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之石 ] 試論“新童謠教育”的德育模型 2013-01-06 (作者單位:上海市金茂小學)
試論“新童謠教育”的德育模型
2013-01-06
08:45:52 |分類: 課題研究| 字號 訂閱
一、兒童的天性與德育
興師動眾的檢查評比、空洞無物的說教談心、生搬硬套的簡單類比,以及種種強制性、形式性、單調性的德育方式使學校德育成了冷冰冰的德育的堆積……當我們制定並反複訓練兒童達到所期望的所謂道德水準時,實際上也忽視並限定了兒童天性的發揮。
於是,在我們潛心進行德育時,我們不得不提出這樣一個假設:你了解孩子的天性嗎?
兒童具有好奇好問、好動好玩、好勝好贏的天性。實施道德教育,就要關注愛護兒童的天性,促進兒童的本能和個性的健康發展。
小學生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都還處於啟蒙階段,對問題的理解認識不深。因此,我們的德育工作要力避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應從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他們周圍熟悉的人和事中尋找教育的素材。只有這樣,德育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教師的教導也才能被他們理解和接受。
蒙特梭利教育是以兒童為中心。蒙氏教學法注重的是兒童個體差異,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從這一句話中可以了解蒙特梭利對兒童教育的態度。
盧梭倡導的自然主義教育,其實也是讓兒童在生活中接受教育。玩,是兒童的天性使然,也是一種教育方式。對兒童教育的任何更新、發展、改革,其出發點應始終遵循兒童的天性。盧梭提醒人們,道德教育不要違背兒童本然的天性,應符合兒童的實際生活需要和生活過程的秩序,讓兒童在自身的生活過程中來獲得道德體驗、養成道德習慣,最終道德教育的目標應指向富有道德意義的生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對於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慾望,也就是一種使它的潛力得以實現的傾向”。通俗地說,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必須忠於自己的本性”。正是由於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才使得有機體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人格的形成就是源於人性的這種自我的壓力,人格發展的關鍵就在於形成和發展正確的自我概念。而自我的正常發展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無條件的尊重和自尊。其中,無條件的尊重是自尊產生的基礎,因為只有別人對自己有好感(尊重),自己才會對自己有好感(自尊)。如果自我正常發展的條件得以滿足,那麼個體就能依據真實的自我而行動,就能真正實現自我的潛能,成為自我實現者或稱功能完善者、心理健康者。
由上我們得知,無論是教育家還是心理學家都十分注重在教育過程中應尊重孩子的天性,唯此,德育才能走到孩子的心裡,唯此,德育才能受到孩子的歡迎。
二、新童謠教育道德範式(理論、本體與演繹)
面對德育教育與社會環境越來越錯位的今天,童謠這座早已存在的、也曾被忽略的傳統文化“富礦”,就像是在開滿鮮花的美麗校園升起的一輪明月,柔和的光輝穿過裊裊的雲層和婆娑的綠樹紅花,照亮了師生的心田,為傳統乃至單調的德育教育打開了“另一扇窗”,成為德育教育的新資源、新載體。
我校“新童謠教育”的初步實踐告訴我們,孩子們喜歡童謠、熱愛童謠,通過童謠的傳唱、表演、創作等系列活動可以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而挖掘蘊涵於新童謠中對兒童尊重的需要且切合孩子心靈的教育思想,進而演繹為具有廣泛性、針對性的教育舉措,對改善德育方式和途徑是一種積極的嘗試。
1、作為本體的新童謠之德育
好童謠的傳播,就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自我教育過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首都師範大學教授金波認為,好的童謠是心靈雞湯,它能滋潤孩子們的心靈,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童謠世界的包羅萬象,給教育、學習和演繹提供了無盡的空間,無論是“勸人為善、教人求真”的傳統童謠,還是啟迪思考、謳歌時代的新童謠,都飽含著濃濃的人文情懷,都是學生最喜愛的語言、也是他們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引入新童謠這個載體,通過讀、說、誦、編、畫、唱、演等形式,暈染了整個校園,學生通過“誦童謠、玩童謠、講童謠、編童謠、傳童謠、”等形式,表達了童真,抒發了童趣,彰顯了童心。
——畫童謠:開闢德育渠道。把童謠世界定格成一處處鮮活的生活瞬間,課間、活動課,經常可以讓學生誦讀童謠,挑選童謠,用自己的理解通過手中的五彩筆勾畫出一方童謠世界。於是,在學生的畫筆下,《遵守交通規則》的標準便成了警察的微笑,《水管哭了》激起了更多的節約用水小標兵的誕生,《地球是我家》勾勒了小朋友們關愛地球、保護地球的實際行動……在童謠的語言世界裡,學生們相互觀摩、一比高低。在思維的碰撞和情感的宣洩中,學生們學童謠、畫童謠的熱情高漲,也出現了一批質量高、主題新的童謠配畫。在學校櫥窗展出後,反響強烈。我們還把它編印成小冊子,在學生間傳送。學生們不僅享受了色彩美、構圖美,更體會了形像美。
——編童謠:豐富德育內涵。學生就像一張白紙,有著無盡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讓學生用童謠的手法把新生活、新氣象用順口壓韻的童謠模式演繹出來,成為學生培養創造力的新形式。
從內容上看,學校每月都有主題教育活動,於是“唱響《新童謠》,展現新風采”活動在學生中開展起來,使學生們做到誦讀童謠知曉禮儀、創編童謠理解禮儀、表演童謠展示禮儀。從而引導學生懂禮儀、守規則。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對校園中湧現的好人好事加以謳歌,對出現的不文明行為發出善意的規勸。
——演童謠:插上德育翅膀。心理學家奧蘇伯爾的研究表明,成就動機有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三部分組成。而新童謠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行為動機乃至把動機轉化為能力具有自然的潛在力量。化妝表演、活動展示正是激發動機的最好形式。例如在迎奧運期間,我們就以童謠為載體,開展、編創童謠新曲、演義經典童謠活動取得顯著效果。活動裡,師生共同開展新童謠的演練編排,全校通力為奧運“同一個夢想、同一個世界”喝彩,通過童謠朗誦、表演唱、童謠小品等形式使學生受到奧運理念的熏陶、愛國情懷的感染。
2、作為演繹的新童謠教育之德育
(1)凸顯隱性課程。以學校“勤文化”的隱性課程為基礎,加以改善、發展與提高,進而形成有鮮明特色的“新童謠教育”隱性課程。
詩性花園——石頭會唱歌。精雕細鑿小花園,把童趣、童心植入每一棵樹、草,每一片石、水,使小花園成為兒童的樂園。
童謠牆壁——牆壁會作詩。各年級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級抄童謠,認識童謠;三、四年級畫童謠感受童謠;五年級寫童謠,創作童謠。並將這些作品展示在各年級的走廊牆壁上,讓學校牆壁形成童謠的王國。
明星大道——大道樹榜樣。堅持每月一次的評選表彰“校園之星”,輔之以童謠介紹活動,讓“星”光大道的櫥窗裡一張張熟悉而燦爛的面龐笑顏綻放,讓明星們一件件平凡而生動的事蹟充滿著“生活”的智慧,讓“快樂”求得進步的一顆顆“新星”不斷湧現,星光大道群星璀璨,光彩耀人。
文化走廊——走廊活動區。依據兒童愛玩的天性,精心佈置走廊(以一、二年級的一樓、二樓為試點),開闢走廊活動區,設置欄杆、擺設活動器具、營造活動氛圍,讓走廊成為學生課間活動的樂園。
(2)彰顯童心課堂。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目標要求,尊重學生的差異,進行個別化教育是童心課堂的首選。童心課堂的建設,就要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滿足兒童需求,激發兒童學習積極性,喚起兒童天性,回歸兒童本性。在教學內容的處理、課堂組織形式、教學方式、靜態設計等方面尊重兒童的生命自然狀態,依歸童心,創造一個富有童趣、自由、和諧的教育情境,在玩中學、樂中練,最終達成知識的內化。
優秀的童謠韻律優美、琅琅上口,容易被孩子接受、易於理解,是學生學習知識、表達感情的好教材。一首好的童謠,能給人以良好的思想行為啟蒙,甚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如語文課上認讀新詞,變成了“拯救”小溪——打撈漂浮 物。同學們爭先恐後地讀詞語就是在打撈那些“髒物”,“髒物”清除了,詞語也鞏固了。如同打撈“髒物”似的各種教學遊戲貫穿整個課堂,學生個體和群體充滿了生命力。
為了讓每個孩子回歸快樂的童年,讓童謠在童年中唱響,學校組織教師編寫了新童謠校本課程,每週特設一節童謠課。教材圖文並茂,方法與內容並舉,顧及了不同孩子的需求。按年級需求不同,分為動物篇、安全篇、禮儀篇、景物篇等,每一篇章中又包含了三首童謠。每篇教材中又設置了:聰明豆(童謠知識介紹)、知識窗(相關故事或資料介紹)、超鏈接(與本課相關童謠介紹)等。漂亮的書籍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學生對它表現出很強的好奇心。而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一起誦童謠、背童謠、畫童謠、演童謠、說童謠,在歡笑聲中學生們了解了童謠的基本創作方式,對童謠的喜愛愈加濃烈……
童謠短小精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題目,有謀篇佈局,有煉詞造句,學一首就能記住一首,有的能終生不忘。如果腦海裡能儲備幾百首,甚至幾千首童謠,對學生的作文能力必有大的幫助。因此,學校每節語文課前兩分鐘,讓學生進行新童謠吟唱,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調節學生情緒。幾次下來,學生們愛極了童謠,竟然要求多佈置一些童謠作業。一次上完“保護環境”的課文後,有學生就寫到:遊客船上坐,口中零食多:話梅,桃片,西瓜籽,生梨,菠蘿,大蘋果。果皮果殼河里扔,氣得江河大聲說:遊客千千萬,環境要保護!
外語課學動作單詞時,教師也會讓學生模擬動物開展一系列小遊戲。如在教“貓——Cat”這個單詞時,教師把雙手十指叉開放在嘴邊作貓的鬍鬚狀,學生也調皮地跟著學:有的眼睛睜得圓圓的、有的做出抓老鼠的樣子,同時嘴裡還念念有詞:“Cat Cat miao miao miao”。學生想像能力強,記得也快。因此,在教學環節中,巧妙地設置各種各樣的遊戲,使學生大腦始終處於緊張或者興奮狀態,有利於學生運用原有知識發揮想像,引發創新動力,增強創新意識和能力。
即使是數學教學,也能運用新童謠的思維方法。如新教材第三冊的七色花店(花店裡有各種花:馬蹄蓮2元一枝、菊花3元有一枝,康乃馨4元一枝……)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我有25元錢,請您給我配一束!教師讓孩子們首先小組討論,設計出配花方案,再在全班交流,看看哪個小組的方案又多又好。這一來極大地激發起同學們的探究意識,思維活躍的和不愛表現的孩子一起積極設計各種方案。
(3)突現學生社團。社團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和興趣為動機,為了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而結合的青少年群眾性團體,它在新童謠教育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新童謠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一個學生鍛煉自己、展現自己的最佳舞台。
注重整合。作為學校德育課程化的一個嘗試,德育室從強化德育有效性一面對社團活動予以重視。而作為“新童謠教育”的一項內容,課題組則積極參與社團建 設,為每個社團建 立一個檔案,及時地把開展活動的資料、成績、經驗等收入其中,每學期整理一次,並進行評比獎勵。這樣,各社團的活動就緊緊與學校德育和“新童謠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一盤棋格局,避免各自為政、師出多們的情況,也從整體上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效率。
寓教於樂。一手抓德育,一手抓活動,積極探索把兩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合理的活動模式,這符合在活動中使學生接受教育的德育原理。例如如何在學生中進行“珍惜生命”的教育,我們就利用“童謠創作”創作了大量的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童謠,然後編輯成校本教材,在學生中傳唱,使學生在朗朗上口的童謠裡自然而然受到愛惜生命的教育,效果非常好。還如“綠色環保社團”成立以來,先後開展了上街宣傳、超市調查、認領小樹苗、種盆栽等等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再如“藝術類社團”的演員們在節假日,冒著酷暑為駐滬砲兵部隊、交警隊、敬老院送去溫馨的祝福和精彩的 節目,受到部隊官兵和老人們的熱烈歡迎。
學校德育教育任重道遠,不是靠單一的形式就能達到目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需要我們作好長期而持久的思想準備。但我始終相信,童謠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新童謠的創編尊重了孩子們的心理特點和審美規律,也開啟了他們的藝術創造能力,反映了童趣、童真、童聲、童心。孩子們唱著童謠,浸潤在飄著乳香的文化里,吸收著乳香文化的營養,健康茁壯地成長。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熱愛童謠,那麼他就會從童謠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在吟誦童謠中淨化自己的心靈,童謠就會成為他們靈魂的棲息地。
( 上海市金茂小學)
點擊播放兒歌儿童影视歌曲《数数歌》 - YouTube
儿童经典读物《三字经》 - YouTube
文章定位: