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18 10:46:37| 人氣2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寶藏] 書畫家溥心畬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書畫家溥心畬的畫

  • 溥心畬出身皇室,對大內珍藏有機會多所觀摹,雖無師承,但書畫俱是北宗家法,惟其以文人自許,視作畫為文人餘事,因此盛年未全心付諸於此,但其畫作卻因此顯得高雅清靜[3]


  • 書畫家溥心畬的畫



  • 溥心畬價值觀遠承宋人,在民初畫壇新人輩出的時代,溥心畬或許內涵不同於前人,論藝術表現則寡見創新。


  • 書畫家溥心畬的畫



  • 溥心畬於當代雖留德多年,精神上仍追遠傳統文化,非積極溝通中外之角色;開創性或許難與徐悲鴻一較,但在延續傳統方面,溥心畬則以授徒的方式傳承了古典文化的根本。

溥心畬為清恭親王載瀅的次子,其母為側福晉項氏,其祖父為道光六子奕訢。幼年於恭王府學文,在大內培養「琴棋書畫詩酒花」的美學造詣,性格內向而好學。光緒皇帝過世前,曾經被召入宮中,參與皇帝的選拔,但未被慈禧太后選上。

即長入政治學堂,再留學德國,前後有八年;於柏林大學,研究天文和生物,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教授[2]。學成歸國,以學者身份治理經學,閒暇則從事藝術創作,為一全能書畫家,留德所學,顧溥身影,對生涯幾無影響。

1949年,溥心畬先遷居至舟山島,再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居台北市臨沂街;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教,亦於自家開班授徒,如羅青哲等人,曾向其學習北宗山水。同時赴亞洲各國講學。晚年對台灣風景事物開始觀察描繪,多幅精品今典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



書畫家溥心畬舞劍



皇室的貴裔─溥心畬

 

  溥儒字心畬,號西山逸士,民國前16(1896)出生於北平,他在「渡海三大家」中年齡最大,民國52(1963)逝世於台北。他是清皇室的貴裔,對他而言,那更是一個家國充滿苦難的時代,因此這樣特殊的出身背景,不免給予他一生有決定性的影響。溥氏自幼即受到傳統嚴謹的禮教薰陶,他的個性又內向好學,因而打下了深厚的學養基礎,也使他背負了傳承文化道統及國家情感的重大壓力與使命感。十九歲那年溥氏赴德國留學,研習生物與天文等西學,前後在德國達八年,也獲得了極高的學位肯定,但無論他是否鑽研過西學,似乎對他以後治藝為學的生涯而言,並沒有重大的影響與延續。

  由於溥心畬的天資穎悟,用功又勤,因此雖然在比常人更多不利因素的壓力下,他仍有極高的文采與藝術成就展現。他自許生平大業為治理經學,讀書由理學入手及至爾雅、說文、訓詁、旁涉諸子百家以至詩文古辭,所下功夫既深且精,因此不免視書畫為文人餘事。這使他畢生未能將全付創作精力投注於繪畫之中,然而這雖是他的不足,卻也因此使他的畫風露出一種高雅潔靜的人文特質,為常人之所不及。

  溥心畬的畫風並無師承,全由擬悟古人法書名畫以及書香詩文蘊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大內許多珍藏,自然多有觀摹體悟的機會。他曾經收藏一件明代早期佚名畫家的山水手卷,細麗雅健,風神俊朗,俱是北宗家法,一種大氣清新的感覺滿佈畫面,溥氏的筆法幾全由此卷來。因此其所作山水遠追宋人劉李馬夏,近則取法明四家的唐寅,用筆挺健勁秀,真所謂鐵劃銀鉤,將北宗這一路剛勁的筆法──斧劈皴的表現特質闡發無餘,並兼有一種秀麗典雅的風格,再現了古人的畫意精神。

  我們觀察溥心畬的作品時,在畫面上的任何一個部位,無論在表現的技法、形式、以及意念上,那種文人心靈、魚樵耕讀與神趣世界的嚮往,還有遠承宋人體察萬物生意,與自然親和的宇宙觀及文化觀,皆可謂完全 謹守傳統中國文人精神本位﹝農業社會的文化結構﹞,而拒絕了與現代世界﹝工業社會之文明結構﹞溝通的可能。然而他的書畫作品卻並未落於古典形式的僵化,而有其生命內涵的真實與精采,只因他的世界本來如此。

  從溥氏外在表現的藝術形式上來看,他似乎並沒有較新穎不凡的創見。然而藝術的創造性並非僅著眼在外在形式上的考量,賦予舊形式之內涵有新的生命詮釋,則有另一層重要的創作意義,卻很難由粗略的表面觀察所能認知。就這點而言,民國以來的藝術史研究可謂並未給予溥氏應得之評審。

然而在時代的意義上而言,溥心畬亦代表了傳統中國知識份子﹝文化﹞在面對世界新文化轉型時眾多反應中的一種典型﹝價值取向﹞。以溥氏的背景養成來看,即使他早年曾有留學歐洲研習西學的背景,恐怕也不會使他像徐悲鴻一樣,扮演一個積極尋求改革與溝通中西文化的角色。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方面固然來自於他對傳統文化中,高度的智慧與價值有深切的體悟與認同;另一方面則多少由於知識份子面對西方強勢文化衝激時,高傲自尊之本位表現。這種堅持文化道統的立場,雖可視為極端的保守主義,對感應時代的開創性上或有不足,但在另一層重要的意義而言,他卻保存了一個傳統時代的人文精神與價值延續,這使得他的後繼者在現代的人文精神與新畫風發展得以成為可能。我們知道一個文化新生命開創之所以艱難可貴,是它必須先具備有了傳統的根,不能掌握這深厚的文化資源,則無由可能開拓出新中華文化之前景,現代的中國人往往無法體認這其中的關連。文化的見證、延續與保存,則是大師對我這個時代所作的重要貢獻。(轉帖自網路)


台長: 土司
人氣(2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書畫典藏 |
此分類下一篇:書畫家溥心畬的藝術風格
此分類上一篇:Google 快訊 - 書畫- 品茶- 中草藥 快訊20130713增訂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