山、坪頂的山稜為界。而後者的記述,據當地耆老口傳,昔日居住於嗄嘮別山區的嗄嘮別社人與北投社頂社的族人以河為界,分居貴子坑溪上游的兩側,原有五、六十戶、三、四百名的族人居住在此(甚至目前的文獻也會以「頂社之嗄嘮別社人」稱之,兩社之間的關係仍待研究)。嗄嘮別社位於三層崎貴子坑溪右岸,在日治時期屬嗄嘮別庄、北投社的頂社位於貴子坑溪左岸,在日治時期屬北投庄。

 因此,推測Jacinto Esquival與伊能嘉矩所指的「大社」,應同樣是指在三層崎一帶高地上的番社,因位處山上而勢力一直較為強盛。另一方面,也可以同理推測頂北投庄因位處於高地,故註記「熟」者也仍有一些。嗄嘮別社人與北投社頂社、頂北投這三處的族人,都居住在一定海拔的山腰或丘陵。雖然,大租制度的取消已經衝擊了北投社的土地利益與經濟條件,或許地形阻隔的因素,讓聚落可以維持原本的群聚型態,也許恰巧反映出北投社進入到日治時期,在戶口調查中,北投庄與嗄嘮別庄註記「熟」的人數皆較多之原因。

此外,清代以來,也有族人往高地遷徙的相關紀錄。例如,竹子湖一張1804年(嘉慶9年)地契表明,顯見在1804年以前就有北投社人來此地生活,但是這些人乃因「經年來番社遺祖產業遭漢姦盤據,俱各變盡,無可棲身」(陳仲玉 1987:72),陳仲玉認為,北投社人可能是因在山下的居地被漢人蠶食之後,被逼上山的。另外一個例子,是原屬大屯社社域之青礐庄,清中葉因漢人入墾,受到漢人的壓迫,部分族人被逼往高處遷徙,而進入原來是他們遊獵之地定居(ibid.: 53),留下考證時間為清朝道光年間的面天坪大屯社遺址。從清代以來,因漢人移墾而往山上遷徙的族人,散落在北投沿山一帶居住,和居住在三層崎的嗄嘮別社人、北投社頂社族人、頂北投地區族人,在地理位置上有一定的地緣關係,惟需要更多的田野調查與研究方能確認。

然而,這個位處高地的大社,在進入日治時期之後,仍不敵現代化國家力量的介入,在1910年代,日本人以脅迫方式強制購買頂社的土地開採白土,族人遂遷徙流離至中社或下社。根據1920年(大正9年)出版的《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表》的人口資料,臺北州七星郡的熟番人口數只有126人。北投庄內的平埔族人數84人,分別是北投男11,女5,唭哩岸男0女1,嗄嘮別男37,女28,頂北投男2女0(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20)。到了1925年,北投庄內的平埔族人數79人。北投男15,女10,唭哩岸男28,女25,頂北投男1,女0。到了1930年,下降至62人。北投男13,女6,嗄嘮別男23,女20。1934年,日本政府要在中社興建賽馬場,有部分族人遷往下社(番仔厝)。到了1935年,有登記的人數下降至54人。北投男3女3,嗄嘮別男29女19(陳惠滿 1998:59)。此時北投與嗄嘮別地區的族人可能仍以聚居方式在漢人為多數住民的北投庄中生活,但是唭哩岸與頂北投地區已無人註記平埔族身分。登記為「熟」的人數逐年減少,族人漸漸隱身在漢人社會之中。

圖4 1907至1916年間的「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可以看到跑馬場的基地與位置。

原住民族文獻 (cip.gov.tw)

凱達格蘭人稱溫泉為 Pattsiran-na,漢人以「八芝蘭」、「八芝林」音譯,後來演變成「士林」。

捷運淡水線有一站叫「其哩岸」,該站附近是早年凱達格蘭族的「其哩岸社」所在地。

「北投」是凱達格蘭語的音譯,原意為女巫。有女巫居住的地方,稱為北投社。「北投社」分為內外兩社,內社的原址在北投附近,外北投社的原址在新北投。

北投地方有「嗄嘮別」的地名,位於今天桃源國小南方到捷運線一帶,為以前凱達格蘭平埔族的社名。

先民墾殖的身影

先民從事墾殖,多合力進行,也因此產生地名。墾首合股向官方領得某地域荒埔地的墾照,共同出資廣招墾丁從事開墾,墾成後地名常以「股」為名;墾成之後,將其股份分得之土地再細分,後來在該地形成聚落時,常以某墾首分得之「份」、「分」為地名。例如:士林區有「七股」、南港區有「四分仔」、內湖區有「五分」、「五分火炭坑」、「十四份坡內」、北投區有「十八份」

《李筱峰專欄》台北地名的故事 – 芋傳媒 TaroNews

「淡新檔案」是淡水廳、新竹縣及台北府的行政與司法檔案之簡稱,是現存的清代台灣各行政層級檔案中,規模最大、最完整、記錄歷史最長的文書檔案,陽明山國家公園涵蓋範圍廣闊,包括台北市之士林、北投,新北市淡水、三芝、金山、萬里、石門區等,正為淡新檔案內容所包含的轄域內。淡新檔案的整理中,主要與陽明山地區直接相關者為毛少翁社守硫磺事件。

維護這獨特地景,成為陽明山國家公園未來永續經營的重要課題。陽管處委託中國文化大學助理教授陳維斌研究團隊所進行的水梯田人文景觀保育資源研究調查,將國家公園內的梯田共分為7大分區,包括:石門、三芝、竹子湖、十八份、八煙、鹿崛坪、平等里,並以平等里地區做為細部調查區。

學者解析「淡新檔案」 重現陽明山文史底蘊 | 環境資訊中心 (e-info.org.tw)

草山一直到1951年才改名叫做陽明山。因為老蔣逃來台灣之後就住在草山,設立草山管理局,掌管京畿重地,後共匪就宣傳蔣匪已經入草為寇,老蔣氣死了,底下的人馬上改為陽明山,並且大外宣說老蔣崇尚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每天都在陽明山閉門苦修。因此,陽明山在1951年前都叫草山,因為滿山的芒草,但是為何山上都是草?

 這答案從連橫的台灣通史第十八卷榷賣志,談到"硫磺"的章節,可以找到答案:

 "當是時,淡水未闢,而北投又在番境,奸宄潛至,私製火藥。乾隆中,出示禁止,嗣命屯丁守之。每年四季,北路營副將派弁入山,焚燬草木,以杜私煮。"

 在中研院詹素娟副研究員2002年接受陽明山國家公園委託的研究報告《大屯山、七星山系硫磺礦業史調查研究》P29當中,也寫到清廷在1788年的林爽文事件之後,由於叛匪能透過北番取得淡水北投的硫磺當作火藥,因此,福康安奏請乾隆要求採取封禁政策以「屯番守磺」,來禁絕硫磺流入民間。每年四季的第二個月由艋舺營會同新莊縣丞,於四季仲月(弟二個月)焚燒,年終結報。

 由於草山有非常重要也是全台獨有可以生產火藥的戰略物資---硫磺,對於官方來說,如何不讓這製造火藥的原料,流落到民間的反叛者手中,甚至出口到華南地區,或是賣給海上的海盜,是在台灣維穩的第一要務。根據連橫上述的說法,在乾隆年中期,約1750年前後(這或許與1721年發生朱一貴事件有關),就派兵一年定期四次,有計畫的大規模焚山,讓山頭燒得光禿禿,一目了然,沒有人可以躲在山偷挖硫磺。同時,也特別在石門設汛,派兵駐守,防止挖硫磺者從北海岸走私出口。

草山就這樣一年燒四次,燒了一百多年,到底燒了多久?最起碼,到了1887年劉銘傳來台灣,因為在各地廣設砲台,基於對抗外國的可能侵略的軍事防衛需求,設立硫磺總局,重新開挖硫磺,最遲應該那時就停止燒山了。不過,從北投十八份的「草山柑」,相傳是從1789年就從廣東引進北投種植,ㄧ般說法是當時來台屯墾的住民把樹林都砍乏,而芒草叢生,因而移植「草山柑」種植。如果,1789年年份是確認的,那麼,清朝派兵焚山,是有可能在1789年就已經停止焚山,至於連橫說在乾隆年中開始焚山的說法,我認為以乾隆年從1711~1799,而朱一貴事變1722年結束,清廷感受到硫磺礦的軍事價值而必須嚴加管制北投的硫磺,最快應該是從1730年開始焚山,所以,最少也持續焚燒了五十年之久。 所以,北投十八份的開墾,引進草山柑種植,說不定是清廷對毛少翁社的利益交換,讓毛少翁社擁有開墾的特權,而毛少翁社在出租給漢人移民開墾,也說不定。

硫磺,造就了今天大家熟知的溫泉北投,但300多年前,作為現代工業和戰爭的重要資源,硫磺也帶來北投風光一時的對外貿易,清帝國和西方國家的硫磺需求,讓凱達格蘭族北投社成為當年最富有的部落。1697年,清代官員郁永河為製造火藥,從福建來到北投採硫,還為此寫了一篇「裨海記遊」,紀錄他與原民的交涉和採硫經過,今天在北投硫磺谷還可看見為此而立碑紀念。

「硫在此山中」紀錄片精華版 – 台灣北部原住民與硫磺之關係 - kipatauw,art

------------------------------------------------------

從很多日治時期的照片,例如北投的丹鳳山大師岩、大砲岩等等北投低海拔山脈的照片,可以看出,這些岩石周圍都是沒有半棵樹,完全裸露在山頭,這絕對是人為因素造成,即使有人認為,七星山與大屯山因為靠海又海拔高達1100公尺,在東北季風強烈的天氣因素造成植物難以生存,而形成芒草遍山,不過者只能解釋接近山頂的箭竹林與芒草,對於低海拔的丹鳳山,就無法解釋了。

 即使漢人在1790年前後開始進入十八份、平等里等地屯墾,也是在比較平緩的有限之處建立梯田種稻與草山柑,對於在目前大小油坑、龍鳳谷、硫磺谷與地熱谷周邊,還是禁令採磺,也就是焚山的範圍可能從1790年之後因為有漢人進入山區屯墾,也負擔了一些看守的功能(或許也增加監守自盜的可能)後,開始限縮到硫磺礦周圍才要定期焚山。無論如何,當1895年日本人來台,看到被人為定期焚燒的大屯七星山系,光禿禿長滿芒草,沒半顆樹,叫做[草山]

------------------------------------------------

北投十八份的開墾,引進草山柑種植,說不定是清廷對毛少翁社的利益交換,讓毛少翁社擁有開墾的特權,而毛紹翁社在出租給漢人移民開墾

"十八份的開發在清乾隆初年,古地契上記著二百四十年前就有十八份庄,由泉州府安溪、同安縣詹、吳、王、高、顏及陳等姓氏,集資合投開墾,墾後土地分成十八份,按股抽籤均分,漢人聚集成庄,因稱「十八份庄」,相沿至今。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同安縣的移民沿淡水河入內港,往山區開發。十八份山林原係北投社平埔族狩獵場,今登山路吳姓居民所在地,直至日據時,期尚「鹿場埔」的稱呼。"

 上面這段敘述是以漢人中心所寫,當中並沒有提到當時漢人必須交租給毛少翁社,也就是交番大租。大約1770年前後,漢人向平埔族毛少翁社人租地繳交番大租,然後1789年引進桶柑種植,這應該是合理的推斷。

''當時清廷是委託當時居住在基隆河中下游的平埔族毛少翁社代理管理整個北投山區的硫磺礦不要被人盜採,根據學者溫振華得研究《毛少翁社史》第五章「毛少翁社與守磺」當中,寫到1855年(咸豐五年)該社通事發給朝廷的陳情公文寫到,這些人私挖硫磺的人躲在山中,有從金包里或北投個港澳出口,抓不勝抓。後來更在咸豐九年1859年通事林振豐上書,說去距社有二十多里遠的冬瓜湖山抓私掘磺灰的人,不過,現場遇到數百人都手持兇械,根本無法取締,「弱番難敵棍惡之橫」。毛少翁社對於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由於硫磺黑市走私價值很高,私挖硫磺者防不勝防,毛少翁社一直向清廷吐苦水,人力物力耗費費很大,要求清廷乾脆自己派兵來管,清廷當然不肯。

清廷為了安撫毛少翁社的監管硫磺的勞苦功高,很有可能其補償對價就是讓漢人進入草山地區開墾,然後讓毛少翁社人當地主收地租,就是當番頭家,收番大租,這可能就是漢人進入開墾同時1789年引進草山柑的由來。''

區域老照片參考

懷念和珍貴的老照片66@建築物自動化|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

---------------------------------------------------------------------

     小時候H550米桃仔園旁右100米林新團宅園和右50米柯家

桃仔園一石頭屋,陳石煌叔公是地主北投金門旅社佃農

收留幾位養女,二子陳明哲 陳明崇,猴硐來周養女成了

堂四嬸,和堂哥ㄧ樣叫阿舅,

  

大家的橘子園都在山上,父母叔輩耕管柑橘種芋.蕃薯.

薑.紅鳳菜等

小孩都會在石煌叔公家和菜園玩和有得吃

陳明哲 陳明崇阿舅會做竹雞吊和抓狸等

之前聊的橫大石頭下許多骨甕

在實習工場後

--------------------------------------------------

有個想法一直出來
似乎要去走一趟
拍照回來
文史少了這塊二堆土匪墓在山正中處

13:34 Aher   Y河 我會去拍照回來

補文史的缺塊

13:40 Aher   Y河 總是要有人做

歷史的斷點

毛少翁社的族人

可能就是我祖先

用黃金買了他們的地,誠信的族人退到山上

長輩口述

很少人知道了

也不會再到那裏去了

13:56 Aher   Y河 我的想法

我祖先用黃金買毛紹翁族的地

十八丁(戶)都安溪移民來的,沒聽說過有被搶或偷的

長輩說是日本人圍繳,開槍打死的

14:28 Aher   Y河 日本人怕山區原住民族

圍繳霧社賽德克族

花蓮太魯閣族

屏東排灣族人

毛少翁在台北北投

可能日本衛序軍邀功吧

14:30 姚重志 日本人鴨霸高壓,所以高山原民憤而抵抗。

---------------------------------------------

毛紹翁族人很文明理性                                                                                         郁永河納編禮遇

-------------------------------------------------

可能是日本人杜攥妖魔毛少翁族人

合理推測日本人懼怕台番

欲奪硫磺權將毛紹翁族人繳滅

-------------------------------------------

北投與草山得天獨厚的溫泉資源之所以為人所知,都是因為「土匪」之故。相傳日本軍隊在鎮壓抗日勢力簡大獅的集團時,偶然在林野間發現了溫泉,及至日軍鎮壓成功後,北投和草山的溫泉才進入開發者的眼簾

【書訊】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 - 健行筆記 (biji.co)

-----------------------------------------------------------------

日治初期,「抗日三猛」之一的簡大獅就盤據在草山之中,時而突擊、時而撤退,這種游擊戰的方式令掃蕩的日本軍隊相當頭痛,1899 年 9 月簡大獅集團一度接受招降,在今天芝山岩一帶進行歸順儀式,當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臺北縣知事村上義雄等日本大官都前來「見證」,簡大獅也保證日後不再跟地方民眾收取保護費,也絕對不再私藏武器。

招降儀式結束後,他被調派協助修築士林通往金包里的道路,工程工程地約散布於燒焿寮(今士林區新安里)─山仔后(今士林區陽明里)─山豬湖(今士林區菁山里)之間,直到現在,老一輩的人都還會稱這一條路為「土匪仔路」或是「日本仔路」,甚至有流傳一首「士林土匪仔歌」,歸順之後是「順」還是「不順」?想必從歌詞裡面就可以猜想的出來:

 「錢銀給汝去造路  講實不是打嘴鼓  不可路頭無招呼  大獅心內想好好  兄弟造路有人無  減彩日後若失錯  建置江山無功勞  兄弟造路免認真  較講也是愛汝銀  返來守營大要緊

雖然最後遭到殲滅,但卻在征討的過程中,日軍在無意之中發現草山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草山溫泉」就這樣登上歷史舞台

從臺灣小箱根到反共精神基地:陽明山的百年歷史 (storystudio.tw)---------------------------------------------

Download.ashx (moi.gov.tw)

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3630

1694年康熙大地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第二章 - 淡水維基館 (tku.edu.tw)

原住民族文獻 (cip.gov.tw)

陽明山地區族群變遷與古文書 (ymsnp.gov.tw)

地圖會說話: 終結幾個平埔血統論的流言 (三) (mapstalk.blogspot.com)

臺灣舊地名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ianthro.tw)

Microsoft Word - 第一章 緒 論02.doc (ntnu.edu.tw)

漢人男性與平埔女性通婚的案例確實存在。張達京入贅岸裡大社而繼承大片土地,便是一個經典的例子。不過,跨族群通婚究竟有多普遍呢?有沒有達到「大量通婚」的規模呢?

伊能嘉矩指出北投社與毛少翁社的平埔族與漢人通婚的例子不多」[1]。詹素娟引述 Melissa Brown (鮑梅立) 的研究指出:「從清末到日治初期,頭社、吉貝耍、番仔田的平埔族雖然已經與漢人有各種往來--說福佬話,進行水田稻作,祭祖拜公媽,但他們一直維持著『熟番」(或「gun hoan-a」) 認同,在通婚關係上始終沒有跨越漢、番的界線。」 [2]

何以漢番界線難以跨越?鮑梅立的解釋是:「平埔族婦女之未能積極與異族通婚,關鍵因素為『阮番仔無綁腳』(Gun hoan-a bo pak kha)。異族通婚必須仰賴婦女,但在『纏足』這項形諸身體的可見差異,使平埔婦女無論如何過著漢人生活、衣飾容貌如何與漢人沒有明顯不同,仍可以被輕易辨識出來,影響其與外人的通婚。」 [3]

 時代背景

傳統的平埔族社會,對於信仰,其實大多還停留在祖靈崇祀以及圖騰膜拜的階段,各族的祭典不盡相同,其中北部的凱達格蘭族的祭典有農曆六月十八日和農曆八月十六日。六月的祭典是在祈求魚獲豐收,八月的則是感謝祖靈庇祐農作收成,他們會以其神聖的植物山橄欖當作祭品。

[另外,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17世紀-18世紀,福建泉漳一帶的閩南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除了被清政府歸類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滅失。

據考證,現今台北許多地名為凱達格蘭語音譯而成,例如:大龍峒北投唭哩岸八里艋舺加蚋]

服飾 

19世紀末期伊能嘉矩在淡北和噶瑪蘭各社調查與採集,見到的一些舊有服飾裝飾如下:

  • 女子髮式:北投社把頭髮從前額分梳,在腦後束成兩咎挽在頭上,黑布巾包纏起來。
  • 瑪瑙珠和玻璃珠串胸飾、頸飾、頭飾、與耳飾:北投社以管珠形的瑪瑙或玻璃珠類串成胸飾串珠;耳朵上穿八、九個洞,上面飾以漢人常用的小耳環,手腕上戴串珠。三貂社戴管狀的瑪瑙珠當頸飾,也戴用串珠綴成的頭飾與耳飾。
  • 衣服樣式:毛少翁社的衣服上衣與身高等長筒袖,合衽,用帶子束於腰際。女子使用寬布纏腰為裙。塔塔悠社峰仔峙社里族社:穿長及膝蓋的筒袖衣裳,男子用一條布帶綁結於正面,女子則用一條寬布,在腰際圍腰布。三貂社:穿開襟有袖的衣服,上面披上「方布衣」;有的衣裙上掛很多小鈴鐺或小珠子。
  • 北投社或里族社相關服飾詞彙:手環Karuse、腰帶Kwasesewu、腰裙Viteta、珠子Nanpie或Kanekun、個別管珠Kanekun,連綴串珠Raonoonoo。就服飾形式與裝飾概念而言,淡北附近的凱達格蘭人與宜蘭平原的噶瑪蘭人差異似乎並不太大。

3、北投社

是從一個叫做Sansai的地方,為了避難才渡海而來。他們在台灣北端的深澳登陸,然後繁衍子孫,形成各社(伊能嘉矩 1897:259-260)。

4、毛少翁社

是由祖先Vaki-tononan的兒子,乘著叫做Kivao的船,航海漂來台灣,其本國叫做東洋(Tanyyan)(伊能嘉矩 1896:473)。

5、武嘮灣社

--------------------------------------------------

西班牙人建立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e,意為「救世主」)作為統治中心,[8]:48此島也連帶被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島[10]。可是據點才建立不久,馬上就陷入困境。因為島上金包里社(Taparri)、大雞籠社(Kimaurri)的原住民的村落遭到西班牙軍奪取,因此拒絕出售食物。馬尼拉的補給船又無法適時抵達,不少西班牙人因此生病或餓死,倖存的人只得吃狗、老鼠來充飢。[1]:170-171直到有華商來雞籠販賣糧食,情況才好轉。

到了1627年,苦於糧食短缺的瓦德斯,派了20名士兵前往淡水河,準備與圭柔社(Senar)原住民收購糧食[11]。西班牙軍停留了1、2個月後,卻遭附近部落聯合反抗,隊長及7位士兵被殺,其餘人則逃回雞籠[12]。1628年,瓦德斯派100名士兵進攻,原住民不敵而逃亡,西班牙軍便進入村內搶奪糧食,滿載而歸[12]。原住民只得割讓土地以談和,西班牙人便在此地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作為據點[2],圭柔社則改遷往他處。

1629年7月,荷蘭曾派軍北上淡水,攻打西班牙軍要塞。但因西班牙防禦工事堅固,荷軍未攻下而潰敗。至此西班牙已占領從雞籠西方至淡水一帶。[8]:48

-------------------------------------------------------------------------------

 

淡水廳志/卷11 淡水廳志/卷11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wikisource.org)

番俗(附)

  其居處也:淡南營屋,先豎木為牆,用草結蓋,稍卑隘,合家一室。惟娶婦贅婿則別居之。淡北地濕,或梯而入,鋪木板於地,亦用木板為屋如覆舟,極狹。

  其飲食也:淡南少播粳稻,多種黍、芝麻。每飯黍。又以黍蒸熟,置罌缶中,俟發變、曬乾舂為曲拌之,復藏數日,投以水,再蒸其液為酒。以魚蝦為鮭,鹿麂為脯,皆醃之。余物鮮食。淡北不事耕作,米粟甚少,日三餐俱薯芋,余則捕魚蝦、鹿麂,采紫菜、通草、水藤,交易為日用輸餉。亦用黍嚼碎為酒。南北均不藝圃,無蔥韭生菜之屬。雞最繁,客至殺以代蔬。俗尚冬瓜,官長來,抱瓜以獻,佐以粉粢。雞則以犒從者。鳥獸之肉,燔炙帶血而食。糜鹿刺其喉,血至盡,乃剝其皮腹,草將化者綠如苔,置鹽少許即食之。

  其衣飾也:淡南剪髮至額,戴竹節帽。竹取其裏白,反而用之。高寸許,纏以紅絲,縛以烏絲,以白螺殼為方塊,可寸許,名曰「蛤達」;圍於頂。又用瑪瑙珠串束於手。其善走者曰雄麻達。編五色篾,束腹至胸,以便奔馳。穿耳,每實以竹圈,圈漸舒則耳漸大,垂至肩,乃實以木板,或嵌以螺錢。娶婦則去其束篐,摘其耳實。衣曰「幾轆」,長至腰,以布及達戈紋為之。下體圍布二幅曰遮陰,間有衣鹿皮者。會飲,土官多用優衣蟒服皂靴,漢人絨帽。番婦衣幾轆圍遮陰,耳穿五孔,飾以米珠,曰「鶴老卜」。頸掛瑪瑙珠曰「璽忽因耶那」。數十人連手頓足,歌唱為舞。淡北番婦頭無糚飾,以烏布五尺蒙之曰「老鍋」。頂上掛瑪瑙珠、螺錢、草珠曰「真好贊」。耳鑽八、九孔帶漢人耳環。每年更新衣曰「換年」。會眾飲酒。

  其婚嫁也:淡南嫁娶曰「諳貓麻哈呢」。娶婦先以海蛤數升為聘,竹塹間用生鹿肉為定。蛤大如拇指,殼有青文,生海邊石壁間,盡日採取不過數升,甚珍之。又嫁娶時用海蛤一搭記。搭記者,用竹篾編成,大口小腰,高尺余,可容數斗。又殺牛飲酒,歌會竟日。父母視所娶之婦孝否,或一、二年三、五分居,無一世同居。一女則贅婿,一男則娶婦。男多者聽人招贅;惟幼男則娶婦終養。女多者聽人聘娶;惟幼女則招贅為嗣。夫婦服必逾年而後嫁娶,後不和,或因奸則離。夫未娶,婦不敢先嫁。嫁則罰婦及後夫,並婦之父母,各瑪瑙珠一串,或牛一隻以歸。後夫不受罰,則糾集親眾,負弓矢持鏢刀,至後夫之家,折毀房屋倉囷。土官通事不能禁止。私通亦然。強者將其婦及姦夫立殺死。或與麻達通,只罰婦酒一瓮,麻達不問。女與麻達通亦不問。淡北既娶曰「麻民」,未娶曰「安轆」。自幼以珠粒為定,及長而娶,或招贅者,屆期約諸親,宰割牛豕,以黍為粿如嬰兒狀。夫婦相娶,白首不易。婦與人私,則將姦夫父母房屋折毀,倍罰珠粒分社番,以示教家不嚴。未嫁娶者不禁。

  其喪祭也:淡南番死,男女老幼皆裸體,用鹿皮包裹,親屬四人舁至山上,用鹿皮展鋪如席,以平生衣服覆之,用土掩埋,服尚白。既葬,家人及舁喪者三日不出戶,不舂不歌,所親供給飲食。一月後赴園耕種。通社亦三日不赴園,以社有不吉事也。凡居喪,父母兄弟半月,夫婦一月。一月後婦不帶耳珠,着敝服,他適方如常。淡水番亡,用枋為棺,瘞於屋邊,以常時雜物懸墓前。三日外合家澡身除服,又與別社期年三月十日者不同。

  其器用也:淡南耕種犁鈀諸器,均如漢人。食器亦有鐵鐺瓷碗。淡北無田器,耕以鋤。平時所佩者鏢刀弓箭之屬,所用者木叩螺碗之類。

  風俗之移也,十年一小變,二十年一大變。淡水番黎較四邑為多。乾隆二十九年以前,「郡志」所錄,類多耳所未聞,目所未睹。今自大甲至雞籠,諸番生齒漸衰,村墟零落。其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器用之類,半從漢俗。即諳通番語者十不過二、三耳。誘而馴之,罔不遵禮義之化也。惟內山未經歸化之生番,與熟番較異,訪問殊難。今就「府志」所載,淡南之蓬山、後壟、竹塹等社,淡北之南嵌、淡水、大雞籠、山朝等社各俗,存之他書,有可參考者,附錄如左:

-----------------------------------------------

大隆同溪,其源自暖暖、三爪仔。至保長坑,水勢微急,經峰仔峙下,瀨有聲。其西南曰水返腳,復繞錫口轉至劍潭。又西南經大隆同至番仔溝,會擺接溪、新莊溪、艋舺溪,經關渡入港。大隆同外有和尚洲,平闊。

關渡西南又受一小溪,其源發太平山。二十里許至小獅頭山,會南北大溪,俱北出關渡門。諸溪至關渡而聚焉:曰長豆溪,由八里岔入;曰磺溪,由北投莊入;曰大隆同溪,由番仔溝入;曰擺接溪,由二甲九入。曰艋舺溪,與新莊溪由艋舺溪入。別有大澳,分為二支:東北由毛少翁、搭搭攸,凡四、五曲,至峰紫峙;西南由武朥灣社,各數十里,至滬尾港入海。

上淡水溪,在滬尾港東北二十里。其源出東北大山中,深十餘丈。再西流北折合大隆同水。

磺溪,在關渡旁,距城一百二十五里。其源自大磺山西南,繞出關渡口,與大溪會合。又有磺港,亦以產磺得名,在金包裏,距城一百九十餘里。自大磺山北起,由正北出海,其源短而流淺;外多沙線。

---------------------------------------------------

  •     
  • --------------------------------------------------
  •     郁永河此行最大的任務在於採硫,因此最終的目的地即為臺灣最重要的硫磺出產地-北投。然而,從以下節錄《裨海紀遊》的敘述中可知,郁永河並非親自開採硫磺,而是以布匹向平埔族換取換硫磺,再次證明了北投的硫磺確實由平埔族所開採,此時漢人僅以物品來換取硫磺,並無實際採掘硫磺礦:

    復給布眾番易土,凡布七尺,易土一筐,衡之可得二百七八十觔。明日,眾番男婦相繼以莽葛載土至,土黃黑不一色,色質沈重,有光芒,以指撚之,颯颯有聲音者佳,反是則劣。(註11)

        郁永河並詳述了北投平埔族煉製硫磺的方法-溶劑提取法,將打碎的硫磺土與油混合燒煮攪拌,使其中的雜質分離而得到較為純淨的硫磺,特點在於此法所得的硫磺純度雖不高,但方法簡便且產量大,便於郁永河於短時間內即可獲取大量的硫磺(註12):

    煉法:搥碎如粉,日曝極乾,鑊中先入油十餘觔,徐入乾土,以大竹為十字架,兩人各執一端攪之;土中硫得油自出,油土相融,又頻頻加土、加油,至於滿鑊;約入土八、九百觔,油則視土之優劣為多寡。工人時時以鐵鍬取汁,瀝突旁察之,過則添土,不及則增油。(註13)

        郁永河為探尋北投硫磺的源頭,請內北投社人即北投平埔族人為嚮導,跋山涉水,深入山林,途中還親身以指探試溫泉,最終找到的硫磺源頭位於今日惇敘高工西側谷地的大磺嘴,而臺北市立文獻委員會於1985年(民國七十四年)在此處設立了「清郁永河採硫處」石碑,以紀念北投這段淵遠流長的採硫歷史:

    余問番人「硫土所產?」指茅廬後山麓間。明日拉顧君偕往,坐莽葛中,命二番兒操楫。緣溪入,溪盡為內北投社,呼社人為導。……復越峻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導人謂此水源出硫穴下,是沸泉也;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扶杖躡巉石渡。更進二、三里,林木忽斷,始見前山。又涉一小巔,覺履底漸熱,視草色萎黃無生意;望前山半麓,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搖曳青嶂間,導人指曰:「是硫穴也。」(註14)

        到了大磺嘴,郁永河詳加敘述硫磺源頭周遭的硫磺噴氣孔、溫泉活動等後火山作用的自然地理景觀,並且生動地描述此處如同沸騰熱鍋的高溫環境,以及空氣中充滿著濃郁刺鼻的硫磺氣味,令初來的郁永河深感不適的種種情景:

    風至,硫氣甚惡。更進半里,草木不生,地熱如炙;左右兩山外巨石,為硫氣所觸,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余攬衣即穴旁視之,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蓋周廣百畝間,實一大沸鑊,余身乃行鑊蓋上,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右旁巨石間,一穴獨大,思巨石無陷理,乃即石上俯瞰之,穴中毒焰撲人,目不能視,觸腦欲裂,急退百步乃止。

(註15)

  •     在郁永河精彩的筆下,一幕幕三百多年前的北投似乎躍然紙上。郁永河對於當時北投的溫泉地景與生活於其中的平埔族人多有所描述,並且深刻紀錄下在北投溫泉地景中,平埔族人如何以最簡易原始的方法,利用北投此地的特殊自然資源-硫磺。郁永河的記載彌足珍貴,也見證了北投與溫泉地景之間的深遠關係。

        從上述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可稍加推之,在郁永河來臺採硫的康熙年間,清朝政府對於臺灣的硫磺,尚未有計畫的加以開發與管理。然而,硫磺乃是製造火藥的重要材料,隨著民間偷掘硫磺、私製火藥者日益猖獗,尤以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的林爽文事件後,清朝政府態度更為之一變,因唯恐民變者藉硫磺製火藥造事端,便明令封禁民間採掘硫磺。

        1884年(清光緒十年)爆發中法戰爭,促使清朝政府體認到臺灣戰略之重要性,遂引致行政上的革新-臺灣建省,進而促進了臺灣對工業改革的嘗試與貿易活動的發展,而此種轉變對既有的硫磺封禁政策也產生了重大影響。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臺灣巡撫劉銘傳奏請硫磺開禁,並於奏摺中分析臺灣硫磺解禁的必要性,且稱硫磺貿易尚能挹注當時財政之需:

    「臣查硫磺一項,歷由已革浙江候補知府通商委員李彤恩兼辦,飭令該委員會同候補知府丁達意將樟腦、硫磺籌議辦理章程,以收自然之利。據李彤恩等稟稱:『……硫磺,臺產最佳,經前兩江督臣沈葆楨奏請開禁,採備官用。歷年辦有舊章,每石成本洋一元,官買每石價洋三元。每年出產六、七千石。上等硫磺每年約出千石,均解歸官用;其次積聚三千餘石,官既不用,商禁未開、不能出口,日久愈積愈多,不獨糜費棄置可惜!且香港年銷硫磺至萬餘石,運至江南、天津一帶薰炙葵扇草帽、蒸炊餑餑、製造爆竹,銷路甚廣;臺灣磺產甚佳,奸民私煮、販運出口,不一而足。以自採之磺禁不出口,既聽日本暢銷、又不能禁止奸民私煮;若設法經理,雖獲利無多,於撫番經費不無小補』等情前來。」(註16)

        承上述諸多理由,劉銘傳遂奏請硫磺官辦,並加以請准開禁出口:

    「臣查臺灣樟腦、硫磺兩項,民間私煮、私售,每多械爭滋事;歸官收買出售、發給執照出口,就目前情形而論,每年可獲利三萬餘元。以後若能出產多、銷路暢、經理得人、日漸推廣,以自有之財供無窮之用,實於國計、民生兩有裨益。惟硫磺一項雖沈葆楨奏請開禁、採歸官用,尚未准商運出口;相應請旨一體開禁,以暢銷路而免堆積」。允之。(註17)

        奏准硫磺開禁之後,為便於統籌事務,清朝政府在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設立臺北府礦務總局,並設分局於北投、金包里(今金山),專門管理硫磺的開採,實施專賣制度。此項制度一直持續至臺灣割讓給日本為止,不過短短八年,硫磺輸出總量已達2508噸,價值約達白銀四十萬兩 (註18)。硫磺政策的反轉,使開採硫磺的主要據點-北投隨之興起,繁盛的硫磺貿易也進一步促成了舊北投市街的形成(註19),硫磺對北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清朝的農墾時期

        北投最早的住民為平埔族,直至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郁永河來北投採硫之時,北投依舊散居著平埔族聚落,少見漢人開墾。然而,平埔族藉由北投盛產的硫磺與漢人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對外界接觸漸漸頻繁,使原本封閉的平埔族社會隨之逐漸開放。

        其實早在荷蘭據臺時期,即發展出向平埔族各社收取社餉等稅目,並將各社貿易權標售給社商包辦的贌社制度(註20),換言之,荷蘭人不直接與平埔族貿易,而是透過特准從事與平埔族貿易的漢人,從中作為媒介而進行交易。而後,因貿易需求日增,平埔族對中介的漢人依賴愈深,平埔族原有的生活也在贌社制度下逐漸遭受破壞,土地的主導權終被漢人所取代。

        平埔族生活主要以漁獵和狩獵為主,土地拓墾有限,然而,平埔族對土地開發的最大貢獻,應為粗略墾闢部落的聚落空間及其附近地區,有利於後至的漢人進一步開拓(註21),此可從清代早期漢人於北投地區所建立的莊,仍以此地平埔族原社名來稱呼以茲證明。

        自康熙末年至乾隆年間,大規模的漢人移民從大陸湧入臺灣,北投在1740年(清乾隆五年)已出現北投莊、奇里岸莊、瓦笠莊、關渡莊等漢人聚落(註22)。隨後,絡繹不絕的漢人便陸續前來墾闢,北投的發展也逐漸從採硫轉而成為農村聚落,此種轉變可自清代漢人拓墾臺灣北部的歷史進一步探討之。

        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陳璸任臺灣廈門道員,奉令於雞籠、

  • 淡水搜捕竄逃的海盜鄭盡心,為防範此地成為海盜巢穴,陳璸分撥千總巡守,原為備禦海盜,卻也為拓墾者提供保護,吸引了大批漢人前來開墾。因而,於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從兄藍廷珍統軍渡臺平朱一貴之亂的藍鼎元曾謂之

    「今北至淡水、雞籠,南盡沙馬磯頭,皆欣然樂郊,爭趨若鶩,雖欲限之,惡得而限之。職等愚見,以為人無良匪,教化則馴;地無美惡,經理則善。莫如添兵設防,廣聽開墾。」(註23)

    又謂:

    「若安設官兵,則民不待招而自聚,土不待勸而自闢,歲多產谷十餘萬,為內地民食之資,而野番不能為害矣。」(註24)

    皆肯定了制兵駐防對土地墾闢的必要性與價值。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的《臺海使槎錄》,即見證了自從雞籠、淡水一帶駐軍設防後,拓墾者絡繹而至的景況:

  • --------------------------------------------------
  • 西班牙人建立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e,意為「救世主」)作為統治中心,[8]:48此島也連帶被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島[10]。可是據點才建立不久,馬上就陷入困境。因為島上金包里社(Taparri)、大雞籠社(Kimaurri)的原住民的村落遭到西班牙軍奪取,因此拒絕出售食物。馬尼拉的補給船又無法適時抵達,不少西班牙人因此生病或餓死,倖存的人只得吃狗、老鼠來充飢。[1]:170-171直到有華商來雞籠販賣糧食,情況才好轉。

    到了1627年,苦於糧食短缺的瓦德斯,派了20名士兵前往淡水河,準備與圭柔社(Senar)原住民收購糧食[11]。西班牙軍停留了1、2個月後,卻遭附近部落聯合反抗,隊長及7位士兵被殺,其餘人則逃回雞籠[12]。1628年,瓦德斯派100名士兵進攻,原住民不敵而逃亡,西班牙軍便進入村內搶奪糧食,滿載而歸[12]。原住民只得割讓土地以談和,西班牙人便在此地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to Domingo)作為據點[2],圭柔社則改遷往他處。

    1629年7月,荷蘭曾派軍北上淡水,攻打西班牙軍要塞。但因西班牙防禦工事堅固,荷軍未攻下而潰敗。至此西班牙已占領從雞籠西方至淡水一帶。[8]:48

  • --------------------------------------------------
  •   1710年(清康熙四十九年),陳璸任臺灣廈門道員,奉令於雞籠、淡水搜捕竄逃的海盜鄭盡心,為防範此地成為海盜巢穴,陳璸分撥千總巡守,原為備禦海盜,卻也為拓墾者提供保護,吸引了大批漢人前來開墾。因而,於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從兄藍廷珍統軍渡臺平朱一貴之亂的藍鼎元曾謂之:

     

    「今北至淡水、雞籠,南盡沙馬磯頭,皆欣然樂郊,爭趨若鶩,雖欲限之,惡得而限之。職等愚見,以為人無良匪,教化則馴;地無美惡,經理則善。莫如添兵設防,廣聽開墾。」(註23)

     

    又謂:

     

    「若安設官兵,則民不待招而自聚,土不待勸而自闢,歲多產谷十餘萬,為內地民食之資,而野番不能為害矣。」(註24)

     

    皆肯定了制兵駐防對土地墾闢的必要性與價值。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的《臺海使槎錄》,即見證了自從雞籠、淡水一帶駐軍設防後,拓墾者絡繹而至的景況:

     

    自海盜鄭盡心脫逃,部文行知:夥盜供稱鄭盡心約在江、浙交界之盡山、花鳥、臺州之魚山、福建臺灣之澹水等處藏匿;維時總兵崔相國分撥千總一員領兵分防澹水。自後遂以為常,而業戶開墾,往來漸眾。(註25)

  • 收集北海岸平埔族事蹟 20240104 Aher @ tkled99@gmail.com的部落格 :: 痞客邦 :: (pixnet.net)

    ------------------------------------------------------------------------------

  Sprijt van Kimassouw

麻少翁溪支流

Sprijt van Kimassouw」意為「麻少翁溪的支流」。從圖上所繪的位置來看,它位於「麻少翁社」之旁,我判定這條溪與十四號的「Swavel spruijt:磺溪」有古今名稱交替的現象。也就是說,十四號古稱「磺溪」,但後來「磺溪」成為「麻少翁溪支流」的專稱。

這裡,我們不妨輕鬆發揮一下歷史想像力。「麻少翁溪」,在西班牙文獻裡被記成「Kimazón」,中文常被音譯成「基馬遜河」[63],與麻少翁社的社名有關。就如往後幾章所考訂的,臺北地方有些地名的起源是來自於西班牙或相關外文。「Kimazón」有可能是來自「Ki-Amazon(基亞馬遜河)」,「Amazon(亞馬遜)」典出希臘人開闢黑海殖民地之稱呼。或許西班牙人不只將此名用到拉丁美洲,也把它用到臺北來

-------------------------------------------------------

磺溪

Swavel spruijt」意為「硫磺小溪」,然而從本圖所繪的位置來看,此溪位於十四號唭里岸社的右邊,並通往繪有噴煙霧之山(即大屯山硫磺谷一帶),以及山後的「北投社」(見第四章三十四號),則似乎又與流經天母、現在叫「磺溪」的那一條溪不同。

在西班牙的資料裡,也提到有一條小溪口可通往有八、九個番社的北投(Quipatas),通常到那裡是用走路的[66]

-------------------------------------------------------------------------------------------------------------------------------

磺溪因上游有硫磺而得名、溪水含硫磺不適生飲。有時為與同樣發源於七星山,但往北流至新北市金山區出海的另一條北磺溪區隔,則稱本溪為南磺溪,而該溪為北磺溪。
流域分布於台北市北投區士林區。磺溪的後段亦為北投區士林區的界河。上游又稱陽明溪,發源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七星山小油坑,流經竹子湖、過峰頂橋後匯入另一個發源於竹子湖西側的源流下湖溪,之後在頂北投一帶匯入支流紫明溪後始稱磺溪。

--------------------------------------------------------------------------

礦業:黏土礦 黏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北投地區黏土資源豐富,如貴子坑的白瓷土,十八 份地區的火黏土礦床等,可供陶瓷工業及耐火工業之原料。 在日據時期的調查中,已甚重視北投的瓷土礦資源。57昭和 18 年(1943), 於北投十八份發現火黏土礦床,光復後持續大量開採,供應全臺。然因未做好水 土保持,1977 年在颱風的侵襲下造成嚴重土石流災害,因而行政單位於該年正 式禁止開採,也為北投黏土礦的開採劃下句點。58貴子坑地區則於 1994 年改建 成為水土保持教學園區,提供教育民眾相關知識之用。59

373111411462.pdf (gov.taipei)

---------------------------------------------------------------------------------------------------------------------------

淡水廳志/卷11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wikisource.org)

光緒2年毛少翁社董事給楊渠源執照

本件為光緒2年(1876)10月,毛少翁社董事貢生陳雲林給佃人給楊渠源執照,證明其已完納本年份早季7.1石,晚季7石,合計14.1石之大租粟,由繳納大租粟看來,楊渠源應是小租戶。本件蓋有毛少翁社董事貢生陳雲林長行

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毛紹翁社與瓦笠社漁獵之處。毛紹翁社無文字記錄,口語稱此地為Pattsiran,意指溫泉。康熙42年(1703),漢移民開始大量墾殖臺灣北部上淡水地方(淡水河以東,基隆河以北),鑑於該地林木茂盛,多產蘭花,仍採音、意合譯之法,稱此地為「八芝蘭林」。

士林 - 淡水維基館 (tku.edu.tw)

平埔族消失的第一個原因,是大量的通婚,尤其在康熙年間實施海禁,不允許家眷來台。在台的漢人只好就地娶平埔族女子為妻,有一句古語:「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正式描述這種現象。

沒有標題 (taiwanschoolnet.org)

------------------------------------------------------------------------------------------------------------------

【北投地區地名沿革表、文史年表】 - 數位島嶼 (teldap.tw)

-------------------------------------------------------------------------------------------------------------------------

以下淡北海岸部分內容                         

【北投藏著千年秘境】Uber、foodpanda的發源地?!北投人的雲霄飛車 爬樓梯不用走的 台灣最貴的橘子園 江蕙也讚賞的歌女 楊小黎脫了 哭了 (youtube.com)

台長: Aher
人氣(1,246)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老 物 典 故 |
此分類下一篇:台北法主公廟
此分類上一篇:1915年噍吧年事件台中判刑紀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